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林七賢與酒
而魏晉名士之中,首先令人想到的便是「竹林七賢」。《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了許多竹林七賢的逸事,有些是來源於歷史的,有些也許是來源於野史,雖然看上去行為奇怪,但仔細想來,確乎是這幾位先生能做出來的事情。嵇康可以說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活動組織者,或者說是「竹林七賢」成為一個概括稱呼的緣由。嵇康不是竹林七賢中酒名最勝的名士,但他也作過《酒賦》,雖然文章已經亡佚了,僅存名目流傳下來。現在能看到的「嵇康《酒賦》」,是以孤鴻子與客人對飲討論酒史與酒名為主題的一篇文章,從文風和內容上來推測,無疑是後人偽作。嵇康寫飲酒而流傳下來的文字,有一篇《酒會詩》:「臨川獻清酤,微歌發皓齒。
-
竹林七賢圖中的七賢你知道是誰嗎
林七賢圖其實跟竹林其實並沒所有什麼關係。竹林七賢圖是模印磚畫,在1960年,西善橋宮山南朝大墓中發現《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上面出現了5株銀杏樹,2株垂柳,1株槐樹,1株松樹,只有1株是闊葉竹。這種磚畫後來在不少南朝的墓中被陸續發現,植物也各不相同,比如獅子衝蕭統陵墓中的磚畫上,只有銀杏、櫸樹、松樹,根本沒有竹子。那為什麼叫做竹林七賢圖呢?竹林是一個比喻,它象徵這志存高遠,淡泊明志。
-
魏晉風度的竹林七賢:不賢,不討厭,可是幾無用處
「竹林七賢」就是當時玄學的著名代表。「竹林七賢」,顧名思義是竹林中的七個賢人,賢的本意是才,因此,也就是竹林中有七個有才的人。這七個才人,分別是嵇康、阮籍、劉伶、向秀、阮鹹、山濤和王戎,主張「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
-
名士之巔:魏晉南北朝之竹林七賢
其中又以竹林七賢為最。考其歷史,他們首先以七賢聞名,後因其經常在山陽縣竹林下集會飲酒,故又稱竹林七賢。一、嵇康公認的竹林七賢NO1.這個人比較牛逼,軟體硬體都很牛。竹林七賢:名士之巔。四、山濤論年齡,山濤在竹林七賢中是老大,但其他竹林六賢不認這個,所以也沒人喊他一聲山老大。山濤在竹林七賢中屬於沒有什麼特別值得說道的地方,但他的優勢就是均衡,還有一個有慧眼的好老婆。有一天,山濤對她說:「娘子啊!你暫且忍一忍如今的饑寒,我日後定當位列三公,只是不知道到時候娘子你是否做得來三公夫人哩。」
-
「王戎和李子」的故事,讓你知道竹林七賢裡的王戎是怎樣一個人?
晉代的王戎是竹林七賢裡的一位,既然敢稱「賢」,照理說應該是一位值得世人敬佩的人物。可這位王戎卻是「賢」的有點特殊。竹林七賢磚雕王戎不僅膽量大,而且他的反應也特別的機敏。一天,王戎和幾個小夥伴兒在街上玩耍,看到路邊有一棵李樹,上面有好多紅紅的大大的李子。大伙兒一擁而上,想要把李子摘下來吃。
-
中國古代繪畫4、:歷代名家竹林七賢圖《磚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8 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現出一種最能體現個性的姿態, 士族知識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這塊畫像磚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現。 我們來結合「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的個性特徵來看磚畫中的人物。嵇康為「七賢」之首,是一個豁達而有文採的人物。據文獻記載,稽康「博綜伎藝,於絲竹特妙」,且常「彈琴詠詩,自足於懷」。
-
竹林七賢:以酒為名的劉伶
蘇軾在《和頓教授見寄用除夜韻》詩中提到了兩位愛酒之人,一位是陶淵明,「我笑陶淵明,種秫二頃半。婦言既不用,還有責子嘆。無弦則無琴,何必勞撫玩。」蘇軾雖然很敬重陶淵明,但對他飲酒這件事,還是不以為然的。另一位就是劉伶,「我笑劉伯倫,醉發蓬茅散。」劉伯倫就是劉伶,竹林七賢之一。
-
荒誕文人,竹林七賢
在魏晉時期,有這樣七位著名的文人,分別是嵇康,阮籍,劉伶,山濤,向秀,阮鹹以及王戎,他們得到竹林七賢名號是因為他們整日在竹林之中飲酒,縱歌,服藥麻醉自我,行事荒誕不經,不受世俗禮儀約束,消極避世,但在文學藝術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因此後人尊他們七人為竹林七賢。
-
盤點「竹林七賢」的小「怪癖」,是魏晉時期成為名士的一大要素
其中魏晉時期的有七個人很是出名,這七個人因為時常在一個竹林聚會,所以人們將他們合稱為「竹林七賢」,這七個人之間雖然思想上有不同的主張,後來的在政治方面的傾向也不一樣,後來沒人的結果也都不一樣,但是在當時人們的心理還是經常把這七個人放在一起。自古以來能被稱為名士的人,除了本身的才華以外,都要有點特別的癖好,不然天下有才的人多了去了,為什麼他們就能單拿出來被稱為名士呢。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有關他們的故事,你知道嗎
後來為後人所知的比較出名的就有竹林七賢。他們七個經常聚在竹林喝酒,彈琴作畫,談天說地。正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他們七個分別是嵇康,阮籍,向秀,劉伶,阮鹹,山濤,王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有關他們的故事,你們知道嗎1、嵇康嵇康長的一表人才,為人處世也十分的逍遙。
-
紐約蘇富比的百萬筆筒,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賢圖!
