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我國的朱䴉沒有滅絕是因為從日本引入?

2020-12-18 科學獵奇

最近在網上看到許多人說:我國的朱䴉之所以沒有滅絕是從日本引入的結果。我覺得是時候來一波闢謠了。

在中國,朱䴉就從來沒有滅絕過,並且在我國的朱䴉是本土的,並非是日本引入的。但是,在我國朱䴉確實差點滅絕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慢慢的來捋一捋。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朱䴉的分布情況

從宏觀上看,朱䴉其實就是一種大型的鳥類,它屬於鳥綱鸛形目䴉科䴉屬。像朱䴉這樣的大型鳥類,自然界中至少有十幾種,那麼為什麼朱䴉的知名度格外的高呢?原因很簡單,問題就出在它的稀有性上。雖然從分布上看(滅絕事件發生以前),朱䴉在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韓國等多個國家,但是在整個的䴉屬下,朱䴉是現存唯一的一個物種。也就是說朱䴉以一己之力撐起了一個「屬」。要知道僅僅是豹屬下就有5個不同的種,超過20個亞種,就算是「國寶」大熊貓都有兩個亞種分化,而朱䴉卻一個亞種分化都沒有。由此可見,朱䴉的稀有性。

但是,即使如此稀有的物種,在日本、朝鮮、韓國以及我國的臺灣地區幾乎同時期的滅絕了。就目前來看,只有我國和俄羅斯有分布,而俄羅斯的朱䴉也已經處於滅絕的邊緣了。

下圖為:朱䴉的歷史分布圖

朱䴉的滅絕危機

由於朱䴉在早期的分布較廣,而各個有朱䴉的國家,朱䴉的滅絕時間大都集中在20世紀的60年代以後,所以我們就不一一贅述了,單獨的說一下日本和我國的朱䴉。

首先是日本,早在18世紀,朱䴉就被確立為了保護物種,直到19世紀的60年代,在立法的保護下,朱䴉在日本仍然是種常見的鳥類。但是,從1868年明治維新後,一系列的變革使得對動物的保護不再像之前那樣嚴格,而朱䴉被當成是一種危害農作物的鳥類被大量的捕殺。到了20世紀,人類活動的更加頻繁,對野生環境的破壞日益加劇,最終到了1981年,日本將僅剩的5隻野生朱䴉捕獲,企圖通過人工繁殖的方式來保住這最後的「火種」。但是由於野生朱䴉不能適應改變的環境,5隻朱䴉有3隻相繼死亡,最後只剩下一隻名為「阿金」的雌性朱䴉和一隻名為「阿綠」的雄性朱䴉。為了能讓這僅存的血脈延續,日本於1985年向中國租借了一隻名為「歡歡」雄性朱䴉,以求能留下後代,但是由於阿金年事已高,喪失了繁殖能力。於是在1990年,日本又將阿綠送往了我國,與雌性朱䴉交配,雖然雌性朱䴉成功產卵,但是所有的卵均為未受精卵。直到2003年,日本本土的兩隻朱䴉全部死亡,從此日本朱䴉宣布滅絕。

但是,好在我國分別於98年和00年分兩次送給了日本3隻朱䴉,這3隻朱䴉不負眾望地產下了39隻後代。也就是說現在日本的朱䴉是從我國引入的,而不是我國從日本引入的。

再來看一看我國。我國曾經也是朱䴉大國,早在20世紀的50年代以前,朱䴉幾乎遍布我國大部分地區。但是,從20世紀的50年代後,我國的朱䴉數量急劇下降,到了60年代初,在我國的各地幾乎就已經見不到朱䴉的身影了。在數次地尋找未果後,1964年,朱䴉被認為在我國滅絕。但是,我國的科學家們從未放棄過對野生朱䴉的搜尋,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在1981年5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專家劉蔭增在陝西省八裡關鄉大店村姚家溝的山林中發現兩個朱䴉巢穴,一共七隻朱䴉,其中四隻成年朱䴉、三隻幼䴉。

這一發現就預示著野生朱䴉在我國並沒有滅絕,之後,我國先後建立了多個朱䴉的科研機構開始對朱䴉進行人工繁殖,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國朱䴉的數量由最初的7隻變為2000隻,其中野生環境中生存的朱䴉超過了六百隻。當然,在人工繁殖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也是盡最大程度地規避近親繁殖,並且於2012年從日本召回了10隻朱䴉(就是98年和00年贈予日本的3隻朱䴉的後代)共同參與繁殖。

至此,朱䴉這個物種算是被我國成功地挽救了回來,而就目前朱䴉的情況看,俄羅斯還有少量分布,但是具體有多少,俄方從未公布過。

總的來說,我國是當下朱䴉保有量最多的國家,而日本的朱䴉都是從我國朱䴉的後代。雖然2012年我國從日本拿回來了10隻,但是這些朱䴉原本就屬於我國的,並不存在我國從日本引入的情況。

日本朱䴉為什麼會滅絕?

