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初次坐電梯時,說了這樣一句話,令人大笑後感到心酸

2020-12-23 妙妙有趣歷史

當封建落後的清朝文化碰到西方先進的工業文化,會產生怎樣的碰撞?這裡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晚清名臣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時曾坐過電梯。那也是他第一次坐電梯,除了好奇新鮮之外竟然還生出一股「鄙視」感,而且還說出了一句令人捧腹又令人心酸的話語。那他到底說了什麼呢?

李鴻章

1896年,李鴻章開始了訪美路程。不過,因為時間節點很關鍵,所以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馬關條約》籤訂之後,李鴻章立即開始對美國進行訪問,這莫不是心虛?擔心自己籤訂條約會遭到天下人的唾罵?不管怎樣,其實李鴻章就只是一個「背鍋」的,他並沒有掌握最終的話語權,他只是聽令行事而已。過多的我們不談,今天我們就說一說李鴻章訪美坐電梯一事。

在抵達美國之後,紐約街頭人山人海,全都是來歡迎李鴻章的,迎接禮儀很隆重。不過,我相信這裡更多的人是來看熱鬧的,看看清朝的人是怎樣的,穿著打扮與我們有什麼不同。而李鴻章沒有心思想這些多餘的問題,看著這盛大的歡迎場面,仿佛是自己在視察中國的某個地方。當然,李鴻章也明白,自己此次前來既不是玩樂,也不是來賠禮道歉,更不是來視察民情。

紐約街頭

所以,在採訪的時候李鴻章一直保持著大清的風範,不卑不亢,讓人心生敬畏。此時,李鴻章已經73歲的高齡了,仍然為清朝效力,換作現在早已在家安享晚年了。由此可見,李鴻章其實並不容易。在美國街頭,李鴻章看到了眾多高樓大廈,很多20多層的高樓。李鴻章當時感慨的說道:「清朝很難建出這樣的高樓,就算是建出來了也容易倒塌」。其實這是話裡有話!

李鴻章自1847年考取進士,就開始為大清出力。這些年來,大清是個什麼模樣他心裡清楚得很。官場上的是黑非白,他看了這麼多年心中早已了如指掌。如果朝廷下令要建造這樣的高樓,銀兩一撥出來,朝中大臣先貪一遍,然後淪落下去又被各級官員貪一遍。銀兩貪沒了怎麼辦?再向皇帝打報告,繼續申請撥款,理由眾多,再加上眾臣附和,撥款之事就落實了。

清朝晚期,雖有忠臣名臣,但是少,遠不如奸臣多。李鴻章明白,以一己之力無法與群黨對抗,也就只有看破不說破了。即使樓高樓真的建出來了,那也是缺工少量,質量根本得不到保障。就算是高樓崩塌了,那麼追責也是下面那一群人受罰。如此一來,大家便能明白李鴻章話外之音了。

如今的華爾道夫酒店

在訪美之時,李鴻章住的是名貴酒店——華爾道夫酒店。當時,華爾道夫酒店已經安裝了電梯,李鴻章就曾坐過。不過,第一次見電梯李鴻章卻是一臉平靜,沒有絲毫驚訝之舉,反而還說了這樣一句:「這房間未免太小了,連把椅子都不能放」。初聽此話,電梯放什麼椅子,這不是純粹搞笑嗎?再三回味此話,這不是顯得李鴻章愚昧無知嗎?他為什麼還會說這樣的話?還不是大清朝愚昧無知!

當時,西方工藝發達,造成了許多高科技的東西。但是清朝根本就沒有見識過,就拿「電梯」來說,清朝人別說見了,連聽都沒聽說過。所以,李鴻章才會說出這番見識短淺的話。當時,身邊人意識到李鴻章可能沒坐過電梯,立即向他解釋了電梯的作用,以及介紹了電梯工作的原理等等。

李鴻章很認真地聽,想要把這些都記在心裡,然後傳回國內。其實,李鴻章是個很厲害的人物,若他再年輕一些的話,可能對清朝的貢獻會更大,也會給國人帶來更多的驚喜。只可惜,他能力再大,也抵不過「人已暮年」。正因其年邁,成為了大清「最黑的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多數都是經他之手籤訂的。

