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社區+電商」助力解決行業痛點新氧三季度財報實現逆境增長

2020-12-14 消費日報網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王洋)2020年,全球經濟受到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出現了大蕭條以來最大的下滑,一時間各行各業哀鴻遍野。但隨著中央的積極部署、統籌疫情防控以及積極地開展各項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國內經濟逐月好轉。各行業在國家擴大內需,經濟內循環的政策感召之下,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以醫美行業的頭部平臺新氧科技為例,新氧以其獨特的媒體+社區+電商新玩法在解決行業痛點的同時,擴大內需,在促進產業內循環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實現逆境中的穩定增長。

據悉,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新氧科技於11月25日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新氧科技第三季度總收入3.5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2640萬元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受疫情影響極大的第二季度,新氧科技依舊保持穩健增長,實現營收3.282億元,同比增長超15%。

新媒體矩陣+社群精細化運營或將解決醫美行業痛點

近年,醫美行業在消費升級概念的刺激下,得到了迅猛的增長。然而,在暴利的驅使下,價格不透明、信息不對稱、醫生不專業、藥品無保障等一些列的行業安全問題也隨之露出水面。同時,面對鋪天蓋地的醫美營銷廣告,缺乏基礎醫美常識的消費者也面臨著怕上當,怕選錯的問題。一時間,眾多求美者談醫美或色變,或躊躇。

如何挑選專業的醫生和醫美機構,如何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醫美方案不但是所有求美者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各正規醫美機構和平臺一直致力解決的行業痛點。以新氧為例,作為醫美行業的頭部平臺,新氧科技首次推出「媒體+社區+電商」商業模式。該模式以新媒體矩陣的形式,將大量優質、真實的醫美原創內容分享給消費者,消費者通過對海量優質醫美原創內容的消化和理解,以及與其他消費者的真實互動,建立對醫美行業的正確認知以及篩選優質醫美機構和方案的能力。據了解,新氧的新媒體矩陣已經形成包括6個微信公眾號、20個微博帳號、15個視頻專欄在內的矩陣,內容覆蓋醫美、護膚、健身、美妝、審美等領域,目前全網月最高瀏覽量已經超過15億次。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調研報告,新氧app佔線上醫美服務手機app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的84.1%。此外,新氧科技還在平臺為消費者建立了具有類似大眾點評功能的「美麗日記」評價版塊。消費者可將自己最真實的醫美心得上傳至平臺,助力減低其他潛在消費者的決策成本。目前新氧平臺上已經積累了350多萬篇由消費者親自撰寫的美麗日記,成為國內醫美垂直領域最大的視頻、直播、文字、照片內容庫。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七月,新氧通過一些列的嚴格篩選和資源整合,同時推出了「綠寶石醫生榜單」和「新氧體驗官」。分別從行業內部和消費者不同的角度,多層次地為消費者提供決策支持。

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曾在公開場合透露:「為了持續擴大由用戶和醫美專業人士構成的社區,我們採取了簡明的戰略:通過推薦可靠的醫生、提供多層次內容和支持性醫療計劃幫助用戶理智決策,提高用戶對平臺的信任。我們的努力在三季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新氧移動端平均月活躍用戶增長至870萬,同比增長154%;平臺付費醫療機構數量增長至4,096家,同比增長了27%。」

金星同時表示:「三季度我們促進用戶增長和用戶參與度的兩項措施之一是第二期綠寶石醫生榜單的發布。這項特色服務正在成為醫美行業的品質標準,上榜醫生月主頁訪問量提升了40%。此外,通過新氧體驗官項目,我們進行了用戶教育內容生態。截至今年10月,新氧體驗官項目已生成近8,500篇優質文章,吸引48.1萬報名人次。」

從數據層面不難看出,新氧科技在業內首創「媒體+社區+電商」的商業模式在為其聚合了大量用戶之外,更是有效的解決了醫美行業內「信任關係」的行業痛點。降低了消費者的決策風險和成本的同時,提升了求美者的消費體驗,鞏固了自身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需求爆發+交易能力大幅提升 助力產業內循環

相比於海外市場,中國的醫美市場起步較晚,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據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在18-40歲女性中,中國醫美用戶滲透率為7.4%,韓國為42.0%,二者之間有近6倍的差距。此外,受疫情影響,國內的求美者在經過近半年的宅家時間,消費意願空前高漲。當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之時,諸如新氧科技等行業頭部平臺便成了眾多求美者首選的消費平臺。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發稿,新氧移動端的平均月活躍用戶(「 MAU」)達到870萬,較2019年同期的340萬增長153.7%;預約服務的付費用戶總數為251,928,新氧平臺促成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為11.101億元人民幣;新氧平臺上的付費醫療機構數量為4,096家,較2019年同期的3,230增長26.8%。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11月11日24點,新氧的11.11醫美狂歡節相比2019年同期,植髮類日均搜索人數同比上升高達665%,骨整形類日均搜索人數同比上升145%,面部輪廓類日均搜索人數同比上升100%;私密整形類加購物車日均人數同比上升449%,美體塑形類加購物車日均人數同比上升189%,唇部整形類加購物車日均人數同比上升186%。

