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唐光輝下,他的詩歌開創了「晚唐」一個巔峰,仕途上卻不順利

2020-12-14 凱哥談史事

大唐盛世下,湧現出了許多著名且自成一體的詩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等人。但是,有這麼一個人,在早唐詩歌發展已經如此繁華的盛況之下,他帶領著晚唐的詩歌達到了又一高峰時期。並且他的詩歌融百家之所學自成一體,為後世之人所傳唱,模仿。他就是有著「小李杜」之名的李商隱。

李商隱所詩《錦瑟》圖

杜牧與他齊名,兩人並稱「小李杜」。李商隱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那麼,他的詩歌之中又是有著哪些地方吸引眾人的點呢?為何世人喜愛模仿他的詩歌風格呢?他的仕途為何不順呢?

01幼年經歷,令他渴望進入官場

幼年的李商隱過得比較幸福,他的父親與祖父都是朝臣官員,但是一切的變故都在他父親去世那年接踵而來。身為長子的他需要擔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父親病逝後,李商隱隨著母親回到了河南老家,開始了抄書賺錢。在老家這邊,他的同族堂叔作為他的啟蒙老師教會了他很多東西,受這位堂叔的影響,李商隱「能為古文,不喜偶對」。

李商隱銅像

16歲時,李商隱寫出的文章被當時的士大夫令狐楚欣賞他的才華,令狐楚在李商隱的人生之中充當著導師與伯樂的角色。令狐楚不僅教授他駢體文的寫作技巧,而且還資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勵他與自己的子弟交遊。在令狐楚的幫助下,李商隱的駢體文寫作進步非常迅速,由此他獲得極大的信心,希望可以憑藉這種能力展開他的仕途。

李商隱石像

02進入官場,因黨政之爭而無法重用

剛開始進行科舉時,李商隱心態非常平和。但是,到了後面,經過了十年之久,李商隱還是未能考中進士;他有點不甘心,因為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綯在第二年都考上了進士。在開城元年,他寫了一封信給令狐楚希望得到幫助。結果,開成第二年,李商隱就考中了進士。

李商隱執筆寫詩圖

後面因為令狐楚死後不久,李商隱就娶了王元茂的女兒,王元茂和令狐楚兩人因政黨之爭而互為對立面。也因此,在令狐楚死後,令狐綯認為李商隱背叛師門而對他失望至極,不再與他交好;但是身為他的老丈人,王茂元也並沒有在仕途上給李商隱太大的幫助。

03集百家之學,成一派之風骨

李商隱將人生慨嘆的抒寫向更深細隱晦方面發展,善於用豔麗精工的藝術形式表達惆悵落寞的情緒,詩中充滿了迷茫與悲涼的體驗,作品深婉精麗、韻味深厚,「近而不浮,遠而不盡」,富有象徵暗示色彩,有一種朦朧美。他的詩歌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其心靈的象徵,是一種純屬主觀的生命體驗的表現。

李商隱回到故鄉圖

李商隱的詩歌有廣泛的師承。他悲愴哀怨的情思和香草美人的寄託手法源於屈原,他詩歌意旨的遙深、歸趣難求的風格與阮籍有相同之處。杜甫詩歌憂國憂民的精神、沉鬱頓挫的風格,齊梁詩歌的精工豔麗以及李賀詩歌的幽約奇麗的象徵手法和風格都影響了李商隱。李商隱的一些長篇古體,雄放奇崛又近於韓愈;他還有少數詩歌清新流麗、純用白描,脫胎於六朝民歌。李商隱善熔百家於一爐,故能自成一家。

04小結

我想李商隱不能在仕途上走得順暢的原因有兩點:一、行事浮躁,不夠沉穩,他在進入仕途之後,多次成為別人的幕僚,心中功利太過;二、在政事上,不夠通透,捲入牛李黨爭,他沒有太多的眼光將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弄明白,他以為自己是站的中立,可是往往這種站在中立的人也不會被人所重用的。

