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50年前的年夜飯,10年前的年夜飯,現在的年夜飯,變味了嗎?有什麼變化嗎?
50年前,也就是1970年以前,那時的年夜飯是怎樣的,我也很好奇。在我的想像裡,那時的年代物資少,年夜飯估計吃的也不好。
我爸爸從小在農村長大,雖說後來讀書工作離開了農村,但過年的時候一定會回家鄉的。於是我問我爸他們以前過年時吃什麼?我爸一聽,第一句話就是:我們那時過年是很隆重的,哪像現在這樣!
我問:「那你們當時吃什麼呢?」我爸說:「有肉、有雞、有魚。」我楞了楞,直接的反應就是:「不可能吧,你們那時還想有雞有肉吃?」我爸聽了表示不想理我,我接著又追問了一句:「怎麼可能有雞吃呢?」我爸反問我一句:「怎麼不可能有雞吃呢?」
小時候很喜歡看《中篇小說》那類的書,裡面有不少文章的內容談到了以前年代生活中的困苦與飢餓。常常看到一個詞「三年自然災害」,那是一個大饑荒年代,全國糧食和副食品都短缺,所以在我心裡認為六十代的年夜飯應該是沒什麼內容。
但實際是我搞錯了,那三年經濟困難時期是1959~1961年,後來的經濟是逐漸好轉,雖談不上好,但不至於非常飢餓。人們一年到頭都是辛苦的,在年夜飯那餐有肉有雞有魚也真的不奇怪。
雞是自家養的,平常留著下蛋,過年時挑出一隻宰了吃,也算是增加過年的氣氛。肉買一條,是那種長長條條形,也有人家買的是整隻豬頭,條件好一些的還會買只蹄花(豬蹄)。魚用的是鯉魚,既有年年有餘的意思,也有新的一年生活紅紅火火的意思。
至於我爸說他們那時過年很隆重,主要是那時過年的習俗多,年夜飯的那些食材,像豬肉、豬頭都要帶到廟裡(他們村子裡有個廟)去拜一拜,或是在家裡案桌上點三根香拜一拜,拜完之後才能開始烹飪。
另外還有一些其它慶祝過年的習俗,比如舞龍燈之類的。總之,在過年的那幾天裡,整體的氣氛還是挺熱鬧的。
10年前的年夜飯,那就是2010年了,我覺得與現在的區別不大,都屬於物資豐富的年代。相較之以前,食物的品種是增加了好多。
50年前的年夜飯、10年前的的年夜飯、現在的年夜飯這三者相比,年夜飯的內容與質量是越來越好。很多食物不再像以前那樣屬於稀罕物,而是平常就能吃到,所以年夜飯上人們對食物的欲望很淡。再加上這麼些年來有些春節的傳統習俗慢慢消失了,這就使得人們感覺年味也越來越淡了。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我是笑笑的麥子,謝謝您的閱讀,大家有什麼更好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希望大家能為我點個讚,並關注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哦!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