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18日電 (趙佳然)曾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快時尚服飾品牌拉夏貝爾,近年業績卻連連下滑,不僅大批關店、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最近還連續兩次更改公司名稱,並新增品牌線上授權業務,即俗稱的「賣吊牌」。拉夏貝爾方面回應中新經緯客戶端稱,若該線上業務模式順利推進,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據了解,除拉夏貝爾之外,以「品牌授權+經營服務」為運營模式的知名品牌包括南極人、恆源祥等。業內分析稱,在超高毛利率背後,品牌授權還存在產品質量難以把控、品牌聲譽易受損的風險。「賣吊牌」的生意真的好做嗎?

La Chapelle門店 中新經緯 趙佳然 攝

上半年虧損7億元 拉夏貝爾開啟品牌授權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ST拉夏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調整線上業務模式,從目前「企劃設計-自主採購-平臺運營-線上銷售」的傳統模式,調整為「品牌授權+運營服務」的新模式。

在新模式下,公司線上業務將採取「輕資產」的業務運營模式,計劃將旗下品牌系列商標分別授權給供應商、經銷商及代理運營商等,並將線上業務的運營管理交由專業的品牌運營公司代為運營。

*ST拉夏稱,此次品牌授權涉及公司旗下全品牌,品類方面將首先聚焦女裝品類的授權業務,後續根據業務進展情況逐步拓展男裝、童裝、家居等其他品類。所採用的線上平臺渠道包括天貓、京東、唯品會、拼多多及其他短視頻平臺等。

公開資料顯示,*ST拉夏旗下女裝品牌包括La Chapelle、Puella、7Modifier等,其中La Chapelle為2001年公司最早推出的品牌。公司方面對中新經緯客戶端稱,目前暫未推出新品牌用以線上授權業務。

*ST拉夏旗下品牌拉·貝緹門店 中新經緯 趙佳然 攝

隨後,*ST拉夏稱擬將公司名稱變更為「依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已是其今年內第二次更名,2020年7月,該公司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名稱從「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新疆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針對第二次更名,公司表示原因之一為支持公司旗下品牌線上授權業務的開展。與此同時,*ST拉夏稱擬變更公司經營範圍,在服裝、服飾、箱包等原經營範圍基礎上添加物聯網技術服務、軟體開發、網際網路數據服務、品牌設計、品牌管理等。

頻繁改名、擴大經營範圍背後,拉夏貝爾經歷連續虧損,門店大量減少。年報顯示,拉夏貝爾2019年實現營收14.35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63.7%;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7.08億元,較上年同期虧損擴大42.1%。年報發布後,拉夏貝爾戴上了退市預警的「帽子」,代碼變更為「ST拉夏」。

2020上半年,*ST拉夏營收14.35億元,同比下降63.7%。線下經營網點數量持續減少,數據顯示,公司截至2018年底、2019年底及2020上半年的線下經營網點數量分別為9269個、5464個和3443個,即在一年半之內,網點數淨減少近6000個。

拉夏貝爾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拉夏貝爾公告中所提到的品牌授權模式,業內俗稱為「賣吊牌」。在拉夏貝爾之前,以保暖內衣起家的南極人早早便開啟了品牌授權模式,其授權的品類繁多,被網友戲稱「萬物皆可南極人」。

據了解,南極人從2008年開始提供品牌授權服務,目前包含的產品除服裝、服飾外,還包括食品、床上用品、家電、小商品等。

據南極人所屬南極電商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報顯示,南極電商2020上半年營收達16.26億元,同比基本持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4.31億元,同比上漲11.51%。其中,品牌綜合服務業務在報告期內營收4.19億元,同比提高19.14%。

2019年度,南極電商實現營收39.07億元,品牌綜合服務業務營收12.41億元,毛利率高達93.36%。截至2019年底,南極電商的合作經銷商共有4513家,授權店鋪5800家。

除南極人外,北極絨、恆源祥等知名品牌也涉足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據媒體報導,目前北極絨授權商品包括內衣、女裝、母嬰、家紡等十餘個品類,而恆源祥也早已砍掉生產端,改為品牌授權模式。

關於公司此次開展線上授權業務的初衷,拉夏貝爾方面向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此舉可以使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品牌、流量及平臺等優勢,通過更好地運用外部資源,提高在線業務的周轉速度。公司在線業務將以獲取授權收益為主,不再參與在線貨品的設計和採買等環節,不再承擔在線渠道庫存風險,若該線上業務模式順利推進,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對於拉夏貝爾此前的線上銷售能力,公司在公告中表示,2017年度至2019年度其線上銷售收入佔整體營業收入的比例僅為13.65%、14.13%及10.65%,且始終面臨著線上流量成本逐步上升、線上業務盈利能力較弱等問題。

質量屢遭質疑 賣吊牌實為雙刃劍

品牌授權模式以超高的毛利率看似「真香」,但背後也隱藏著不少風險。

2020年7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示,南極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授權商標的彩棉和服三件套、嬰幼兒內衣抽查不合格。2020年3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2019年第二批網售商品質量不合格名單中,南極電商生產的旅行箱包赫然在列。