李商隱圖

而李商隱在詩歌之中集百家所學,融入到他的詩中成為了另一種風格——瑰麗纏綿。他的詩在題材、情思、意境上已經有了轉詞化的趨勢,為後來的宋詞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唐朝影響力最大的時期,不在「盛唐」,而在「中晚唐」
    但是,如果真的論人才的數量和對後世的影響,「中晚唐」是要超過「盛唐」時期的。中晚唐發生的兩件大事,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我們應該認識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古代,文學和現實世界的距離是非常近的。幾乎所有參與天下治理的士子都是文學上的好手,他們在當時寫下的表達治國理想、抒發個人胸懷的詩歌文章在今天都屬於文學作品,但是在當時不僅僅是一篇文學作品而已,這些內容都屬於一個士人為自己的理想、抱負而設立的標籤。那麼,每一次詩歌和文章方面的變革,實際上就是這些士人對社會整體看法的革新。即文學的變革和社會的變革是同一種現象。
  • 千古風華,擷「初唐、盛唐、晚唐」三縷花香,觀大唐榮耀奇多才傑
    邊塞詩派——見證盛唐大唐的國力強盛,不僅強盛在文化也強盛在兵力方面。大唐時期,戰場建功立業已經成為很多讀書人的嚮往,因為那一個時期的大環境下是極有可能是有條件能夠,帶著刀槍去開疆拓土,保家衛國的。兩個人的風格卻有不同,李白的詩歌浪漫多情充滿雄奇想像,杜甫的詩歌則著重於憂國憂民更多寫實。但從最終成就上來看,兩人不分伯仲,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優點。
  • 【世界讀書日】讀瑰麗奇崛的晚唐小李杜詩歌有感
    他們的詩歌寫的確實是萬古傳揚。但是,有可能看的多了之後,就會有審美疲勞,無法品味其中的含義。那我們不妨換個視角,今天就給詩歌的愛好者另闢蹊徑,推薦一下我讀的由胡先可編著的,中華書局出版的《小李杜》。學習強國上,想必大家也答過小李杜的題目,他們就是晚唐的著名詩人李商隱和杜牧。
  • 「七絕聖手」王昌齡,將盛唐時期的邊塞詩,寫出了中晚唐的味道
    提起「王昌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或許就是「秦時明月漢時關」,這齣自其招牌詩歌《出塞》。據統計,流傳下來的盛唐詩歌,單以「七言絕句」一種體例來說,大概只有472首,而其中的七十四首出自王昌齡,佔了六分之一左右。王昌齡流傳下來的詩歌作品有180首左右,七絕一體也佔據了三分之一還多。
  •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下一句是什麼?整詩全白話,頹廢成千古絕唱
    三百首中選的晚唐詩明顯少於晚唐詩在全唐詩所佔的比例,而晚唐的詩人除了一對小李杜,一個花間派之外,其他人也遠遠沒有盛唐的詩人出名。晚唐的朝廷也在逐漸腐朽,所以生活在其中的文人大多數仕途並不順利,因為要用自己的朝氣和銳氣去對抗整個時代的暮色蒼蒼,真的太累也太難了。這其中,就有一位十次科舉而不中的才子,羅隱。經歷了一次次的希望和失望,他終於看清了命運,決定放下自己的理想,在這遲暮的時代混沌的活下去。
  • 晚唐鄭谷很「無聊」的一首詩,短短4句清新淺顯,卻犯了晚唐通病
    文/顧無【引觴漫談】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不太出名的晚唐詩人,鄭谷。說他不出名,只是在現代知名度不高,他的詩在晚唐當時是享有盛名的。一生作詩千首,流傳下來的有300多首,在唐代也算是數量不少了,不知道是不是我孤陋寡聞了,今天才第一次讀到他的詩。他寫詩有一個很有趣的觀點,認為「詩無僧字格還卑」,也就是說,你寫詩,字句中如果一個「僧」的字眼都沒有,那你詩歌的格調就是卑下的,不足以登大雅之堂。
  • 晚唐國力衰退,卻有人寫了一首超越盛唐氣象的邊塞詩,細節太精彩
    唐朝是詩歌發展最為繁盛的一段時期,其中自然是少不了許多非常優秀的邊塞詩人,比如說岑參、高適、王維等,盛唐氣象離不開他們的雄渾壯闊的邊塞詩。他們所創作出來的作品,不僅展現出了當時的社會現狀,而且也抒發了自身的那種家國情懷。
  • 宋代文學批評史中的晚唐詩觀
    在中國古代關於唐詩的批評術語中,「晚唐」與「初唐」「盛唐」「中唐」作為「四唐」說的重要組成,佔據著重要地位。無論是對唐代特定時期詩歌的討論,還是對後人效仿晚唐詩歌的批評,晚唐詩觀在唐代以後的文學批評史中一直綿延不絕。
  • 什麼是盛唐?盛唐詩歌中的兵器意象
    盛唐時期,詩人們努力創作了大量富有時代精神的詩歌。在這些詩歌中,有一個重要而獨特的意象戎戈意象。本文試圖從華美一章中,分析盛唐詩歌中以劍意象為主要意象的諸多兵器意象,以期看到那個時代的壯麗精神。縱觀人類歷史,在某種程度上,他是一部戰爭史。
  • 唐朝100餘位著名詩人年代排名- 初唐 盛唐 中唐晚唐劃分 皇帝列表
    詩風與賈島相近,嚴羽認為其律詩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75、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早年家貧。舉貞元九年明經科,十九年書判拔萃科,曾任監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遭到貶斥,後轉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後以暴疾卒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與白居易同為早期新樂府運動倡導者,詩亦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
