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從街頭小吃到「網紅」,小小螺螄粉撬動百億大產業

2020-12-14 荔枝新聞

開欄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小康社會、小康生活,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千年期盼。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荔枝新聞記者/李森穎 程夢青 剪輯/王旖文

金秋時節,廣西柳州市魚峰區白沙鎮王眉村、大電村又迎來了豆角大豐收,村民們在田間地頭忙著採摘豆角;而附近的白沙酸廠也忙著收購豆角趕製新一批酸豆角,以應對柳州螺螄粉企業紛至沓來的訂單。

金秋時節,當地村民在田間地頭忙著採摘豐收的豆角

幾年前,在當地很難看到這樣欣欣向榮的農民豐收圖景。過去,由於山多地少、土地細碎,王眉和大電的農業基礎薄弱、產業單一、貧窮落後,當地村民主要靠種植桉樹、甘蔗和水稻來維持生計。

回憶起曾經的「苦日子」,王眉村村民黃彩球表示,因為家裡老人殘疾、兒子生病,她和丈夫無法外出務工,只能靠種地為生,全家年收入只有4000元,維持生活都難。

為了改變當地困境,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柳州市魚峰區打起了「借力」的主意。近年來,在美食紀錄片及「網紅博主」的大力推薦下,柳州螺螄粉從名不見經傳的街頭小吃迅速成長為全球「網紅」。而螺螄粉的產值也從2015年的5億元猛增至2018年的近40億元,螺螄粉產業成為柳州市魚峰區的龍頭產業。「螺螄殼裡做道場」,在做大柳州螺螄粉產業的同時,何不將螺螄粉產業鏈一併做大呢?

2019年,柳州市魚峰區開啟了自治區級柳州螺螄粉產業核心示範區建設,「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在實現精準脫貧、助推鄉村振興的同時,加速推進螺螄粉全產業鏈的升級發展。

以「螺」生財,「小配角」集聚大產業

螺螄粉產業高速發展,對螺螄、酸筍、酸豆角、木耳、腐竹等主要配料的農產品需求量急劇增加。因此,柳州螺螄粉產業核心示範區建設的重點之一就是解決原料生產的問題。

2019年,柳州螺螄粉原料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落戶」王眉村和大電村。依託當地靠近高速路及螺螄粉產業園的區位優勢,王眉和大電全面推廣「稻-螺」+「稻-豆」+「椒-豆」的周年生態種養模式。

針對王眉村、大電村山多地少、土地細碎的問題,魚峰區財政投入1100萬元對1200畝農田進行了改造,平整土地、調整承包地,讓基地農田「小塊」拼「大塊」,建成規模化、田園化高標準農田。此外,魚峰區還投入7900萬元修建道路、水利、電力等農業基礎設施。

目前,柳州螺螄粉產業核心示範區已經建成種養基地5300畝,拓展區種養面積1.2萬畝,輻射區種養面積2.89萬畝以及酸料加工區35畝。其中,作為原材料標準化種植的王眉村、大電村建成竹筍標準化種植區1700畝、豆角標準化種植區2600畝、水稻標準化種植區200畝、辣椒和毛木耳標準化種植區800畝,螺螄標準化養殖區600畝。

王眉村全面推廣「稻—螺」、「稻—豆」、「椒—豆」等周年生態種養模式

柳州市魚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燕告訴記者,為了儘快實現基地貧困戶精準脫貧,扶貧幹部常常進村進行「一對一」幫扶,宣傳政策,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免費提供種子,落實產業補貼資金,鼓勵貧困戶到基地和螺螄粉企業務工。

據了解,目前基地農戶每種一畝新竹筍可獲補助1000元,每種一畝豆角可獲補助570至1200元,養殖螺螄1畝可獲補助1200元。2019年至今,魚峰區農業農村補貼達到4600萬元。

與此同時,基地積極構建「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專業合作社+基地+家庭農場+農戶」的產業化聯合體。一方面,基地與廣西農科院、廣西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數字農業技術試驗示範、開發智慧農業系統及螺螄粉大數據平臺,推廣害蟲智能化捕捉、無人機統防統治、節水微噴滴灌系統等智能化技術應用,藉助大數據平臺研判農產品銷售情況,讓過去「靠天吃飯」的村民「足不出戶」就能「智能掌握」農作物生長及市場信息。另一方面,基地與柳州螺螄粉協會、廣西滬桂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廣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螺螄粉企業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以確保農戶「種得出、賣得好、穩增收」,帶動周邊貧困戶種植、養殖螺螄粉原料作物。