在上面的介紹中,我們說了在明治維新後,對動物的保護弱化,是朱䴉數量迅速減少的主要原因。其次,朱䴉是一種大型的涉禽,它的食物主要以肉食為主,包括魚蝦、昆蟲等等,而這些生物的主要分布都離不開水,這也是朱䴉的生存環境主要圍繞著河流、水田的主要原因。但是從20世紀50年代後,農藥的頻繁使用以及水田的大幅度減少,讓朱䴉的食物大幅度減少,以至於許多朱䴉或餓死或被藥死。再加上,人們對一些大樹的砍伐,讓喜歡棲息在大樹上的朱䴉失去了棲息地,最終造成了朱䴉的滅絕。

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會問:為什麼在我國發現7隻朱䴉就能發展到2000隻,在日本發現5隻卻都死亡了呢?

原因有兩個,那就是受汙染程度和人工繁育的能力

首先,日本的國土面積算上所有的島嶼也不過只有37萬平方公裡,與我國的960萬平方公裡相比顯然小了很多。而日本的人口密度約為337人每平方公裡,而我國雖然是人口大國,也不過只有約144人每平方公裡的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越大就證明人對空間的佔比就大,對於野生動物來說,生存空間就會被壓縮,而與人生活得越近,受農藥以及其他汙染的機率就越大。因此,當時日本僅剩的5隻朱䴉之所以無法生育就與汙染有著很大的關係。

其次是人工繁育。雖然從先進程度上看,日本要比我國強一些,但是在朱䴉的人工繁殖上,顯然是我國做得比較好。首先,日本對朱䴉的人工繁育僅限於實驗室,而我國則不同,從1993年開始,我國就開始陸續的在朱䴉的原分布區的野外建立朱䴉保護區,目的就是讓朱䴉的繁育儘量的貼近原生環境。這樣不但可以保證朱䴉的野性,又能夠提高朱䴉的繁育能力。這也是在現存的2000多隻朱䴉中,會有600多隻野生朱䴉的主要原因。

總結

曾經日本與我國一樣,都有著數量眾多的朱䴉。但是在19世紀到20世紀的中葉,人類的捕殺以及對其棲息地破壞,再加上農藥的使用,讓朱䴉幾乎從分布的各國逐漸的消失。而一旦發現一個物種僅剩下幾隻,一般情況下,這個物種基本上就可以宣布滅絕了。但是,在我國科學家的努力下,39年前的7隻朱䴉,成功的變成了2000隻,雖然朱䴉的現狀依然不是很樂觀,但是畢竟是保住了這個稀有的物種。

