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小禪丨武漢疫情的前與後——快來品讀她的情感日記……

2020-12-14 文化認知千千問

一個情感公主,一個飽含風情的女子,一個知名的女作家……她就是雪小禪。今天,文化認知千千問帶讀者朋友們,一起走進武漢疫情前後她的日記世界,看看她的妙筆如何裝點著人間大愛……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2019年的最後一天。依舊勤奮在工作:寫作、寫書法、畫畫、讀了本好書。風極大,天極冷。仨個貓打累了各自睡去,煮了自己的「少年雪白」老白茶,燉了白菜豆腐粉條燻肉,配張大鍋盔~~你準備怎麼跨年呢?和誰在一起?我和貓在一起,喝茶聽戲,繼續工作!我願意在工作中跨年,又得了一本古帖,妙極啦!

(01-01)我愛世界,我愛生活,我愛光陰裡的一切。萬物歡喜,就像我們每個人是一粒微塵,在有限的光陰裡綻放出無限的可能。所以我更願意別人把我當成,一個有趣的人、一個生活家、一個靈魂裡和生活裡都有詩和遠方的人。2020,你好啊!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01-03 )你看到的我所謂歲月靜好,是我整整奮鬥和工作30年換來的。出過50本書、上電視當戲曲評委和藝術家評委、有人收藏我的書畫作品、有人請我去設計室內空間……所有一切,離不開自律和勤奮,還有那小小的陪伴的自卑。重要的是,時至今日,依然在奮鬥、自律、步履不停,我願意到都老都在工作中老去……

(01-07)有趣的靈魂都有靜氣,善良的心地都有香氣。願此生永遠與人為善,有生之年清清爽爽,精神明亮,慈悲喜舍。願一生過著自己的理想生活,心懷對藝術的熱愛,到老步履不停。

(01-10)暈眩了一天。最近瘋狂工作,終於倒下。表妹怒吼:表姐,請注意你的年齡!年齡!你不是年輕人啦!別拿自己當年輕人用啦!一句話點穴,乖乖躺床上天旋地轉……其實我真的希望老了持筆而終,因為工作著是幸福的。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01-13 )一起走……一切歡喜皆由心而生,基本每天都會看小禪老師有沒有動態?喜歡您的文字,喜歡您的美食,也喜歡你的字畫,更喜歡您生活的態度和狀態……都說每個人是在自己生活的道路上取自己的真經,我也希望在小禪老師這裡取點靜心經,文字經,美食經,字畫經,服飾經,歡喜經……不知可否?

(01-17 )好到人間雪白頭。我的朋友說,這是到目前為止寫我最好的文章,而我自己知道,這篇文章可以帶到我下輩子去,因為在小年的早晨,我躲在被窩裡邊哭邊讀,人活著,誰最後不圖個懂?謝謝男神王藝老師,用「懂」捅了我的心窩子。

(01-20)今日大寒。年味越來越濃啦!給家人和自己都置辦了新衣,自己大掃除,窗明几淨,今年的春聯是自己寫的。母親和婆婆都來了電話,說蒸了粘豆包等我呢。今日得閒喝茶聽戲,貓陪著。歡喜的日子嘉福久遠,也祝願所有朋友新的一年得償所願。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01-23)致敬偉大的時代英雄!提醒所有朋友,出門一定帶口罩!人心共向,萬眾一心。這個春節,註定不平凡。

作為普通公民,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乖乖地待家裡!做好自己和家人防護,取消各種聚會,特別時期特別理解!正月裡的兩場讀者見面會我全部取消!每個人都主動退出傳播途徑鏈,所有的人都加強防控,給我們的醫務工作者減少救治負擔和危險!84歲的鐘老還在最危險的地方戰鬥,我們有什麼不能呢?