自從基地推廣使用智能農業技術應用以來,大大降低了水稻、豆角、辣椒等作物的種植成本。基地合作社負責人覃保林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目前基地開始使用無人機噴灑農藥,速度快,噴灑均勻,比人工噴藥效率高多了。一架無人機一天可以噴灑農藥350畝。以前,人工噴灑農藥,500畝豆角地少說要耗時一周左右;而現在一架無人機一天就可以完成350畝豆角地的農藥噴灑,每個季度可以幫基地節省10萬元左右的成本。」

王眉村使用無人機為豆角種植區噴灑農藥

2020年上半年,柳州螺螄粉原料生產產值3.82億元。基地帶動農戶3000多戶,貧困戶450多戶發展螺螄粉原料生產。2019年,基地貧困戶已全部脫貧,人均月收入超過3000元,人均年增收超過9000元。

在王眉村附近白沙酸廠務工的大田村新村屯村民莫華珍曾經是特困戶,由於家裡沒有自建住房,她和兒子一直住在兩間豬舍裡,長期只吃醬油泡飯,偶爾有雞蛋和肉,她都會留給兒子吃。「以前靠種地和養雞收入太低了,那時候,如果晚上有1顆雞蛋,我就會蒸雞蛋給兒子吃,自己就用蒸雞蛋的水泡飯吃。現在好過多了,我在基地附近酸廠上班,一個月有幾千塊錢收入,現在也有錢買肉了,而且我今年也建房子了,兒子也有錢讀書了,我就覺得很開心!」

螺螄粉原產料標準化種植基地的村民們享受著豆角豐收的喜悅

作為螺螄粉配料的小「配角們」變身螺螄粉產業的「主角」,集聚成大產業,帶動當地村民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依「螺」發展,走出一條產業發展新路

除了螺螄粉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外,柳州螺螄粉產業核心示範區建設的另一個重點則是螺螄粉產業園的建設。

2014年10月,柳州第一家預包裝螺螄粉生產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開啟了柳州螺螄粉向產業化發展的道路。2015年底至2016年初,柳州螺螄粉產業園在柳州市魚峰區洛維工業園揭牌成立,園區建築面積約6.5萬平方米,建有標準廠房4棟,整合了包括原料供應、加工產品、包裝、網絡銷售以及物流配送等以調控產業。首批入駐產業園的袋裝螺螄粉生產企業只有7家。

在螺螄粉產業園建成之初,為了吸引更多優質螺螄粉生產企業入駐,在政策、資金以及租金補貼等方面給予企業較大支持。作為柳江人家螺螄粉品牌創始企業及「李子柒」螺螄粉代工企業,廣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兼總經理韋楊年回憶企業落戶螺螄粉產業園的經歷,他表示很感謝產業園給予的支持:「產業園區廠房租金按市價計算,一般1樓租金價格為20元/平米,2樓為16元/平米,3樓為14元/平米。在我們『落戶』後,產業園對於企業廠房租金的補貼為10元/平米,超過10000平米的廠房出租,年底產業園還會給予80萬左右的租金補貼。算下來,我們的廠房租金只需要2-3元/平米。」

此外,為了讓當地袋裝螺螄粉生產企業跟上全國優質食品行業發展的腳步,產業園不定期組織園區螺螄粉企業負責人及員工進行培訓學習。好歡螺品牌創始企業、柳州市得華食品有限公司CEO俸靜潔對此深有感觸:「自從企業入駐產業園後,當地政府和產業園給了我們很多支持,包括帶我們外出學習優秀的食品行業生產理念,幫我們規劃產業化發展道路,完善供應鏈以及提高企業自動化生產等方面。」

作為柳州螺螄粉產業園龍頭企業,柳州市得華食品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也很有代表性,它是從柳州當地知名螺螄粉店——鼎鑽螺螄粉發展而來。2012年,鼎鑽螺螄粉店「當家人」張曉獻聽到即將赴外地求學的侄女抱怨,要是能帶著螺螄粉去上學,就不會那麼想家了;2014年,張曉獻的閨蜜遷居湖南,打來電話表示很想念家鄉的螺螄粉,張曉獻第二天就帶齊最地道的螺螄粉原料,專程跑到湖南,為自己的閨蜜做了一大碗螺螄粉。這兩件事兒給張曉獻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如果螺螄粉有便攜裝,就能像方便麵,讓柳州人到哪裡都能吃到正宗「家鄉味」,讓外地人也能認識來自柳州的美味。

