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秦嶺深處的8條千年古道...

2021-03-01 玩家戶外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天梯石棧、金牛古道、川陝公路、

寶成鐵路、廣陝高速、西成高鐵。

三千年滄桑蜀道,

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一次次驚豔寰宇~

而那些漸被歷史遺忘的秦嶺古道,

你都知道多少?

南三北五,能組合出多少條蜀道?

古時候,長安的江湖地位遠比現在的大西安高得多,能代表整個大關中。

所謂蜀道,狹義上講是古長安通往蜀地(四川、重慶)的道路。但從廣義上理解,則是大關中區域(包括甘肅天水)與四川盆地之間通行道路的總稱。

從現代的地理位置上理解,古蜀道可以以漢中市為中心,分南北兩部分,北部主要有五條,南部主要有三條。

北部(關中-漢中)從東到西五條蜀道分別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祁山道。此外,還有一條連通了陳倉道和褒斜道的短程棧道,名叫連雲道。

南部(漢中-川渝)從東到西三條蜀道分別是:荔枝道、米倉道、金牛道。此外,在四川到甘肅方向還有條陰平道,曹魏滅蜀就是走的這條路線。

這樣南三北五下來,排列組合出幾條蜀道?算不出來的!因為這些蜀道就從來沒有同時通過。

一方面是修建時間不同,另一方面是自然災害或戰火損害導致一些道路長期廢棄,能夠同時使用的蜀道也就只有一兩條。

這些川陝天塹上的美景,至今還養在深閨!

子 午 道

路線:西安—子午鎮—寧陝—洋縣—漢中

全程:520公裡

子午道是距離長安城最近的一條古道,開闢於秦代。因其正對長安城南,古人將正南北稱之為子午,故名子午道。

公元前207年,劉邦被封為漢王位時,走的即是子午道。在秦嶺諸道中,子午道最為冷落。唐代天寶年間,給楊玉環送新鮮荔枝,就是走的這條道。

至今在緊鄰西安的寧陝縣廣貨街鎮、江口鎮等地方,依稀可見先民們深鑿於峭壁上的石窩。

子午道上的奇觀

▼▼▼

午子山

中壩大峽谷

寧陝城隍廟

秦嶺峽谷漂流

張騫墓

蔡倫墓

儻 駱 道

路線:周至—華陽鎮—老縣城—洋縣—城固—漢中

全程:240公裡

儻駱道是最靠近秦嶺主峰太白山,是陝西通往四川最快捷也最險峻的一條古道。古代行旅牽騾馬馱行李,日行60裡,八天可走完全程。

由於儻駱道穿越的河流峽谷地段比較多,所以在這條路上的懸崖峭壁上修造的棧道多達近百處,約佔道路全程的三分之一。

據說當年楊玉環就是取儻駱道到漢中,再沿漢江水路入長江到達揚州,最後飄洋過海去了島國。

儻駱道上的奇觀

▼▼▼

華陽古鎮

黃柏塬

周至老縣城

黑河森林公園

褒 斜 道

路線:眉縣—太白—留壩—漢中

全程:249公裡

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漢中大鐘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縣斜峪關口),貫穿褒斜二谷,故名褒斜道。

為古代關中通往巴蜀的主幹道路。據說武王伐紂時,蜀王出兵相助武王,就是走的褒斜道。

與其它幾條北部的蜀道相比,褒斜道全程較短,較捷近,是開闢時間早、使用時間長的重要驛道,只有褒斜道廢阻時才用其它道路。

褒斜道上的奇觀

▼▼▼

石門棧道

紫柏山

張良廟

青峰峽

太白山

陳 倉 道

路線:寶雞(陳倉)—鳳縣—青泥嶺—略陽—勉縣—漢中

全程:535公裡

陳倉道因道路北端入山處為秦漢時的陳倉縣而得名,還有一個名字,叫故道。

陳倉道在蜀道中最長,但比較平坦,且有嘉陵江水運之便,漢末至南北朝分裂時期,漢中、關中、四川之間戰爭很多,多數沿嘉陵道進行。

關於陳倉道,很多人熟悉的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個典故。

其實,當年唐玄宗李隆基在馬嵬坡被逼賜死愛妃後,獨自一人逃到成都,走的就是陳倉道。

陳倉道上的奇觀

▼▼▼

黎坪國家森林公園

漢中南湖

消災寺

大散關

嘉陵江源頭

祁 山 道

路線:甘肅天水-祁山-禮縣-西和縣-成縣-徽縣-略陽。

全程:300公裡

祁山道建成於春秋戰國時期,其位置大部分在現甘肅境內,但也屬古時關中通往四川盆地的一條重要通道。

站在陝西人的角度,你需要特別關注這條路。因為,祁山道上的禮縣,是秦人的發祥地。

秦早期的西垂都城和陵園都在這裡。可以說秦人最早就是在祁山道上崛起的,經過數百年的奮鬥,東出天下,一掃六合!