(01-24)又是除夕。這註定是每個中國人永生難忘的春節了。默默祈禱一切快過去,為所有奮鬥在抗肺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點讚,祝福!你們都是時代的英雄。我們這個民族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在關鍵時刻不懼危險總有很多人站出來。

祝福那些在前線的醫務人員,萬家團聚,且問君安。祝福所有朋友,我也安好,你要平安。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01-26)勇敢面對生活給的不容易,把這份不容易活成自己的勇敢。沒有一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大災大難面前,敬佩逆行的軍人和醫生,一直熱淚盈眶著。也告誡自己,能盡多少力盡多少力。沒有一個冬天,這麼迫切等待春暖花開!難忘的是,曾兩次去武大講座,都是櫻花開的時候,讓我們一起等待武漢大學的櫻花。

(01-28)疫情結束之後,第一件事情你想去幹什麼?去遠方看一個人?旅行?聚會?……你知道的,什麼都不能阻擋春天的來臨!無論冬天多麼寒冷漫長難熬,春天一定會如期而至,沒有人能阻擋春天的到來。請大家繼續宅,配合,千萬別出門。都好好活著,往前走,就是最好的人世間。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02-01)全國疫情嚴重蔓延,前線物資空缺,抗肺戰士請願一線,全國人民白天夜晚刷新聞,捐款捐物資,雪小禪微刊捐贈10000元!且本期文章打賞全部用於疫情捐贈!捐款結束後將透明公布!國難雖大,人民心暖血熱。我們在行動!請轉發打賞支持我們!(第一次厚著臉皮請求打賞)。

(02-06)一場又一場大雪。如果往年是多麼浪漫的事情,估計要和友人圍爐而座吃火鍋了。而今年尤其擔心這場雪對於抗擊這場疫情的不容易,武漢沒有暖氣,這個早春特別冷,為祖國祈福,希望災難早點過去吧!

(02-13)盼望所有武漢人又開始過早,在陽光下吃著熱騰騰的熱乾麵。也盼望有朝一日再去武漢講座,吃著豆皮和熱乾麵,在長江邊散步,坐輪渡想你。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02-15)「冬將盡,春可期,山河無恙,人間皆安。」很多人選購籤名書時選擇了我這句火遍全網的話。我很欣慰,這麼多人喜歡這句話。這些天寫了很多鼓舞人心的話。是啊,最艱難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在薄情的世界裡深情地活著。

(02-20)好好活,往前走。我等著春天,像等著你。我等著春天,知道它是赤子,急匆匆趕來了,你說,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奔跑著迎接她呢?

(02-23)慢慢寫著自己喜歡的一些句子。慢慢活得平和天真。除卻生死,所有一切,不過都是輕描淡寫。

(02-28)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寫作30年,我出過50多本書,有人問我最好的作品是哪部?我說:是生活。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03-05)人生底色都無盡荒涼,但看透了這荒涼之後,一步步再往回走,人生,會一點點溫暖起來。似半夜聽遠處笛聲,你吹的是繞春的情分,我聽的是人生的驚蟄。 (多年前我寫的句子,你吹的是繞春的情分呢)。

(03-07)一個女子,只有經過時光的淬鍊,才會有醇厚的味道。她去掉那些個天真、繁蕪、陰涼、世故,或許帶一些淡淡的邪惡,但會顯出更傾頹的味道,少女的美是一派天真,有氣息有味道的女人,讓人如臨深淵如陳年普洱和千年老樹,光陰贈給她的,除了凜冽的寒涼更多的是這種叫做氣場的東西。

(03-12)今天又工作了一整天,畫了一天畫,故意用了淡墨,剝了很多讀者寄來的春筍,一個個鮮翠欲滴,仿佛要和春天談一次刻骨銘心的戀愛。房間做了大清理,把很多無用的東西清除了。人至中年,越來越理解捨得二字,有舍有才得,給別人的越多回報越多。春天一寸寸的遊來了,像小蛇一樣潛入了心底。柳枝抽了新綠……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03-22)捨不得春天的每一秒。總怕不小心過完了。有一種捨不得,那稍縱即逝的綻放和絕美,是春天應該有的樣子。我愛你這一轉身的絕代風華,我愛這短暫而盛大的美。

(03-25)總有人問我最喜歡的植物是什麼?松,是松。我不太喜歡紅花綠朵,與生俱來喜歡松。如果有來生,就做一棵老松吧,且聽松濤。餘生,松下聽風、竹邊飲茶、花下鋤禾、松入楓中,且過過。

(03-31)時光太不經用了。轉眼已經半生。不知不覺50歲有餘了,我早不是從前那個少年,也絲毫不喜歡從前。我喜歡此時、現在的我,恰好的中年——萬水千山看過,人世艱難走過,花開花落見過……已經擁有的讓我覺著幸福、知足。也許幸福的人樣子都差不多,活得立體而體面,平靜的樣子都埋伏著曾經的山河歲月。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04-02)春天的花真是一場大合唱,此起彼伏。震撼啊,我願加入到這場合唱,一起唱給春天聽。今天站在海棠樹下,抬頭看滿樹海棠花,欣喜、慈悲,突然就想對著花哭一場,也說不出為什麼,就想那麼輕輕的哭一場……