2014年底,張曉獻依託鼎鑽螺螄粉店,以家庭小作坊形式生產袋裝螺螄粉,並通過朋友圈向熟人、熟客出售。讓張曉獻沒想到的是袋裝螺螄粉在朋友圈銷售異常火爆,名氣越來越大。2015年3月,張曉獻創辦了柳州市得華食品有限公司,進一步規範袋裝螺螄粉生產,好歡螺品牌正式「出道」。從2016年開始,得華食品有限公司緊跟「網際網路+」發展趨勢,在各大電商平臺上相繼開創了「好歡螺旗艦店」並通過線上大促的形式,打開了好歡螺品牌的全國知名度及袋裝螺螄粉銷路。

隨著這些首批入駐產業園的企業日益壯大,成長為袋裝螺絲粉生產的龍頭企業,吸引了越來越多袋裝螺螄粉企業入駐產業園。經過五年的發展,產業園以螺霸王洛維螺螄粉產業園項目、嘻螺會智能產業園項目、好歡螺產業園項目等龍頭企業為依託,帶動了20多家袋裝螺螄粉企業到園區落地投產,同時還帶動了螺螄粉產業鏈上下遊10多家配套企業進駐園區。在空間上,螺螄粉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的集聚發展打破了過往袋裝螺螄粉企業分散、零星地野蠻生長,取而代之的是集食品配套生產、電商物流、食品研發、檢驗檢疫為一體的新型食品工業產業協同發展。

此外,為了規範螺螄粉產業發展,提升袋裝螺螄粉食品安全,柳州市編制出臺了《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柳州市全面推進螺螄粉產業升級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制定了地方性柳州螺螄粉食品安全生產標準,成立了螺螄粉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從原料生產、酸料加工到配料生產包裝,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嚴格檢測。目前,柳州螺螄粉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認證,柳州螺螄粉商標獲批區域公用品牌。

柳州市魚峰區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冬煒表示:「一開始,政府就是用工業化思維來發展螺螄粉產業,而工業化思維的核心就是標準化。標準化不但可以解決食品行業目前存在的『千店千味』、『千人千味』的問題,還能從組織生產、工業理念來規劃螺螄粉生產。柳州打造的地方性螺螄粉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避免了傳統食品行業的陋習,從生產品質、安全生產要素、物流環節要素等方面保障了螺螄粉行業的食品安全。」

柳州螺螄粉博物館展示螺螄粉產業園螺螄粉企業生產的各類袋裝螺螄粉

目前,柳州螺螄粉產業園袋裝螺螄粉日產突破200萬袋,產業園生產的螺螄粉產值佔柳州市螺螄粉生產總值的80%以上。據柳州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袋裝螺螄粉產值已達49.8億,預計今年全年產值將達90億。

為「螺」而謀,向「雙百億」目標衝刺

在網絡直播帶貨發展紅紅火火的當下,袋裝螺螄粉也成為各大直播間的「常客」。據柳州市魚峰區人民政府統計,目前市面上的袋裝螺螄粉電商超過一萬家。袋裝螺螄粉甚至「漂洋過海」,銷往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紐西蘭等國家。隨著國內外袋裝螺螄粉市場日益火爆,在市面上,袋裝螺螄粉供不應求,如何提高袋裝螺螄粉的產量成為了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急需突破的瓶頸。與此同時,袋裝螺螄粉6個月的保質期也成為束縛柳州螺螄粉搶佔海外市場的最大障礙。

2020年5月,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為了突破螺螄粉產業發展「卡脖子」的問題,2020年5月,全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在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據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院長陳芳介紹,產業學院成立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服務地方經濟,為螺螄粉產業賦能。通過校政企產學研合作的形式,為螺螄粉產業培養智能製造、檢驗檢疫、市場營銷、網絡直播帶貨等人才,並對袋裝螺螄粉生產裝備、食品保質期、醃製工藝、信息化生產、智能化生產以及品牌文化發展等內容進行研究,助推袋裝螺螄粉生產實現工業化、可視化、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

