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重大考古發現——「但使龍城飛將在」的匈奴龍城被發現

2020-12-23 東郭內史

我們所熟知的唐詩「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提到了漢代名將衛青奇襲匈奴龍城的偉大勝利,更是揭開了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龍城在匈奴社會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單于庭中專門用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地方,《漢書匈奴傳》記有「五月,(匈奴)大會龍城,祭其先、天地、鬼神。」漢代的龍城到底在何處?

《出塞》王昌齡

龍城到底在哪裡,一直都有爭論,但近日蒙古國烏蘭巴託大學宣布,經過多年的考古探索,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終於在蒙古國中部地區離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市西部約470公裡處被找到,而且遺址中還驚現「天子單于」「與天無極,千(秋)萬歲」的漢字雕刻在巨型的瓦當上。

「天子單于」瓦當

而另外一塊殘片上的文字釋讀為「天子單于與天毋極千萬歲」。「與天毋極」是漢代瓦當上常見的文字。如果此處被確認為《史記》和《漢書》中記載的「龍城」遺址,無疑這將是繼漢代「燕然山銘」之後,蒙古國又一項重大考古成果。

考古現場

當然這次發現的龍城遺址未必是漢代大將軍衛青出徵大勝的龍城,匈奴是遊牧民族,龍城也未必始終固定在一個位置,甚至可能不止一處。

遺址位置:蒙古國杭愛省
杭愛省額勒濟特縣

匈奴是我國北方最著名的遊牧部族之一,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都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近年考察蒙古和外貝加爾地區,調查發現和發掘的匈奴時代城塞和村落遺址,對於研究匈奴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匈奴的龍城找到了,飛將是誰?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這首七言絕句《出塞》,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吧?近日,考古界傳來一個重大發現消息,蒙古學者經過多年的探索挖掘,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以西大約470公裡的地方,發現了2000多年前強大剽悍的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的政治宗教中心------龍城的遺址。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中的匈奴龍城可能找到了?此龍城並非彼龍城!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詩中的匈奴龍城多年來一直不確定具體位置衛青出徵大勝的龍城漢朝史書也沒記載具體在哪蒙古國國立烏蘭巴託大學18日宣布,經過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終於在蒙古國中部地區被找到。
  • 龍城飛將到底飛到哪裡了?龍城遺址已在蒙古浮現
    關於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只記載其大概位於今蒙古國杭愛山脈一帶。蒙古國國立烏蘭巴託大學近日宣布,經過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終於在蒙古國中部地區被找到。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逐步深入,專家們驚奇地發現寫有漢字「天子單于,與天無極,千(秋)萬歲」的巨型瓦當,遺址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以西大約470公裡處。
  • 但使龍城飛將在,龍城在哪裡?
    到底哪裡才是王大詩人詩中的那個龍城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詩中的龍城和匈奴有關,一定是在北方。但是這還不夠,要搞清這個問題,還是太難,因為涉及到前面我們提到的「飛將是誰」的問題。「飛將」是誰?主要有幾種比較主流的說法,一種指衛青,一種是指李廣。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認為統指衛青和李廣兩人的,為了避免問題過於複雜,這種說法暫且不論。
  • 龍城飛將——龍城是哪兒 飛將是誰
    出塞曲這首詩太出名了,以致 「秦時明月」都寫成歌詞了,又被動漫借用為名字。「龍城飛將」也引起了後世的共鳴,多次被引用,那麼這「龍城」是哪兒呀 ?「飛將」又是誰呢 ?其實,這個「龍城飛將」說的是兩個人的事情,古代文人寫作,以實物代事件,以事件代人物也是比較常見的手法。首先,這個龍城指的是匈奴祭天的地方,匈奴人稱之為龍城。這裡的事件就是,衛青北伐匈奴破龍城。所以這個「龍城」指的是衛青。
  • 「但使龍城飛將在」的龍城飛將是衛青還是李廣?已經可以確定了
    但是,由於年代久遠,人們對詩中的「龍城飛將」的理解出現了偏差,「龍城飛將」到底指誰?千年來也是爭論不斷。這些爭論歸納起來有大致有以下幾個觀點:一, 龍城飛將指李廣;二, 龍城飛將是衛青;三, 龍城指衛青,飛將是李廣,龍城飛將是衛青和李廣兩人並稱;四, 龍城飛將是指駐守邊關的所有將士
  • 但使龍城飛將在,「龍城飛將」到底指誰?
    稍讓讀者困惑的,是詩中第三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一般注本會註明「飛將」是李廣,課本上好像也是這樣注釋的。可能有人覺得有點武斷,起碼不夠嚴謹。然而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判定李廣的直接證據,就是「飛將」二字。「飛將軍」經史記潤色,幾乎成為李廣的專稱。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龍城飛將是指李廣嗎?
