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蘇晴山水花鳥作品

2020-12-16 夢回白霧尖

唐蘇晴:安徽桐城人,自幼喜畫,深受桐城派文化浸潤,常遊名山大川、摹宋元名作、訪各地名師,終厚積薄發,溢於筆下。擅作山水花鳥,畫風師法自然,崇仿宋元諸家,守成創新相彰。山水作品疊嶂沖天,跌瀑飛下,黛青罩然,蔥鬱氤氳;花鳥作品鉤勒填彩,細膩柔媚,賦色濃豔,旨趣盎然。大尺構圖高遠,揮斥方遒,氣勢磅礴;小品精緻靈動,疏密有致,寧靜致遠。

唐蘇晴作畫重精神而輕形似、物我交融而情景合一,經年臨摹習畫,終成一家。僅2019年一年之創作,就收穫頗豐。《禪雲松柏》入選趙城全國美術作品展並被收藏;《豐碩圖》入選「翰墨丹青頌祖國——安慶龍眠中國畫研究院作品展」;《春山讀書圖》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40周年全國書畫作品邀請展」;《松鶴延年》被武當山紫霄宮收藏;《紫珠圖》入選廬山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書畫作品邀請展」並被收藏。

相關焦點

  • 且將丹心付丹青——唐蘇晴國畫作品賞讀
    相對於桐城文派的桐城畫壇,同樣久負盛名,才俊輩出,如「詩畫均工」之李公麟、「馬上繪圖」之張若靄、「工畫山水」之張若澄、「篆隸鐵筆」之吳廷康,等等。以桐城文派與桐城畫派為主要代表的桐城文化,不僅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也影響了後人乃至今人的薪火傳承。在當下桐城的中國畫壇上,出現了一位名叫唐蘇晴的青年女畫家。
  • 「從於心」黃世明國畫作品鑑賞會暨《黃世明花鳥作品集》首發式
    山水為骨架,文化為靈魂,邛崍自古文風昌盛,書畫流香。在經濟浪潮衝擊下,臨邛書畫家們依然甘於淡泊 ,樂於寂寞,臨池染翰,筆耕不輟。在一幅幅精品力作中傾注對一方水土的熱愛,讀來無不讓人心潮澎湃!        為展示臨邛書畫的魅力,助推天府臨邛書畫品牌的形成,丙申初春,知止堂啟動臨邛書畫家作品鑑賞系列活動。
  • 欣賞 崔如琢山水作品新境界
    先生的畫取材甚廣,包括山水、花鳥、蟲、也間有人物。而尤以潑墨山水、荷花、水仙、墨竹、雞最多得意之作。他的作品畫如其人,樸茂厚重蒼中見溼,大氣磅礴大巧若拙,個性顯明,收放自如。無半點修錚造做之態。或簡樸古拙,深厚渾穆,或清新雅致,充滿趣味,或淋漓酣暢,妙意橫生。數丈巨幅,隨意揮灑,冊頁小品亦精奇生動,小中見大,氣勢磅礴。
  • 鬱郁勃勃 神旺氣足——畫家陳錦雄花鳥畫作品欣賞
    △花鳥作品(一)136x34cm△花鳥作品(二)136x34cm△花鳥作品(三)136x34cm△花鳥作品(四)136x34cm激夫先生的畫,大都畫的是山水和花卉,並俱見書法用筆的質感貫穿於其中。△花鳥作品(五)136x68cm
  • 【北派山水畫館】75位著名書畫家作品品鑑,大飽眼福!
    潘天壽,精於寫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其作品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礴,趣韻無窮。45 趙少昂趙少昂,擅花鳥、走獸,其作品筆墨簡練、生動,形神兼備,深受人們的歡迎。51 陳大羽陳大羽,以大寫意花鳥而著稱,尤擅畫雄雞,兼及山水、人物,作品氣勢宏偉,筆力雄健,渾厚酣暢。
  • 大景花鳥畫家高學年作品欣賞
    天津市書畫藝術網/王貴來報導在當代花鳥畫壇,書畫界瓦玉集糅,良莠不齊, 北宋《宣和畫譜.花鳥敘論》云:「詩人六義,多識於鳥獸草本之名,而律歷四時,亦記其榮枯語默之候,所以繪事之妙,多寓興於此,與詩人相表裡焉。」
  • 雷甲壽野稻穀花鳥作品價值分析
