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西打的騰衝戰役有多慘烈?日本軍官見勝利無望,選擇自殺

2020-12-16 陣匠

二戰時,軸心國日本在其餘反法西斯國家的攻勢下節節敗退,損失慘重,於是日本抱著挽回損失的想法,於是在太平洋加上東南亞挑起了新的戰爭,還斷掉了中國用來接收國際物資的重要通道,雲南到緬甸的公路,滇緬公路。由於這些前提,肩負使命的中國遠徵軍被派到了戰場上,支援盟國作戰,而且再次疏通滇緬公路,可是我軍此前並沒有來過這裡,對當地的一些地點和路線都很陌生,對當地的飲食等種種東西都不能立馬適應下來,很多人身體不適,加之我軍是單獨作戰,沒有得到任何支援。遠徵軍們折損了不少兵力,以滇西騰衝戰役為甚,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在開始說騰衝戰役以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騰衝,騰衝位於我們國家的雲南地區,在雲南省保山市的西部,東面的隆陽區是保山市的轄區,南邊則是兩個縣,分別叫龍陵和梁河,西邊主要就是盈江縣,以及緬甸,東北方位旁邊是瀘水市。從騰衝到昆明有600公裡的樣子,距離緬甸要更近一點,到密支那只有200公裡,要到印度雷多的話,和到昆明的路程差不多,都是600公裡的樣子,是連通南亞東南亞的咽喉通道。也就是說,騰衝具有極高的戰略意義,地理位置非常關鍵,日軍以前曾佔據過這片區域,接著就是無數花樣百出的工事被日軍相繼建造起來,後來終於被中國遠徵軍奪了回來。

一九四三年,中國遠徵軍第二次遠徵緬甸,中國駐印軍5萬大軍於1944年5月抵達緬北八莫。為了牽制日軍,國內的遠徵軍也於1944年5月11日在怒江以西,對日軍進行反攻。由於日軍方面戰線過長,兵力短缺,僅7000餘人,因此只得在松山、騰衝等重要戰略點修築牢固的工事來阻擋我軍進攻,以期堅守待援,或者給我軍造成重大傷亡,迫使我軍放棄進攻。面對日軍堅守不出的戰略,我軍則選擇全線進攻的方式,集中優勢兵力火力優勢,北自片馬,南至滾龍,西渡怒江,整條戰線長達四五百公裡,這也是中國抗戰史上,十分罕見的大規模進攻作戰。

1944年5月,中國遠徵軍開始在騰衝集中所有優勢兵力進攻日軍,日軍利用騰衝超強的防禦工事,頑強作戰。即使遠徵軍已經進入騰衝,也還要不斷地與日軍進行巷戰,對於騰衝的收復還需要進行一間屋子一間屋子的爭奪,故整個進攻的過程異常複雜繁瑣,在突破了險要地勢後,繼而就需要對騰衝的制高點——來鳳山進行奪取任務。來鳳山作為日軍防禦工事的重點,鐵絲網,極具殺傷力的地雷和炸藥數量巨大, 光是殲滅此處的日軍就總共耗費了我軍14天時間。 在1944年9月12日這天, 戰鬥即將結束, 騰衝城的日軍終於被中國遠徵軍全部殲滅。

自1945年5月11日,美軍協助遠徵軍強渡怒江為起點,直到差不多過了一個月,奪回了騰衝,這場戰爭打了127天,發生的戰役差不多有40次,敵方的關鍵人物被擊斃了兩個,還有6000多名普通士兵,還有很多軍官眼見勝利無望,而選擇了集體自殺。在這場戰爭裡,遠徵軍也是犧牲巨大,死亡人數為9168人,在傷亡方面經過統計更是超過了1萬。不過贏下戰爭的獎勵,就是能獲得許多新式武器,比如有野山炮,步兵炮,以及迫擊炮和重機槍,以及大量的輕機槍,還繳獲了二十輛以上的汽車。戰役結束後,日軍遺留的屍體都被埋到了一處地方,以後,這裡就留下了一個稱為倭冢的地方,也是日本侵略別國的堅實證據。而我們的很多先輩,以及少量的盟軍士兵也永遠留在了騰衝。

