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的時候膝蓋外側總痛?是膝蓋的問題嗎?你不知道的髂脛束症候群

2020-12-11 功能性訓練師Chris

跑步時膝蓋外側疼的問題,通常各位都認為是不是膝關節跑壞了?擔心會不會影響到以後的跑步生涯或者日常活動!膝關節在一些時候雖然比較脆弱,但是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脆弱。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就是膝蓋外側痛不一定是膝關節出問題了,不過還有一個壞消息要告訴各位:膝蓋外側痛可能是髂脛束症候群引起的!

什麼是髂脛束症候群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髂脛束是什麼,在哪裡?

髂脛束是髂脛束是由緻密而堅韌的結締組織構成 。闊筋膜張肌在大腿外側部增厚形成的一縱行帶狀腱膜。上方起自髂嵴外唇,下方止於脛骨外側髁。此束纖維為闊筋膜張肌的腱膜。

髂脛束症候群的表現

很多跑友都會遇到在跑步時逐漸感到膝關節外側緊繃,並帶有灼燒感或疼痛感,疼痛多為膝蓋外側局部性的。不過漸漸地產生膝關節外側及大腿外側的放射性疼痛,在膝蓋外側可能呈現出尖銳刺痛的徵狀,在膝關節進行屈伸動作的時候會有突然的響聲,膝關節外側出現疼痛。而在跑步這類腿部重複性較多的運動時會加劇疼痛。通常在休息後會消失,但是處理不好的時候可能會加劇。在疼痛周期內,可能會導致迫性跛行。所以我們看到馬拉松比賽中後程,不少跑友只能選擇直腿行走、步態明顯異常。

跑者的髂脛束症候群發生原因

1. 過多的跑量

訓練過度是跑者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其實這也是大部分跑者患上髂脛束症候群的主要原因。每一位跑者都會在一段時間內進步飛快,而這時候很容易被進步衝昏頭腦,繼續加大跑量。但是當髂脛束與股骨外側上髁已經有摩擦的時候,過多的跑量會使髂脛束由於長期的摩擦導致損傷發炎。另外很多跑者會忽略腿部力量的訓練,和練後的伸展訓練。導致外展肌肉力量不足和髂脛束過於緊張,無法承受更多的跑量,從而導致發炎。

2. 髖外展肌力量不足導致髂脛束代償

Chris經常會和大家強調,一個優秀的跑者,一定不會缺少相關的力量和柔韌性的訓練。 由於我們日常生活的不良體態較多,如果沒有相應的肌肉力量和柔韌性訓練,就會造成一些肌肉的無力和一些肌群的緊張。通常髂脛束症候群是由於髖外展肌無力導致的,髖外展肌無力我們的腿部需要做外展動作時,就會使同樣擁有外展功能髂脛束代償完成,代償過多的時候,就會導致髂脛束緊張而縮短,從而與股骨外上髁摩擦,造成損傷。

3. 跑姿的錯誤

在跑步的訓練中,當我們沒有以正確的跑姿進行跑步的時候,各個肌肉間協調能力不足以維持身軀的穩定,尤其是負責連接四肢髖部,髖部在跑步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觀察世界各個頂級跑者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在跑步的過程中,髖部始終保持很穩定的狀態。而當髖部的動作不能很好的得到控制的時候,髂脛束會隨著邁步被拉緊,隨著長時間拉緊,導致與股骨外上髁的摩擦,從而導致損傷。

如何通過訓練改善髂脛束症候群

知曉了我們跑者受傷的原因,那麼改善髂脛束症候群就很容易啦。

1. 調整你的跑姿

沒有完全正確標準的跑姿,而只有最適合我們的跑姿,在這個跑姿下我們可以降低受傷風險和泡出更優秀的成績,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書籍或教學視頻來結合自己的跑姿進行調整,在此不做過多贅述。

2. 選擇適合自己的跑量不要逞強

選擇適合自己的跑量是及其重要的,我們可以隨著能力的增強而增加跑量,周跑量每次增加儘量在2公裡以內,不要突然增加很大的跑量從而對身體造成負擔,時刻聽從自己的身體傳來的信號,例如酸痛或疲憊,都是跑量過多的表現。

