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韻筋骨開發 什麼是傳統武學中的武練法?易筋撐筋拔骨的重要性

2020-12-22 道韻筋骨開發體系

傳統武學訓練中的「筋骨開發」武練法撐筋拔骨部分,初期訓練可以把人體拆分成十二個部分,分別地進行相關訓練,身勁的重點是肘、肩、胯、肋、背和內練。通過一段時間的專項開發,我們的局部「整身勁」越來越強。

此時,我們需要將勁力滲透到梢節,突破困在身上的瓶頸,比如我們的稍節手和手指,所以我們除了需要練習胯、肩、肋、背等大關節以外,同時也需要練習手指、手腕、腳踝、膝蓋等其他容易被忽視的小關節(指腕膝踝等小關節盤練為道韻筋骨傳承體系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也是區別普及體系的衡量標準之一)。

在進行人體十二處專項開發之後再進行「整體組裝」,這時候我們可以說功夫略有所成。能夠使關節「松活」起來,大筋變得更加富有彈性,掌握單關節的發勁,特別是整個髖肩的合勁,打擊的速度更快,勁力更加完整。「武練法」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把一把好鋼變成一把利刃,一把具備很強「穿透勁」的利刃。

道韻國術「四大版塊」包含了文練、武練、橫練與呼吸吐納,簡單來說可以概括成六個字:「易筋」、「易膜」、「易軀」。武練法對應著易筋即撐筋拔骨,武練法「十二大開」十二處練法包括:開肩、開肘、開腕、開指、頭部訓練、開肋(開胸)、開背(開脊)、開腰、開胯、開膝、開足(開踝)、內練。