  • 詩意中國|晚唐詩極簡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當盛唐昂揚奮進的時代精神不再,在科舉和仕途上缺少出路的士子們,便轉而寄情閨閣,在男女情愛上尋求慰藉。李商隱在性格上趨向於悲劇性和內向型,情感豐富而細膩,再加上他天賦的才情,寫下了許多首動人的愛情詩。這些愛情詩多以無題命名。他以一種平等尊重的態度,去寫女性,寫愛情,因而格外情真意切,深厚纏綿。李商隱將愛情提高到了一個絕對純粹、絕對堅貞的程度,兩心相依,至情至性。
  • 晚唐邊塞詩,迴蕩著王朝的悽厲餘韻
    但細讀整個唐代邊塞詩,雖然晚唐邊塞詩隨著文運、世運而日漸衰落,但的確也還存在一個相當長的延續過程。且因時代環境、詩人心態的變化而表現出與盛唐、中唐邊塞詩迥然不同的特點。晚唐國勢日漸衰微,各種社會危機日趨嚴重,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爭、邊患頻仍,統治者忙於自救,已完全失去了盛唐、中唐時期開疆拓土、成就帝王大業的氣魄。
  • 盛唐時期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及藝術特點
    盛唐時期會盛行邊塞詩派是有現實根源的,主要在於初唐時期,突厥、吐蕃等不斷對唐朝進行騷擾,在唐太宗的帶領下,才得到了一段時間的安寧。並且不是的邊塞詩人都有戎馬經歷,對邊塞有一定的了解。再這樣的現實背景下,邊塞詩派稱為了盛唐盛行的流派。
  • 李杜風流,名家輩出,盛唐氣象話唐詩
    唐代文學評論家司空圖把唐詩創作按作者生活年代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其中盛唐氣象,一直被人稱讚,當然了其他三個時期也有優秀的作品出現,知不過被盛唐的恢弘大氣遮擋了光彩。這樣劃分主要是了便於研究分析,被後人一直沿用下來。
  • 「朦朧詩鼻祖」為愛搭上一生仕途?別忽略他的凌雲志丨訪墓記·李商隱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晚唐詩歌在前輩的光芒照耀下,日漸顯現頹勢,而李商隱的出現,又將唐詩推向了又一個高峰。這位晚唐最出色的詩人,曾在登長安樂遊原時寫下名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就要了解下這位多情人的身世。李商隱說過「檀山滎水,實為我家」。大約在813年,李商隱出生於鄭州滎陽一個小官之家,十歲時父親在浙江任上去世,他只得隨母還鄉,面對困窘現實,正值青春期的少年變得小心翼翼,養成了內向而敏感的性格,這似乎也為其後來隱晦迷離的詩風埋下種子。
  • 詩詞江湖:盛唐詩歌的五大門派,雖無刀光劍影,卻仍精彩紛呈
    唐代是詩歌的頂峰,而盛唐則是頂峰中的頂峰。盛唐的詩壇,可以說是高手輩出、流派如林,形成了難得一見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極度繁榮景象。這個時期猶如金庸江湖中的天龍時代,幾乎每位高手都是一代宗師,各個門派都達到了各自的鼎盛時期,隨便拎出一個高手,都可以吊打後世的徒子徒孫。
  • 李白的仕途為何如此的不順利,是他太高傲自負,還是人心太險惡
    李白,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一般認為,他出生於西域碎葉城,也就是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祖籍甘肅成紀,他才華橫溢,"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他狂放不羈,"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風骨傲然,"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但他也是最懷才不遇的李白。
  • 寒窗十年依然布衣,耍猴人卻能位列朝堂,晚唐一首詩歌極盡諷刺
    晚唐詩人羅隱一生坎坷,一生飄零,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對於整個社會的黑暗感受很深。一路走來,這樣複雜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環境必然會促使他嫉惡如仇,所以在他流傳下來的詩歌當中,很多都寫出了深刻的諷刺。而尤其當詩人經歷了十年寒窗之苦卻怎麼也考不上進士、卻發現一個普通的耍猴人得到皇帝的重用被賜五品官職的時候,內心的憤懣溢於言表。而這首古詩,更是表達出心中的不吐不快:十二三年就試期,五湖煙月奈相違。
  • 漢服「裝束復原」,盛唐中晚唐北宋妝容比美,小姐姐戴冪籬太仙了
    漢服復興已經成了不可抑制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同袍們開始向周圍的人介紹漢服,漢服說到底,還是衣服,許多人看到漢服的第一眼,想的肯定是自己穿起來好不好看?花錢買漢服就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漂亮,不同的身材和長相搭配的衣服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胖點的會喜歡穿寬鬆的,瘦點的會喜歡穿緊身的凸顯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