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小吃種類很多,以清真小吃為主,有的來自宮廷,更多的是來自民間。今兒個為您介紹老北京的一些清真小吃,希望您能喜歡。外地朋友們下次進京記得去品嘗~
門釘肉餅
北京的名小吃,許多都與慈禧太后有關係,門釘肉餅也不例外。一日,御膳廚房的師傅給慈禧做了一道帶餡的點心,慈禧吃後,覺得味道適口,非常喜歡,就問這是什麼食物。當時還沒有名字,可是太后問,不能說不知道吧?於是,廚師想到了宮廷大門上的釘帽,於是就隨口說:「這叫『門釘肉餅』」。門釘肉餅就這樣誕生了。牛肉上腦和鮮嫩肥瘦相間的部位剁成餡,調以輔料拌制,用精白麵粉和成鬆軟麵皮,包成像宮廷紅門上的門釘形狀,外焦裡嫩,清香潤口。
去哪吃:寶瑞小吃
茶湯
相傳源於明代,因用水衝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湯。如今,茶湯主要有山東茶湯和北京茶湯兩種。北京茶湯味甜香醇,色澤杏黃,味道細膩耐品。
去哪吃:茶湯李
羊雜
以前多在立秋後供應(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用羊肚、羊肺、羊腸、羊心、羊頭肉等為原料,吃時碗內放香菜、芝麻醬、辣椒油,湯色奶白,香辣味濃。
去哪吃:南來順、護國寺
麵茶
麵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補佳品,它是用麵粉放入鍋內炒到顏色發黃,麻仁也炒至焦黃,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勻,然後將搓得均勻的麵茶放在碗內,加上白糖,用開水衝成漿糊狀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為早餐或午點,很受百姓喜愛。 麵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下午售賣。有詩說:「午夢初醒熱麵茶,乾薑麻醬總須加。」 喝麵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著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
去哪吃:大興胡同麵茶、隆福寺小吃店
醬牛肉
選料很講究,鮮肉必須腰窩或腿肉,醬必須用三伏老醬,香料也要經過認真選擇。傳統製作技巧和掌握火候也是關鍵,吃時越嚼越香,十分入味。
去哪吃:馬記月盛齋
綠豆面丸子湯
時道家的素食配方,將綠豆面丸配以葷湯,就成了這款丸子湯。吃的時候,可以在湯中放入芝麻醬、醬豆腐、韭菜花、辣椒油、香菜末調味,味道更好。
去哪吃:南來順
豆汁
使用優質綠豆為原料,發酵後的豆汁須用大砂鍋先加水燒開,兌進發酵的豆汁再燒開,再用小火保溫,隨吃隨盛,極富蛋白質、維生素C等。
推薦:南來順、護國寺
杏仁豆
潔白如玉的杏仁豆腐經過冰鎮盛在碗內,兌入冰鎮過的桂花糖汁,點綴紅綠櫻桃及葡萄乾等,紅綠果料,清淡雅麗。食後甜蜜醉人,冰涼的感覺沁人心脾。
去哪吃:護國寺、三元梅園
豆腐腦
滷的味道堪稱一絕,其滷不洩,腦嫩而不散,清香撲鼻。用切得薄薄的鮮羊肉片、上等口蘑、澱粉、醬油打出的滷汁橙紅透亮,色白軟嫩,鮮香可口。
去哪吃:南來順、護國寺、王府井小吃街
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營養的小吃品種,據說奶油炸糕是1900年庚子年以後,學洋人的玩意兒,後來進行改良的。用料為麵粉、奶油、雞蛋、白糖、香草等,吃起來稍有些嚼頭。這東西一問世,便很受老北京人的喜愛。上好麵粉製成燙麵,白糖、香草粉、適量雞蛋液分幾次加入燙麵中,最後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勻。圓蓬蓬的,外焦裡嫩,香味濃鬱。
去哪吃:護國寺小吃店、隆福寺小吃店
薄餅
既薄又脆,但薄而不碎,脆而不艮,香酥可口。薄脆可以現制現吃,也可以捏碎與菜餡拌和當素餡的原料,現在通常放在煎餅中,與口感綿軟的煎餅相得益彰。
去哪吃:南來順、護國寺
白水羊頭
羊頭用白水煮熟切片,撒上椒鹽。色白潔淨,肉片薄而大,脆嫩清鮮,醇香不膩,佐餐下酒皆宜。白水羊頭的口味及技藝在北京小吃裡堪稱一絕。
去哪吃:白魁老號、護國寺
爆肚
把鮮牛肚(多選肚仁和百葉)或鮮羊肚洗淨整理後,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制的調料吃,口味香脆。
去哪吃:爆肚馮、護國寺