戰爭結束後,人們又對騰衝戰役的數據進行了梳理,中國遠徵軍第一次共調動了7.2萬兵力進入戰場,主要有5個師及4個加強團,除了這7.2萬兵力以外,還有預備部隊,主要有11個師,相比之下,駐守滇西的日軍總人數僅1.1萬人,駐守在騰衝的日軍僅2000人左右。在有強大盟友美國空軍的支持,以及中國兵力佔優勢的情況下,我軍依然損失慘重,但有必要作說明的是,在進駐騰衝的兩年多時間裡,日軍在此進行了精密的部署,在騰衝一帶構築了強大的軍事防禦工事,另外騰衝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騰衝城攻難守易,十分不利於遠徵軍發起進攻。並且遠徵軍只能依靠現存的兵力和援助,沒有辦法從後方得到支援,而日軍就恰恰相反,因為佔領了滇緬公路,所以日軍不受交通限制,物資等援助都可以成功送達。

且將傷亡情況暫放一放,先說整個騰衝戰役,它對於我們國家的整場抗日戰爭具有轉折性意義,是我國即將走上反攻之路的標誌,當然這場戰鬥中騰衝百姓是戰勝的一大因素,舉個例子,搶佔來鳳山時,為了達到此目的,雙方在來鳳山進行了長達17天的交戰,當時很多百姓都給予了極大的幫助,很多百姓自發成為志願者。

為遠徵軍的戰士們提供沙袋、子彈等物資,讓戰士們無需為後勤感到擔心,而且還要竭盡全力讓戰士們吃上飽飯,遠徵軍的戰士們感受到百姓們對他們的完全擁護與支持,在戰士們與百姓們惺惺相惜的過程中逐漸增長了士氣,很快,中國遠徵軍由於得到盟軍戰機的強大武器,一路披荊斬棘並將來鳳山的多個制高點一舉拿下, 次日,300餘名日寇趕來進行支援任務,他們都是來自騰衝城內的日軍,結果直接落入遠徵軍的包圍圈裡。可見老百姓對於騰衝戰役的勝利具有重要意義,甚至沒有老百姓可能就沒有這麼大的成就。

今時今日當我們再次說到在抗日戰爭還未結束時所發起的遠徵軍騰衝戰役的時候,不得不承認它對於整個抗日戰爭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這場戰爭的勝利在當時對整個戰局的影響力是當代人所不能體會到的,比如說,事實上,在騰衝戰役勝利以前,我國對日發起的大型進攻作戰沒有一場是獲得了勝利的。極少數勝利還是在保衛戰裡獲得的,並且騰衝戰役還創造了不少在二戰中也絕無僅有的戰績,就比如說它是高海拔的山地作戰,讓德意日三國在中東順利會師的想法再也無法實現。最重要的是徹底拉開了中國獲得抗日戰爭主動權的序幕,極大的鼓舞了全體中國軍民的抗戰熱情。

歲月如梭,時代的齒輪一直都在轉動,騰衝戰役已經是70多年前的事情,騰衝戰役結束後不久,為了紀念在這場戰役中同日軍作戰英勇犧牲的遠徵軍將士們,在雲南騰衝修建了一座陵園,全名騰衝國殤墓園,墓園內安置著騰衝戰區的抗日烈士,還有一部分犧牲在騰衝戰役中的反法西斯同盟戰友。

今天的我們在對抗日英雄的事跡進行懷念時,從而體會並傳承他們英勇無畏的抗爭精神,與此同時,還能大大堅定對國家、社會以及民族的歷史責任感,民族認同感以及歷史使命感。通過對革命先烈們的一系列祭奠儀式,我們不僅向抗日烈士們傳達了感激之情,還有了學習他們高尚精神的最好途徑,在今後為祖國添磚加瓦的奮鬥事業中也獻出自己的力量。

