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重裝騎兵在東方不受待見?鋼鐵盔甲沒有被東方採納,專家:笨

2020-12-11 騰訊網

古代戰爭連綿不斷,沒有現代戰車, 但是卻有騎兵,與東方的騎兵不同,西方的騎兵身披厚重鎧甲,他們被稱之為移動的堡壘,騎兵全身都被包裹在厚厚的裝甲之中,不止是騎兵,就連馬匹也是全副武裝。

一個騎兵與馬匹的護具成本是非常高的,裝備一個重裝騎兵的錢可以抵上一隻輕裝步兵隊的費用。重裝騎兵的作用大都是衝散敵人的陣型,一身盔甲就高達80斤,重裝騎兵一般身材高達,馳在馬上,衝鋒宛如一座小城堡迎來。

但是重裝騎兵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太笨重了,他們的進攻方式單一,就是夾槍衝鋒,所謂夾槍衝鋒,就是在腋下往前,也就是胸部右側的盔甲上,會有一個圓形的環,騎兵將武器扣在環裡,用大臂夾住,小臂扣在槍柄上,手掌抓握住槍柄。這樣一來便大大地提高了衝刺的穩定性。

但是一個兩個騎兵如此衝鋒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威力,因為武器的方向是根據馬匹或者說是人的方向固定的,顯得十分笨重,這種進攻方式只適用於大規模的重裝騎兵,當範圍變大時才能有機會包圍住敵人,只作衝鋒來用。

西方的騎兵攻擊模式總是「夾槍衝鋒」,而東方騎兵進攻模式叫做「馬上花招」,西方強調衝鋒,而東方強掉「花招」,花招通俗一些來說就是格鬥,也叫馬上格鬥。

中國其實也有這種夾搶衝鋒的技術,在唐代就有記載,但是關於這一方面的資料卻是少得可憐,只能單純的證明卻是存在,夾搶衝鋒在東方就顯得很冷門,沒有大範圍試用過。

主要是古代的那些將士可能也覺得這個招式有點呆,一波流,而東方更講究的就是馬背上「跳舞」,看看那些武舉考試的馬槍考試。能夠雙手持騎槍,可以往左、右、前、後個方向快速變向,打擊精準,同時還需要兼顧劈打,武器頭部尾部雙頭刺殺。這樣一對比,就顯得希望重裝騎士顯得有些笨重。

其實說到底啊,騎兵的戰鬥力上限就在於騎兵自身的騎術,騎術越高超,那麼在戰鬥中所能發揮的戰鬥力也就越強,正所謂好的騎士應該是人馬合一。或許是傳統觀念的認為,所以東方的騎術更為精妙和靈活。