    藝術價值是書畫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使用的技法、畫論等技藝。市場價值是書畫作品在經濟流通中用貨幣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在如火如荼的書畫市場中,每件書畫作品都是具有藝術價值,但並不是所有作品都有文化承載價值。從藝術價值上來說雷甲壽師出名門,先後跟隨在書畫巨匠董壽平、新中國畫領軍人石齊、當代中國大寫意花鳥泰鬥張立辰、畫壇翹楚王明明等諸多先生身邊學習,有著精研技藝,承載文化的學習歷程。
  • 「咫尺天地——中國畫山水花鳥小品展」廣州開展
    2020 年 12 月 7 日上午," 咫尺天地——中國畫山水花鳥小品展 " 如期在臻致堂開展。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藝術顧問黃頌豪,原大公報記者汪歧,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顧問黃玉珍,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顧問陳國林,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副秘書長郭慈,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委員會副主任陳國梁,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副秘書長黃向榮,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理事黎慶芳,廣州山水畫研究學會監事龔愛,廣州市越秀區美協副監事長謝惠娟等二十四位畫家,運用筆線墨韻,將長期寫生中體會的山光水色變幻和萬物生態的靈動,構建成七十餘幅與自然山川神往心會、深幽意趣的國畫作品
  • 石開國畫花鳥作品賞析:生動傳神,寓意吉祥
    擅長寫意花鳥畫創作,兼習書法,山水。他長者為師,廣結師友,參觀學習、寫生、筆會,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豐富的閱歷、踏實的基本功使其畫藝、筆法進步神速,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作品多次在省、國內外獲獎,受到同行及廣大收藏愛好者的一致好評。
  • 流派源遠,燦如星辰——淺談明代的山水和花鳥畫派
    這些繪畫流派在我國畫史上猶如璀璨星辰,對後世山水和花鳥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董其昌《書畫合璧》卷一·山水畫派(1)院體派:院體派是中國繪畫的一個流派。如陳淳發展了水墨寫意花卉畫,周之冕創造了鉤花點葉的小寫意花鳥畫法,陸治以工整妍麗的花鳥畫著稱於世。另外,謝時臣的粗筆山水,尤求的白描人物,周天球的水墨蘭石,均別開生面。文伯仁《南溪草堂圖》卷吳門派繪畫對明末清初重要畫派的影響也很大,以董其昌為主的松江派,以及後來派生的蘇松派、雲間派等,都與吳門派有一脈相承的關係。
  • 石開國畫作品賞析:寓意吉祥如意的花鳥佳作
    而當代實力派花鳥畫家石開,就喜歡表現喜慶吉祥的氣韻,因此,筆下多些花開富貴(牡丹)、和和美美(荷花)、紫氣東來(紫藤),梅開五福、竹報平安、大吉大吉(雞)、松鶴延年等等,偏重於中國傳統的花鳥元素,表現的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吉祥之物,充滿生活情趣,寄託美好生活祈願,深得廣大藝術愛好者認可與青睞。
  • 「民國才女」何香凝女士花鳥作品欣賞
    她尤其擅長花鳥畫,偶作山水。何香凝的作品講究立意,她常借對松、梅、獅、虎及山川等的描繪,抒情明志。她的充滿鬥爭之意的作品不僅記錄著本世紀初葉以來的變幻風雲,是中國現代史的縮影,同時也是她七十年革命生涯和人格品行的生動寫照。今天分享幾幅何香凝女士的花鳥畫作品和親們一起學習,一起欣賞。
  • 畫美寓意更美 畫家石開花鳥國畫作品欣賞
