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兩點,經過22天的全封閉治療,楊晶走出了武漢江岸方艙醫院。在這22天裡,她用獨特的患者視角,記錄方艙內的點點滴滴,匯成了一本「方艙日記」。
經過14天的隔離,她回到了家,而此時的武漢也正在漸漸「甦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離開方艙 家庭恢復「吵吵鬧鬧」
2月25日楊媽媽解除隔離回家;3月9日楊爸爸解除隔離回家;3月18日楊晶在離開方艙醫院,又經過14天的集中隔離後回家。至此,楊晶一家三口終於在家中團聚了。
楊晶爸爸從隔離點回家14天後,突然覺得自己喘不上氣,爸爸身體的不適讓全家人再度緊張起來。
在醫院等待覆查的檢查結果過程中,楊爸爸被醫院內的一棵盛開的櫻花樹吸引。
記者:您現在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楊爸爸:最大的願望是好好地享受人生吧。你說人生很短暫它也漫長,你說漫長它也很短暫。
楊晶:雖然我們一家不幸感染了新冠,但幸運的是,我們一家人整整齊齊地回來了。現在我們對生活、對家庭、對未來都有了更新的理解。
媽媽還翻出多年前給我家小狗剃毛的推子,人生中第一次給我爸爸剃了個頭。
楊媽媽:我給你剃個小愛心。這叫兩鬢斑白。
楊爸爸:只要你媽開心,都可以。
這是自楊晶上大學以來,在家住得最久的一次,也是十幾年來他們一家三口第一次這樣長久地朝夕相處。
守護武漢 離不開方艙的每個「你」
離開方艙醫院後,楊晶仍會偶爾想念在方艙幫助過她的醫護人員,他們已然成為她的至親好友。
還有那位在方艙裡辛勤付出、卻瞞著家人的環衛工人——曹大姐,不知道節目播出後被她瞞住的家人會不會責怪她?
目前曹大姐在順利完成方艙最後的消殺工作後,已經結束隔離,回到了自己原本的工作崗位:公共廁所保潔。
曹大姐說,她至今都還沒有告訴她兒子自己在方艙的工作經歷。疫情開始後,曹大姐是環衛公司組建江岸方艙突擊隊時第一位報名的環衛工人。
環衛工人 曹大姐:我是第一個報名的。我來是勇敢者,回家了我就是勝利者。我這一生來說,這就是一次回憶!經過就像打仗一樣,經過一次。
武漢正漸漸「甦醒」
在快遞員老計看來,這次疫情中,像曹大姐這樣默默工作在抗疫一線的環衛工人正是他希望表達敬意的人。
疫情期間,老計用他在微博上收到的網友捐贈的約一萬六千元的愛心款,給貴州援鄂的醫療團隊、一線醫護人員和身在一線的環衛工人們購買生活物資。僅剩的四千多元善款,老計最終在4月1日直接以現金的形式轉交給了9名環衛工人。
快遞員 老計:網友給我的這個錢,我一定要把它儘可能地用到該用的地方去。
從疫情初期微博上各種各樣的求助,到如今幾乎不再有求助信息,取而代之的是對他的問候、關心和點讚。微博不再只是一個社交媒介,而成為他的精神支柱、勇氣的來源。
快遞員 老計:你眼看到的武漢,營業的商家越來越多了,街上的人越來越多了,所有的這些東西都預示著已經勝利在望了。
截止到4月1日,武漢公交集團原有的512條線路中已恢復運營180條。截止到4月2日,武漢共計9條地鐵線路中已經復甦6條,目前日均客運量達23.44萬人次。
武漢正在重啟
這座城市和城市中的人們
正從超過兩個月的封閉中走出
穿透這場由冬至春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