收復一個騰衝縣城,似乎只是整個抗戰中的一小段情節,是一個比較具備代表性的勝利,不過,中國遠徵軍,沒有畏懼日軍猛烈的炮火,遠徵異國,奪回了至關重要的滇緬公路,有力支援了盟軍作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留下濃墨一筆。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在抗擊外敵入侵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無數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生命、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和平穩定的生活,他們不分性別、不分年齡、不分地域,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中華民族新的長城,保衛了民族的獨立,迎來了民族的解放,我們不能浪費這美好的時光,實現先輩們讓民族復興的偉大理想,中國的崛起和發展也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貢獻,我們也必定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相關焦點

  • 騰衝元素:滇西抗戰之【著名戰役】
    第76師加強團在平達街與日軍激戰,雙方損失慘重,日軍以馱馬百餘各載屍體兩具向西北逃竄,沿途鮮血淋漓,綿延5公裡。以後遠徵軍逐次包圍了平達,以掩護擔任進攻主力的第20集團軍側背安全。我攻擊龍陵之部隊,曾一度攻克龍陵縣城,因松山為敵據守,尚未攻下,大部隊補給,靠人力繞道輸送,困難重重,6月中旬又放棄龍陵縣城。新28師傷亡過重,無力攻取松山。至6月24日,第8軍接替臘勐街、陰登山既得陣地後,轉向龍陵。由於松山不克,滇緬公路不通,交通運輸困難,以致反攻龍陵、騰衝,得而復失。所以說松山戰役是滇西戰役中關鍵性的戰役。
  • 慘烈的滇西松山戰役,中國遠徵軍如何打破戰場僵局?
    而在東南亞戰場,中國遠徵軍吹響了反攻的號角,經過浴血奮戰,不僅收復了失地,還與盟軍遙相呼應,一舉打通了中印公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場取得了意義重大的勝利。然而,勝利不是無代價的!滇西反攻以松山戰役最為慘烈,為了奪取這一要地,遠徵軍將士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現在,我們就來重憶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
  • 松山戰役有多慘烈?上千「娃娃兵」犧牲,年齡最小的只有9歲
    1944年5月,中國為了打通緬甸公路,20萬中國遠徵軍集結在滇西,準備進攻松山、騰衝和龍陵。為了儘快與駐印軍取得聯繫,指揮官決定主攻騰衝,龍陵方向以防禦增援日軍為主。然而,因計劃早已洩密,日軍提前做了準備,故遠徵軍在進攻高黎貢和騰衝時損失慘重,只好改變作戰計劃。
  • 如果你是中國人,到了騰衝一定要去國殤墓園,滇西抗日紀念館
    如果你是中國人,到了騰衝一定要去國殤墓園,滇西抗日紀念館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我到雲南採風的同時能不去憑弔那裡的抗戰英烈嗎?騰衝的當地朋友說,如果你是中國人,到了騰衝一定要去國殤墓園。你會得到心靈的洗滌、精神的升華。1944年就在滇西,就在我腳下這片雲貴高原西部的土地上,中華兒女先後打響了著名的騰衝、松山戰役。
  • 抗日戰爭有多殘酷?我軍一個機密洩露導致遠徵軍付出慘重代價
