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跟不敢著地,一味藥解決!這個經驗,要讓更多人知道

2021-01-18 騰訊網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實用中藥辭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跟你聊一個,緩解足跟疼痛、腳後跟不敢著地的辦法。

用什麼呢?用牛膝(懷牛膝)。

準備牛膝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3次口服。用多久呢?驗案記載,15天一療程。15天之後,如果症狀沒有完全緩解,就停藥2天,接著再用第二療程。

這個辦法啊,早在16年前,於《中醫雜誌》上刊發過。

不過這裡頭的牛膝用量,我感覺確實不小。牛膝的常規用量,一般不超過15克。所以說,我建議每劑就用15克。這樣做,效果出來得可能不會太快,但是相對安全一些。儘管牛膝在日常應用過程中,極少見到中毒和不良反應。只不過,孕婦和滑脫之證,以及下元不固的人,不能用。

我用這辦法,幫助過一個親屬。他當時我和年齡相仿,在鐵路部門工作。也許是因為走路太多吧,有段時間就覺得腳後跟疼痛,不敢著地。我說,如果你沒空去醫院,那就先用15克的懷牛膝來泡水代茶飲,帶到工地上,當飲料喝。如果有時間煎服,更好。牛膝要想泡著喝,必須研成粗末。

我這個親屬聽說以後,用了兩個療程。他反饋說,腳後跟疼痛確實有所緩解。現在至少走路不耽誤了。

其實啊,只要熟悉中醫藥性的人,都能知道,牛膝這麼用是常規操作。

牛膝,為莧科植物牛膝的根。它性味苦、酸、平,入肝經和腎經。它就種類來看,分懷牛膝和川牛膝。一般來說,懷牛膝善於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改善腰膝酸軟疼痛。川牛膝,善於活絡、化瘀、通淋。它們是有區別的。用牛膝來改善足跟痛,一般主張採用懷牛膝。

這個腳後跟疼啊,現代醫學多考慮人體組織的退行性病變,骨質增生,跟骨結節滑囊、跟部脂肪墊受骨刺影響等因素,都可以引發疼痛。經過X線檢查,往往可以看到骨質增生或者骨質疏鬆。當然,也有一些人,看不到明顯的器質性病變,但就是感覺到疼。

中醫看待這個事兒,就考慮是肝腎不足,不能濡養筋骨所致。懷牛膝,善於補肝腎、強筋骨,故而可以用來調治。現代醫學研究發現 ,牛膝確實有抗炎鎮痛的作用。其中,以酒炙牛膝的鎮痛作用最為強烈和持久。

所以說,牛膝內服來改善足跟疼痛,我認為是比較靠譜的辦法。所以,我介紹出來,供大家參考。

當然,實事求是地說,這個辦法,主要特點在於好操作,比較方便。對於重症,它還是勢單力薄。尤其是保守治療無效的足跟痛,往往需要做跟骨骨刺和滑囊切除術等療法。這樣可以更立竿見影地取得效果。

