一、松 露
和「鵝肝」、「魚子醬」並稱為世界級三大美食的「松露」(Truffe),又名「黑菌」,是一種長在地下的菌菇。在法國有「黑鑽石」美名的松露,嚴格來說並不算是菇類,因為它寄生在樹木的根部,深藏在泥土的地底,因此必須靠訓練有素、嗅覺靈敏的狗才能發現它的蹤影。
松露對於溫度和溼度十分敏感,處理不當的話,只要是短短的三天就可以「瘦」了十分之一。重量減輕了就意味著鈔票不見了,常令老闆們心疼不已。因此,為了保
存松露,於是便開如有人把松露放在密封的米桶裡,或與雞蛋共處一室。結果產生了讓人意外的驚喜,米與蛋充分吸收了松露的氣味,同時又讓松露的水分不會快速
蒸發,造就了松露的另一番風味。松露最好的品味季節是在十二月到三月間,波爾多酒和一般的紅酒都可以搭配著喝。
二、肥鵝肝
在現代歐洲菜中擔任重要角色的法國菜,經常被作為一流餐廳酒店上菜和菜單組合的藍本,而在法國菜裡頭,有著世界三大美食之稱的便是法式煎鵝肝了。
最早懂得烹受煎鵝肝這項美食的,大概是二千多年前的羅馬人吧。之後到了法國路易十六時期,鵝肝被進貢到法國宮廷後深受喜愛,從此成為宮廷廣為採用的珍味,當時許多知名的音樂家,作家和社會名流都爭相讚頌,自此奠定其頂級美食的地位。
既然能被視為世界頂級美食的鵝肝,鵝的飼養過程自有其獨特之處.鵝在孵化後的14周內,會被飼養在室外地方以供給一個自然環境,好使鵝的免疫力能大大加
強。過了14星期後,飼養人員便開始用特製的粟米每日3次強迫餵食鵝,為期4周。為避免在這強迫填餵的過程下鵝會緊張甚或死亡,所有的鵝都會被一對一餵
食,其間並會不斷地撫拍牠們,或讓牠們聆聽音樂,以幫助牠們吞食和安撫情緒,這便是為什麼鵝肝的價格會如此昂貴的原因,皆因其人工已差不多佔去成本的大部
分。
鵝肝在法文中為Foie Gras,而煎煮則是 Saute,所以在法國餐廳如果看見開胃菜中有 "Foie
Gras
Saute",那便是法式煎鵝肝了。在品嘗煎鵝肝時最適合搭配甜酒煮成的醬汁,或加入無花果乾一起煎,鵝肝的香味便能和無花果的風味配合一起,吃起來別有
一番滋味.
三、魚子醬
世界三大美食中最廣為人熟悉的「魚子醬」,其實就是鹽漬的鰭魚魚卵。這種享負盛名的美食,早於十三世紀,就被喻為人間的極品。傳聞當時在丹麥的一份報章上,曾提到當地一家工廠接到製造鰭魚魚子醬訂單的要求,這應是魚子醬的最早記載。
除了鰭魚外,魚子醬也會用到鱒魚、鱘魚、鱈魚、鱣魚等等材料。其中,尤以鱣魚最為特別,因其生長的地方僅限於裏海和黑海。魚子醬可以搭配任何材料,仍不會
失去其鮮美風味,無論是冷盤,美酒,糕點等等,無一不可和魚子醬配合成絕妙的菜式。如果真的要說魚子醬最常使用的地方,大概算是和香檳配合的開胃菜吧!
至於說到魚子醬的食用法,先輕輕鋪在舌上,以舌尖將魚子醬一粒粒緩緩碾碎,便會感受到那香醇濃鬱,甘甜清冽的醬汁,級別越高,魚子醬裡的魚脂含量亦會相對增加,含鹽量則會因應減少,也因此,品貿較高的魚子醬一般都口感黏稠,風味亦會更為精緻。
除了吃法外,用來舀魚子醬的湯匙也是要十分注意的。為了不讓器具壓過其風採,同時防止因高溫影響魚子醬的品質,一般是使用貝殼湯匙來進食,至於一般用餐時所用的金屬湯匙,由於會嚴重破壞魚子醬的香氣,所以絕對被列入禁止之列。
四、法國蝸牛
蝸牛和乾貝、鮑魚、魚翅被稱為法國四大名菜。法式蝸牛又是法國人的最愛,據統計,法國一年要消耗三億多隻蝸牛,法國人對蝸牛的喜愛從這數量上就可見一斑。
而法國人做蝸牛菜又有不同的方法,如洋蔥炒蝸牛、燴燒蝸牛、宮爆蝸牛、滑蛋蝸牛等等,最受多數法國人喜歡的還是這道法式焗蝸牛。
新芭緹雅的蝸牛都是從法國空運過來的半成品,因此質量絕對有保證。廚師們用香草、黃油、紅酒混合製成醬料,在每個蝸牛殼裡放上一點,冷藏醃製三天,讓蝸牛
肉充分吸收醬料的味道,然後在烤箱裡烤5到10分鐘上桌。用特製的蝸牛夾和蝸牛叉挖出一塊放進嘴裡,這時的蝸牛肉質鮮嫩、口感爽滑,嚼起來還有清新的香草
味。蝸牛還是種保健食品,有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的功效。
五、牛排
作為西菜中的一道主菜,法國牛排與英、美、意、俄等國風味牛排不同,突出濃香撲鼻而口味清淡,做工精細又裝盆漂亮,從吊胃口到飽口福。
在烹飪中,注重香料的作用,將百利香、羅勒、蒔蘿、玉桂、芫荽草等香料結合不
同特色的運用,帶來個性化鮮香;講究酒的選用,大多牛排用紅酒,也有培根牛排用白蘭地,飄出法式牛排的酒香;對不同品種的牛排,選用不同果蔬,其中腓利牛
排配咖喱汁,在咖喱汁中加香蕉泥,在琥珀牛排中用上的核桃末,在菌菇牛排中配上切片的菌菇,不僅果香自然,而且風味獨特。