螺螄粉產業學院正在研製袋裝螺螄粉自動化生產線

當前,柳州正在致力於將螺螄粉打造成為「雙百億」產業,即袋裝螺螄粉產值超過100億元,原材料等附屬產業產值也要超過100億元。此外,據柳州市魚峰區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冬煒介紹,螺螄粉產業發展的下一步目標是扶持和做大規模以上企業,特別是袋裝螺螄粉生產的龍頭企業,讓這些企業的產值能達到百億以上規模。目前,柳州正在加緊建設新一批螺螄粉原材料基地和螺螄粉產業園,並以螺螄粉產業為示範引領,推動螺螄粉全產業鏈向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發展。

螺螄粉產業學院開設螺螄粉食品安全檢驗檢疫課程

除了進一步開發螺螄粉的產業價值和經濟價值外,柳州還在加緊挖掘螺螄粉文化資源。2018年1月,柳州螺螄粉博物館在柳州螺螄粉產業園開館,從螺螄粉歷史淵源、發展歷程、製作工藝、產業發展等方面,全方位展現了柳州螺螄粉文化。同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園成功獲批國家4A級景區。下一步,柳州將以螺螄粉產業園工業化為基礎,提升工業旅遊競爭力,打造螺螄粉特色文化旅遊項目。同時依託柳州螺螄粉原材料標準化種植基地開發鄉村文旅項目,打造鄉村康養度假與文化旅遊基地,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

