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適情緒,用「心」戰疫 ——大田五中師生居家心理指南

2021-01-14 大田五中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然爆發。

  

長時間呆在家裡,有些人可能會出現煩躁、焦慮,導致失眠、食欲不振、情緒低落等情況,甚至引發過激行為。


  你的恐慌和焦慮是否過度了?

  關注疫情,重視健康是必要的,但過度恐慌則會給我們帶來心理負擔。     合理的評估有助於調節,大家可以掃描圖中二維碼,《公眾抗疫心態自檢自助表》測試。(該表只有10個項目,完成只需2分鐘,但功能十分強大:除了適應等級外,還會根據大家的回答,有針對性地推薦經過專家篩選的心理援助視頻、文本、熱線號碼等自助資源。)



正確認識「疫情」應激下的自我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最近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當前大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體驗剄的最強烈情緒是擔憂和恐懼。對於成長中的同學們來說,你們出現一些消極的心理反應是在所難免,這就是通常說的「應激」反應,這包括:

        1.可能出現認知歪曲  消極解讀各種信息、誇大嚴重後果和低估自己的應對能力。

        2.可能產生不良情緒  如莫名的焦慮、擔憂、驚慌和恐懼,由於社交、群體娛樂活動減少感到無聊、煩悶等。

        3.可能出現消極行為  比如逃避或迴避應當去做的事,變得消極慵懶、過分依賴家人、行為不積極等。

        4.可能導致身體不適  如食慾減退,腸胃不適,易疲勞、坐立不安、睡眠變差等。

        5.可能造成親子衝突  因為自己的情緒問題,容易與父母就學習、生活上的安排產生衝突。

        當出現以上情況,不必恐慌,甚至覺得「自己有問題」。其實,這些變化就是我們面對危險時容易出現的心理反應,戰勝這些,我們的心理素質就能得以提高。隨後的系列推文,從不同角度給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的心理調適方法,幫助大家進行心理自助。


「應激」下的我如何進行心理自助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被迫「宅家」多日,不少人產生了莫名的焦慮、擔憂、和恐懼。怎麼辦呢?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方式進行心理自助:

       

      很多同學長時間呆在家中,時時感到焦慮與不安。這裡告訴同學們兩種呼吸法來進行自我心理調適。

        一是調節呼吸放鬆法。具體做法:

       1.吸氣。緩慢並深深地按「1-2-3-4」吸氣,約4秒鐘使空氣充滿胸部。

呼吸應均勻、舒適而有節奏。

        2.抑制呼吸。把空氣吸入後稍加停頓。感到輕鬆、舒適、不憋。

        3.呼氣。要自然而然地,慢慢地把肺底的空氣呼出來。此時,肩膀、胸,直至隔肌等都感到輕鬆舒適。在呼吸時還要想像著將緊張徐徐地驅除了出來,注意放鬆的節拍和速度。

        對以上三個動作,連續做10遍,會使呼吸變得自然而均勻;再做10遍會使你歡快舒暢而又心情平靜;再做10遍會使呼吸緩慢深長而又充分放鬆。


  

    二是腹式呼吸放鬆法。具體做法為:

        1.吸氣。採取仰臥或舒適的坐姿,可以把一隻手放在腹部肚臍處,放鬆全身。先自然呼吸,然後吸氣,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使腹部鼓起,胸部保持不動。

       2.呼氣。腹部自然凹進,向內朝脊柱方向收,胸部保持不動。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腹部,把所有廢氣從肺部呼出去,這樣做時,橫膈膜自然而然地升起。循環往復,保持每一次呼吸的節奏一致,細心體會腹部的一起一落。


長時間居家如何自主學習

        長時間宅家,好好思考整理自己的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就是我們對抗疫做了最有意義的事。那麼可以怎麼做呢?

        第一步:列出每日學習清單。

    有計劃去學,會比毫無規劃地去學,效果好得多。靜下心想想,在學習上我應該做什麼?可以做什麼?每天每周要達到什麼目標?

        第二步:合理選擇學習內容。

    如做題時,不要見題就做,首先確定需要補充和強化的知識點,然後圍繞該點來選擇題目,尤其是自己容易做錯的、不太會的有挑戰性的題目。

        第三步:排除幹擾集中注意。

    現在大家因疫情會焦慮、緊張,這種情緒狀態下的學習效果肯定不好。如果能按照情緒自我調節的方法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就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第四步: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知道自己的不足,並不斷改正,我們才能變得更優秀。如做題之後,對於做錯的題,應當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分析過後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才能提高解題能力。

        第五步:勞逸結合提高效率。

    雖然學習是必要的,但適當的休息、娛樂也是需要的。清醒敏捷的頭腦有助於提高自主學習效率。





「家裡蹲」如何有效管理時間       

        1.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心境

        在學習前可用5分鐘左右放鬆下,想想自己以前學習上取得成功的高興事,展望一下美好的未來,良好心境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