豆面糕(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豆面糕以黃豆面為其主要原料,故稱豆面糕。但為什麼又稱「驢打滾」呢?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製得後放在黃豆面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這一點連前人也發出疑問。《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就說:「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裡埋。何事群呼 『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還說:「黃豆粘米,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於炒豆面中,置盤上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可見「驢打滾」的叫法已約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號俗稱,不知其正名了。現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但大多數已不用黃米麵,改用江米麵了,因外滾黃豆粉面,其顏色仍為黃色,是群眾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吃。
去哪吃:白記年糕、牛街清真超市
炸咯吱盒
每到過年的前幾天,老北京人就開始攤煎餅皮,做這道炸咯吱盒。蘸蒜汁吃,內裡口感厚實綿軟,蘸料也可以加醬油,辣椒等等,外表香脆。
去哪吃:南來順、護國寺、王府井小吃街
脆麻花
將麻花坯子分批下入油中炸制,炸時用筷子將麻花坯子在油裡抖動,使條與條之間稍微鬆散開,便於炸透。焦、酥、脆,有甜味,存放幾天仍保持脆性。
去哪吃:南來順、護國寺
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睞,尤得女性食客的喜愛。糖卷果主料用山藥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輔料。山藥鮮品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精纖維及維生素等成分,是中醫傳統的用藥。中醫認為山藥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肺、腎經,有補中益氣、補脾胃、長肌肉、止瀉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大棗更是中醫和民間常用的滋補品,每100克幹品含糖量63-76.3克,並含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含量居各種鮮果之首,每100克鮮棗肉中含量達300-600毫克,人體利用率平均為86.3%。中醫認為棗肉味甘性溫,有補脾和胃、養氣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營衛不和、貧血心悸、煩躁多夢等症。卷果主料為山藥、大棗,是一道名副其實的藥膳。
去哪吃:鴻賓樓、紫光園、聚寶源
北京清真飯館兒佔有餐飲業的「半壁江山」,分東西兩派,東派以炒聞名,講究大汁大芡,西派以燒扒為主,講究白汁小芡。老北京的清真飯館從名稱上就很容易與大教館子區別,很少用「堂、樓、居、園」來稱謂,多用「軒、順」等。
清末民初曾有過「元興堂」,是冷莊子,抗戰前就已停業。現在國營清真館子級別最高的鴻賓樓是新中國成立後從天津遷來的,非北京老字號,更不能列入大教的「八大樓」。通州小樓不是「樓」,正名「義和軒」。近年又有不少新疆風味的清真餐廳在北京興起,如新疆餐廳、吐魯番餐廳、西域食府等等,與老北京清真飯館不是一個系統。現在仍存的北京清真飯館老字號當屬「兩烤、三軒、四順」。
「兩烤」:烤肉和涮肉實為蒙滿民族傳來的軍旅食法。
一烤為烤肉宛,始於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創始人是大廠一宛姓回民,先在絨線胡同西口外經營烤肉,後在宣武門外安兒胡同西口有了門臉,故稱「安兒胡同烤肉」。兩間屋子,兩個炙子。炙子是若干粗鐵條並成的,中有細縫,即非鐵鐺也非炮肉的鐵板。以松木為燃料,肉以牛肉為主,先由多種配料調好,再由食客自己在炙子上烤熟,烤時有油從炙子縫中滴下松木,形成混合香味。許多食客都是一條腿站著,另一條腿支在長凳上,邊烤、邊吃、邊飲酒,俗稱「武吃」。我小時,上世紀五十年代還趕上了,祖父和父親先去烤、吃,我們小孩等剩兒。那時宛家哥倆兒經營,弟專門選肉、切肉,哥支應顧客。不用寫單子、對單子,吃完一數盤、碗、碟,馬上報出肉多少、酒多少、燒餅多少、粥多少,共多少錢,絲毫不差。
後來在原地擴大,增加炒菜。前幾年宣內大街擴建,先在蘇州街以北路西設店,後又在南禮士路路東設店,規模更大。只是顧客自己烤的吃法兒早取消了,可以看師傅的操作,自己不能上手。也是,現在多少人吃呀,都自己烤得多少炙子,多大店面,多少周轉時間呢?