相關焦點

  • 日本皇室聖鳥已在日本滅絕,卻在銅川展翅翱翔…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張永平先生拍攝的陝西銅川雪地朱䴉。曾經已在日本滅絕的日本皇室「聖鳥」,如今卻在銅川展翅翱翔。(攝影:張永平    文字:秦美人愛攝影)攝影:張永平拍攝時間:2018年1月5日拍攝地點:陝西-銅川-耀州-柳林川
  • 【博藝君De科普秀】·朱䴉的「重生」
    唐·張籍儘管出現在古籍中已有上千年之久,但直至1835年,朱䴉才被科學描述。物以稀為貴,朱䴉以其稀少的數量和美麗的形態聞名於世,是亞洲地區特有的珍貴涉禽。曾幾何時,朱䴉家族也興盛一時,但因為環境變化、資源缺乏以及人類的狩獵,朱䴉也曾一度面臨滅絕的危險。有著「鳥類大熊貓」之稱的朱䴉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是如何存活下來的呢?
  • 洋縣朱䴉「關關」在日本佐渡產卵
    這是中國新提供的朱䴉首次在日本國內產卵。保護中心為確保繁殖將進行人工孵化,若是受精卵,預計雛鳥將在4月中旬誕生。據報導,2003年,日本最後一隻本地朱䴉「阿金」老死,標誌著日本血統朱䴉滅絕。在「關關」和「樓樓」之前,中方曾先後向日方提供5隻朱䴉,幫助日方重新建立朱䴉種群。目前,在日本繁殖出生的朱䴉全部是中國朱䴉的後代。
  • 因為瀕危的神鳥朱䴉,95歲的日本老人,村本義雄和中國結下的情誼
    莊苗苗有個2歲的兒子,名叫「果果」(同朱䴉的叫聲),希望下次去日本時將果果介紹給村本,「希望孩子將來成為喜歡朱䴉(huán)、喜歡大自然的人。」看到這則新聞時,讓我很感動,感動的不只是莊苗苗對老人的愛,更是因為老人這輩子對朱䴉的保護故事。
  • 朱䴉外交:飛向日本的中國吉祥鳥
    中方再次向日方提供兩隻朱䴉用於兩國開展合作繁育研究,這不僅有利於繼續提高日方朱䴉種群的遺傳多樣性,也將進一步增進兩國人民的友好感情。」一種神似仙鶴的「吉祥之鳥」,已成為中日外交互動中的「親善大使」。日本政府5月9日宣布,正在日本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首相安倍晉三就中國向日本提供一對朱䴉達成協議。
  • 銳參考 | 在日本,來自中國的朱䴉拯救了一座島嶼和5萬多人——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全國勞動人口大量向有著無限工作機會的大東京集中。「佐渡沒有大學,高中畢業後,孩子們因為升學離島。大學畢業後,回來的不多。」巖崎說。「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到2060年佐渡的人口可能減少到2.5萬。這預測太讓人震驚了。」巖崎說。人口減少的社會性因素,歸根到底還是地方產業不振。
  • 3種被認為滅絕,但實際上還活著的動物,如今怎麼樣了?
    一旦某個生物的物種數量減少,或者增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會調整相應的保護級別,其中也包括某種生物在近些年內沒有出現,而被宣布滅絕。然而有極少數被宣布滅絕的生物,在野外有倖存的個體,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出現在人類的視野中,後來由於環境適宜物種數量不斷恢復,最終又被重新發現的個體。
  • 秦始皇的聖禽,百年時間,為何日本沒保護好朱䴉?
    這麼說的人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朱䴉是東亞特有種,在非洲是沒有的。事實上這就是一種攀附。誰讓朱䴉名氣大了呢?其實,託特的「䴉」是埃及聖䴉,這種鳥和我國的黑頭白䴉很象,但和紅臉粉羽的朱䴉差別很大。可就因為翼下裸露的皮膚是朱紅色的,就這居然能夠冒上朱䴉的名。可見人們瞎扯能力之強大。當然,這比起把埃及的貝努鳥瞎扯成鳳凰也只是小巫見大巫。至於它的原型是朱䴉還是蒼鷺又或者火烈鳥呢?
  • [野生動植物]從10隻到406隻 瀕臨滅絕的朱䴉如何在這裡重建種群
    瀕臨滅絕的朱䴉如何在德清實現種群重建?對生存環境要求非常「苛刻」的它們,在下渚湖是如何被精心照顧的?當地居民如何改善生態環境,呵護鳥兒成長?在德清縣珍稀野生動物繁育研究中心主任邱國強的邀請下,我們來到「朱䴉島」,探訪朱䴉的成長經歷。
  • 陳忠實:拜見朱䴉
    洋縣在秦嶺南麓,漢江邊上,有平坦的壩子,有曲線優美舒展溫柔的緩坡,有重疊起伏一襲秀氣的丘陵,有挺拔偉岸瀰漫著原始森林氣息的秦嶺群峰,有如畫如詩的田疇和稻地,更有性情溫和天性怡然的鄉民……在世界各地的朱䴉相繼滅絕(日本僅餘一隻失去繁育能力的老鳥)的現今,洋縣卻存留住了這種鳥兒。  想到今天就可以看到朱䴉,竟有拜謁的激動和忐忑。這種心態源自既久的關於朱䴉的傳聞的神秘。
