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聽著古琴曲《陽關三疊》看本文!
每年春晚最後一首歌是李谷一的《難忘今宵》,朋友聚會經常要唱周華健的《朋友》,戰友、同學、朋友分別時要唱電影《駝鈴》的主題曲《送戰友》,好像這已是一種約定俗成。#送元二使安西#
其實,在古代也有這樣的約定俗成,在唐朝,就有一首歌,就像今天的《送戰友》一樣,經常吟唱於送別宴上。這首歌的名字叫《陽關三疊》,改編於一首詩,這首詩的作者是王維,詩名叫《送元二使安西》。
這首詩是什麼背景呢?唐朝時,在安西設都護府,轄域包括了今天的新疆、阿富汗、伊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領域,是唐朝西北部重要的軍事要塞。
元二,原名元常,因家中排名為二,被稱為元二,史料不詳,因為要出使安西,好朋友王維搞了一場送別宴,也因為一次送行,元二登上了歷史舞臺,也是他唯一的一次歷史出鏡。
這首詩沒有記載寫作時間,初步判斷是在公元755年之前寫的。因為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的軍隊被抽調到內地平亂,致使守護空虛,被吐蕃佔領,後於公元840年,建立龜茲國而結束唐朝統治。所以元二到安西出差,應該是在安史之亂之前,也因此可以判斷,王維送元二的這場告別宴是在公元755年之前。
好朋友元二出趟遠門,要到邊塞安西去,王維從長安城一路送到鹹陽,也就是唐朝的渭城,分手作別,擺下告別宴,宴席中,惜惜相別就不用說了,喝酒吧,什麼也不用說,都在酒裡了。此時鹹陽的清晨剛剛下過小雨,溼潤的空氣清新,路面無塵,旅館的柳樹也剛剛泛青,應該是一個春天。二人把酒話別,王維說了一句感傷至極的話,老二啊,再喝一杯吧,再往西走,可就沒有老朋友了。真是「情深不在語,盡在杯酒中」。於是一首千古絕唱由此誕生。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清晨的微雨溼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幹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因為這首詩既沒有趕考送別的期許,也沒有上任送別時的恭賀,更沒有被貶送別時的悲傷,在詩中表達的僅僅是朋友間濃濃的情誼,於是被人譜曲,經常在告別宴中傳唱,名為《陽關三疊》。
經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陝西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共同書寫王維這首飽含濃濃朋友情的唐朝「送戰友」——《送元二使安西》。
16位老師共書寫了22幅書法作品,精選其中16幅展示如下:
1作者:董平立(河南)
2作者:韋傑,書法愛好者,學習小楷兩年時間。
3作者:昝財川(天津)
4作者:洞庭老龍(湖南)
5作者:王海彬(四川)
6作者:萬海濱(湖南)
7作者:黨曉山(湖南)
8作者:劉嶽生(湖南)
9作者:陳長水,河南廣播電視臺二級美術師,中國文藝家藝術研究院會員。
10作者:隴上墨言,甘肅省白銀市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11作者:鄒忠誠(四川),華西醫大藥學院藥物分析專業,製藥工程師,喜歡書法,2017年5月開始學習書法,參加過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書法展,獲優秀獎。
12作者:譚琦英,女,湖南岳陽人。中華詩詞協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會、老年書法協會、新聞出版書法協會會員,嶽陽市楹聯學會、詩詞協會、書法協會會員。
13作者:劉陽明,湖南岳陽市詩詞楹聯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嶽陽市委機關詩聯學會副秘書長。嶽陽市詩詞協會、楹聯學會、書法協會會員。
14作者:樊朝陽,河南省鄭州市黃帝故裡新鄭人,八二年畢業於黑龍江工程學院。現就讀於新鄭市老幹部大學書法研究班。師承家傳,習歐楷。作品《轉輪大藏經》收藏於中國嵩山少林寺。
15作者:李文(廣東),美國企業管理博士,新加坡蘭亭書畫協會會員,東莞市黃江鎮書法家協會會員,師承新加坡著名書法、國畫大家黃明宗先生,是吳昌碩的再傳弟子。
16作者:郝乙,師承牛逍先生。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軍旅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註:文中圖片除書法作品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