(04-06)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修行和養生。一個人容顏老不可怕,關鍵是:靈魂不能朽不能老。願意葆有蒼老天真,滿頭白髮依然有孩子氣……願與你松下飲酒,花間品茶,且聽松風。

(04-07)

願從此山河無恙,人世皆安,祝福武漢!……

相關焦點

  • 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
    (抗擊新冠肺炎)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中新社武漢2月22日電 題: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中新社記者 夏春平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城」中的武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世人關注,著名作家方方每天一篇的「武漢日記」也因此走紅網絡。
  • 王永利:總臺《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直擊一線抗疫情真實「武漢...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體國人的心,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更是成了關注的焦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 2月3日起全天滾動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
  • 李立:方方的武漢日記為何爆紅?
    方方的武漢日記為何爆紅?文 /李立近日來,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爆紅於網絡,成為了抗疫期間文藝創作的一個現象。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一個自傳性的日記,隨筆體的紀錄引發了全國性的共鳴,也招受了不小的非議。方方把生活中的點滴日常娓娓道來,以日記的形式敘述著所思、所見、所想。文字成為了方方的長鏡頭,把武漢的委屈、激情與個人生活的遭遇如其所見地描繪了出來。方方的內容不外乎疫情的生活點滴,柴米油鹽,買菜購物、聽到的八卦、醫生朋友的傾訴,這些日常的生活細節在平時也許早已被人忽視,可是在疫情之中,這些生活細節卻凸顯難得的美感。
  • 正能量還是負能量,方方的武漢疫情日記究竟告訴我們什麼?
    她曾經對魯迅文學獎提出過公開的質疑,對有作家利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來進行評獎操作也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對文壇上一些不良的風氣也是嗤之以鼻,公開表達了她對這些作家的鄙視。方方是一個有良知的作家,是一個正直的作家。在武漢發生疫情並進行封城期間,方方也和大多數人一樣,被困在武漢城中,和大家一樣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 新聞調查丨「方艙日記」後 她再一次記錄下「甦醒」的武漢
    3月4日下午兩點,經過22天的全封閉治療,楊晶走出了武漢江岸方艙醫院。在這22天裡,她用獨特的患者視角,記錄方艙內的點點滴滴,匯成了一本「方艙日記」。經過14天的隔離,她回到了家,而此時的武漢也正在漸漸「甦醒」。
  • 雪小禪最美微刊第廿六期 惰性氣體
    她看著我,忽然說,「雪小禪,你是惰性氣體。」我如五雷轟頂。多少年來,我無法用一個關鍵詞來形容我的氣場,還有我身上那種冷漠、懶散、疏離,不熱絡,必要的清涼和冷豔。在眾多場合,我是沉默著不發一言的人。甚至接近了無理與不懂事,所燃灰燼如片片錦繡,都在心裡。我不想示人。在化學元素中,惰性元素輕易不與別的個體發生反應,但一經化合竟耀眼炫亮。
  • 人工智慧讀《方方日記》,會讀出什麼?
    引 新年伊始,我們還沒來得及開始萬象更新的準備,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硬生生阻斷了前進的步伐。在這場疫情中,受影響最嚴重的城市無疑是此次疫情爆發的源點——武漢。
  • 作家雪小禪來南通與書友共享「生活禪」
    昨天下午,青年文學領軍人物,第六屆老舍散文獎得主,中國作協會員雪小禪女士來通舉辦講座,與上百書迷共享她的生活禪。
  • 「武漢日記」拍攝者蜘蛛猴麵包:用鏡頭記錄疫情中「不服周」的武漢人
    於是網友們通過我的鏡頭,看到了疫情期間武漢人特別的年飯。進門就用消毒液洗手,戴著口罩聊天,因為封城沒能回到家人身邊,自己下廚,沒有大魚大肉。大家都知道「正常」的年飯什麼樣,看到武漢人眼下的年飯,應該觸動了很多人。我的「武漢日記」也就是從這一集開始火的。頭三集「武漢日記」,就是我封城頭三天的生活。
