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澄
彭城之戰,項羽領3萬人,大敗劉邦56萬人,他一生除最後一戰,從無敗績,為何最後輸給了劉邦?
項羽真當得上「霸王」二字,絕對的戰神,打了一輩子勝仗,更是能夠以少勝多。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巨鹿之戰」、「彭城之戰」都是項羽的傑作。
巨鹿之戰,項羽以5萬人對章邯40萬人,九戰九勝;彭城之戰,項羽以3萬人對劉邦56萬人,把劉邦打得落花流水,一路打下來,劉邦幾乎全軍覆沒。
劉邦是經常打敗仗的。而項羽最後卻失敗了,為什麼呢?
劉邦做了皇帝以後,有一次在雒陽南宮的酒宴上,問他的列侯諸將:「我為什麼能得到天下?項羽為什麼會失去天下呢?都不要隱瞞,實話實說!」
高起和王陵蠻實在的,說道:
「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意思是說,跟著你幹,有戰功就能得賞;跟著項羽幹,啥也沒有!所以都願意跟你幹!
劉邦聽了,說道: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這是《史記》裡記載的。
劉邦非常有自知之明:我雖然不行,但我會用人!我有張良、蕭何、韓信,能人盡其用。所以我能得天下!
項羽呢?他自己非常厲害,但他只有一個範增還不能好好用,所以他才會失敗!
劉邦會識人、會用人!這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吧!
項羽真英雄,很少有人能入得了他的眼,於是少人擁戴,所以最後落得個自刎烏江的結局!
所以說,真正的領導,最需具備的是識人、用人的能力,專業能力可以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