祁山道上的奇觀

▼▼▼

麥積山

官鵝溝

西狹頌

荔 枝 道

路線:西鄉—鎮巴—萬源—通江—萬源—大竹—梁平—墊江—涪陵

全程:約500公裡

唐天寶年間(742—756),唐玄宗為滿足寵妃楊貴妃食新鮮荔枝的喜好,建起一條專供荔枝運輸的驛道,被稱作「荔枝道」。

負責運鮮荔枝的驛使,把採摘下的荔枝帶葉密封於所砍下的竹筒中,一是土法保鮮,另外是防止路途中擠壓。

二十裡一換人,六十裡一換馬。「日夜兼程,緊鞭急蹄,保證在七天七夜的時間中,把鮮荔枝送到長安」。其速度之快,相當於當今的「特快專遞」了。

荔枝道上的奇觀

▼▼▼

碾子鎮

八臺山

石夾溝

大木花谷

米 倉 道

路線:漢中—南江—巴中—渠縣—合川—重慶

全程:250公裡

米倉道因為翻越米倉山而得名,在先秦時期,米倉道是從漢中進入四川唯一的一條通道,也可以說是最傳統意義上的蜀道。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名將張郃越過米倉山,南下進攻巴東、巴西二郡,將當地百姓遷徙到漢中。

劉備派徵虜將軍張飛為巴西郡太守,徵討張郃。最終張郃大敗,僅帶十餘人棄馬爬山逃跑,之後收攏敗兵,撤回南鄭。

從張飛張郃相爭的例子就能看出,從楚漢、三國、五代,到宋金、宋元,這裡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道啊~

米倉道上的奇觀

▼▼▼

南龕山摩崖石刻

光霧山

金牛道

路線:成都-德陽-綿陽-廣元劍閣-劍門關-昭化-寧強-勉縣-漢中

全程:600公裡

又叫石牛道,得名源自「石牛糞金、五丁開道」的故事,因說石牛能糞金,故稱為金牛。

故事發生在周顯王扁和周慎靚王定這段時間,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將金牛贈送給蜀王,西蜀五丁引金牛成道,故名金牛道。

金牛道是唯一一條能從漢中直通成都的蜀道,此道川北廣元到陝南寧強一段十分險峻,李白讚嘆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就是指的這一段。

金牛道上的奇觀

▼▼▼

廣元白龍湖

劍門關

昭化古城

青木川古鎮

現在川陝之間先後修建的公路,

多是沿著原有的蜀道線路修建。

108國道→沿金牛道和儻駱道;

210國道→沿荔枝道和子午道;

316國道→沿褒斜道!

古蜀道,

見證著古長安的興衰,

西成高鐵的通車,

是川陝交通又一次大的飛躍~

選個周末,

去這些的古道走走吧~

去感受這裡厚重的歷史,

尋覓那些不曾被人打擾的美景!

本篇微信公眾平臺的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聯繫刪除,本平臺做了編輯整理分享,希望與朋友們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其中的信息,轉載請註明出處,金屬分割線以下與本文無關。