相關焦點

  • 道韻筋骨開發 什麼是傳統武學中的文練法?易膜漲筋騰膜的重要性
    在上一期中,道韻國術教研室跟大家分享了《什麼是傳統武學中的武練法?易筋撐筋拔骨的重要性》,我們明白了武練法撐筋拔骨的重要作用。那麼本期跟大家聊聊《什麼是傳統武學中的文練法?易膜漲筋騰膜的重要性》。傳統武術中文練與武練之間的關係: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內家拳抻筋拔骨,內家拳如何練抻筋拔骨-典傳筋骨開發
    內家拳的抻筋拔骨,需要做到「松、活、彈、抖」。所謂「松」就是肌肉能夠松,「活」關節能夠活,「彈」就是大筋崩彈、運動,「抖」就是內家拳撐筋拔骨的訓練效果。可以拉起很大的長度,這一切都說明了貓的身體開發程度是非常高的。當我們撐筋拔骨時,通過梢節頂勁,使身體的骨節拔起,與大筋之間形成倍增的勁力,能夠達到身顫如簧的效果,把身體的勁力瞬間釋放出來,同時又打得非常的輕鬆。
  • 「道韻國術」道韻筋骨三大體系有哪些不同?如何達到易筋易膜易軀
    #筆者最近發現有很多功夫、筋骨訓練愛好者,對道韻筋骨三大體系不是太了解, 有的認為道韻和*傳是一個體系,實際上通過課程體系、視頻展示、學員反饋、團隊教練水平,教學模式等,發現並不是一回事,道韻筋骨體系(功力版),講師承,更注重傳承,更適合於真正的傳統武術愛好者,能夠真正達到 「易筋、易膜、易軀」功效!
  • 傳統武術之——透視「抻筋拔骨」
    「抻筋拔骨」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各門派、拳種皆存有的一種修煉「外形體」功夫綜合方法的名稱。傳統拳術講究內外兼修。諺云: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抻筋拔骨」就是修煉筋骨皮的方法。《拳經》云:「肌膚骨節,處處開張」。這是從拳術較技角度立論「抻筋拔骨」的效果。
  • 傳統武術為什麼要抻筋拔骨?
    傳統拳術講究內外兼修。諺云: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抻筋拔骨」就是修煉筋骨皮的方法。  《拳經》云:「肌膚骨節,處處開張」。這是從拳術較技角度立論「抻筋拔骨」的效果。必能使自身筋骨處處開張,才是外形最大之動變「蓄勢」狀態。蓄勢充足,才能有發放之威力。
  • 體內撐筋拔骨的修煉秘法
    好比「半撐開」的雨傘,筋似龍骨,骨如傘把,肉象雨布,骨拔筋撐,骨肉分離,也就是習武人夢寐以求的上乘武功——脫骨之法。2、體內撐筋拔骨的狀態修煉體內撐筋拔骨要求「松而不懈,緊而不僵」,又稱「形松意緊」,其本質是「蓄勢待發」。
  • 為什麼「撐筋拔骨」是傳統拳練習的第一步驟
    傳統拳術講究內外兼修。諺云: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抻筋拔骨」就是修煉筋骨皮的方法。「抻筋拔骨」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各門派、拳種皆存有的一種修煉「外形體」功夫綜合方法的名稱。在討論「抻筋拔骨」方法之前,首先要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拳經》云:「肌膚骨節,處處開張」。
  • 太極拳抻筋拔骨,如何鍛鍊大筋!典傳筋骨體系廣州站
    古人云: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形容一個人身體好為「筋骨好」。由此可見,筋骨對於武功和身體都很重要,練武要練筋骨。所以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太極拳中大筋的作用!所以練拳要明理,明理後還要得法,這樣就可以少走彎路,更快的提升功力,拳的外形是一種演繹的方式,其內在的核心是不變,練套路不要為了打的好看,而是通過套路來檢測自己,勁力是否到手、細節有沒有把控好等等,其中練拳的核心還是筋骨,把筋骨開發好了,功力自然能夠提升,其中典傳筋骨開發體系就抓住了傳武的核心,幫助傳武愛好者快速提升功力,提升人體機能等。
  • 內家拳中的伸筋拔骨練法是什麼?典傳筋骨體系廣州站
    大家好,關於內家拳伸筋拔骨練法想必大家都比較關注,內家拳伸筋拔骨如何練習,什麼叫伸筋拔骨,通過下面,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了解內家拳伸筋拔骨。人體筋骨一、伸筋拔骨的好處內家拳中,古人對筋骨早有認識呼吸方式內家拳抻筋拔骨,實際上是傳統武學的體質訓練秘密的稱呼,所謂開關節、鬆柔都可以從抻筋拔骨練出,同時可以練出很好的舒筋活絡效果,一陰一陽之謂道,陰的秘密就在於此。
  • 內家拳中的伸筋拔骨練法是什麼?典傳筋骨體系廣州站