據了解,電商平臺上南極人、恆源祥等品牌的授權商品屢屢因質量問題收穫差評,部分消費者評價稱「南極人」保暖內衣縮水嚴重,小家電做工較差,「恆源祥」內衣面料粗糙、彈性不好、易起球等。有網友表示「南極人、北極絨等品牌賣吊牌後,質量要看運氣」。

在對代理、經銷商的選擇門檻上,拉夏貝爾方面回應稱,公司授權對象為符合特定電商平臺代理運營資質或公司內部資質認定的獨立第三方,其將根據授權的品牌、品類及渠道自主開展授權商品的設計、開發、生產及銷售等業務,公司將加大對品牌運營公司產品品質和規範運作的監督,維護和提升公司品牌聲譽。

北京工商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何豔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品牌虛擬經營是一種成熟的品牌經營模式。在這種經營模式中,品牌傳播和質量標準制定管控是企業很重要的兩項職能。若只做品牌,不做產品品質,那麼對於企業來說,無異於殺雞取卵,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經營模式。(中新經緯APP)

相關焦點

  • 拉夏貝爾: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18日電 (趙佳然)曾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快時尚服飾品牌拉夏貝爾,近年業績卻連連下滑,不僅大批關店、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最近還連續兩次更改公司名稱,並新增品牌線上授權業務,即俗稱的「賣吊牌」。拉夏貝爾方面回應中新經緯客戶端稱,若該線上業務模式順利推進,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 改名字賣吊牌,「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曾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快時尚服飾品牌拉夏貝爾,近年業績卻連連下滑,不僅大批關店、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最近還連續兩次更改公司名稱,並新增品牌線上授權業務,即俗稱的「賣吊牌」。拉夏貝爾方面回應中新經緯稱,若該線上業務模式順利推進,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據了解,除拉夏貝爾之外,以「品牌授權+經營服務」為運營模式的知名品牌包括南極人、恆源祥等。
  • 萬物皆可「南極人」:賣品牌不該只等於賣吊牌
    據「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南極人不生產商品,只是吊牌的搬運工。  客觀地說,服裝廠轉型走品牌授權的輕資產模式,無可厚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企業在做。但是,品牌授權絕不等於賣吊牌,如果背後的品控跟不上,就無異於是自砸招牌。這也是媒體追問南極人的「這種玩法能挺多久」的原因所在。
  • 不賣產品年入十幾億,吊牌搬運工南極人,為什麼這麼神奇?
    內褲、乳膠枕墊、口罩、電熱毯、內衣、電水壺、紙尿褲和洗腳桶……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南極人不涉及的產品。一家什麼產品都有的保暖內衣公司已經很神奇了。更神奇的是,什麼產品都有的南極人,其實什麼產品都不生產,就連保暖內衣都不生產。所有產品都是合作公司生產的,南極人只負責品牌授權,簡單說,就是賣吊牌。
  • 100元淘寶「權威質檢」,賣吊牌賺5億!南極人,不值得地球人信賴
    拿下諸多國家級殊榮,包括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等,知名度覆蓋全國,市場佔有率和銷量都始終名列前茅。當年籤約的代言人都是當紅一線演藝明星,葛優、徐帆、劉德華、袁詠儀、黃海波、海清等明星,在央視等主流媒體砸下了巨額廣告費用。
  • 「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在這種局面下,商家只能轉變銷售策略,放棄了之前的產品,成為品牌銷售商,所以你現在可以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品牌加盟店。 但有一個品牌,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就賺了10多億,「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它就是南極人。
  •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立一個品牌容易,但塑造一個品牌價值很難。有價值的品牌會讓消費者主動選擇,能提高售價,還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 這家服裝品牌也要「賣吊牌」了,品質不要改賣「品牌」?
    拉夏貝爾在之前其實是一個非常知名的品牌,也非常受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但是近兩年很多快時尚品牌都出現了業績下滑的趨勢,拉夏貝爾就是其中之一。不僅面臨著線下實體被大批關店的局面,還有即將退市的風險,現在已經連續兩年更改公司名稱了,並且現在還準備學南極人開始「賣吊牌」。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但當二者只能選其一時,相信有部分企業會選擇後者,比如南極人。南極人創立於1997年,是中國首創保暖內衣概念的品牌,憑一句「南極人不怕冷」的廣告語迅速佔領市場。曾先後聘請葛優、徐帆、劉德華、袁詠儀、海清等一線明星作為代言人,在4月內創下了1個億銷售額的記錄。