  • 只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負大家的殷切期望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患者心率快,血壓低存在低血容量的可能,患者有心衰病史,是否採取擴容?患者瞳孔1.5mm:1.5mm,刺激肢體後無條件反射,鎮靜藥物是否需要減量?患者目前出入量平衡,但尿色深是否留取尿常規?一系列整理和思考以後,我與醫生進行了溝通。接著,留取化驗標本以及調整藥物等工作讓我忙碌起來。
  • 抗疫日記丨溝通,無聲也感動
    抗疫日記丨溝通,無聲也感動 2020-12-03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日記2020》:用鏡頭記錄武漢的愛與暖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後,武漢關閉離漢通道。武漢並非「絕境」蜘蛛在武漢出生長大,今年38歲。蜘蛛的名字,來源於大學時期玩的樂隊的名字。大學畢業後,蜘蛛做過網頁平面設計,辦過個人網站,開過咖啡店,由於一直喜歡攝影拍視頻,最近這兩年開始進入到這個行業裡來。
  • 《武漢抗疫日記》新書發布會在武漢舉辦
    新華網武漢8月20日電(楊宇)記錄抗疫故事的《武漢抗疫日記》新書發布會,19日在位於湖北武漢的卓爾書店舉辦。發布會正值中國醫師節,主辦方還將500本《武漢抗疫日記》作為一份特殊的禮物,贈予武漢協和醫院神經外科和麻醉科,以此向一直奮戰在武漢抗疫最前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
  • 方方《武漢日記》英文版已在亞馬遜預售
    方方的《武漢日記》前兩天剛傳出要製作英文版的消息,今天在亞馬遜官網就已經掛出預售信息了。根據官網信息,英文版《武漢日記》由英文讀物中五大出版社之一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 Publishers)出版,將於今年8月18日發售,售價為21.99美元(約合154.87元人民幣)。武漢解封的第一天,這份日記在海外上市售賣。
  • 孩子,媽媽的日記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前兩天,兒子打電話過來還在說要辦生日Party,邀請朋友到家裡來玩。我只能無奈地告訴他,現在是特殊時期,Party是開不起來囉。兒子有點小失望,突然問到:「媽媽,那你什麼時候才能打敗病毒回來呢?要是您能趕回來給我過生日,不開Party也沒關係。」這個問題,已經被他問了無數次,而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已經被我歡樂地更換了無數種版本。
  • 我們不是英雄,我們只是來盡「綿薄之力」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第二天出發前,我們接受了避免自身感染和穿脫隔離服等的培訓。這很重要,就算自己不怕死,也不能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殃及池魚。那天回家吃飯,父母眼神裡全是擔憂。其實,得知我出徵武漢,很多朋友發來微信,不少罵我傻瓜的......畢竟這樣的盛世繁華,都想好好活著,誰都不希望自己親人好友去做英雄去冒險。
  • 孔鯉:讀《毛選》《毛傳》前先看《周恩來旅日日記》
    中國01丨中國02丨中國03丨華夏01丨華夏02丨華夏03丨南北01丨南北02丨南北03先看《周恩來旅日日記》。
  • 武漢女婿拍攝百集《武漢日記》,「我們拍下的是武漢精神」
    他是武漢女婿,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時,他正在武漢與家人團聚,決定拿起手中的攝像機,拍下真實的《武漢日記》。《武漢 記:決戰江城之巔》是唯 部在武漢疫情期間保持了 更、並在疫後紀錄武漢重啟、復工復產的全程全景的紀錄 。
  • 「白衣天使」戰疫日記:我們雖來自五湖四海 但志同道合
    受訪者供圖  她在日記中說,如果不是這次馳援武漢,我對「祖國大家庭」的理解絕對不會這樣刻骨銘心。  2月9日,常雪倩接到馳援武漢一線的消息時,只有一個念頭。「我只想在出徵前剪去我的長髮,愛人帶我跑遍了整個縣城,卻沒有一家理髮店開門營業。最後,只能在出徵的機場,讓醫院趙慶華主任代勞。」身著防護服。
  • 紀錄片《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持續熱播
    每集5分鐘,共計9集,從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採用「視頻日記」的主觀視角,講述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這就是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該系列第一季首播於2月3日,第一季播出9集後就創造了視頻觀看量1.57億的成績。2月22日,第二季再次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