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調查丨「方艙日記」後 她再一次記錄下「甦醒」的武漢

2020-12-14 國際在線

3月4日下午兩點,經過22天的全封閉治療,楊晶走出了武漢江岸方艙醫院。在這22天裡,她用獨特的患者視角,記錄方艙內的點點滴滴,匯成了一本「方艙日記」。

經過14天的隔離,她回到了家,而此時的武漢也正在漸漸「甦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離開方艙 家庭恢復「吵吵鬧鬧」

2月25日楊媽媽解除隔離回家;3月9日楊爸爸解除隔離回家;3月18日楊晶在離開方艙醫院,又經過14天的集中隔離後回家。至此,楊晶一家三口終於在家中團聚了。

楊晶爸爸從隔離點回家14天後,突然覺得自己喘不上氣,爸爸身體的不適讓全家人再度緊張起來。

在醫院等待覆查的檢查結果過程中,楊爸爸被醫院內的一棵盛開的櫻花樹吸引。

記者:您現在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楊爸爸:最大的願望是好好地享受人生吧。你說人生很短暫它也漫長,你說漫長它也很短暫。

楊晶:雖然我們一家不幸感染了新冠,但幸運的是,我們一家人整整齊齊地回來了。現在我們對生活、對家庭、對未來都有了更新的理解。

媽媽還翻出多年前給我家小狗剃毛的推子,人生中第一次給我爸爸剃了個頭。

楊媽媽:我給你剃個小愛心。這叫兩鬢斑白。

楊爸爸:只要你媽開心,都可以。

這是自楊晶上大學以來,在家住得最久的一次,也是十幾年來他們一家三口第一次這樣長久地朝夕相處。

守護武漢 離不開方艙的每個「你」

離開方艙醫院後,楊晶仍會偶爾想念在方艙幫助過她的醫護人員,他們已然成為她的至親好友。

還有那位在方艙裡辛勤付出、卻瞞著家人的環衛工人——曹大姐,不知道節目播出後被她瞞住的家人會不會責怪她?

目前曹大姐在順利完成方艙最後的消殺工作後,已經結束隔離,回到了自己原本的工作崗位:公共廁所保潔。

曹大姐說,她至今都還沒有告訴她兒子自己在方艙的工作經歷。疫情開始後,曹大姐是環衛公司組建江岸方艙突擊隊時第一位報名的環衛工人。 

環衛工人 曹大姐:我是第一個報名的。我來是勇敢者,回家了我就是勝利者。我這一生來說,這就是一次回憶!經過就像打仗一樣,經過一次。

 武漢正漸漸「甦醒」

在快遞員老計看來,這次疫情中,像曹大姐這樣默默工作在抗疫一線的環衛工人正是他希望表達敬意的人。

疫情期間,老計用他在微博上收到的網友捐贈的約一萬六千元的愛心款,給貴州援鄂的醫療團隊、一線醫護人員和身在一線的環衛工人們購買生活物資。僅剩的四千多元善款,老計最終在4月1日直接以現金的形式轉交給了9名環衛工人。