六、生蠔
馳名世界的法國大菜以海鮮為最,最值得稱道的是俗稱「蠔」的牡蠣。早在中世紀時,蠔已是法國人鍾愛的珍饈。蠔是一種有「海中牛奶」之譽的海洋生物,富含人體必需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尤其在生食時其營養價值極高。若佐以口感偏幹的白酒,生蠔的味道會更臻鮮美。
法國生蠔體大、肉細、汁多。但是,打撈上來的生蠔必須先放在海水培養池中「淨化」。經過約一周的時間,生蠔吐盡淤泥,脫除表面不潔附著物後,方可進行質量
認證。 生蠔非常嬌氣,對溫度和溼度的要求很高,一旦離開培養池必須冷藏。運輸生蠔也要使用清潔的冷藏車,裝車和運輸途中都得避免汙染,運送的時間也儘量
要短。生蠔的冷藏一般在4至5攝氏度的恆溫,高了滋生細菌,導致蠔肉腐爛,低了會凍壞或凍死生蠔。衛生檢疫部門定期派人對生蠔的生產、運輸、銷售和餐館處
理進行抽樣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蠔肉的含菌量、保鮮設備的清潔度、包裝的標準化程度等等。
嘗過生蠔的人都知道,生蠔好吃殼難開。其實,餐館中用於開生蠔的工具很簡單,只需一把尖尖的小刀,同手的靈巧配合。每一位與生蠔打交道的餐館服務員,都要
經過一段時間的技能培訓和相關知識與法律的學習,如對生蠔種類的辨認、生蠔的營養價值和衛生標準、保質條件和期限、開蠔操作程序與技巧等。
七、馬賽魚湯
在普羅旺斯,馬賽魚湯(Bouillabaisse)是最有名的魚類菜餚。今天的馬賽魚湯(Bouillabaisse)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用漁網內剩餘
的雜燴煮出的鮮湯,而是一道考究的、甚至需要提前一天預訂的菜餚。有些菜單上用來煮馬賽魚(Bouillabaisse)的魚類多達12種。這其中必不可
少的是魴魚、海鰻和蠍魚。魚湯裡的配料則包括藏紅花、洋蔥、韭菜、西紅柿、橄欖油和橙皮。在上桌之前還會加入土豆勾芡。
八、紅酒燴雞
紅酒燴雞是一道法國名菜,在歐洲它象徵著勝利;據說這是拿破崙最喜歡的一種菜餚。
口味特色:鬱香可口,淡淡酒香,不膩。
九、法式洋蔥湯
最正宗的法式洋蔥湯,非得廚師花費兩三個小時才能炮製成功。這樣做出來的湯,溫暖濃香,整款湯滑嫩得到了讓人解恨的程度,你能想像出一口咬下去的那種感覺嗎?。。。。。。軟軟的,略帶芝士的酸,不捨得吞下去卻已悄悄融入舌間。在法國,人們通常要在1月1日凌晨5點喝一碗洋蔥湯。
十、血鴨
「您吃的鴨子是幾號?」這句在法國眾人皆知的廣告語背後,是一家已經享譽全球幾個世紀的古老餐廳──「銀塔」。從400多年前第一隻鴨子出爐至今,銀塔餐廳已經把鴨子做出國際水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名流雅士。那麼,究竟是什麼讓這裡的鴨子與眾不同呢?
創立於1582年的銀塔餐廳,坐落在巴黎的塞納河畔。餐廳的招牌菜叫做「血鴨」,其原料是產自羅亞爾河地區的名鴨,自17世紀就以肉質細膩聞名於世。而鴨
子烹調上桌的過程,更像一場盛大的演出。其中最獨特之處,是用特製容器將鴨血榨出,以烈酒作底,與鴨肝醬和鴨湯混合加熱。味道濃厚的鴨胸薄片,沾上醬汁入
口,味道如煙花般層層綻放,讓人滿口留香。
「血鴨」雖香,但各國食客不遠萬裡來此,吃的不只是味道,更是每隻鴨子專有的號碼。原來,隨著「血鴨」在當年一舉成名,法國市場上也出現了冒用銀塔牌子的
假「血鴨」。為了對付冒牌貨,餐廳的當家廚師想出一個絕妙主意:把烹飪的每隻鴨子都編上號碼,注在一張卡片上,隨鴨上桌。這不僅讓造假者無機可乘,更使每
個客人吃到的「血鴨」真正成為「獨一無二」的名菜。後來,甚至有人專程前來,只為拿到一個「天下無雙」的吉利鴨號。
在銀塔的「名鴨冊」裡,匯聚了全球各界的名人:第328號鴨子因為在1890年上了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的餐桌,成為了第一隻「名鴨」;大小羅斯福總統享用
的分別是第33642和第112151號銀塔鴨;第253652號成了戲劇大師卓別林的盤中客。
2003年,銀塔餐廳特別為第一百萬號鴨子出爐舉行了盛大的慶典。雖然在這裡就餐費用頗為昂貴(單點一隻鴨子要花費約600元人民幣),但每到夜幕降臨
時,餐廳裡依然雅客滿堂,「血鴨」味道悠悠飄香
本文章由王森西點西餐咖啡學院 ,西餐系郭小粉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