螺螄粉原材料標準化種植基地的村民們正在捕撈成熟的螺螄

誰能想到曾經不起眼的「街頭小吃」在短短的幾年間「乘風破浪」,不光「撬動」百億大產業,還孕育出群眾盼富裕的全產業鏈。

相關焦點

  • 柳州螺螄粉:從路邊攤轉變成百億網紅美食!
    而外賣業的蓬勃發展也意外地創造了許多網紅食品,其中最為人引人注目並津津樂道的應屬廣西「柳州螺螄粉」最為熱門。它從路邊攤小吃一躍成為網路平民美食最熱門話題,創造了每年百億人民幣的業績,而開創此一風潮的,竟然是一名出生於湖南、在廣西求學並出過幾本書的青年作家馬中才。
  • 當紅齊天SoReal大型VR樂園進駐廣西柳州螺螄街
    網紅旅遊新地標——螺螄街柳州,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中國唯一同時擁有四大汽車集團整車生產基地的城市,素有「桂中商埠」之稱。然而近年來,卻因當地家喻戶曉的街邊小吃螺螄粉躥紅於大江南北,現在的螺螄粉已經是年銷過百億,在國外,成為繼老乾媽之後的另一個「硬通貨」走上國際舞臺成為新一代網紅食品。螺螄粉獨特的酸辣味道受到粉絲追捧,這要追溯明末從美洲傳入中國的辣椒,辣椒進入中國後掀起了強勢的飲食革命,柳州人將其融入了螺螄,並加入味道備受爭議的酸筍。螺螄粉這種回味無窮過目不忘的味道已經成為柳州標籤。
  • 從街邊小吃到全民網紅爆款,它撬動了百億產業鏈
    隨著螺螄粉的走紅,對於這類配菜的需求也不斷增長,直接帶動了上遊企業的經濟。上至螺螄的養殖,豆角、竹筍的種植,下到電商平臺。螺螄粉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不僅提供了就業,還解決了貧困問題。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打造螺螄粉產業,全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在柳州成立。
  • 你一碗我一碗,廣西的這個網紅產業過百億元了!
    12月18日上午,網螺天下 百億輝煌——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突破百億新聞發布會在柳州市舉辦。經過五年的努力,實現了柳州螺螄粉「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街頭巷尾到袋裝速食」的工業化轉型,構建了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袋裝柳州螺螄粉從2014年第一家,迅速發展到現在的113家,產銷量由2015年的5億元到目前已突破100億元。
  • 柳州螺螄粉,味道獨特,受到了網紅李子染的推薦,火遍了廣州城
    工薪一族在廣州,吃住是一個大問題。有的企業管吃住,有的不管吃住,有的管住不管吃,有的只管午晚兩餐,早餐宵夜自理。因為人口眾多,飲食需求很大,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都登錄廣州市場,今天說說最受歡迎的外來美食之一,廣西柳州螺螄粉。螺螄粉可以當早餐,也可以當午餐,當晚餐吃也行,當宵夜吃也沒問題。柳州螺螄粉,粉是從廣西柳州快遞過來,湯是用螺絲和豬骨熬製。
  • 因螺螄粉味道大,店家被斷電。螺螄粉:好吃又有賣相的我有錯嗎?
    提到螺螄粉大家都不會感覺陌生,現在它已經成為了一種網紅美食。不喜歡這種味道的人避之不及,喜愛這種味道的人蜂擁而上,就像是榴槤一樣。最近關於螺螄粉的熱門新聞還是挺多的,先來看看杭州的黃先生的遭遇,黃先生租了一間不大的門面,主要就是賣螺螄粉,從開店到現在生意一直很不錯。本來生意好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黃先生卻一肚子委屈。因為味道太大,附近的商戶都無法接受,埋怨臭氣燻天,影響到了周邊商戶和樓上電影院的生意,房東就直接斷了黃先生的電,讓黃先生沒有辦法做生意。
  • 廣西特產小吃:柳州螺螄粉介紹
    柳州的螺螄粉,聞名遐邇,中國獨一無二據說在很久以前柳州人只有螺螄粉單一的螺螄吃法,除了一些配菜,幾乎很少還有人在加入其它的什麼東西。後來有一位開螺螄店的老闆異想天開把螺螄配合青菜烹飪而後又逐漸加入粉絲(現加入米粉),沒想到收到很好的效果。
  • 柳州成立了全國第一家「螺螄粉」大學
    湯料由螺螄、山奈、八角、肉桂、丁香 、多種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製而成。螺螄粉英文名字的由來:2015年,在《柳州螺螄粉地方標準》、《預包裝柳州螺螄粉地方標準》的第三次修正稿中規定將螺螄粉的官方英文名定為:「Liuzhou river snails rice noodle」。
  • 廣西 | 柳州:山水之間,不只螺螄粉
    和全國大多數仿古街區一樣,窯埠古鎮有各種網紅美食和打卡拍照點,白天店鋪多半不開門,晚上則會熱鬧很多,配合柳江兩岸夜景和人造瀑布,值得夜晚前往體驗。提到柳州,不得不提風靡全球的螺螄粉。按照當地朋友的話來說,這東西也沒有多少年歷史,據傳是80年代的一位礦區工友,用本地食材,外加川湘調料和粵菜的講究精心炮製而成,一經面世,石破天驚,特殊的酸筍之味俘獲了多少食客之心。走在柳州街頭,經常有一股微風伴有鍋裡冒出的酸辣白氣兒拂面而來,一定可以嗅出粉和高湯融入在一起的愉悅。順著味道走進店鋪——「老闆,來一碗粉」。「二兩,三兩?」