快遞員 老計:網友給我的這個錢,我一定要把它儘可能地用到該用的地方去。

從疫情初期微博上各種各樣的求助,到如今幾乎不再有求助信息,取而代之的是對他的問候、關心和點讚。微博不再只是一個社交媒介,而成為他的精神支柱、勇氣的來源。

快遞員 老計:你眼看到的武漢,營業的商家越來越多了,街上的人越來越多了,所有的這些東西都預示著已經勝利在望了。

截止到4月1日,武漢公交集團原有的512條線路中已恢復運營180條。截止到4月2日,武漢共計9條地鐵線路中已經復甦6條,目前日均客運量達23.44萬人次。

武漢正在重啟

這座城市和城市中的人們

正從超過兩個月的封閉中走出

穿透這場由冬至春的陰霾

相關焦點

  • 礄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方方武漢日記是不是該封筆了?
    由社區眾多人排隊等待確診,到方艙醫院休艙,這的確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值得慶祝。由此來看,曾經火極一時,被不少人追看的武漢女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也應該到了該休的時候了。對於武漢女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青鋒並沒有每一篇都看,只是聽說,其自武漢新冠肺炎發生以來,方方女士中斷了自己原定的寫作,開始以日記體的形式將其所見所聞記述下來。因為都是其身邊發生,或者身邊人給其提供的事情,被不少人熱追。甚至有不少轉載她文章的,每每都達到10萬+,就連經濟日報著名報人詹國樞都忍不住對方方的武漢日記出來評價一番。
  • 《武漢日記》:首部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的日記,看得眼淚不自覺落下
    上面說到的「我」是黎婧,她是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在方艙醫院住了12天。當知道新冠肺炎治癒患者、插畫師黎婧的《武漢日記》出版後,就想著要買一本回來看看。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作為特殊時期的見證物而好好收藏。儘管我們都知道,這是關於一場艱難戰役的記錄。特別是,這次戰役只是發生在幾個月前。黎婧把她自己在方艙醫院治療時的經歷,以及出院後到酒店隔離的經歷,都畫了出來,成了《武漢日記》這本抗疫畫集。黎婧以一名普通患者的視角,記錄了住在方艙醫院的日常。
  • 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
    (抗擊新冠肺炎)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中新社武漢2月22日電 題: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中新社記者 夏春平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城」中的武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世人關注,著名作家方方每天一篇的「武漢日記」也因此走紅網絡。
  • 我們不是英雄,我們只是來盡「綿薄之力」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一場氣勢磅礴的動員大會後,我們在前後警車開道下,快速到達高鐵站。那裡,特警守衛前來護送,並向我們敬禮,也讓我們很感動。進入武漢,萬人空巷,寂靜無聲,感觸良多,真希望的,是快點結束這次疫情!臨走時,我告訴女兒,「爸爸要去武漢打怪獸。」也不知道這個謊言還能安撫她多久。
  • Qing聽丨安徽援鄂護士駱馨茹與她的《方艙十二時辰》:下班後如獲新生
    安徽省支援武漢醫療隊駐武體方艙醫院護士駱馨茹,來自安徽省阜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又稱阜陽市婦女兒童醫院),她在工作期間,寫下了《方艙十二時辰》,記錄方艙醫院內忙碌的一天,從中可以窺見醫護人員的汗水和艱辛。加入支援武漢醫療隊後 便將婚期推遲駱馨茹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2月9日開始,她便和另外兩名同事一起加入了安徽阜陽地區第三批援鄂醫療隊,來到武漢開發區體育中心方艙醫院,繼續參與救治武漢地區的新冠肺炎輕症患者。
  • 方艙日記丨院感醫生何雋:管天管地管空氣 我是醫療隊裡安全大管家
    方艙日記丨院感醫生何雋:管天管地管空氣 我是醫療隊裡安全大管家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2020-03-02 清晨六點半,接送醫護人員的大巴車準時停在駐地酒店的門口
  • 新聞日記《瞬間的永恆》在武漢出版發行
    新華網武漢1月3日電 (汪智勇 陳棟)《瞬間的永恆--新華社高級記者方政軍新聞日記五十年》新書發布會日前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中國新聞教育界泰鬥方漢奇先生等業內專家學者紛紛為之點評。  方政軍是新華社高級記者,先後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歷任新華社湖北分社政文部主任、副總編輯兼《武漢證券報》《湖北經濟報》總編輯,新華社湖北分社常務總編輯,黨組成員、紀檢組長。現任湖北省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2011年建黨90周年時,他作為全國新聞戰線唯一代表榮獲中央紀委、監察部全國嘉獎。他曾隨同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鄂考察調研。
  • 抗疫日記丨溝通,無聲也感動
    抗疫日記丨溝通,無聲也感動 2020-12-03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方艙22天寫下1.7萬字重生日記:「醫療隊員比我孩子還小,我要去...
    記者金振強 攝長江網訊(記者黃琪) 「方艙醫院裡大家齊心協力,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我的無數感激和感動都記錄在這些日記裡。這是我的重生日記。」 63歲的武漢大叔王金龍是江漢方艙醫院第999名康復者。在方艙治療期間,他寫下1.7萬字日記,記錄他和病友們治癒出院的點點滴滴。5月9日,王金龍正在細心整理自己的方艙日記,有些存在他記憶裡不能忘卻的故事,他想潤色得更精彩,更感人。