    擅長寫意花鳥畫創作,兼習書法,山水。 他長者為師,廣結師友,參觀學習、寫生、筆會,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豐富的閱歷、踏實的基本功使其畫藝、筆法進步神速,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作品多次在省、國內外獲獎,受到同行及廣大收藏愛好者的一致好評。 作品賞析:
  • 石濤關門弟子——高翔的山水和花鳥
    清 高翔 山水圖軸 紙本墨筆 79.7×41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高翔這個名字很現代,其實高翔是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中的重要人物,是一個畫派某種程度上的開創者,奠基人 高翔一生不為官,是位非常有天賦的專職畫家,善畫山水、花鳥,喜畫疏枝梅花,詩書畫印都很有成就,尤其山水最得石濤真傳,清新、自然、大氣,不泥古。
  • 美術研究|畫人物是傳神,畫花鳥是寫生,畫山水是留影!
    明代唐志契說:「昔人謂畫人物是傳神,畫花鳥是寫生,畫山水是留影。」(《繪事微言》)傳統繪畫的「寫生」與當下中西結合後產生的「寫生」是截然不同的,後者可以理解為一種手段,而前者則不僅是手段,更是一種審美精神。站在中國傳統繪畫的高度上看寫生的發展過程,宋代「寫生」的表現範疇和審美取向充分體現那個時代的繪畫特色而成為繪畫史上的焦點。
  • 畫說—何大嶽山水作品展在力邦藝術港開幕
    陝西廣播電視臺著名主持人銀河主持12月19日下午,《畫說——何大嶽山水作品展》在西安力邦藝術港開幕。本次展覽展出作品六十餘幅,均為畫家近期新作。在他筆下,有青綠山水的瑰麗斑斕,有宋元山水的寫意文脈,有北方山塬的厚重蒼涼。畫家以兼容並蓄的精神從傳統中汲取營養,以筆墨當隨時代的理念不斷研習,逐漸形成個性面貌和自我特質。
  • 花鳥大師趙少昂筆下的山水!
    其作品在概括而又準確地刻劃對象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書法用筆的表現力,筆墨奇肆,布局通靈,寄妙理於豪放,寓新奇於平淡,雄秀雙至,意趣動人,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享譽海內外。趙少昂 山水趙少昂 山水趙少昂 山水
  • 美術研究|任伯年的繪畫發軔於民間,山水、花鳥、人物無一不能!
    |圖三美術研究|任伯年的繪畫發軔於民間藝術,技法全面,山水、花鳥、人物等無一不能。|圖四美術研究|重視寫生,又融匯諸家法,並吸取水彩色調之長,勾皴點染,格調清新。|圖五美術研究|任伯年書畫藝術作品欣賞|圖六美術研究|任伯年書畫藝術作品欣賞|圖七美術研究|任伯年書畫藝術作品欣賞|圖八美術研究|任伯年書畫藝術作品欣賞|圖九美術研究|任伯年書畫藝術作品欣賞|圖十美術研究|任伯年書畫藝術作品欣賞|圖十一美術研究|任伯年書畫藝術作品欣賞|圖十二美術研究|任伯年書畫藝術作品欣賞
  • 仁美大學堂學員作品展示:精彩的山水小品,醉心的學習之旅
    情寄山水小品之間——來一場醉心的學習之旅郭麗/文談起這次山水小品學習,還得從2019年年初一次偶然說起。我在微信公眾號裡不經意間讀到一篇文章——荊匡胤老師的《雅趣盡在咫尺間》,翻閱手機間,一批咫尺山水小品瞬間吸引住了我,畫面清晰乾淨,恬靜典雅,讀後但讓人覺得身心放鬆,愉悅心情……從那時起,一個想法便萌生在我的腦海中,時常思忖何時能有機會跟隨荊匡胤老師學習山水技法,但囿於山高水遠、瑣事纏身,不能參加面授學習。
  • 「津門網」畫家於承恩工筆花鳥作品欣賞
    【藝術簡歷】於承恩,河南鄲城人,生於書香世家,幼承父教,酷愛書畫,主攻花鳥兼作山水,其作品題材廣泛,對樹、荷系列尤為精妙,切個性鮮明,既注重傳統的繼承,又著力於新意的創造,多次入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