    在取得巷戰的勝利之後,遠徵軍繼續進攻來鳳山,但是遠徵軍發現,日軍將來鳳山上所有的樹木都給砍了,攻擊部隊沒有掩護,暴露在日軍火力之下,根本無法想像實際戰鬥有多慘烈。終於在7月27日,日軍放棄了反撲,遠徵軍完成了收復來鳳山的任務。
  • 騰衝,我虔誠地向你走來
    第五天後我們這個散客團在瑞麗解散,一團人都直接從瑞麗回昆明,唯獨我又坐了7個小時的車程返回騰衝,我要去騰衝來鳳山等抗戰遺址、國殤墓園看看。騰衝的傍晚滇西抗戰在中國抗戰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有著數個第一。遠徵軍從滇西入緬抗擊日寇是中國軍隊近代以來第一次走出國門;克復騰衝戰役是第一個讓日軍在侵華戰爭中「玉碎」的戰役(「玉碎」即一個聯隊全殲滅);國殤墓園是日本投降前第一個由民間籌劃,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出資建成的抗日烈士陵園;滇西遠徵軍是在日本沒投降前就首先將日寇趕出了國門;騰衝是抗戰期間第一個光復的縣城。今日騰衝北門城樓
  • 騰衝戰役時我軍由於新兵多和日軍防禦體系完善造成大量傷亡
    而Y部隊則是由雲南出動收復我滇西國土的遠徵軍,官兵們用鮮血和生命,擊潰日寇盡復怒江以西領土,與駐印軍勝利會師。 八年抗戰期間,日軍在中國戰場僅焚毀了兩面天皇御賜的「聯隊旗」,一面在松山,另一面就在騰衝。 滇西淪陷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隨著首期中國遠徵軍的大敗,日軍趁勢追殺進入雲南,一直推進到怒江西岸才被宋希濂所部遏阻。
  • 餘戈 | "玉碎"與"慘勝":鮮為人知的滇西抗戰
    ,只有三次是他們所說的「玉碎戰」,也就是日本人被全部消滅的戰役,它們就發生在滇西的松山、騰衝和緬北的密支那,這三場「玉碎戰」都是中國人打下來的,中國軍隊為此付出了慘重的犧牲。,日軍的防禦體系有三個支撐點:松山、騰衝、龍陵。
  • 槍聲消失70年了 滇西抗戰的這些歷史你還記得嗎
    中國遠徵軍的槍聲從這裡消失,迄今已經70年了。  每一塊墓碑上,都深深鐫刻著烈士的姓名和軍銜。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撫摸著墓碑上那凌厲的筆鋒,仿佛聽得到大地深處低沉的怒吼,聽得到沉睡官兵血脈賁張的心跳。一座座墓碑,如扇形從山底拱列至山頂,恍惚間,似有無數個靈魂從碑中破石而出,由石碑幻化為列隊的士兵,在晨練、在出操、在衝鋒、在進攻、在訣別。
  • 雲南有一座墓,埋著4名日本軍官,日本人抗議,中國堅決說不行
    文|歷史追不停 雲南有一座墓,埋著4名日本軍官,日本人抗議,中國堅決說:不行。 1942年5月10日,292名日軍竟然不費一槍一彈就佔領了我國的雲南騰衝城。
  • 松山戰役:此仗打得十分慘烈,8000名抗日戰士犧牲,日軍無一生還
    松山戰役:此仗打得十分慘烈,8000名抗日戰士犧牲,日軍無一生還文/觀心通史1942年5月,中國援緬遠徵軍全線敗退,日軍趁機攻入雲南,騰衝瞬間淪陷,滇緬公路也被日軍切斷。1944年5月,抗日形勢發生重大的變化,中國在滇西集結20萬遠徵軍,準備重新打通滇緬公路。遠徵軍率先攻打了龍陵、騰衝和松山等要地。松山地處雲南龍陵縣東北部,雄踞怒江西岸,具有地形優勢,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抗戰時期,日軍守備隊為了守住松山,駐守了日軍56師團113聯隊3500多名士兵。並在松山建立了40多處互為犄角的據點,構築了被稱為「東方的馬奇諾防線」的防禦工事。
  • 這場抗日血戰有多慘烈?一個營上去最後就剩8人
    松山戰役,又名十戰松山。它是日本軍國主義眼中的「玉碎之戰」,更是中國遠徵軍以血肉之軀奪取勝利的代名詞。此戰,中國遠徵軍全殲駐守松山的日本侵略者,打通了滇緬公路,使抗日戰爭由此進入反攻階段。但這次勝利是以極其慘烈的代價換來的。
  • 走進遠徵軍雕塑群,一起深入了解滇西最慘烈的松山戰役
