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和中國僅一海之隔,語言上,卻很難溝通。我出門後才發現,很多韓國人的ABC相當不靠譜,基本停留在「點頭yes搖頭no,來是come去是go,見到外賓叫Hallo」的初級階段。
在仁川,出門用英語問路,路人基本上都是一頭霧水,連年輕交警也是一臉茫然,等記者掏出組委會發的韓語地圖指出韓文地名時,他們才「思密達、思密達」地笑著點點頭。這跟北京奧運會之前,北京大爺大媽們集體學習英語不可同日而語。
來到仁川的第一天,記者本打算去仁川登陸行動紀念館轉一下,打了個車,報了個英文地名,結果的士司機把記者拉到了亞運會射擊館,之後,在射擊館輾轉問了4名亞運會志願者,也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最後在一位中國留學生志願者的幫助下,司機才弄明白目的地在哪兒,不僅費了好大的周折,還白白多付了一倍的車費。
昨日,中國男籃迎來了亞運會首秀。沒想到,亞運會官網對中國男籃球員綽號的英文翻譯,更是讓人啼笑皆非。
在亞運會官網公布的中國男籃12人參賽名單中,特別在球員資料中,還增加了「綽號」一項。後衛郭艾倫剛剛出道時,由於他是前中國男籃主帥郭士強的侄子,因此被中國球迷親切地冠以「大侄子」的綽號。而在翻譯中,郭艾倫的英語綽號就叫「Big Nephew」,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Elder Nephew。大前鋒李曉旭的綽號則是「小二」,也被官網直譯為「Little Two」,其賣萌程度直逼國內各種字幕組。
這兩人的綽號翻譯自然遭到眾多中國網友的吐槽,「照這樣的翻譯,還需要背單詞嗎?也太簡單了!」可以理解,韓國將參賽運動員的綽號在官網上公布是一次有趣的創意,但他們的英文翻譯水平卻難與國際大賽規格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