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寒冷的北風」給我發來留言,說:寶寶1歲了,每天不知道該怎麼安排輔食,有人說兩頓,有人說三頓,甚至有人說一頓就可以,我們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以米為主,婆婆說,小寶寶,就應該喝粥,好消化,可是最近寶寶好像有點吃膩了,不知道該怎麼安排輔食了……
給你分享一下我閨女1歲時的輔食添加,我可能跟別的寶媽不同,也跟很多醫生建議的不同,我閨女大概在11個月左右的時候加上每天安排三頓輔食,時間與成人進餐時間差不多。
很多人擔心輔食添加的次數多寶寶的消化不了,也有人認為輔食添加的次數多會減少奶量,其實不是,我閨女除了三餐的輔食,奶量一點也沒有減少,其原因在於,雖然我給安排了三餐,但每餐的量控制的比較好,每次輔食的製作都是用廚房秤精確稱量後製作的,所以我閨女添加輔食後到現在也沒有出現過積食的情況。
所以,對於你家寶寶來說,完全可以安排三餐輔食,而且是替代一餐奶的正餐輔食,水果另算。只是寶媽或者照顧寶寶的人就比較辛苦了,除了要帶寶寶外出曬太陽,還得計算著每餐輔食吃什麼和怎麼製作,尤其對於1歲左右還得保護並練習走路。
當然也可以給安排兩餐,這樣就安排在上下午,比如上午10點左右,下午4點左右,減少一餐輔食可以減輕大人的負擔。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寶貝每餐的飯量,和輔食的搭配,避免某一餐吃太多或者某一種食物吃太多,容易導致積食,甚至引發感冒或腹瀉等疾病。
對於一歲寶寶的輔食,其實不一定非得每餐都是粥,完全可以根據家人的飲食習慣,除了以大米為原料的粥,粥裡可以加入豐富多樣的食菜,讓粥也變得更有營養。比如蛋花青菜粥,魚泥蔬菜粥,胡蘿蔔肝泥蔬菜粥,排骨肉泥海帶蔬菜粥等等,
多好吃多有營養的東西,天天吃頓頓吃也會吃膩的,所以,寶寶的輔食還可以給安排一些麵食,比如爛麵條、疙瘩湯、營養發糕等。麵食中也可以放多種食材一起製作,讓麵食變得更有營養,比如蛋花青菜爛麵條,魚泥蔬菜面,蝦泥疙瘩湯,蝦泥西蘭花發糕、軟餅等等。
除了這些,對於一歲左右的寶寶,家長還可以備點嬰兒米粉,在寶寶有些積食或者食慾不太好的時候,用各種蔬菜汁來衝調嬰兒米粉,簡單省事還營養,更重要的是,寶貝愛吃易消化。
當然,寶媽們還可以給安排一些熟透柔軟的水果,記得我閨女那時候除了三餐輔食,上下午還會給安排一些水果,比如蘋果、香蕉、草莓、藍莓、橘子、牛油果、獼猴桃等,只是要注意控制好量,每天不要超過兩次,每次不要超過30g。
寶寶成長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消化情況和睡眠質量,根據寶寶的月齡和當前的身體健康狀況來及時調整輔食安排,才能減少因餵養不當導致的各種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疾病,讓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