        2.合理分配時間,注意勞逸結合

        善於交替用腦學習是由大腦不同部位支配的,變換學習的方式和內容可以使大腦皮層的某個部位由抑制狀態轉為興奮狀態,從而解除神經細胞的疲勞,使大腦得到休息。一般來說,學習一門功課的時間以1-2小時左右為宜。更換學習另一門功課時,中間最好休息5-15分鐘。

        3.掌握閱讀的技巧

        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可以大大節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為此,可注意掌握以下閱讀技巧:

        (1)做好閱讀前的準備。在閱讀一本書之前,最好先快速瀏覽一下書的目錄及前言,從而猜測性地把握一下書的內容。

        (2)正確把握閱讀速度。閱讀的重點應放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闡釋上,讀這些地方時要放慢速度,力爭融會貫通。

        (3)注意看每一章後的結論段。一般比較好的參考書每章後面都有小結或結論,它是對整章重要內容的總體概括,有助於學生在大腦中建立起合理的知識結構。


線上課堂,如何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為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延期開學。停課不停學,不少的線下課堂轉為線上。那麼如何讓線上課堂也能有效學習呢?

    1.加強監管。線上課堂少了老師的直接監管,對於內部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可能容易「神遊」出課堂。因此需父母加強監督。

    2.及時反饋。看到自己的進步會增強信心,知道自己的錯誤可及時改正。因此需老師及時提供反饋,如線上課堂中開設對話小窗口,讓學生有參與感;進行線上批改等。

    3.學生中心。線上課程,尤其錄播網課等,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及能力進行進度調整,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潛能。  