    大家好,關於內家拳伸筋拔骨練法想必大家都比較關注,內家拳伸筋拔骨如何練習,什麼叫伸筋拔骨,通過下面,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了解內家拳伸筋拔骨。人體筋骨一、伸筋拔骨的好處內家拳中,古人對筋骨早有認識,古人云: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其中的外練筋皮骨就是我們訓練筋骨的方法,伸筋拔骨!
  • 樁功探秘——體內抻筋拔骨的內涵
    體內撐筋拔骨區別於壓腿、劈叉、下橋等通過肢體大幅度、快節奏、機械性彎曲變形的拔筋,它是在相對靜止(蠕動)的樁功狀態下,通過內視和假借,氣血鼓蕩,使筋膨脹骨撐起。好比「半撐開」的雨傘,筋似龍骨,骨如傘把,肉象雨衣,骨拔筋撐,骨肉分離,也就是習武人夢寐以求的上乘武功——脫骨之法。2、體內撐筋拔骨的狀態修煉體內撐筋拔骨要求「松而不懈,緊而不僵」,「懈」和「僵」都未過,因為「懈了」只能前撐,「僵」了只能後收,它們只有單方面的運動空間,缺少變化,半撐狀態,留有充分的迴旋餘地,可收可撐,可進可退,收發自如。
  • 傳統武術的基礎-抻筋拔骨,究竟講的是什麼
    提到傳統武術,特別是內家拳,我們都會想到一個詞,叫做抻筋拔骨,很多教拳師父把抻筋拔骨作為了練拳的第一階段,筋骨抻開的程度也成為了是否入門的標誌。抻筋拔骨究竟講的是什麼東西,它究竟又有多少神奇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科學的解讀一下,被神化了的抻筋拔骨。
  • 留住青春逆轉衰老——從抻筋拔骨開始
    人,從出生到成年,筋骨由柔韌逐步趨向僵硬,這是生命力由旺盛趨向老化的反映。柔韌是生命力盛旺的表現,若能煉養全身氣血使之柔順如童年時代,使人的筋骨關節由僵硬返回柔韌,那麼就有可能逆轉衰老。抻筋拔骨需要有恆心能吃苦我國古代武術家在自我保健的過程中,發現了抻筋拔骨順氣柔筋法,有很好的逆轉衰老的作用。但練抻筋拔骨之法很難。
  • 站樁 撐筋拔骨之苦過後 方可達到養練合一
    大成拳樁功中的肢體放鬆,主要是讓部分肌肉纖維有序化,幫助筋腱傳遞筋骨的力量,讓部分不能有序化的肌肉纖維剝離筋腱,防止其阻礙筋骨力量的傳遞,再通過緊梢節的鍛鍊,很快就能將周身大筋挑撐起來(在此指小臂以前,小腿以下部分)。
  • 道韻國術三大傳承體系:古法筋骨體系、門內原傳功力架、心意拳
    #筋骨傳承#「過去傳統武術的傳承是技術的傳承更是人與人精神的傳承,它包含著信任、希望、與職責。老話常說:「一手拳、一把勁、一生情義。」學習道韻國術·道韻筋骨體系的廣大朋友,在學習同時也請將這份情義傳遞、傳承下去,這也是中華傳統武術的根!」
  • 「傳承弟子必修內容」筋骨訓練的核心-上乘功法「古法筋骨訓練」
    筋骨的訓練自古就有,以古法為「上乘」,古法筋骨訓練體系是由道韻國術館長施愛民老師及其教研團隊通過進修、訓練、研究、總結的一整套「古法體系」,也是道韻國術傳承弟子必修內容。整套體系分為:古法筋骨訓練、古傳易筋經(含易筋功強化)、內功訓練體系三大部分。
  • 站樁第一關:肩部的伸筋拔骨
    ,都非常講究伸筋拔骨,其實,相信只要愛站樁或喜歡太極拳等傳統運動的人,對伸筋拔骨一說基本不會陌生,不過,對於如何做好伸筋拔骨,就是個大問題了。到底如何做好伸筋拔骨呢?說伸筋拔骨,是全身都伸筋拔骨嗎?如何找這種感覺?從什麼地方著手?練拳時,談到伸筋拔骨,師傅強調最多的兩點是肩部和脊柱。脊柱的拔骨,體現在上拔下拉,大椎往上是上拔,腰椎以下是下拉。這裡的拔和拉都不是使勁的意思,一旦使勁,就違背了打拳站樁用意不用力的大原則。
  • 「學者必讀」道韻筋骨三大體系課程有哪些不同?
    筆者最近發現有很多功夫、筋骨訓練愛好者,對道韻筋骨三大體系不是太了解, 有的認為道韻和*傳是一個體系,實際上通過課程體系、視頻展示、學員反饋、團隊教練水平,教學模式等,發現並不是一回事,道韻筋骨體系(功力版),講師承,更注重傳承,更適合於真正的傳統武術愛好者,能夠真正達到 「易筋、易膜、易軀」功效!
  • 筋骨開發發起人刀哥教你如何選筋骨開發體系?
    筋骨開發發起人刀哥,2013年開始即在傳播筋骨體系,並作為教學部負責人,一直在從事筋骨開發的教學、研究與訓練。 2017年離開了原國術館,追根溯源,跟隨恩師沈錦康先生不斷深造。2019年道韻筋骨體系將原有六大開體系升級為「四大版塊、人體十二處練法」,目的,就是幫助更多的功夫健身愛好者,能學到正確的門內「原傳」筋骨核心技術。
  • 站樁體認:講一點「撐筋拔骨」的小竅門
    愛好站樁的人們,大都聽過「撐筋拔骨」這個詞,感覺很神秘,但又苦惱且不得要領。其實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出於站樁養生的鍛鍊,讓我們來講一講怎麼「撐筋拔骨」的一點小竅門。我們兩腳與肩同寬,近似於直立,雙手手心向裡,指尖相對約三拳之距,兩臂也近似於伸直。立身中正,目光遠望,內心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