另一烤是烤肉季,始於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創始人是通州回民季德彩,原在什剎海東北岸經營烤肉,民國初年在銀錠橋北有了門臉,位置極佳,食客可以邊吃邊欣賞湖中及西山景色。烤肉季以羊肉為主。新中國成立後,門臉略北移址,擴大經營,增加炒菜。
「三軒」:即老北京清真飯館最有名的兩益軒、同和軒和同益軒,號稱「三軒鼎立」。
兩益軒始於民國初年,位在前門外李鐵拐斜街(今鐵樹斜街)三元客店,後遷至對面擴大經營,銳意革新,使清真菜從鹹味口重變為鮮香清淡、甜鹹適度,很快食客盈門。後輾轉搬遷,最後在牛街北口營業,直至牛街改建工程中拆除停業,一直未恢復。現在崇外大街的兩益軒酒樓經營川、粵菜,與老兩益軒名稱相同,但沒有傳承關係。1925年兩益軒一掌灶又在其東側創辦同和軒,以烤鴨興旺,還在北海五龍亭開設分號。同益軒始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末,位於大柵欄門框胡同,以炮、烤、涮和牛羊肚兒聞名,生意興隆。1949年停業,1985年恢復,但又在前幾年的前門地區改造中停業。今年我與夫人逛大柵欄,發現同益軒又在原地一半門臉亮出字號經營,以褡褳火燒為主,且是大肉,大吃一驚!服務人員均為外地人。攀談之下,方知系將此字號賣與外地人經營。此同益軒非彼同益軒了。嗚呼!還有幾人得之,能區分之?