以上數據充分體現了後疫情時代醫美行業需求的爆發,以及消費者對新氧平臺的信任。從側面也再次證明了新氧「媒體+社區+電商」的新玩法確實有助於解決醫美行業「信任關係」的行業痛點。

在醫美行業需求爆發的形勢下,新氧科技一面連結醫美服務提供商,一方面在新媒體矩陣的加持下與消費者分享優質、真實的醫美原創內容,從而聚合了高質量的醫美行業的垂直私域流量。這對推動行業效率提升,促進產業內循環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新氧科技CFO于敏表示:「我們密切監測了核心目標市場中的行業恢復情況和消費者信心狀態,三季度我們抓住了疫情後的復甦態勢,並對我們的業績感到滿意。我們將持續致力於優化資源以促進用戶參與度、平臺粘性和流量增長,為醫美專業人士和機構提供真正的增值服務支持。我們相信,集中提升新氧品牌,將新氧生態打造為信任和高品質用戶體驗的代名詞,對於長期可持續增長至關重要。」

此外,新氧平臺的交易能力大幅提升的關鍵還在於其平臺上所有項目都有公開透明的價格,打破了傳統醫美行業中的「諮詢中介」環節,消費者不再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吃虧上當。同時,在新氧平臺上支付預約金進行服務預約的消費者,均可得到先行賠付的安全保障以及訂金隨時可退的自由消費決策權益。這無形之中更是給求美者在其平臺消費吃了一顆「定心丸」。