與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南向秀、阮兄子鹹、琅琊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遊於竹林,號為七賢」。後在《晉書·嵇康傳》和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中均有記載。「竹林七賢」可謂歷朝歷代的「網紅題材」,除了各種書籍上記載之外,文人還常把他們引用進詩詞中,李白說「恭陪竹林宴,留醉與陶公」;蕭統說「山公宏識量,早廁竹林歡」;辛棄疾說「綸巾羽扇顛倒,又似竹林狂」……書畫方面,趙孟曾多次書寫過《與山巨源絕交書》(嵇康寫給山濤的絕交信),成為歷代書法臨摹的絕佳範本。
-
不拘一格的風流名士,誰敢與竹林七賢爭鋒——山濤、王戎篇
竹林七賢以一己之力,讓那個極具黑暗和紛爭的時代,多了幾分遊戲人間的灑脫,幾分快意恩仇的恣意,但細究起來,雖然竹林七賢被後世統一貼上了:「放浪形骸,輕蔑禮法,終身不如仕」的標籤,七個人的人生態度卻不盡相同。這也是本篇為何將山濤、王戎放在一起的原因。
-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竹林七賢的故事流傳已久。魏末晉初,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七位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常雅集於竹林之中,吟詩作畫、飲酒撫琴、長嘯起舞,是名動一時的高蹈之士,世稱「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學藝術遺產。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市西善橋宮山北麓發掘出土了一座南朝時期的王墓,墓室南北兩壁的畫像磚表現的即為「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
著名「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他到底吝嗇到什麼程度?
西晉有一位吝嗇鬼,他叫王戎,是「竹林七賢」之一。他的田園和財富遍布天下,但是他仍舊不滿足,經常拿著他的象牙算盤日夜算計,總是感嘆他自己的財產還不太少。他的財產雖然很多,但是他的吝嗇卻是出了名的。說起「吝嗇」這兩個字,大家或許首先會想到著名的吝嗇鬼阿爾巴貢,還有巴爾扎克筆下的老葛朗臺,以及《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但面對我們這位王大先生,前面的那些洋鬼子們就都要自愧不如了。要說王戎的頭腦,可算是聰明絕頂了。他很小的時候,看到樹上的李子又紅又大卻沒人採摘,就判斷出這李子肯定是苦的。這就是令今天經濟學家和企業家們佩服不已的「苦李子定理」。
-
【將進酒Bar】竹林七賢之嵇康阮籍:魏晉風骨,在逃離中相遇
他們具有的自信瀟灑、不滯於物、不拘禮節、率直任誕、清俊通脫的行為風格被稱為「魏晉風度」,這群人被稱作「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雕像。
-
竹林七賢帶頭大哥嵇康的狂狷人格:越名教而任自然
魏晉時代多狂人,多帥哥,多酒徒,多音樂家,多哲學家,但能將當時所有最牛的名士集中在一起的,就是以嵇康為首的「竹林七賢」了。「竹林七賢」是當時最狂的男子天團、最牛的名士組合,他們中有狂醉不知歸路,號稱「死便埋我」的酒鬼劉伶;有號稱是天下第一名士,喊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想,喜歡打鐵一身腱子肉閃閃發光的嵇康;有最為蔑視立法離經叛道卻又深情款款謹言慎行的哲學家阮籍;有摟著豬一起狂飲大醉的,阮籍的侄子音樂大師阮鹹;有嵇康的小跟班,著名的莊子學研究大師向秀;有口談玄遠而心在魏闕官運亨通的山濤與王戎
-
竹林七賢,生活方式的選擇情有可原,創作精神與佳作值得鑑賞
竹林七賢竹林七賢們生活方式的選擇是情有可原的,但他們的創作精神與佳作很值得人們鑑賞。一。奇特的生活方式「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非常有名的一個文學群體,他們這些文人墨客,為了迴避當時的昏暗政局,採取了奇特的生活方式,他們有的不拘禮法、我行我素,有的逍遙山林、終身不仕,更有談玄醉酒、長歌當哭的。如竹林七賢的代表人物嵇康,娶了曹操的曾孫女,他認為魏國是正統,只想永遠忠誠於魏國。
-
鶴立雞群,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鶴立雞群,晉·戴逵《竹林七賢論》
晉惠帝時侍中嵇紹,他是魏晉之際「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兒子,體態魁偉,聰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因此他不論走到哪裡,都引人注目。)有人見了他以後,對「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說:「昨天我第一次見到嵇紹。他長得高大帥氣,在人群中,就像一隻仙鶴立在雞群裡一樣,引人注目。」王戎回答說:「哦,你還沒有見過他父親嵇康的風度呢,更勝過他呢!」
-
從中國的「酒文化」看竹林七賢飲酒行為風度
從中國的「酒文化」看竹林七賢飲酒行為風度竹林七賢飲酒行為所表現的生命情調與氣質風度,是構成魏晉風度的重要內涵。由於出生經歷、思想性格及審美情趣的不同,在飲酒行為上七賢風度各異其趣。可見,嵇康是在品酒的過程中,提升心境,歸於自然,與道相契,進入所謂飲酒則歡樂的全新境界。4、山濤的「度」山濤,字巨源,他是七賢中最年長的一位,歷仕魏晉兩朝,位列三公,官至司徒。他的酒量是八鬥內不醉,每次聚飲,將至八鬥時便不再逞強。
-
竹林七賢,魏晉風骨.劉伶篇
雖陶兀昏放,而機應不差在竹林七賢中,最富酒名的莫過於劉伶與阮籍。歷史上記載劉伶「身長六尺,容貌甚陋」,又矮又醜,與風度翩翩的「名士」看上去似乎沾不上邊;但他「雖陶兀昏放,而機應不差」,儘管喝起酒來放縱不羈,但實際上是一個頗有高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