重裝騎士在騎兵中也會有,但是比例卻是不多,東方騎兵更重要的是靈活多變的戰術和紮實的馬上功夫。

相關焦點

  • 東方西方給出了不同答案
    因為長槍受材料的限制,越長就越重,越容易彎曲,使用起來越不方便,過重的槍對步兵來講,行軍打仗都是負擔。所以一些國家只用3~5米的長槍。我國從戰國時代到近代,使用5米長以上的長槍的情況並不多,大多數情況結陣用的都是3~5米的長槍。
  • 重騎兵碾壓歐洲,稱霸一時,為何在中國不受重視
    而這,就是中世紀具裝騎兵衝鋒的場景。那個時候的騎兵,就是如此牛叉,猶如今日的坦克部隊一樣。面對缺少騎兵的對手,幾乎具有碾壓性優勢。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在西方被視作戰爭終極殺器的重裝騎兵,在華夏大地卻少有被重視。
  • 歷史探秘:為何在軍事武器發達的火藥時代,東方重騎兵卻發展緩慢
    早方以及遠東的重騎兵,以其形制與裝備在3世紀波斯薩珊帝國的統治開始,東優勢,一直是重騎兵世界的統治者,西方的重裝騎兵紛紛採用東方的新技術,比如重要的馬鐙,比如披掛札甲與鱗甲的具裝重騎兵。直至兼顧東西方裝備與戰術的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用他們的重裝騎兵引領了數個世紀的重騎兵歷史。
  • 突厥:東方與西方之王
    僱傭兵此時統治波斯高原的薩曼王朝非常友好,突厥人不僅可以遊牧於薩曼王朝邊境附近,還從薩曼王朝境內獲得了大片牧場的使用權,條件是作為僱傭兵,保護波斯高原的北部邊境不受侵犯。塞爾柱突厥人到來後,開始改信伊斯蘭教遜尼派,憑藉突厥騎兵的個人軍事能力受到了該地區廣大民眾歡迎。
  • 傳說中的帕提亞重裝騎兵到底有多可怕?看羅馬人的卡萊慘敗就知道
    亞美尼亞國王阿爾塔瓦茲德二世此時適時出現在克拉蘇面前,這位國王是提格累尼斯「大王」之子,滿心期望藉助羅馬力量削弱帕提亞,減輕東方威脅。▲羅馬軍團與帕提亞騎兵,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戰意》東方兵種太多不平衡?玩家呼籲加入西方重甲騎士
    然而經過一周的測試,還是有眼尖的玩家發現了這個遊戲的不足,雖然官方是想要還原真實的古代戰場,但目前遊戲中玩家可以操控的兵種多數為東方風格,西方風格的兵種則相對不多,因此有玩家表示希望能在《戰意》中多加入一些西方風格的士兵,進一步增強遊戲體驗。
  • 攻擊強、防禦高,歐洲迷戀的重裝騎兵為何在中國被淘汰
    歐洲人始終堅持重裝重甲,並圍繞重裝騎兵發展出了一系列的騎士階層、騎士文化。反觀中國,重裝騎兵在南北朝時曾一度是騎兵的標配,但在隋唐時期迅速走向衰敗。即便北宋時期,金國的「鐵浮屠」、西夏的「鐵鷂子」馳騁疆場時,重裝騎兵數量仍然不多。中國古代科技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遠高於歐洲,卻為何讓攻擊強、防禦高的重裝騎兵退居二線呢?
  • 女真重裝騎兵「鐵浮屠」
    女真重裝騎兵「鐵浮屠」鐵浮屠,是南宋人對人馬皆披甲的金國重騎兵之稱謂,鐵浮屠按實說來,只是漢人給予的稱呼,非女真語。
  • 無問西東——西方極樂與東方琉璃
    人們終日修行,只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西方極樂世界究竟為何? 莊嚴淨土(攝影:妙靜)西方極樂世界,又稱西方淨土、安養世界、阿彌陀佛淨土等,是佛教淨土宗的修行目標。據《阿彌陀經》記載,「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 青銅時代的「鋼鐵俠」:古希臘重裝步兵的戰鬥力怎麼樣?
    由於盾牌對重裝步兵而言是最具象徵意義的裝備,希臘人認為盔甲是單純利己之物,而盾牌則象徵對戰友乃至城邦的義務,因此諸如斯巴達人便規定,在戰場上丟盔棄甲可以不受懲處,但如果丟失盾牌,則必須要遭到軍法審判。因此不少斯巴達母親授予成年兒子盾牌的儀式上,會要求他們要麼帶著盾回來,要麼躺在盾上面被抬回來。與盾牌相比,重裝步兵的盔甲製作更為複雜一些。
  • 俄羅斯究竟是西方國家還是東方國家
    既然從歐洲往西走也能到達中國、印度、日本等地,那麼為什麼要把這些地方稱為東方呢?「日本」這一國名本身就是「東方日出之地」的意思,不過這其實是相對於西部的亞洲大陸而言的,如果日本人碰到夏威夷人還能自稱是東方日出之地嗎?作為地理概念的東和西是相對的,因為我們主觀上把歐美國家定義為西方國家,所以我們就是東方國家,然而如果我們一直往東走不也能到達歐美嗎?