相關焦點

  • 高爆發用戶積蓄能量池,新氧(SY.US)或迎全新增長
    來源:智通財經網回調後的新氧(SY.US),或已是買入良機,這在其11月24日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有所體現。據財報顯示,新氧第三季度移動端的平均月活躍用戶為870萬,同比增長153.7%,用戶數據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與此同時,得益於平臺促成超11億元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以及付費醫療機構數同比增長26.8%至4096家,新氧在該季度內的收入同比增長近20%至3.6億人民幣。無論是用戶,還是收入,均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 「新氧模式」為什麼能走通輕重兩端?
    雖然疫情給醫美消費帶來諸多不利影響,但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新氧卻在逆勢增長。11月25日,新氧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新氧科技第三季度總收入3.5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2,640萬元人民幣。
  • 醫美消費大舉線上化,新氧要拿什麼攻下輕醫美?
    來源:36氪媒體、社區、電商,新氧早期做的功課,都沒白做。11月25日美股盤前,新氧科技(NASDAQ:SY,以下簡稱「新氧」)發布了未經審計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多個關鍵業務指標表現亮眼——營收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速,並在後疫情時代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活躍用戶數增長勢能不減。在行業復甦的大趨勢下,新氧的主要標籤是穩健上升。
  • 雙12走向衰退、電商越來越難做?丨UB Store助力電商實現新增長
    丨UB Store助力電商實現新增長 來源:DOIT • 2020-12-18 14:47:34 自2009年,天貓將「光棍節」發展成購物節以來,「雙11」已演變成名副其實的全民購物狂歡
  • 新氧(SY.US)發布Q3財報:平均月活躍用戶870萬,同比增長153.7%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5日,新氧科技(SY.US)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新氧科技第三季度總收入3.5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2,640萬元人民幣。新氧移動端平均月活躍用戶870萬,同比增長153.7%,預約服務的付費用戶總數251,928,付費醫療機構數4,096家,同比增長26.8%。本季度,新氧平臺促成醫美服務交易總額超11億元。
  • 美團才是新氧最大的敵人!
    不同於新氧每年一輪融資的節奏,2017年,更美未有融資。但在同年,新氧實現了盈利。隨著醫美行業快速增長,新氧成為當之無愧的黑馬。2018年時,市場就有消息稱新氧即將上市,當時,金星表示,「我們財務狀況良好,現金儲備非常豐富,並不著急上市。」轉過年,新氧就登陸納斯達克。據新氧最新財報披露,2020年一季度實現總收入1.826億元。
  • 新氧Q3財報:技術發力領跑行業,AI小工具使用達8.7億次
    11月25日,新氧科技(NASDAQ:SY)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新氧科技第三季度總收入3.5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9%。
  • 解讀微博Q3季度財報:調整廣告業務,發力視頻號、電商
    但是,營收增長的背後仍然隱藏著不少隱憂,本文Morketing將以微博第三季度財報為核心,結合具體事件,來梳理微博去年的一系列動作和背後的原因。來源:鈦媒體App結合今年的大趨勢,這一下降幅度並不奇怪。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網際網路行業整體都迎來了一波明顯的用戶增長,其中以B站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尤為明顯,微博也不例外。數據顯示,微博Q1季度月活用戶達4.86億,日活躍用戶達2.11億;Q2季度月活用戶達5.50億,日活躍用戶達2.41億。
  • 新氧:飛輪效應越發明顯
    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增長,不少人對自身容顏有更高的追求,由此催生了醫美行業,並且驅動著該行業快速增長。說到醫美,就少不了中國最大的醫美平臺——新氧。 新氧在11月25日披露2020年三季報,從財報中可以看到新氧在後疫情時期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 達達集團發布第二季度財報:營收13.23億元
    北京時間8月25日,達達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DADA)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這也是達達集團上市後發布的首份財報。財報數據顯示,營收、覆蓋城市數、活躍用戶數等核心指標均增長強勁。集團旗下京東到家、達達快送在即時零售與物流上的戰略協同持續拉動運營效率的提升,達達集團的商業模式的優勢得到進一步增強。
  • 解讀新氧Q2財報:品牌效應持續發揮 深挖消費決策「原始碼」
    8月27日,新氧科技(NASDAQ:SY)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新氧科技第二季度總收入為3.282億元,同比增長15.2%;二季度新氧APP平均月活躍用戶達到677萬,同比增長173.7%;預約服務付費用戶總數超過17萬人,付費醫療機構數3735家,同比增長18.3%。
  • 醫美戰場:新氧們如何打破阿里、美團、拼多多的圍攻?
    然而醫院資質參差不齊、項目價格不透明、缺少可參考的現實案例,以及缺乏專業的指引等問題成為求美者的主要顧慮,這既是行業的痛點,也是創業的機遇。 新氧創始人金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構建醫美內容生態平臺,為用戶提供醫美信息諮詢和線上預約服務,為醫美機構提供廣告投放和線上引流服務。
  • 拼多多第一季度財報公布,電商戰爭進入新紀元!
    北京時間5月22日,拼多多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的財報。本季度,拼多多營收65.41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44%;GMV達11572億元,同比增長達108%。今年的疫情對國內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衝擊,但即便是在消費低迷的疫情期間,拼多多用戶的增長勢頭依然強勁,甚至遠超其他的電商巨頭。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前12個月內,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數達6.28億,僅一個季度內便增長了4290萬,並依然保持著40%以上的用戶增數。
  • 在逆境中求發展,華潤啤酒多措並舉,實現二季度銷量明顯增長
    逆境對於勇者來說不是困難,而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因為只有退潮的時候,才知道哪個企業才是真正有實力的企業。面對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華潤啤酒在復工復產後,多措並舉,強有力的發揮自身的品牌優勢,不斷的聚焦主業,砍掉落後的產能,不斷提升生產效率,實現二季度銷量增長明顯的好成績。這都得益於華潤啤酒高端專業人才隊伍和公司有前瞻性的品牌戰略。
  • 雲米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總銷售收入14.9億元
    11月25日,雲米科技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雲米第三季度總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4.9億元,較2019年第三季度增長了39%,非GAAP歸屬母公司淨利潤5736萬元,毛利率17.1%,環比提升2.8%。
  • 成為頂流平臺後 新氧陽謀崢嶸顯露
    營收規模、月活用戶、付費機構數,在這三個重要指標上,新氧科技(NSDQ:SY)2020年Q1財報給了整個市場一份超預期的答卷。按照5月18日公司發布的一季報,新氧當季營收達到1.83億元,超出此前1.6億-1.8億元的預期值。同時,新氧APP的用戶端,平均月活用戶同比增長117%,達到417萬;平臺機構端,付費醫療機構同比增長22%,達到3285家。
  • 國泰君安國際:多數美企三季度財報表現亮眼,投資者仍需警惕短期...
    美企 三季度表現可圈點美企2020財年三季度財報披露基本結束,多數美企財報表現亮眼,推動三大股指再創新高。納斯達克指數成分企業每股盈利$74.89,同比增長4.95%;每股營收同比增長1.95%;利潤率7.14%,較去年同期下滑2.18百分點。根據媒體,2020第三季度標普500指數成分公司中,85.1%的公司披露三季度盈利超出預期,超出過去五年平均水平73.9%;73.7%的公司營收超出預期,遠高於5年平均水平52.24%。
  • 新氧「黑灰產」滋生:為何無力撥亂反正?
    借著「顏值經濟」、「網紅經濟」的東風,成為醫美流量入口的新氧財報成績亮眼。然而,隨著亂象叢生的黑醫美行業事故頻發,新氧的硬傷浮出水面。如今的新氧正遭受越來越大的質疑,不僅因涉嫌出售違禁品、社區內容造假、流量透支等問題受到媒體質疑;還因"佣金"收入增速低於市場預期,後續增長能力遭到投資人懷疑。
  • 化逆境為機遇,耐克森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出爐
    第三季度,我們的業績保持良好,在增強自身應變能力的同時,加速轉型、提高現金流,保持了健康的財務結構。同時,我們也將繼續全力以赴地保障員工的健康和安全,堅持落實2020年的戰略方針,為全球的核心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和解決方案。此外,耐克森資本日活動將如期於2021年2月17日舉行。屆時,我們將繼續發布「新耐克森」戰略的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