3. 增加髂脛束的柔韌性和髖外展肌的力量

增加髂脛束的柔韌性可以減少摩擦,從而改善髂脛束症候群。

而在髂脛束緊張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放鬆髂脛束,除了會造成劇痛以外,效果也不是很明顯,這是因為。髂脛束只是一條長長的腱膜,腱膜的延展性和柔韌性遠遠弱於肌肉,所以怎麼放鬆,效果都不明顯。而控制髂脛束活動的肌肉叫做闊筋膜張肌,也就是說真正緊張導致髂脛束緊張的部位是闊筋膜張肌。所以我們需要放鬆的是闊筋膜張肌從而增加髂脛束的柔韌。

柔韌訓練:

放鬆闊筋膜張肌

拉伸闊筋膜張肌

髖外展肌的力量增強可以減少髂脛束的代償,所以需要通過訓練來提升髖外展肌的力量。

力量訓練:

1.彈力帶蚌式訓練

每側10-15次;

完成兩組。

2. 彈力帶蟹走

每側15-20次;

完成兩組。

3. 單腿硬拉訓練

每組10-15次;

完成2組。

完成這一套放鬆加訓練很快就會體會到效果呢!

小結

膝蓋痛並不一定是膝關節出現了問題哦,不過有了傷痛之後一定要先去諮詢醫生,確認了傷痛原因之後,我們再根據醫生的建議來決定是否可以進行訓練。髂脛束症候群我們通過訓練和調整可以很好的改善,並使它不再復發,希望對私信留言提問的跑友們有幫助!同時沒有病痛的小夥伴們可以通過本文的建議和訓練去預防喲!

