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中,冥想是超越體式練習更具挑戰性的一環,它並不僅僅是靜坐這麼簡單。日常生活中的快節奏環境會迫使個體無意識地沉浸在快的步伐裡,不知如何慢下來,跳脫出繁忙的生活軌跡。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一遍遍向伽人們強調冥想的重要性!通過冥想,我們希望練習者能夠建立起自我的世界,幫助自己遠離壓力、焦慮,尋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安寧,更坦然地面對生活。以下6個步驟是練習冥想的有效方式和關鍵,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盡力嘗試
有經驗的伽人們都知道,瑜伽練習的真諦就在於克服惰性、走到墊子上,冥想其實也一樣。可能冥想最難的,就是真正下定決心坐下來,進入冥想的狀態。在這裡,我們幾點小建議可以幫你更快地進入狀態,供你參考~
首先,找一席乾淨的處所。冥想是為了清空思想、放鬆大腦,那麼首先就要將身邊的雜物清理,還肉體一份清爽。具體來說就是在家裡或者工作的地方找一塊家具、辦公用具相對較少的地方,強迫自己遠離手機和電腦,這樣能更好地靜下心來。
其次,專門空出一塊時間。冥想的練習需要連續性的堅持,每天保證出一段時間的練習可以有效地幫伽人們形成習慣。具體來說,一開始先每天投入15分鐘,然後逐漸增加練習的時間,這樣會更好地形成慣性。
最後,把練習當作儀式來看待。冥想的練習需要儀式感的介入,儘量讓它變得具有美感。可以嘗試練習時嘗試點一支香燭、唱誦一小段頌歌亦或是拍一些漂亮的照片等等,讓這些小細節點亮練習。
第二:投入練習
當形成了良好的練習習慣後,找到一個良好地進入體式就成為了關鍵。坐立椅子上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用心感受身體與地面相接觸的地方的感覺,注意到雙腿和臀部向下紮根的力量,同時感受到骨盆是否平展地鋪於椅面。之後,再讓意識流通整個身體,讓雙膝、脊柱、雙手、雙眼感受到放鬆的感覺。
體式上,需要注意的是你要時刻保持覺醒,避免自己喪失意識睡過去,亦或是身體變得僵硬讓自己不舒服。雙手可輕搭雙膝,雙眼微閉即可,讓自己輕鬆地進入冥想的狀態。
第三:保持呼吸穩定
冥想時,記得時刻保持深沉的呼吸,因為呼吸能夠起到警覺的作用,防止思想渙散。呼吸時,注意到氣息流入體內的溫度、氣味、流速,再關注到流出體外後氣體的變化。同時,也要注意到呼吸的深淺變化,感受氣息到達身體腹腔內後腹腔的擴張和胸部的收縮,儘量延長呼吸,讓氣流流經全身。
當你能夠自如地控制呼吸的頻次、深淺時,嘗試著用呼氣來聚集身體底部的能量,並將這種能量由下至上帶起來到達肚臍。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腹部核心發力的感覺以及穩定的感覺,冥想的同時也能鍛鍊到核心的力量。
第四:感受輕盈
瑜伽人(yoga_in)
冥想時,呼吸要控制到緩慢而充分的節奏,尤其是在呼氣時,氣流要更穩定地控制,這樣才會為吸氣創造更多的輕盈,胸腔的體積才會更加擴張,感受到向上向外更強的力量。
每當吸氣時,注意頭引領脊柱向上延伸,拔高自己,仿佛讓自己佔據更大空間,感受到深吸氣使得身體與外在的界限被打破,自己融入到周遭,忘記自我,獲得輕快的感覺。
第五:注意傾聽思緒
當你持續關注呼吸時,注意到頭腦中思維的變化。試著察覺到大腦中反饋出的信息,但並不被它帶跑,意識仍然持續關注呼吸。冥想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多次思緒被拉走的經歷,但沒關係,意識到後利用呼吸的調節重新讓思緒回到正軌即可。一旦我們能夠抗拒思緒的跳躍,我們的冥想練習就進入了更深的層次。
第六:注意整理
每一次做完冥想練習後,如果有能,請將你的體悟書寫下來,供自己今後參考和閱讀,讓自己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進步過程和心路歷程。當日以繼月的練習後,或許你就能夠在繁雜的世界裡真正地建立起只屬於自己的一塊淨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