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姐營養課堂
開講啦!
每期一個短視頻,
為大家提供科學輕鬆的餵養心得!
第三十九期
《你知道你煮出來的雞蛋
為什麼會發黃嗎?》
文字版
有網友問我:為什麼煮出來的雞蛋有點微微發黃呢?是不是雞蛋不新鮮了?
你首先要追溯一下你煮雞蛋的時間,你就會發現,有可能是你煮這顆雞蛋的時間太久了
因為我們在煮雞蛋的過程中,它的蛋白質會釋放一種胺基酸,這種胺基酸會和雞蛋本身含有的葡萄糖產生「美拉德反應」,所以雞蛋煮的時候就會微微發黃了。雞蛋煮的時間越長,這個黃色可能就會越明顯。這個反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烤麵包或煮粥的時候也會發生。
什麼是「美拉德反應」?美拉德反應指的是含游離氨基的化合物和還原糖或羰基化合物在常溫或加熱時發生的聚合、縮合等反應,經過複雜的過程,最終生成棕色甚至是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質類黑精或稱擬黑素,所以又被稱為羰胺反應。用大家能看懂的文字來說,就是胺基酸或蛋白質和糖類發生一系列反應的過程,這在食品加工中是一個十分美味的反應,不僅使食物加深了顏色,還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比如紅燒肉、烤肉、麵包、餅乾、大醬、豆豉、炭燒咖啡、炭燒酸奶等等。
如果不想讓雞蛋發黃,就需要控制好時間。建議煮開以後3分鐘就關火,再燜5-8分鐘就可以了;或者建議大家可以用煮蛋神器來幫你控制時間。這樣就不用擔心煮出來的雞蛋時間太久、味道不好和顏色不好了。
再次強調,煮蛋最關鍵的是,一定要控制好時間哦!
斌姐碎碎念:
眾所周知,雞蛋的營養成分比較齊全,營養價值高,如果寶寶對雞蛋不過敏,幾乎每天都離不開蛋,比如水煮蛋、煎蛋、厚蛋燒、雞蛋羹等等。那麼種類繁多的蛋類該如何給寶寶選擇和添加呢?可以查看這篇文章來複習:寶寶每天都吃的蛋,居然存在這麼多誤區,你一定中過招!
你家寶寶喜歡吃什麼樣的蛋?
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作者簡介:兒童營養師王斌,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級營養講師。擅於將醫學與現代營養知識相結合,專注於母嬰營養健康領域,手把手教你如何健康餵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