  (文章內容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田五中心理輔導中心

相關焦點

  • 武漢紡織大學心理戰疫守護師生健康!
    戰疫打響以來,武漢紡織大學學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第一時間進入"戰鬥狀態",積極響應教育部號召,在學校統一部署下,持續為校內師生和社會大眾提供心理知識宣傳、網絡心理輔導、家校聯合指導、社會心理援助等系列心理服務,幫助高校師生、社會民眾保持良好狀態,築起一道堅決阻斷新冠病毒蔓延的心理健康防線。
  • 調適情緒,提高免疫力——泉州七中師生居家心理指南
    首先,心理也有免疫力,又叫心理韌性,就像機體免疫力強,就不容易感冒發燒一樣,只要心理免疫力強,凡事從容應對,一切終將過去。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呢?心和身是密切相關、相互影響的,要想心理上放鬆,首先還要身體上放鬆。呼吸放鬆法是目前有科學依據的一種最實用最有效的放鬆方法,大腦是三位一體腦:認知腦(大腦皮層)、情緒腦(情緒中樞杏仁核等)、行為腦(腦幹)。
  •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調適指南】心理問題調試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調適指南】心理問題調試方式 2020-03-09 18:3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調適情緒,安居樂學」——附中心理健康微課(一)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更好幫助學生適應居家網絡學習生活,提高學生的自我調節和管控情緒能力,附中開展心理健康系列微課堂,同時為學生和家長提供網絡心理諮詢
  • 師生和家長居家防疫有了專業的「心靈導師」
    「提前做好預案,或者製作成應對卡,帶著它去做事,能夠幫助我們完成高難度、高挑戰的任務,完成後贏得成就感和幸福感……」這是海澱區教職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針對北京中小學再次停課的決定製定的師生居家心理建議之一。
  • 貴陽五中疫情期間家長心理健康指南(一)
    對於每個家庭而言,疫情帶來的緊張擔憂,長期居家的不自由感,以及延期開學的新情況,可能會讓家長們感到壓力。同時,一些家長們也發現孩子出現了作息不規律、學習缺乏興趣、長時間玩手機或遊戲、情緒煩躁等情況。在這個特殊時期,更加需要家長做好自己及孩子的身心調適,共同做好疫情防護。
  • 大學生復學返校心理調適指南(之二)
    有同學反映因為沒有做好復學的準備而倍感焦慮;有的同學擔憂疫情會反覆,擔心開學存在健康風險;有些同學擔心因為在家上網課划水了太久而會掛科,從而影響實習和以後的就業……這些問題給同學們帶來諸多困惑,為此,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編寫整理了一份返校復學心理調適指南,以問與答的形式為各位同學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導。
  • 【心理資訊】疫情宅家,如何做好情緒調適?
    宅家期間,我們該如何做好情緒調適,關注自己的情緒呢?心理老師以問答的形式和大家分享。過度關注疫情,每天都在看實時情況,心情很壓抑,怎麼辦?面對疫情,我們關注實時信來了解最新進展,從而做出應對。在關注疫情的同時開始關注內心,說明你有很強的自我覺察能力。在疫情中,有很多人和你有一樣的反應。
  • 中小學復學心理調適指南(學生篇)
    針對以上四個問題,我們整理了心理調適指南,而且還為你準備了三堂心理微課,希望對你有幫助!問題1:自己一想到馬上要開學了,就覺得不開心,也不能睡懶覺了,很擔心自己能不能跟上學校快節奏的學習生活?怎麼辦?開學意味著生活、學習環境發生了改變,每位同學在回到學校後,都會度過這樣一段「開學心理適應期」。
  • 平涼五中舉行高三級心理減壓團體輔導活動
    為給即將迎戰高考的高三學生進行科學調試心理、提高學習效率,緩解緊張的學習氛圍,12月8日下午,平涼五中為高三級學生舉行了以「釋放壓力 凝聚意志 堅定信心助力高考」為主題的心理減壓團體輔導活動,讓他們輕鬆減壓,宣洩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校級領導、各處室及高三級全體師生參加了活動。
  • 常態化防控情緒調整丨疫情期間孕婦該如何做好心理調適?
    常態化防控情緒調整丨疫情期間孕婦該如何做好心理調適?「北京女性」邀請行業專家就心理抗疫問題每日一答,為您支招心理抗疫問題專欄共18期今天推出的是「常態化防控情緒調整」系列中的第4期疫情期間孕婦該如何做好心理調適
  • 【公益視頻】疫情心理調適指南(七):因疫情去世人員親屬的心理調適
    因疫情去世人員親屬的心理調適要點——合理地處理情緒,允許自己和家人感到悲傷、焦慮、抑鬱等。這些都是自然的哀傷反應,也是自我療愈的自然過程。每個人的哀傷節奏不同,需要足夠的時間消化,不用勸說自己或家人儘快恢復。
  • 福大師生設計抗疫表情包、校園戰疫指南來支招!
    「疫」情當前,「藝」不容辭 福大廈門工藝美院師生原創 《致敬抗疫英雄》微信表情包 「校園戰疫指南」近日上線 用設計傳遞溫暖
  • 護心抗疫——北大心理人在行動
    隨著疫情發展,居家隔離的時間延長,又對公眾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新的挑戰。患者家屬的心理自助》(姚萍)、《哪些人需要在疫情期間接受心理諮詢專業服務》(鍾傑)、《中學生如何應對疫情》(鍾傑)、《疫情期間家庭運動指南》(魏坤琳)、《勸說父母做好防護》(張昕)、《公共危機下的替代性創傷與自我緩解》(臧寅垠)。
  • 送上「心理口罩」 守護孩子心理健康
    因為疫情,許多天性好動愛玩的孩子不得不宅在家中,不少學生難免產生焦慮、煩躁的情緒。為此,惠城區教育局防患於未然,組織具有豐富經驗的心理教師,組建志願服務團隊,從2月4日起開通心理熱線,在疫情期間面向惠城區師生、家長提供免費心理熱線諮詢和線上心理輔導服務。
  • ...說」抗擊疫情心理調適特別專題(六)丨適宜的焦慮情緒有正面作用嗎
    【在線課堂】「桂姐姐說」抗擊疫情心理調適特別專題(六)丨適宜的焦慮情緒有正面作用嗎 2020-02-14 1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麗水各校「走心」安排,助力師生心理「復位」
    開學後,縉雲縣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為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師生穿上「情緒防護服」。 △縉雲學生居家練習心理調適放鬆技術 目前,縉雲縣共有省一級心理輔導站1個,省示範性心理輔導室7個,標準化心理輔導室47個,建站率100%;成立由
  • ...抗擊疫情心理調適特別專題(八)丨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緩解焦慮情緒
    為了在疫情期間幫助全區婦女及其家庭成員舒緩情緒,緩解壓力,廣西女性微信公眾號推出了「桂姐姐說」抗擊疫情心理調適特別專題,以實際行動支持防疫阻擊戰。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緩解焦慮情緒(1)遠離不良信息:從正規渠道、官方網站獲取相關信息, 掌握必要的相關防疫措施和知識即可,避免接觸帶有各種強烈情緒色彩的信息,避免信息過載對心理造成的衝擊。
  • 北林大師生建造心理「防火牆」,用「心」守護這個春天
    在文中提到的由該網搭建的「戰疫最前線」心理幫助平臺上,我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心理系教授雷秀雅及其所授《公共危機壓力事件中常見心理反應及其理解》課程赫然在列。事實上,和她一起的,還有我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心理中心」)60餘名師生們。
  • 重慶兼善中學線上推行心育課程
    大家自覺主動居家隔離,學校停課不停學,開展線上教學。重慶兼善中學根據疫情期間的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需要,推出了「戰疫」系列心理課程,開通心理熱線,開設網絡心理課堂……通過系列措施和活動幫助師生抗擊疫情,調整心態,為線上學習和復學打好心理基礎;為家庭溝通、親子關係做好引導。通過多項舉措,讓全體學生感受到來自學校和老師的關心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