歡迎大家關注長沙玩家戶外。

獲取更詳細戶外資訊及活動信息,請加入玩家戶外微信群:15111053691

或關注玩家戶外微信公眾平臺。

1、掃描玩家戶外二維碼並關注

2、微信搜索公眾號「玩家戶外」並關注

相關焦點

  • 子午道,縱貫秦嶺的千年古道
    由北往南,穿越秦嶺,跨過淮河,就從曠達奔放的黃河水系轉入溫潤婉轉的長江水系,傳統意義上的中華文明締造者「江河淮漢」在這個區域融合。從華夏到漢唐,先民們櫛風沐雨、開疆拓土,整體重心由北向南漸次轉移,相互交融,終究在亞歐大陸東南一隅構建了一個以漢民族為主體、多民族融合的千年文明體系。在這個體系構建過程中,不僅要穿梭漫長的時間隧道,更需要打破溝壑縱橫、千峰林立的空間壁壘。
  • 文化不苦旅—秦嶺深處藏六寶,一次讀懂三國
    曾經7條古道漸漸被公路取代,只有儻駱道還保留著從前的面貌。 這些蜀道寄託了劉備的夢想,諸葛亮的雄心,重走北伐之路,除了穿越古道阻擊強敵,還有山中埋藏的「寶物」等你發現!
  • 被稱為「最美的森林古道」,安徽這條千年古道,沿途風光讓人驚豔
    在安徽省,黃山、齊雲山、太平湖、青龍灣等景點就以其獨特的風光和美景贏得了眾多遊客的青睞,其實除了這些知名的景點之外,安徽還有很多地方雖然名氣不大,但是風景也不差,安徽省寧國市的吳越古道就是其中之一。說起寧國市,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如果說起 "皖南小川藏"、"安徽青龍灣",或許大多數人都會想起這個地方,寧國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天目山北麓,歷來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五嶽古道,就在寧國市萬源鎮境內。
  • 西安這條秦嶺自駕路線,路虐、景美、人少,還有被藏起來的秘境
    一腳油門扎進秦嶺大山裡,隨處都是色彩斑斕的視覺盛宴。這兩天,小漁也陸續為大家介紹了幾條經典的秦嶺自駕旅遊路線,今天介紹的這條秦嶺老國道,屬於「西安必駕」系列。 一則這條自駕路線的起點就在西安市境內,開著車一腳油門就進山了;二則這條盤山老國道沿途山水相依,路虐、景美、人少;三則這條路線遊玩選擇較多,既可以玩環線,也可以原路折返,一日遊兩日遊都適合;第四則是整條路線中還藏了一處原始秘境,被稱為秦嶺裡的香格裡拉。
  • 千年古道看千年 雪擁藍關馬不前
    秦嶺,是我國南北分界的重要地理標誌,也是南北方往來的重要通道。秦嶺古道在政治、軍事、經濟諸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遺留蘊涵豐富的歷史積澱。著名的有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義谷道等古道。很多古道在時間的長河中,已經消失,或者少有人問津,更別提能開車旅遊的了。
  • 藍關千年古道隱秘玉
    藍關千年古道隱秘玉張小會)藍關古道暗玉--劉家樂先生(原文)正文張小會大梅秦嶺,戰國時期有一個地方秦置藍田縣劉嘉樂是一位有實力的畫家,筆名道成,生於藍關古道大火寨村,1973高中畢業,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函授。陝西藍田是著名的花鳥畫家,擅長寫意花鳥牡丹,梅蘭竹菊,山水。他從小就學習國畫和書法,他的父權制是宋元,石濤,八大山人,他深受前人齊白石、王雪濤、肖煥等大師的影響,經過幾十年的艱苦研究,他終於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 柞水北越秦嶺的五條峪道
    在陝西72峪子中,秦嶺環山公路有58道峪子,大都分布在藍田、長安和戶縣境內。在商洛市柞水縣境內秦嶺一線,也有5條通過秦嶺的山路可連接北秦嶺的峪子,即東湯峪、庫峪、小峪和大峪,還有資料沒有記載不包括在72峪之內的採峪。   東湯峪位於藍田縣西南部,湯峪鎮在秦嶺環山公路南約4公裡處。因為西面寶雞市眉縣也有一個湯峪,所以稱為東湯峪;古時稱為石門谷。
  • 比絲綢之路還早200年的茶馬古道,藏著這樣的神秘傳說
    自古以來,馬幫在這條古道上運輸茶、鹽、糧食的古道,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茶葉從一地傳到一地,從一個國家傳到另一個國家。馬幫就像今日的汽車,在山路中,將背上的貨物運往各地。茶馬古道也因此而得名。茶馬古道是馬幫人用生命走出來的一條文化之路。茶馬古道第一要素是茶。關於茶的原產地,有很多的說法。但深藏在雲南群山中,數千年的古茶樹群落,那些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古茶樹。
  • 普通愛好者徒步秦嶺終南山主峰,這是最輕鬆的一條路線
    秦嶺,橫亙在中國大陸中部,涉及甘肅、陝西、河南等省份。在陝西,秦嶺是關中和陝北的重要分界。秦嶺北部是黃河流域,南部是長江流域。翻越秦嶺,是很多人的夢想。最早只有陳倉古道、褒斜棧道等,後來陸續開通了子午道等。
  • 秦嶺無人山溝,像極了陶淵明筆下桃花源!密林深處竟藏著如此秘境