    遠徵軍雕塑群,位於雲南省龍陵縣,滇西抗戰松山主戰場遺址南側幾百米處松山戰役歷時95天,中國遠徵軍以傷亡7783人的代價,擊斃日軍1200多人。一個排的戰士前往戰場,結果三十分鐘只剩下四人數萬將士的熱血灑入滇西大地,是那麼悲壯慘烈,他們是值得銘記的民族英雄這場戰役還有一群娃娃兵,上千名「娃娃兵」在戰場中遭到了敵人殘害,最小的娃娃兵九歲就倒在了血泊中。
  • 騰衝之役:我軍採用「焦土作戰」方式,城內竟然留下來2座建築
    而且,這一仗竟然打了4個多月。雖然,我軍傷亡人數要比日軍大出2至3倍,可以說是死傷慘重。但這場仗畢竟是我們打勝了,連日軍第184聯隊指揮官長藏重康美,也死在我軍槍下。9月8日,我新一軍勝利光復騰衝。據當年的老兵回憶,在打騰衝的時候,我軍派出3個師攻打日軍的一個師團,雖然我軍人數上佔優,但戰鬥依然持續3個多月,戰況慘烈程度令人膽顫心驚。當時,騰衝城被炮火滿目瘡痍,沒有一個人能走出來,就連老百姓都沒有一人出來,路邊大樹全被機槍掃斷了。
  • 血戰滇西緬北,最慘烈的一仗在哪?松山反擊戰日軍集體「玉碎」
    滇西緬北血戰,打通西南國際交通線 為確保這次戰役能夠奪回滇緬公路打通西南國際交通線,我國集結了二十六萬人的精銳部隊,盟軍方面也出動了大批飛機助戰
  • 二戰太平洋戰爭最慘烈的戰役: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的戰爭目標是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到1943年馬裡亞納海戰後,日軍的戰爭目標修改成了「確保皇國生存」。戰爭到了1945年4月份,日本的戰爭目標變成了「全民玉碎」。因為此時美國人帶著撲天蓋日一般的艦隊來踹日本的國門兒了!1945年4月,衝繩戰役爆發。
  • 中國有一座墓,埋葬著4名日軍軍官,雙手反綁,墓碑上刻著兩個字
    中國雲南省西部的騰衝是一個毗鄰緬甸的邊境小鎮。1942年4月,日軍佔領緬甸臘戍,並未引起中國駐騰衝軍隊的警覺。當年5月4日,日軍佔領了騰衝統領的龍陵縣城。消息一出,騰衝頓時陷入混亂。5月10日,日軍第56師團146,148團輕鬆佔領騰衝。日軍進入騰衝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 雲南公墓葬著4名日軍,日本曾多次討要被拒,網友表示:繼續跪著
    於是,1944年的5月份,為了收復滇西的淪陷地,打通這條國際運輸大動脈,令反法同盟國的援助物資可以順利的達到中國,中國的遠徵軍開始發起了對滇西的反攻。騰衝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節點,遠徵軍的右翼軍第20集團調集了6個師的兵力打算強渡怒江,血戰邊界。後又在同盟國友軍的幫助下圍攻騰衝城,這場戰役打了足足4個月,終於將騰衝徹底收復。
  • 騰衝國殤墓園為什麼有霍揆彰,卻沒有杜聿明衛立煌和宋希濂?
    紀念館的內容包括從抗戰開始到滇西反攻的全過程,其中包括了遠徵軍第一次出徵緬甸的過程,敗退到印度之後改編而成的駐印軍,以及1944年為了打通中印公路而舉行的滇西緬北的反攻作戰,其中就包括收復騰衝的整個作戰過程,其中比較重要的龍陵、騰衝和松山幾次戰役都有反映。當然,其中少不了的元素是中美合作。
  • 衝繩島戰役,最慘烈的一場鬥爭:第三十二軍把美軍拖入鬼門關
    在二戰末期有一場戰役,這場戰役打得非常慘烈,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這個時候美軍勢頭正勝,一路奏起勝利的高歌。原來美軍計劃先攻佔日本佔領的臺灣,然後再以此作為基礎去轟炸日本的本土,不過沒多久美軍就改變了計劃。因為如果直接打臺灣,可能遭到日軍的頑強抵抗,犧牲過大,所以美軍選擇先攻打衝繩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