真正的大師永遠都懷著一顆學徒的心,好好跑步,不用關注我,我是Chris,致力於帶給你致力於帶給您提升跑步能力最科學的訓練方案!#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跑步膝蓋痛?你可能已經患上了髂脛束症候群!
    跑步膝蓋痛?你可能已經患上了髂脛束症候群! 跑步時膝關節外側疼痛,越跑越痛,休息後略有好轉。不跑不痛,一跑就痛。這可怎麼辦?!
  • 「跑步膝蓋痛」髂脛束症候群怎麼辦!
    「跑步膝」,是膝關節過度運動造成的外側膝蓋傷害。  髂脛束就是你大腿外側的一根筋膜,是運動時的剎車組織。可以這麼簡單的理解,大腿外側是沒多少肌肉組織的,最主要的結構就是髂脛束,可以把髂脛束想像成是一根巨大的橡皮筋,他連接了你的大腿和小腿,是固定膝關節的重要結構。跑步時,這根橡皮筋就會和你的膝關節產生摩擦,摩擦久了摩擦過度,發生炎症,這時候髂脛束的滑動受到阻礙,你就會覺得疼。(膝關節周圍的滑囊能潤滑摩擦,但有個限度)。
  • 跑步膝蓋痛,是髂脛束症候群?還是髕股關節症候群?
    跑步有什麼好處聽到最多的答案應該就是強身健體、塑形減肥真的僅此而已嗎那你對跑步的認識就太不到位了圖片來源:Pixabay但你可能不知道跑步膝並不是一種病而是跑後膝蓋痛症狀的總稱>有可能是髂脛束症候群也有可能是髕股關節症候群康復的側重點也不一樣1 都是跑步膝,症狀有差異!
  • 膝蓋外側痛?
    髂(qià)脛束症候群,這個非常拗口的詞語英文名叫Illiotibial band syndrome,簡稱ITBS,是跑步中最常見的傷病,也是最不被跑友了解的一種傷病。主要症狀表現為膝蓋外側疼,跑了不到5公裡,就感覺腿斷了似的。停下來後會稍微能感覺到膝蓋外側有摩擦,雖然走路問題不大,但上下樓很難受,膝蓋沒法彎曲,只能直上直下。
  • 跑到一半膝外側痛,你可能是遇見了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二、髂脛束的功能根據髂脛束的解刨,髂脛束的功能也可以理解是闊筋膜張肌和臀大肌的功能,闊筋膜張肌和臀大肌上部參與髖關節外展之外,分別還能使得髖關節屈曲內旋和伸展外旋。正常情況,闊筋膜張肌和臀大肌上部張力保持平衡,從而維持骨盆的正確位置。三、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症狀1、膝關節外側疼,刺痛感。2、跑步後半程痛,停止跑步消失。
  • 跑到一半膝外側痛,你可能是遇見了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常見的跑步損傷:髂脛(qia jing)束摩擦症候群。2、跑步後半程痛,停止跑步消失。3、跑步或者上下樓梯痛,走路不痛。四、檢查方法1、壓痛。很簡單直接用手按壓,膝關節外側上方2-3釐米(也就是摩擦點)的地方就會有明顯的壓痛。2、擠壓測試。
  • 膝關節外側疼痛(髂脛束摩擦症候群),該怎麼辦?
    你的難點,就是我們解答的重點。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昨天有跑友留言問:大腿外側髂脛束的位置出現疼痛,是怎麼回事?這極有可能是遭遇了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很多跑友經常會出現膝關節外側疼痛的情況,並且痛感時輕時重。開始多為跑步後疼痛,發展到後期跑步中都疼痛難忍。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如何去康復緩解。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症狀和誘因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是最常見的跑步慢性損傷之一。它的症狀是,膝關節屈曲大約30°時,下樓、下坡、轉彎時,感覺膝關節外側出現疼痛。
  • 髂脛束症候群的防治
    髂脛束症候群(ITBS),可以說是跑者常見傷痛中殺傷力比較大的一種。症狀來襲時,膝蓋外側的疼痛讓人完全邁不開步子,更別提跑步了。這種傷痛是由什麼引發?又應該如何預防和應對呢?大部分的跑友在認識髂脛束症候群時對其初始印象便是膝關節外側疼痛。現在運動醫學界對於此現象有大致三種解釋。第一種也是比較經典的解釋認為,緊張的髂脛束在膝關節做伸膝屈膝的動作中不斷的摩擦股骨外上髁,將髂脛束綜合症的疼痛原因解釋為過度摩擦,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也經常將髂脛束症候群稱為髂脛束摩擦綜合症的原因。
  • 這些動作,能有效緩解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很多跑步的人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膝蓋周邊會疼痛,很多人只會覺得是膝蓋痛,其實錯了,這個症狀我們稱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小黑在這先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髂脛束摩擦症候群:髂脛束就是你大腿外側的一根筋膜,你可以這麼簡單的理解,你的大腿外側是沒多少肌肉組織的,最主要的結構是髂脛束,你可以把髂脛束想像成是一根巨大的橡皮筋,他連接了你的大腿和小腿,是固定膝關節的重要結構。當你跑步時,這根橡皮筋就會和你的膝關節產生摩擦,當摩擦過度,髂脛束的滑動受到阻礙,你就會覺得疼。