    作者的觀點很明確,龍城飛將要是在,胡馬就不敢度過陰山,那麼,龍城飛將說的是誰,不少人可能認為是漢武帝時期的飛將軍李廣,事實上,龍城飛將真的是指李廣嗎?恐怕未必,至少不單純指李廣。飛將軍李廣李廣綽號飛將軍,是漢朝對抗匈奴的得力幹將,曾經鎮守邊疆,打得匈奴破膽,聽見李廣名字就犯怵。
  • 「但使龍城飛將在」 原來說的是朝陽
    因為:第一,李廣沒到過匈奴這個地方去任職,而且「龍城」是匈奴的「王庭」,這種情況,李廣如何能為「龍城飛將」呢?第二,假若李廣是匈奴的「龍城」的「飛將」,那麼他不就成了匈奴的「飛將」了嗎?,既是匈奴的「飛將」,他又怎麼能「不教胡馬度陰山」呢?由此可知,如搞不清「龍城」的具體所指,就會為明晰此詩的內在含義造成不小的理解困難。如何破解?先來看看各注釋版本的解析與說明吧。
  • 但使龍城飛將在
    在很多語文教材裡全部將龍城飛將解釋為李廣,這是有失誤的。然而中國的教育是嚴謹的,最終做出了修正。龍城指的是衛青,飛將指的是李廣。龍城取自衛青率輕騎奇襲龍城,飛將出自「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這個解釋其實還不如之前,以單獨的地名代指人物,這種用法極為罕見,據我所知的只有那麼一句「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這裡的韓荊州指的是韓朝宗。
  • 「但使龍城飛將在」,龍城飛將究竟指的是誰,李廣還是衛青?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首句寥寥7字,一輪明月、一座雄關,就將數百年的秦漢邊境勾勒而出。時光滄桑與蕭蕭邊關,在王昌齡筆下,如此自然唯美地結合到了一起。這綿延萬裡的邊關外啊!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中的「龍城飛將」,到底指的誰?答李廣是錯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句詩讀起來氣勢磅礴,一股子豪氣直上雲霄。這句詩是出自「七絕聖手」王昌齡。對於此首詩的解讀,很多人都認為這裡面的「龍城飛將」代指漢朝的「飛將軍」李廣。
  • 漢匈戰爭3:第一次打敗匈奴的龍城飛將到底是哪位將軍?
    而名不見經傳的衛青率領他的鐵騎衝出邊塞,深入匈奴腹地,直指匈奴龍城聖地,並搗毀了龍城,斬獲匈奴700餘人,取得漢朝反擊匈奴以來的第一場勝利。漢武帝在龍城之戰中破格提拔的騎奴衛青此前從未參與過戰爭。漢武帝不拘一格用人收到奇效。
  • 「龍城飛將」的稱號被李廣竊取了
    其實在歷史上,竊取榮譽的事情還有為數不少的,其中一個,便是「龍城飛將」的稱號。 詩曰: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七絕聖手王昌齡的這首詩,水平相當高,流傳也非常廣,然而圍繞「龍城飛將」這四個字,卻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 文化懸案:詩歌裡面的龍城飛將,指的是哪位將領?
    也由此,導致了龍城飛將的身份問題,產生了巨大的爭議。甚至在很多唐詩讀物裡面,關於龍城飛將的解釋也是存在衝突的。那麼,龍城飛將到底指的是什麼人?1、 爭議的所在主張是衛青和霍去病的網友認為,在漢武帝時代,因為衛青和霍去病對匈奴的主動突擊,導致了匈奴人沒有力量危害中原王朝的安全,因此,龍城飛將指的是衛青和霍去病,並且,這首詩歌可以這樣理解:那就是在衛青和霍去病的打擊下,匈奴人出現了巨大的傷亡,因此也就沒有力量度過陰山了。
  • 龍城飛將,不用爭論,就是衛青!
    可是,其中引用典故的一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龍城飛將」到底指的誰,一直存在爭議。是百步穿楊的漢飛將軍李廣?還是位列「韓白衛霍」四大名將之一的漢大將軍衛青?語文課本中,將「龍城飛將」解釋為衛青和李廣,實在是和稀泥的做法。
  • 「但使龍城飛將在」,「飛將」指的是誰?連教科書都出錯了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一首典型的邊塞詩,融寫景、抒情、敘事、議論為一體,既描繪了壯闊的邊塞風光,又洋溢著詩人濃濃的愛國熱情,歷來備受推崇。「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兩句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詩人對於良將的渴望。如果有像飛將軍那樣的勇將,想必胡人的戰馬就不會越過陰山半步,那麼戰爭就不會那麼頻繁,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壯士背井離鄉了。
  • 【每周詩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注釋但使:只要。龍城飛將:《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龍城飛將指的是衛青奇襲龍城的事情。
  • 「但使龍城飛將在」說的是衛青,為何許多人認為指的是李廣
    更可以斷定,衛青是全部正史和野史中,唯一確切記載率部殺進龍城的漢將軍。難道這還不能證明衛青是「龍城飛將」嗎?漢匈全面戰爭持續百餘年,衛青在序幕之戰中奇襲龍城,深入匈奴腹地,攻打他們祭祀和信仰聖地,這是漢朝在白登之圍後從來不敢想像的事情。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說的是衛青,還是李廣
    這首詩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出關萬裡去參加遠徵的人都還未回來,倘若曾經能夠抵禦外敵的龍城飛將還在的話,絕不會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關於龍城飛將,歷來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龍城飛將是李廣《史記 李將軍列傳》記載: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