  • 武漢日記:終於見到了東西湖方艙院長的真容
    3月8號,來到武漢的第34天。今天是東西湖(客廳)方艙醫院「關門大吉」的日子,他們在早上召開了最後一次晨會。我在現場採訪了東西湖方艙醫院章軍建院長。今天休艙的日子,就特別想記錄下口罩後面院長的真容。東西湖方艙醫院此次實現了「三個零」的目標:醫護人員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出院的患者零召回。章院長在晨會上,由衷地對所有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和肯定!然而,院長也提出,警鐘長鳴,「衛生安全、健康安全應該成為我們國家安全非常重要的部分」。通過這一次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相信我們政府和公眾,會更加重視衛生健康安全。
  • 《武漢日記2020》:用鏡頭記錄武漢的愛與暖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後,武漢關閉離漢通道。此後的近一個月裡,蜘蛛用視頻日記的形式記錄下自己在武漢的所見所聞,並取名為《武漢日記2020》。截至目前,《武漢日記2020》已推出11集,從商場貨物到藥店口罩供應,從醫護人員到志願者,從普通市民到外賣騎手,單集觀看量都在一兩百萬,在海內外引發廣泛關注和反響。
  • 圖集丨武漢體育中心首次恢復對外開放,曾作為方艙醫院使用
    圖集丨武漢體育中心首次恢復對外開放,曾作為方艙醫院使用 2020-10-06 1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艙醫院抗「疫」日記:背上的「徐州」二字閃爍著光芒
    方艙醫院主要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千萬不要因為一個「輕」字就低估醫護工作的辛苦。為了讓更多患者儘快康復出院,提高診療效率,醫護人員無不盡心竭力、真情付出。這其中就包括江蘇省第五批援湖北醫療隊中的徐州醫護們,他們的工作地點為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進艙就像是一場戰鬥,恨不得手腳並用2月15日,張朋磊第一次進艙工作。
  • 華一美聯這個班級,用日記記錄「宅家時光」
    楚天都市報3月30日訊(記者肖楊通訊員楊潔瓊)陽春三月,武漢正在重啟。記者從華中師大一附中美聯實驗學校獲悉,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間,該校601班的孩子們,在老師們的遠程關愛與指導下,一直用文字、錄視頻等方式,記錄這段刻骨銘心的日子。
  • |武漢|施煜程|方艙醫院|劉思遠|華雨辰|倪珍佳
    90後音樂老師在方艙醫院當起了播音員這段播音的聲音來自90後武漢姑娘華雨辰她是武漢鋼花小學的一名音樂老師卻在方艙醫院當起了播音員用她的聲音溫暖著病患她究竟為何與方艙結緣?華雨辰做的這一切她的爸媽並不知情2月,青山區方艙醫院準備正式收治病人於是,華雨辰又瞞著爸媽去方艙醫院當播音員三天一個班,跟橋上的測溫工作正好可以錯開排班為防止感染,播音的小臺子搭在與病房一牆之隔的過道裡桌子幾十公分高擺上電腦、架上話筒
  • 「武漢日記」拍攝者蜘蛛猴麵包:用鏡頭記錄疫情中「不服周」的武漢人
    ,出於「記錄時光」的習慣,林文華(新浪微博@蜘蛛猴麵包)開始用視頻「寫」武漢日記。「寫」武漢日記。「武漢日記」第10集裡,那個我跟拍過的女孩,她父親因新冠肺炎去世,我在醫院門口看到她痛哭。後來她往殯儀館去了,我和一位住在附近的朋友見了一面,我們就站在大街上,保持著一段距離,互相說保持聯繫,然後說保重。其實我們心裡都很悲痛。回家路上,我的情緒跌到低谷。
  • 方艙戰士口述日記Day.14|魯鄂之間的隔空擁抱
    方艙醫護戰士 吳明豔口述日記2020.03.07 周六在健康人眼裡,方艙醫院是個神秘的地方,可在醫護人員和患者們眼中,這裡就是戰場。為了讓大家更深入了解方艙醫院裡的戰鬥情況,經駐守漢陽國博中心方艙醫院的山東援鄂醫療隊同意,從2月23日開始,我們通過武漢廣播五套頻率,武漢廣播官方微信公眾號「武漢之聲Han News」以及武漢廣播五套頻率的微信微博,獨家推出反映方艙醫院醫療人員戰鬥生活的「方艙戰士口述日記」,今天推出第十四期——「魯鄂之間的擁抱」。
  • 中國文明網丨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一篇「寫不完」的日記
    之前愛說愛笑的她,現在面對同事們的關心和問候,卻往往簡單回復幾句。她的工作狀態只能從朋友圈、聊天記錄這些「隻言片語」中一窺究竟了。2020年2月10日,在到達武漢方艙醫院後,許芳芳被選為醫療組護士長。在方艙醫院裡,作為護士長,許芳芳不但要安排護理人員照顧病人的生活問題、用藥、抽血、咽試紙檢測,還要接收物資,帶領護士配合醫生做好治療,想方設法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因表現突出,許芳芳被選拔進入方艙醫院指揮部協助工作。除了日常進艙後緊張的護理工作,出艙後,還要在指揮部完成一部分行政和文字工作。
  • 方艙手繪小姐姐用畫筆讓他們看到美麗江城
    amp;nbsp&nbsp最近,80後兼職插畫師黎婧手繪的抗疫畫集「2020武漢日記」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發行。這幾天她和出版社老師一直忙著聯繫各個援鄂醫療隊,給每支醫療隊送上10本書。 「2020武漢日記」收錄了黎婧的288幅原創手繪。從方艙醫院,到隔離點,到回家,105天來,黎婧手中的畫筆一直沒有停。她的筆下,有方艙「大白」、31支援鄂醫療隊、本地醫護、火神山和雷神山建築工人、警察、消防人員、社區人員、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和志願者,「每一個人都是幫助這座城市重啟的英雄」。
  • 一位檢察官的日誌,記錄一對環衛工夫妻的方艙痕跡
    通過他們,讓我更加堅信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這段話,摘錄「南山劍竹」的一段日記。經打聽,「南山劍竹」真名叫劉劍紅,是一位派駐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工作的礄口區檢察院同志,在艙內工作的日夜裡,他被同駐方艙的一對礄口區環衛工夫妻志願者所感動,便將他們寫進了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