  • 乾貨丨跑步膝痛?如何完美終結你的髂脛束症候群!(文末福利)
    髂脛束症候群雖然不是什麼大毛病,卻是跑友最害怕遇到的跑步問題,因為這個伴隨著跑步而產生的問題實在是太影響跑步了!有時候感覺良好,你就出去跑步了,但跑了幾公裡就疼的跑不動了。第二天你再次感覺良好,再出去跑,同樣跑個沒多久就疼的不行了.如果你硬撐著,疼痛會更嚴重,這個比較難治療,比戈優秀教練陳林明就曾在17年初港百後因為髂脛束問題導致整整一個賽季不能參加比賽。
  • 髂脛束症候群(ITBS)介紹與防治
    髂脛束症候群(ITBS),可以說是跑者常見傷痛中殺傷力比較大的一種。症狀來襲時,膝蓋外側的疼痛讓人完全邁不開步子,更別提跑步了。這種傷痛是由什麼引發?又應該如何預防和應對呢?什麼是髂脛束症候群(ITBS)?  大部分的跑友在認識髂脛束症候群時對其初始印象便是膝關節外側疼痛。現在運動醫學界對於此現象有大致三種解釋。
  • 有髂脛束症候群就放鬆髂脛束?這樣治標不治本,強化臀中肌是關鍵
    髂脛束症候群導致的膝蓋疼痛,是很多跑步的朋友面臨的問題,每當出現這種情況時,大部分人選擇的解決方法都是使用泡沫軸或者其他東西滾動拉伸我們的髂脛束,這樣真的對嗎?答案當然是「NO!」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什麼是髂脛束症候群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俗稱跑步膝,跑步以及騎行愛好者都很容易有這種問題。當你跑步時出現膝關節外側疼痛,而且疼痛感有時大有時小,當腿部完全伸直或者彎曲時疼痛感最強。如果你出現以上情況,你很有可能患有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了。
  • 髂脛束症候群,知否?
    臨床上並沒有跑步膝這個說法,只是因為這些症狀大多是在跑步過程中出現的,所以也就將這種膝蓋疼痛稱為跑步膝了。以前是跑步、競走、自行車運動員常見的運動損傷,但在全民積極參與運動鍛鍊的今天,普通人,尤其是熱愛運動的中老年人更易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如果你常覺得膝蓋外部疼痛,尤其是如果你又熱愛跑步的話,那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戰勝它吧!
  • 解析「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教你緩解以及預防方法,遠離跑步膝
    跑步時,你是否有過膝蓋外側隱隱作痛的感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到底是怎麼回事?如何引起的?如何緩解?如何預防?認真閱讀本文,你就能知道答案。為了照顧沒有太多解剖學知識的朋友,我儘量通俗易懂的為大家分享知識。
  • 膝蓋疼一定是膝蓋的問題嗎?也可能是髂脛束!
    骼筋束位於大腿外側,受到損傷的時候一方面會感到大腿外側疼痛,同時也會連帶膝蓋周邊劇烈疼痛,所以很多人也會誤將骼筋束損傷當做膝蓋受傷來對待。 基於此,預防或者緩解骼筋束症候群的方法也就比較明確了: 1、如果不嚴重,比如慢跑時不疼,則可以繼續跑步,但要慎重; 2、可以通過騎車、遊泳來進行交叉恢復,增強血液循環有助於恢復; 3、拉伸骼筋束,一個很好的動作如下圖,直立並將一條腿交叉放在另一條腿後面
  • 【跑步】膝蓋外側疼痛是怎麼回事?
    這個非常拗口的詞語英文名叫Illiotibial band syndrome,簡稱ITBS,是跑步中最常見的傷病,也是最不被跑友了解的一種傷病。主要症狀表現為:膝蓋外側疼,跑了不到五公裡,就感覺腿斷了似的。停下來後會稍微能感覺到膝蓋外側有摩擦,雖然走路問題不大,但上下樓很難受,膝蓋沒法彎曲,只能直上直下。
  • 「跑」出來的髂脛束症候群
    「跑」出來的髂脛束症候群 2019-12-16老人報13版 指導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醫師馮文俊
  • 一運動就膝蓋痛,不是因為膝蓋,而是屁股太弱
    「犯病」,比如膝蓋不舒服、肌肉特別緊繃。嚴重時痛感上下蔓延;膝關節外側有明顯壓痛點,嚴重時髖關節外側也有;大腿外側緊繃;做膝關節彎曲的動作會痛…髂脛束在哪?髂脛束症候群是怎麼回事?泡沫軸滾滾髂脛束就好了嗎?今天就來扒一扒。
  • 一運動就膝蓋痛,不是因為膝蓋,而是屁股?!
    「犯病」,比如膝蓋不舒服、肌肉特別緊繃。,嚴重時髖關節外側也有;大腿外側緊繃;做膝關節彎曲的動作會痛… 這,就是困擾很多人的髂脛束症候群,它已成為膝關節外側疼痛的常見原因[1]。髂脛束在哪?髂脛束症候群是怎麼回事?
  • 隱藏在膝蓋周圍的殺手—髂脛束症候群(ITBS)介紹與防治(上)
    當開始進行桌球技術訓練時,雙腳需要作半蹲動作,訓練完,髖部及膝部外側疼痛加劇,以至於運動員無法再進行訓練,平日體能訓練如慢跑等動作也會增加其症狀,最後連走路也會產生跛行的情形,在經過檢查之後發現髖部彎曲及內轉會痛且角度減少,顯示髖部彎曲及內轉柔軟度降低,另外髖部外展肌力無力。診斷性超音波檢查膝外側有發炎腫脹狀況,經醫師判定應為髂脛束綜合症,就是我們常說的I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