  • 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國潮」卻逆風而上
    「賣吊牌」的南極人人人都聽說過的「南極人」品牌,以高品質、高性價比的保暖內衣溫暖了數百萬冬季消費者,並迅速席捲全國市場。但近年來,關於南極品牌的負面宣傳越來越多。由於這種「賣吊牌」的商業模式,南極人在業內的聲譽急劇下降。
  • 南極人一本萬利的貼牌生意:一年創收13億,15元內衣貼吊牌賣到59元
    沒有工廠,卻因瘋狂賣「貼牌」而四處可見,作為A股上市公司,南極電商(002127.SZ)是一個褒貶不一的存在。 近期,其旗下「南極人」品牌產品又被市場監管部門點名了。
  • 重返線下 南極人「重生」
    做「南極人」保暖內衣起家的南極電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極電商」)計劃打造自己的線下零售店鋪。1月2日南極電商發布的律師事務所的審核意見公告和2019年12月31日發布的回覆深交所的公告顯示,此次南極電商計劃打造的零售店參考了Costco等零售商的經驗,計劃用線下零售店提升線上品牌的口碑。
  • 吊牌之王被質疑造假!萬物皆可南極人不靈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 謝藝觀)誰能想到,「吊牌之王」南極電商(前身為南極人)也有「水逆」的時候。年初以來,因陷入「財務造假」風波,曾經的「女神股」南極電商就像吃了「瀉藥」,股價一路下跌,較巔峰時期縮水了一大半。南極電商日K走勢圖。
  • 買東西要小心 這些品牌原廠早關閉 只賣吊牌 不少人還被蒙在鼓裡
    其實,這是因為有不少品牌早就已經關閉了自己的工廠,只出售吊牌,所以我們購買到的很多產品並不是出自原廠。 關閉原廠,只出售吊牌這種現象,在服裝行業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現象。南極人這個牌子在中國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成立於1997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內衣企業之一,首創了保暖內衣產品。
  • 《商標授權》天啦嚕——南極人的品牌商標還可以進行買賣吊牌?
    眾所周知,南極人作為國內首創保暖內衣,開創了中國內衣行業發展的新道路。可為什麼近年來南極人的質量直線下降,今年天津的氣溫提前進入冷化狀態,受不了寒冷的我,早早的開始備足保暖褲保暖衣,就在今年雙十一看見南極人搞活動,就買了兩條保暖褲,收到以後質量真的,離我對南極人的期望,嚴重與事實不符。看下吊牌沒錯呀,查詢以後原來南極人品牌所有商品,均不是自己生產,通過「授權品牌」來進行商品出售。
  • 魚爪網告訴您賣商標一年賺13億,南極人憑什麼這麼暴利?
    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在95後的購物車裡,華為、小米和南極人成為他們心中的前三。很多人都在想:What?南極人這個貼牌大戶是怎麼做到的?於是南極人開始涉足其他品類,羽絨服、床上用品、休閒服等都有它的身影。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紡織廠大批破產,此時的南極人已經名聲大噪,當然不能就此倒下,於是南極人做起了品牌授權。之所以說南極人是賣吊牌第一人,是因為它搞授權完全反套路。一般來說,品牌授權都是圍繞著自己的主營業務,南極人偏不。南極人的授權品類從服裝、家紡偏到了電器,甚至還有食品領域,可謂是「萬物皆可南極人」。
  • 平均利潤堪比阿里,模式類似迪斯尼,做內衣的南極人居然這麼牛
    南極人的產品不只內衣,還涉及多個領域,包括家紡、服飾、箱包、戶外、居家日用、個人護理等許多品類。在這些領域,南極人同樣沒有工廠,銷售的產品都是別的工廠生產的。南極人不負責生產,只負責品牌授權和賣吊牌。也就是其他公司經南極人授權,就可以在他們的產品上用南極人的品牌和吊牌。
  • 它靠奇葩模式成為「國貨之光」,靠賣吊牌年賺40億
    這到底是咋回事? 以前的南極人嚴格把控產品質量,生產的每一件衣服質量都很棒,可現在它卻只是靠著"賣吊牌"圈錢。所謂"賣吊牌",就是南極人把授權給下面的合作工廠以及經銷商,使其可以生產售賣南極人的產品。 2008年,南極人資金告急,不得不削減工廠來維持運轉。但即使這樣也沒能挽救南極危機。
  • 知名服裝品牌淪落到靠賣吊牌為生,卻年賺9億!
    當時,媒體的一篇文章解開了「南極人」電商的真面目,這個公司任何產品都不生產,只出售吊牌,只要你給錢就可以授權給你,並且還給你附送廣告位和活動報名,如果遇到調查,他們會給你提供證明規避處罰。從原來的保暖內衣到現在的賣吊牌,南極人的轉型可謂是成功的,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 恆源祥、南極人不生產只銷售吊牌,還有幾分可信度
    南極人和恆源祥也成功為行業開創了新模式,靠著經營品牌兩家每年兩家淨賺9個億,並開始梳理自己的品牌核心,開始全面進軍內衣和服裝鞋品、廚品等9大領域,開始全力打造一個中國第一個真正的消費品牌王國。二、銷量領先,卻常上黑榜近幾年,南極人和恆源祥電商旗下的全品牌授權生產商越來越多,經銷商也不斷增多,同比增長84%,收入也不斷增多,靠著商標品牌服務費,近幾年也創造了5.3114億利潤,這讓許多人都覺得瘋狂,什麼事情都不用做,就可以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