「四順」:即東來順、西來順、南來順、又一順,有人加上北來順,稱「五順」。
其實北來順是護國寺小吃店擴充的,無論歷史還是菜餚均無法與其他四順比及,並稱似不合適。最火的當屬東來順,不僅連鎖店遍於京城和各地,還設至海外。正址在王府井東安市場,始於1914年,創始人為滄州回民丁德山。開始在東安市場賣豆汁兒、扒糕等,1906年設東來順粥棚,1914年蓋房設東來順羊肉館,開始經營涮羊肉。「選料精、刀工細、佐料適口」為其經營要訣。
肉選自在城邊飼養一段時間的「餵羊」,部位僅用「大小三岔兒」和「上腦兒」,然後一層肉一層荷葉一層冰壓成已經僵硬但又未結冰的「麻凍兒」狀再切,一斤肉要切八十片兒。調料均由對門天義成醬園供應(後乾脆買下自營,並改名天義順)。
現在那麼些分號,能否保持傳統製做技藝,只有天知道。論炒菜當屬西來順,因為其經理兼主廚是老北京回民廚師之翹首禇祥(禇連祥)。禇曾先後在御膳房和北洋總統府廚房當差,創「西派」清真菜。馬連良鴨子為西來順獨有。據傳馬連良是西來順常客,一次某軍閥的小舅子和某處長為爭座而大打出手,傷及禇祥。馬連良挺身而出救護禇並平息事端。為此禇在馬指點下,改進香酥鴨而成一道新菜,延續至今。
西來順最早在西長安街,系六家聯辦,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歇業。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阜成門內大街恢復,後因拓寬馬路遷至北新華街。南來順原址在菜市口,以經營小吃為主,後遷至大觀園西側,經營小吃外又著力創新炒菜,其炮糊、油爆肚仁兒,均因有名而限量供應,還有桃仁鴨方等特色菜,名聲大振。炮肉要用一指厚的鐵板。據說京韻大鼓之王劉寶全愛吃炮肉,下場後必到戲園附近一飯館去吃。
日久天常,廚師估計時間快到,就炮好等候。一日劉下場晚些,炮肉已幹硬略糊,別有風味,遂歪打正著,成為一道新菜「炮糊」。又一順始於1948年,原址在西單以南路西,集東、西兩順之長,有「東來西去又一順,南行北往只兩家」之說,後因西單路口改建遷至西黃寺大街路南。要說「順」,還有南恆順,位於前門外大街路西,因為傳說乾隆在此吃過飯,而俗稱「一條龍」,至今仍在,原名倒無人知曉。
清真老飯館兒有名的還有白魁(燒羊肉麵)、同聚館(餡餅周,歇業已久)、恩元居(炒疙瘩,原在煤市街路西,後遷至後海九門小吃)等等。
作者:老北京記憶,來源北京土著
【推薦·清真美食做法】清真烤羊排最香,10種做法,收藏吧~/20種經典家常牛肉的做法|建議收藏/清真美食|紅燒羊腿的做法/清真美食|銀絲羊肉的做法/新疆美食|盆盆肉(糊爾燉)的做法/養生食譜|煮羊湯的做法/清真海鮮披薩的做法/清真美食|炒米粉的做法/15種美味羊肉的做法|建議收藏/新疆美食|椒麻雞的做法/新疆椒麻雞的做法|建議收藏/回族小吃:粉湯的做法/新疆湯飯的做法/圖文手把手教新疆拉條子做法/新疆揪片子的做法/回族小吃發子面腸做法/新疆拌麵的做法/酥香烤羊排的做法/簡易牛肉乾做法/咖喱帶魚的做法/冬季食譜|教大家做燜羊肉/教大家做胡蘿蔔燉羊排/清真美食|小酥肉的做法/教大家做祖傳秘制醬牛肉
【推薦·伊朗菜製作】伊朗美食|伊朗名菜"古爾玫薩伯斯"的做法/伊朗美食|教做伊朗茄子洋蔥醬 Halim Bademjan(帶視頻)/伊朗美食|教你做伊朗版「羊肉泡饃」Dizi/伊朗美食|教你做最好吃的Chelo Kabab(節日招牌菜)/伊朗人家請客做些什麼菜/伊朗美食|教大家做伊朗烤羊排/伊朗美食|教大家做牛肉豆子燉菜/伊朗名菜Khoresh Baadenjaan的做法/伊朗美食|伊朗的牛肉湯 Abgoosht/教大家做西班牙海鮮飯(帶視頻)/伊朗美食|教大家做伊朗雞絲燜面/如果去伊朗加茲溫,一定不要錯過這道菜!/特別推薦一些伊朗菜,你都吃過嗎?/伊朗羊肉泡饃(دیزی , deezee)的做法帶視頻/伊朗特色沙拉菜做法|視頻製作
長按二維碼,請識別關注【花拉子模書苑】
讀書·養生·美食·熱愛生活
文章投稿·支持推薦·商務合作
可發至郵箱1361267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