相關焦點

  • 李鴻章訪美時首次見到電梯,沒有驚訝只說了1句話,讓現代人心酸
    100多年前,我國還很落後,馬路坑坑窪窪,百姓衣著襤褸,而百年前的美國,摩天大樓高聳入雲,電梯也已安置於高樓中,兩者形成了巨大的對比,晚清重臣李鴻章則是其中的親歷者。
  • 李鴻章訪問美國,在紐約首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一番令人心酸的話
    國學大師梁啓超曾這樣評價李鴻章,「敬李之才,惜李之識,而悲李之遇也。但此後有襲李而起者乎,其時勢既已一變,則其所以為英雄者亦自一變,其勿復以吾知所以恕李者而自恕也。」李鴻章的一生充滿無數爭議,去世百年,依舊未能蓋棺定論。
  • 李鴻章第一次看到美國摩天大樓,說了這樣一句話,讓現代人心酸
    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其中最備受爭議的一個就是李鴻章了,有人說他親手締造了現代化產業的開端,包括中國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北洋水師,還有中國第一條自主修建的鐵路,都是李鴻章提名修建的是位於國有利大功臣。也有人說他幫慈禧籤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是賣國求榮之徒。
  • 李鴻章初次訪美,看到高樓大廈沒有驚訝,而是說了句話,讓人心酸
    」——莊子 李鴻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慈禧太后左膀右臂,在清末危亡亂局中,文人出身的李鴻章因為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轉而從戎。太平軍被鎮壓後,李鴻章一路扶搖直上,封一等肅毅伯、任職剿捻欽差、湖廣總督,督辦軍務之外更成為洋務重臣,李家的財產,不少都是來自這場洋務運動。
  • 李鴻章出使德國,第一次見馬克沁機槍,說了一句話,飽含心酸無奈
    再加上西方列強們欺壓,慈禧作為掌權者,卻依舊無所顧忌,整日活在天朝上國的幻想之中,著實令人感到憤怒! 當時,作為晚清四大中興之臣的李鴻章,儘管年紀頗大,卻看到了清廷的腐敗和落後,也看清了西方國家工業革命後的興盛,於是,當機立斷,他開啟了新思維的轉變,大力興辦洋務運動,主張學習和引進西方技術
  • 李鴻章到美國參觀,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他說的一句話讓人心酸
    與此同時,李鴻章自己也建立了一支超強的海上作戰軍隊。北洋艦隊等四支近代化海軍的建立,也成功奠定了李鴻章在工業領袖中的地位。《美國海軍年鑑》澄江北洋艦隊的實力排在了亞洲第一的位置,在當時工業並不發達的中國能有此殊榮,從而可見李鴻章在中國的地位之高。
  • 李鴻章第一次見馬克沁機槍,沒問價格只問了一句話,原因令人心酸
    文/鏡子 標題:李鴻章第一次見馬克沁機槍,沒問價格只問了一句話,原因令人心酸 十九世紀末,李鴻章應邀前往德國,考察當時德國的先進武器裝備。第一次見到馬克沁機槍時的李鴻章,便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這一個新型機槍所展現的威力。
  • 李鴻章出訪美國,首次看到摩天大樓,說了句令國人心酸的話
    在這其中,作為清朝外交官的李鴻章便是其中之一了。說起李鴻章,不少人對他的評價都是褒貶不一的,誠然他代表清王朝與西方列國籤訂了不少不平等條約,但這似乎無法說明他就是一個昏庸的人。追究到底還是清王朝已經無力抵抗外來侵略,根本還是自己根深蒂固的腐敗與無能,所以才會被人宰割,作為外交大臣的李鴻章也是有心無力。
  • 李鴻章遠赴英國,首次見到馬克沁機槍後,說了一句話令人心酸
    不過,在西方列強進入中國後,李鴻章得知了英國發明了馬克沁重機槍,便心動了。1896年,李鴻章一行人踏上了遠赴英國的路程。到達英國後,李鴻章迫不及待的前往馬克沁公司,觀看馬克沁重機槍的射擊演示。此次演示由馬克沁重機槍的發明者馬克沁本人完成,他準備了3挺馬克沁重機槍,每挺馬克沁重機槍中裝有333枚子彈。
  • 中日談判時,李鴻章說錯一句話,讓日本人鑽了空子,清朝因此衰亡
    文|武品文史一句話可以興邦也可以引來禍端,李鴻章就是這樣,雖然他說過許多興邦之言,但他在和日本使者談判時說錯的一句話,不僅讓他辛苦籌建的海軍覆滅,也把大清帝國拖向了滅亡的深淵,那麼這是一段怎樣的話?到底錯在哪裡?
  • 李鴻章訪問美國時,為何故意在臺階上吐口痰?背後原因讓人心酸
    有這樣一位老師的指導,李鴻章的成長很快。反觀李鴻章的發跡史就可以看出他一直在追隨著老師曾國藩的步伐,正是這樣一步步走上權力的高位。曾國藩是一個很懂得變通的人,他能夠認清局勢,知道在亂世之中,作為大臣,只有帶兵打仗才能救國。
  • 李鴻章首次見馬克沁機槍,沒問價格卻問了一句話,讓人心酸