  •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柳州「小個專」黨建打造「小米粉『撬動』大...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導:近年來,廣西柳州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小個專」(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專業市場)黨委的引領作用,堅持把做強做優「小個專」黨建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引導「小個專」黨建與柳州螺螄粉產業緊密結合,並通過「點」「線」「圈」相結合的方式,持續抓好黨建示範引領
  • 桔子財經|螺螄粉制霸雙12消費榜!山東吃進全國十強
    而新消費的澎湃動力,使得螺螄粉原產地廣西柳州成為最大受益者,今年連當地種竹林的村民也迎來史上最好竹筍行情,平均每斤賣價比往年高出5毛錢,老闆們搶著拿貨。各地如何孵化新經濟?廣西柳州螺螄粉從路邊攤逆襲為現象級全民網紅食品,到培育出雙百億地方特色產業,給我們上了生動一課。
  • 廣西柳州螺螄粉,簡直人家美味
    廣西柳州螺螄粉,簡直人家美味,說到螺螄粉,當然要屬柳州的螺螄粉出名了,不管怎樣,小編今天來說一下廣西柳州螺螄粉,這個螺螄粉聞起來是臭臭的,但是,千萬不要被這個螺螄粉所騙了,吃起來可真的是香死了,人間美味之一。
  • 螺螄粉式炫富:那一碗又臭又香的粉,是如何走上頂流網紅之路
    01螺螄粉的「網紅」路線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之後,大街小巷的螺螄粉店更是迷倒了千萬老饕。不僅帶火了螺螄粉,更是帶火了柳州這座三線開外的工業城市。「一碗螺螄粉,帶火一座城。」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但是螺螄粉走出柳州,不是靠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那樣遍地開店,而是通過美食公眾號或者美食博主的測評或者推薦。
  • 一碗粉撐起億萬市場,螺螄粉因「臭」走紅,還能紅多久?
    據了解,2020年上半年螺螄粉的產值近50億元,預計全年還將達到90億元,而網紅聯名螺螄粉3天就能賣出500萬包,已然成為市場的新寵。 不僅如此,國人甚至為了螺螄粉而專門開設了學校,今年5月全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正式在柳州揭牌招生,可謂是愛得深沉。
  • 你的螺螄粉發貨了嗎?柳州螺螄粉廠家抖音直播在線接單
    近日,在抖音直播間,螺螄粉品牌螺狀元的廠長劉建龍正對著鏡頭,向全國網友展示柳州螺螄粉如何加班加點生產,並為廣大喜愛螺螄粉的網友在線接單。據悉,這場活動由抖音直播與柳州市網信辦、柳州市商務委聯合發起,螺霸王、螺狀元、柳之味等18家柳州本地螺螄粉品牌齊聚直播間,通過展示生產車間、烹飪、試吃、測評等方式,向網友全面展示柳州螺獅粉,直播活動共計賣出2萬包現貨,銷售額23萬元,這些螺螄粉已在48小時內打包發向全國。
  • 滿幫貨運大數據:增幅超500% 螺螄粉「走紅」
    今年最紅的美食是什麼?螺螄粉如果排名第二,誰有資格排第一。作為可速食食品,在疫情期間,螺螄粉稱霸銷售榜;隨著疫情好轉,螺螄粉憑藉獨到口味持續吸粉。螺螄粉從什麼時候開始「走紅」?哪裡的螺螄粉最受歡迎?哪裡的朋友最愛嘬粉?滿幫貨運大數據為你一一解析。
  • 廣西柳州螺螄粉廠家直播在線接單受熱捧
    近日,廣西柳州某螺螄粉生產廠家負責人走進直播間,向全國網友展示柳州螺螄粉如何加班加點生產,並在線接單。據悉,這場活動由抖音直播與柳州市網信辦、柳州市商務委聯合發起,18家柳州本地螺螄粉品牌齊聚直播間,通過展示生產車間、烹飪、試吃、測評等方式,向網友全面展示柳州螺獅粉,直播活動共計賣出2萬包現貨,銷售額23萬元。
  • 從廣西街邊小吃火成為美食圈頂流後,螺螄粉的未來在哪裡?
    這樣一份價格低廉的地方小吃,在過去的幾年內卻藉助工業化升級,衍生出了一個年產值超60億元的產業,甚至成為柳州這座城市最耀眼的名片  柳州市商務局數據顯示,袋裝螺螄粉產業2020上半年時間已經創造了49.8億元的產值,產量增加6倍,前8個月出口突破2000萬元,預計全年將達90億元。  而另一邊,2019 年統一的方便麵業務營收為85億元。
  • 螺螄粉的成功之路能否複製?距離超級網紅小吃,熱乾麵還要走多遠
    讓人又愛又恨的食物裡,沒有什麼比柳州螺螄粉更具有代表性的了,它帶來了年100億的產業鏈,是當之無愧的網紅新貴的代表!作為廣西馳名美食,螺螄粉的口碑一直是兩個極端:喜歡的恨不得天天吃,不喜歡的恨之入骨。成為如此現象級小吃的,螺螄粉應該是頭一個了。不過隨著湖北解封,全國開始為湖北帶貨,熱乾麵也爆單了。一時間,螺螄粉和熱乾麵搶盡風頭,挑逗著消費者的食慾和耐心。
  • 請你吃螺螄粉!嗦一口難忘,市中心這家新開的螺螄粉讓株洲人不用再去柳州!
    在柳州它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神仙存在堪稱螺螄粉界的網紅整整12年,人氣火爆指數絲毫不減!現在你不用打飛的到柳州在株洲也能吃到這碗風味十足的老牌柳州螺螄粉!還有免單福利!廣西有句俗語「聽戲聽腔,吃粉吃湯」。一碗香飄十裡的螺螄粉,湯底是第一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