  • 驚豔春晚的《朱䴉》你看了嗎?戳這裡,了解朱䴉這顆「東方寶石」
    䴉科物種在日本已經沒有了,曾經唯一一個䴉科物種就是朱䴉,已經消失了,但中國仍然有很多䴉科的物種。䴉科中的Ibis是真正的䴉,現有12個屬、26個種。比如非洲白䴉,它的形象看起來很典型,但是沒有那麼好看,因為是黑白配色的。
  • 壯麗70年|國寶朱䴉:讓世界矚目的「東方寶石」
    作為東北亞吉祥之鳥,朱䴉曾多次被我國政府作為「國禮」贈送給日本、韓國。此次「友好之輪 和美世界——朱䴉文化展」走進日本大阪,也讓陝西的朱䴉再次成為舉世矚目的「友誼之鳥」。在日本大阪正舉行的「友好之輪 和美世界—朱䴉文化展」上,被稱之為「友誼之鳥」的朱䴉「龍龍」的動物標本成為大家關注的對象。
  • 朱䴉 再度起飛在秦嶺
    憶往昔,劉蔭增感慨萬千,「在這麼大一個中國,找一種瀕臨滅絕的鳥,不是大海撈針嗎?當時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被列為「國際保護鳥」的朱䴉,又名朱鷺,有「東方寶石」之譽,歷史上廣泛分布於我國大部分地區和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日本等地。
  • 從命名到保護:與朱䴉有關的一切
    「䴉䴉」主要講述了朱䴉這一物種在日本消失的全過程。日本民間人士與學者為保護朱䴉而付出的努力,感人至深。尤其是看到民間人士為了保護朱䴉而捕捉它心有不舍、為了朱䴉終將滅絕的命運而痛心疾首,真的叫人忍不住流淚!點擊購買不過,作為一本獲得很高讚譽的紀實類作品,「䴉䴉」可謂人文關懷與科學知識兼備。如果事先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閱讀時一定能更加深入,產生更加深刻的思考。
  • 丹頂鶴和朱䴉:我們都不配有姓名嗎
    但是我們在選擇國鳥的時候可犯了難,最後只好通過網絡投票,出現了搞笑的一幕:麻雀以接近40%的選票,力壓朱䴉、丹頂鶴和紅腹錦雞,當選國鳥。這的確讓人驚訝:為什麼我國的紅腹錦雞不能作為國鳥代表?著名的珍稀鳥類丹頂鶴朱䴉也不能入選?今天就帶各位了解一些關於國鳥的冷門知識。
  • 我國的國鳥是什麼?
    我國的國鳥是什麼? 還有一個強大的選手—朱䴉 雖然它的羽毛沒有十分絢麗 但是白色中帶點漸變粉色十分特別
  • 中國最珍貴十大瀕臨滅絕動物名單出爐!中國最珍貴十大瀕臨滅絕動物排名榜單揭曉!
    金絲猴剛被命名時,因其仰鼻金髮,使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聯想起歐洲十字軍司令的翹鼻金髮的夫人洛克安娜,於是,他便用這個美人之名命名了金絲猴、最開始金絲猴在我國分布廣泛,因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逐漸退縮到西南地區的一些狹窄地帶。由於受到人類亂捕濫殺,金絲猴一度到了滅絕的邊緣。現隨著我國保護力度的加強,野生金絲猴的數量有了較大的提高。3、中華白鰭豚
  • 日本有國鳥國魚,為何沒有國獸?100年前被屠光了!
    日本傳說中,日本開國的神武天皇曾在熊野山迷路,這時天神派了一隻八咫烏為他引路,終於順利走出熊野山,而傳說中的「八咫烏」就是三隻腳的烏鴉。不過,烏鴉雖被日本人視為神鳥,卻並非國鳥。圖:朱䴉朱䴉,也是一種深受日本人喜愛的鳥,身上的朱紅色甚至被譽為日本的「國色」。朱䴉的拉丁學名叫做「Nipponia nippon」,直譯就是「日本的日本鳥」。
  • 犀牛也會得癌症去世,這些幾近滅絕的生物,曾經像麻雀和燕子一樣普遍
    有人認為,地球從誕生至今,無數物種在漫長的歷史中出現又消失,而今天蘇門答臘犀牛的滅絕危機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在他們看來,我們已經進入一個物種滅絕的新時代,不僅是蘇門答臘犀牛,還有很多野生動物已經或者即將在我們這個時代消失。不可否認的是,人類的獵殺行為加速了這些物種的滅絕。 比如朱䴉。
  • 經近40年精心保護,一度瀕危的朱䴉已由在陝西洋縣發現時的7隻增至...
    沒找到,要向國際鳥類學界如實說明中國朱䴉已絕跡;找到了,要研究下一步如何保護。」憶往昔,劉蔭增感慨萬千,「在這麼大一個中國,找一種瀕臨滅絕的鳥,不是大海撈針嗎?當時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被列為「國際保護鳥」的朱䴉,又名朱鷺,有「東方寶石」之譽,歷史上廣泛分布於我國大部分地區和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日本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