    清朝李鴻章是繼曾國藩死後清朝第一名臣,有人說他是為了一己私利而創辦了北洋海軍,靠著鼓吹日本威脅來養寇自重。而在外國人的眼中,清朝是一個愚昧落後的大國,這裡的百姓貧窮保守且固執,但李鴻章卻是少見的開明之人,就連甲午戰爭之中清朝的對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都評價李鴻章是清朝數萬萬中國人之中唯一可以和列強爭一長短之人,他也曾經感嘆如果自己和李鴻章互換位子,身處清朝的話,那自己可能還沒有李鴻章做得好,這就是晚清李鴻章的一個基本形象,下面要說的是李鴻章遠赴海外為清朝購買軍事武器的故事
  • 李鴻章病危時,奄奄一息卻不願咽氣,卻因僕人說了一句話而閉眼!
    我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很多的故事,在清朝末年時,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我國飽受外國列強的欺辱,他們不僅到我國燒殺搶掠,而且還以戰爭為由,逼迫清政府籤訂一些不平等條約,要求清政府割地賠銀。
  • 李鴻章第一次到美國,看到摩天大樓時,說了一句令現代人心酸的話
    世人對晚清重臣李鴻章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恨得咬牙切齒,有人則高歌讚頌。曾國藩誇讚他的這名學生「才可大用」。後人多罵李鴻章賣國,主要是因為他代表晚清籤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但客觀來看,李鴻章的文治武功都很出色,他作為統治階級的代表,卻不拘泥於傳統,不故步自封,開展了洋務運動,雖然時代局限失敗,可李鴻章的功績和進步思想是確實推動了近代中國的發展,梁啓超也稱其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現在人們重拾歷史,也不得不承認,李鴻章是愛國的,在外交上他曾多次維護中國。在他之前洋人已經叩開了中國的大門,不平等條約也已籤了不少。
  • 以一當十的恐怖殺器,李鴻章看了之後,竟然默默搖頭不語
    而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處於一個腹背受敵的狀態,著名的北洋軍隊創立者李鴻章想要提升軍隊的戰鬥力,在世界各地尋求殺傷力強大的武器進行購買,但是在看到馬克沁的強大威力的同時,竟然拒絕了德軍想要大量出售的交易請求。李鴻章是晚清政府一位非常出名的朝臣,雖然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無可否認的事情是,他確實對清廷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
  • 提拔左宗棠後,面對李鴻章的責怪,曾國藩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話
    李鴻章作為曾國藩的座下弟子,看到恩師不先提拔自己,卻提拔了說話狂妄的左宗棠,心裡十分難受。李鴻章思考再三,決定問問恩師。那怕自己從此和恩師分道揚鑣,也要弄個明白。沒想到,曾國藩一席話,讓李鴻章對自己的恩師更加欽佩。這是鹹豐十年三月,雖然是春天,但由於清朝政府和太平天國戰鬥不息,天下一片凋零。
  • 李鴻章去美國考察時,看到一樣東西,發出一聲感嘆,讓人感到心痛
    在這位老女人的折騰下,可以說清朝是加速度滅亡的。清朝內部,各種農民起義不斷,而且還飽受外來侵略,英國、日本、八國聯軍相繼來大清盤剝,本就貧弱的清王朝,更是雪上加霜。不過,在這樣的亂世之中,也有一些人的用武之地。亂世造英雄,即便是清末也是這樣的。在這個動蕩的年代裡,清朝出了很多知名人物,比如三不朽之一的曾國藩,比如收復新疆的左宗棠,還有張之洞等人。
  • 韓信被殺後,蕭何望著他的屍體,仰天長嘆說了一句話,令人心酸!
    韓信被殺後,蕭何望著他的屍體,仰天長嘆說了一句話,令人心酸!楚漢之爭,是歷史上有名的事件了。
  • 大清重臣李鴻章出使美國,留下一句令國人心酸,只有國強才被尊重
    為了學習西方列強的先進思想和文化,大清王朝也派遣多個使團前往國外學習,而在這些使團當中,李鴻章出使美國無疑是最有分量的,相傳這位為了拯救晚晴於水火之中的大臣,來到美國以後,看到現代的建築以後,不由的有感而發,還留下了一句令國人心酸的話。
  • 李鴻章見到馬克沁機槍,為何愛不釋手卻始終未買?1句話道出心酸
    李鴻章看到馬克沁的機槍,為什麼放不下卻不買呢?1句話道出其中心酸事實上,談到慈禧,我們首先應該想到的是腐敗和奢侈,35、面對大國,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逃避,而不是如何自強,到最後,我們還是逃不開毀滅的命運,為了拯救清朝,很多人都出來了,清朝大臣李鴻章知道英國有一種威力強大的槍,叫做馬克西姆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