好了。關於這個事兒,我就說這麼多。

相關焦點

  • 三公裡跑,前腳掌還是腳跟著地?
    跑步姿勢不正確,會帶來2個主要的問題。一是跑步的經濟性不強,跑步費力又跑不快;二是姿勢不正確容易受傷,尤其是膝蓋、腳踝、髖關節都是易受傷部位。 但是「正確」的跑姿又是一個比較玄幻的東西,因為人身體的個體差異,導致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標準。
  • 跑步時不要用腳跟著地
    原創作者:蔣濤                  晨跑中的女孩跑步時不要用腳跟著地,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腳跟著地跑不快;另一個是腳跟著地跑,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為什麼用腳跟著地跑不快呢?腳跟著地所產生的反作用的方向與地面所成的角度比較大,因此對人的前進產生的作用就比較小,而且由腳跟再轉變到腳前掌向後蹬地的時間也長,這樣就影響水平前進的速度。若是用腳前掌著地,會產生比腳跟著在小得多的制動力,而且腳前掌著地之後,就可以馬上後蹬,從而縮短蹬地間隔時間。所以,用腳前掌著地比腳跟著地要跑得快。
  • 農村人有多封建?後腳跟不著地就是最大的禁忌,你知道嗎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多人非常的不喜歡農村,就是因為這個地方給人的感覺非常不好,而且信息閉塞,思想封建。在這裡長期的生存下去,可能會對人的一生造成非常巨大的影響。然而我們卻能夠發現,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我們感到最為懼怕的就是農村的一些流言蜚語,有很多人特別喜歡在人的背後說三道四,特別是農村老人經常愛說一些俗語來給自己的子女聽,而這些俚語也隨著他們的絮叨,不斷的深入人心。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為什麼農村的人說走路後腳跟不著地的女人不能夠娶?
  • 倫敦馬拉松冠軍基塔塔:PB204,後腳跟著地跑得最快的人
    來看一下最後讓人激動人心的衝刺視頻:最終基塔塔以2:05:41的成績奪冠。細心的跑友會發現冠軍基塔塔,居然是後腳跟著地跑法!是的,沒錯,基塔塔憑藉他標誌性的後腳跟著地跑法,贏得冠軍;而且他也是目前後腳跟著地跑得最快的人。
  • 跑步應該腳跟先著地,還是前腳掌先著地?
    正聽著音樂慢跑,走來一位教練或者跑友,上下打量一番說道「跑步不能腳跟先著地!這樣傷膝蓋,還跑得慢。你應該……」 多數人穿鞋長距離慢跑時都是腳跟先著地,改變落地方式的勸說從何而來,新跑姿又能不能避免傷痛、提高成績呢?
  • 跑步應該腳跟先著地,還是前腳掌先著地?|果斷練
    你應該……」多數人穿鞋長距離慢跑時都是腳跟先著地,改變落地方式的勸說從何而來,新跑姿又能不能避免傷痛、提高成績呢?腳跟先著地的跑步姿勢丨作者供圖減少傷痛,強化自己還是鞋底?很多人對改變姿勢動心,是因為大家都說「避免腳跟先著地能減少傷痛」。
  • 跑步腳尖著地好還是腳跟著地好?跑步大神們是這樣做的!
    跑步時到底是腳尖先著地好,還是腳跟先著地好,還是有其他方式?可能眾說紛紜,每個人大概都能說出幾個好壞優缺點來。而作為一個有6年多跑齡的小開我想說,很遺憾我好像從來沒關注過這個問題,可能是因為我跑步這麼多年沒受過傷的原因吧。
  • 跑步腳尖著地好還是腳跟著地好?原來跑步大神們是這樣做的
    可能眾說紛紜,每個人大概都能說出幾個好壞優缺點來。而作為一個有6年多跑齡的小開我想說,很遺憾我好像從來沒關注過這個問題,可能是因為我跑步這麼多年沒受過傷的原因吧。直到最近肯亞長跑運動員基普喬格以1:59:40打破馬拉松歷史記錄,我身邊的小夥伴談論此事時,聊到這個問題並為此爭論不休,我才意識到原來這個問題的爭議還挺大。那到底什麼才是正確腳著地方式呢?
  • 通過跑步來減肥,到底是用腳掌著地還是腳跟著地?原來區別這麼大
    跑步減肥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我自己也是從小就開始練習跑步的,進入頭條之後我也回答過很多關於跑步的問題,最多的就是跑步怎樣不傷膝蓋?跑步到底前是腳掌著地還是腳後跟著地?又或者是全腳掌著地?跑步著地方式基本可以分為前腳掌著地、腳後跟著地、全腳掌著地。研究顯示,大部分大眾跑者喜歡採用腳跟著地跑步,而大多數馬拉松運動員會才採用前腳掌著地跑步。
  • 為什麼下犬式中的「腳跟著地」不是個有用的口令?(對於所有人)
    「腳跟著地」這口令可能會強化許多學生不切實際的目標,他們的身體結構可能無法做到口令要求的地方,如果強行去做,對他們來說得到的好處就更少。對於那些很容易就能做到這一點的學生來說,一些其他的提示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專注於這個姿勢。