  • 東方鋼鐵巨人與洋山港的崛起
    東方網提供技術支持。滬語版首批節目包括上海溯源、千年酒業「上海務」、從「上海務」到「上海鎮」、上海建城、上海的開埠和租界、上海特別市與「大上海計劃」、上海市的新生、上海歷次行政區劃變化、寶鋼東方的鋼鐵巨人、壯哉洋山港10集。該系列節目(滬語版)已在阿基米德網絡電臺陸續上線播出,累計收聽量突破20萬。
  • 現在的我們,其實是住在東方的西方人
    曾經以為站起來的,沒有堅持幾年就已經是全方位的跪倒!對西方世界,我們一直堅持一個態度,你虐我千百遍,我仍然願意做你最溫順的舔狗。時間能證明我對你的愛!!!西方從思想到文化,從科技到工業,全方位的吊打東方。兵不血刃就從精神上俘虜了東方!遊戲規則由它,工業標準由它,道德標杆是它,人類文明之光也是它!
  • 西方不懂東方的沉重和苦悶,《阿麗塔》中的文化差異解析
    看完《阿麗塔》我說:西方人理解不了東方的沉重和苦悶啊……《阿麗塔》算是好看吧……我也覺得像《飢餓遊戲》……實際上是《飢餓遊戲》像它吧……《阿麗塔》作為改編作,和《銃夢》的內核不相符,我把它歸因為東西方文化的基本差異。
  • 世界上排名最好的騎兵營,我國的這這支隊伍,超厲害!
    不過即使是這樣擅長與習慣使用全具裝騎兵的國家,諸如全盛時期的10-11世紀拜佔庭帝國,他們的「突騎兵」數量也遠大於全具裝騎兵。當時拜佔庭騎兵是一個騎兵軍陣擁有6000多名騎兵,其中5500名「突騎兵」,具裝的超重裝騎兵是504人,僅是普通重騎兵十分之一左右。同時代大部分西歐國家,諸如法蘭克或是哥特人,他們的重裝騎兵幾乎都是馬匹完全不披掛鎧甲的(不算個別精英人員或高階的軍事指揮者)。
  • 有姓東方的,那有姓西方的嗎?
    姓東方的,我們比較熟悉,歷史人物有東方朔,藝術形象有東方不敗。那麼,有姓西方的嗎?姓西門的倒有。歷史人物有西門豹,藝術形象有西門吹雪,還有鼎鼎大名的《金瓶梅》中的西門慶。可見,作為姓氏,有東方、東郭,有西門、南郭,但姓東門、西方的,確實不常見。不常見,不等於沒有。比如,「西方鄴」,就在青史上有所留名。事跡見歐陽修私人所著正史《新五代史》中的《唐臣傳》。史書記載,西方鄴,是河北定州滿城人。
  • 《騎馬與砍殺2》最強兵種選擇攻略,騎兵到底哪家強?
    (其他的真的是沒法比,作戰能力不在一個層次上)1.庫塞特可汗親衛武器配備:雙手偃月刀、貴族弓、一袋草原箭 護甲配備:東方札甲,札甲護肩,東方夾板皮革護臂,東方曲面靴子,尖刺盔帶面具馬匹配備:草原鑲釘馬凱
  • 西方國家是什麼時候超過東方的
    15世紀歐洲國家興起的大航海熱潮,目的之一便是尋找印度和中國,在他們所了解的故事裡,東方物產豐富、黃金遍地,很多歷史學家都認為西方國家超過東方是在17世紀50年代後。明朝以前,中國的兵器和歐美國家並沒有很大差別,明朝的戚繼光軍隊就已經大規模裝備了火槍、火炮。只不過當時東西方火藥的冶煉技術都不發達,經常會在炮管裡發生爆炸,因此明朝雖然擁有火藥武器,但還是更喜歡使用刀具作戰。當明朝覆滅,清朝統治天下時,就更沒有使用火藥的必要了,槍炮也被丟進了倉庫。
  • 為什麼中國人不受西方待見?可能是這三個原因,厲害了我的國
    通過各個渠道的媒體消息,其實我們應該能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似乎很多西方國家的人,其實都不怎麼待見我們,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亂七八糟的言論,明明都是站不住腳的,但確實很多西方國家的人都相信的。為什麼中國人不受西方待見?
  • 西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比東方更強大的?
    西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比東方更強大的?When did the West become more powerful than the East?波美蘭茲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論點,即正是「西方」大國最初並隨後持續地開發了在美洲發現的資源,推動了它們的崛起,使之超過了「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