    在陝南秦嶺探秘的過程中,白廟灣溝是最讓我們意外的一條秦嶺山溝。這條位於留壩縣火燒店鎮墩墩石村的秦嶺山溝,甚至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入口。如果沒有嚮導帶路,相信一般人很難找到這個地方。嚮導帶路,我們一路「披荊斬棘」,進入了一個松樹林。密林只有一條狹窄逼仄的砂石路,旁邊是一條小溪流。林木茂密、遮天蔽日,只覺得光線昏暗。
  • 攬勝國內景觀:藍關古道,藍橋,秦嶺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藍關古道,藍橋,秦嶺。在藍田縣境秦嶺山中。藍關古道指藍田縣城南登曉山、上七盤,經亂石岔、雞頭關、鳳子門、六郎關、十二錚坡,到藍橋關而過秦嶺至商州牧護關、黑龍口等東南各地。沿途古代設有青泥騷、藍田驛,桓公堆釋、藍橋擇、翟平擇、故騷、五松釋等釋站。
  • 秦嶺深處守望者
    秦嶺深處佛坪縣大坪峪,攝影師將鏡頭對準金絲猴,猴兒將手搭在了相機上。  趙建強攝再往深處走,數不清的珍禽奇鳥不斷出現在眼前。碧嶂插遙天的大別山,是一座罕見的鳥類基因庫,無數瀕臨滅絕的鳥類將這裡視為庇護地。這個鳥類樂園不僅僅是大自然的慷慨賜予,更是許多人前僕後繼,精心呵護的結果。羅青松便是其中一員。作為陝西省羅山縣鷺鷥保護公益協會的會長,羅青松在保護大別山鳥類的路上已走過了十幾年。
  • 丁小村:秦嶺逶迤
    從盛世大唐到戰亂紛爭的近代,穿越秦嶺、走過古道的歷史名人數也數不清,韓愈、李白、杜甫、陸遊、楊慎、王世貞……這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把背影留在了行走的黃塵中,他們沿著古道穿越群山,行走的風塵覆蓋著歷史的書卷。
  • 秦嶺深處藏了一個瀑布,山川旖旎,遊客稱是「西安人的後花園」
    秦嶺深處風景無限。每當我去西安的時候,我都羨慕住在這個千年古都的人。不僅有濃鬱古老的歷史遺產和燦爛的文明,還有神奇美麗的山川。西安的秦嶺就像西安人的後花園。這座天然雕刻的美麗花園收藏著無數的古蹟和風景,到了深秋,自己駕駛秦嶺是人生的一大樂趣。其中,距西安市中心30公裡的高官瀑布是在深山中尋找幽幽的好地方。高冠瀑布是西安市邑區東南高官河下遊、秦嶺北麓長安區交界路、「秦嶺72餘」(實際上是秦嶺千九萬谷,古人有72別的意思)中「高冠」的大乘之境。
  • 子午道 秦嶺六道,子午為王
    巍峨的秦嶺從來沒能阻擋住人們探索的欲望和前進的腳步。    在古代,穿越秦嶺去往西南及周邊地區的道路主要有六條,從西到東依次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庫谷道、武關道。秦嶺地區山高谷深,儘管這六條大道全都佔據險要地段,但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它們仍然許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
  • 廣東新豐縣:想體驗「廣東香格裡拉」,這條千年古道是必由之路
    群青藍飄帶 BY 潘慧恩然而,能引起國內外考古學家、歷史學者關注的是,這裡還有歷經千年洗禮的古驛道。新豐古驛道 BY 張京泉自南粵古驛道項目如火如荼開展以來,在新豐縣石角首次發現了千年古驛道。說起古道,我們很容易聯想起兩首著名的詩:杜甫的《田舍》:「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
  • 雲霧山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
    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航拍雲霧山雪景,白雪皚皚,銀帶環繞,醉在秦嶺深處(攝影:汪龍濤
  • 這就是秦嶺
    >調皮可愛的金絲猴高山上愜意玩樂的羚牛溼地沼澤間縱身起舞的「東方寶石」朱䴉……2020年4月2日,春雨綿綿,在秦嶺深處的陝西省佛坪熊貓谷景區內的秦嶺大熊貓野化培訓基地答案就藏在這份寧靜與和諧之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秦嶺羚牛在密林裡張望。
  • 探秘高樓古道,藏在深山無人識
    ▲梅山古道梅山古道處於瑞安市西部與文成縣接壤的大山深處,古道從橫坑口開始即遽然上行。由於是鄉間通道,石階的梯級較高,非常崎嶇險惡,行走勞累,且沿途行旅設施很少,現僅存石塊壘砌的簡易路亭1處。▲古道梅山古道所在的東巖曾是浙南特委機關長期活動的地區,與周邊的壽桃尖、白葉、水碓坑、民族、寨下、馱庵、梅樹嶺、陳河田等地方,共同屬於革命老區,梅山古道見證並承載了這一段歷史。
  • 「茶馬古道上最後倖存的集市」:玉津橋上枕千年,寺登街裡繹人生
    這裡,是沙溪,是茶馬古道上最後倖存的集市,是藏在大山深處的一如往昔的千年古鎮。沙溪——「茶馬古道上最後倖存的集市」曾有人,把沙溪比作是戴望舒《雨巷》中,身著一襲典雅旗袍,撐著油紙傘,款款走來的風韻女郎,一瞬間便驚豔了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