  • 前腳掌先著地還是後腳跟先著地?分享這幾個小技巧,跑步不傷膝
    導語:跑步時,腳掌還是腳跟先落地?前腳掌著地觸地時間較短對膝關節壓力小,但同時腳踝承擔的壓力會比較大,後腳跟著地對膝關節產生的負荷較大。對於普通跑步健身愛好者來說,不必過分在意自己是哪種落地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感到最舒服的跑姿。
  • 用腳跟跑步影響跑步速度,如何矯正?3個方法可以解決
    而在長跑的過程中腳掌先著地,依然存在以上的優勢,它可以使跑步富有彈性和爆發力,既可以提升速度,也可以保護膝蓋,但在實際情況中真正能做到腳掌先著地的跑者並不多,主要原因有兩個:跑步重心靠後小腿肌肉無力>在慢跑的時候,跑步者的重心大多要比快跑時偏後,這個時候腳跟先落地就會舒服一些,而在快跑的時候則相反,因為快跑時身體向前衝,所以身體的重心靠前,這時腳掌落地則會更舒適。
  • 走路先腳尖、腳跟著地才正確?練腳尖預防膝蓋退化 遠離關節炎
    每天用腳尖走一段路 膝關節更耐用當某人由高處往低處跳下時,正確的落腳方式是先腳尖著地、腳掌,再腳跟、腳踝,再將膝蓋彎曲、大腿肌肉緩衝、身體漸次蹲下,要用到6個階段,緩衝身體下墜的重量,其中腳掌的部分就佔了3段。
  • 腳跟痛的人有希望了,最有效最安全的寶貴經驗,轉發給需要的人
    大道至簡,中醫認為:痛只有2種,一種是不通則痛,一種是不榮則痛。很多朋友可能仍然不太明白,那怎麼知道自己的腳跟痛是不通引起的,還是不榮引起的呢?赤腳可以告訴你:這個病既是虛證又是實證,腳跟痛是一個本虛標實的病。一方面是因為肝腎不足,另一方面因為有溼、寒、瘀血、氣滯這些阻滯不通。
  • 還是腳跟著地?終於有答案了...
    還是腳跟著地?終於有答案了...後腳跟?哪種著地方式適合我?有最佳著地方式嗎?跑步著地的方式真的那麼重要嗎?跑步著地方式的關鍵是什麼呢?如果你依然對上述的問題感到困惑,今天咚妞就來為你好好解答一番吧~前腳掌著地跑法使用前腳掌跑法時,前腳掌部分略微先落地,隨後腳後跟也落地,需要注意的是,腳後跟落地的時候,身體重心仍然是壓在前腳掌部分的。前腳掌落地時,最先著地的是前腳掌外側,然後迅速過渡到前腳掌內側和腳跟。
  • 一味藥泡腳調理足跟痛,中老年人的福音
    竹從葉上枯,人從腳下老。 所以到年老後,各種腰腿疼痛的病症非常多,有一種很特別的腳痛叫足跟痛。 足跟痛是常見的毛病,如果長時間站立或者行走,就會感覺足跟底部會疼痛,久坐突然起立也會感到疼痛,嚴重的甚至腳跟都不敢著地,對此中醫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呢?
  • 冬天,踮腳跟是最好的,簡單有效的扶陽保健方法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心補藥能治病治一時,道可化性救千古凝神定氣,物我兩忘健康在五行中醫認為,手腳冰涼是一種「閉症」,所謂「閉」即是不通,受到天氣轉涼或身體受涼等因素的影響,致使肝脈受寒,肝臟的造血功能受到影響
  • 他單手壓損手槍,曾笑言李小龍「走路時腳跟不著地,正是短命相」
    民國初年,廣東佛山每年都要舉辦「秋色」遊行盛會,盛會中會有各色人等展示特殊的民族手藝,每年都是人山人海。這一天恰逢其會,一個人帶著表妹等一行人來到會上遊玩,這人個子不高,穿著長衫和布鞋,面貌和藹可居,看上去一副文弱書生的模樣。
  • 技術貼:跑步著地方式大揭秘 你的姿勢正確嗎?
    ,本身並沒有問題,腳跟著地也不等同於錯誤著地動作。但腳跟著地的確會在觸地時,受到瞬時峰值應力作用,也即在極短時間遭受額外的衝擊力,這是腳跟著地不可避免的現象。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汽車交通事故發生率比飛機高,但不代表汽車就是不安全的交通方式,我們選擇汽車出行,就得承擔相應的安全風險,僅此而已。腳跟著地就得承受峰值受力。
  • 腳跟痛,不知如何是好?用這一味中藥治療效果好
    俗語講「人老腳先衰」,人到中年甚至老年以後,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病症,其中以頸肩腰腿痛為多,有一種很特別的病症—足跟痛,困擾著許許多多的人,每天連基本的走路都感覺難受,卻沒有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法。此疾病非常常見,如果長時間站立或者行走,就會感覺足跟底部疼痛,久坐突然起立也會感到疼痛,嚴重的甚至腳跟不敢著地。西醫學認為本病多由於足跟部的骨質、滑囊、筋膜等病變所引起,常見的足跟骨刺、足趾筋膜炎、滑囊炎等,在相關影像學診斷的基礎上,治療往往採取手術切除、理療口服止痛藥等方法,即時療效尚可,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商榷,據臨床觀察,多有症狀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