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敬彼世尊、 阿拉漢 、正自覺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
3. 巨大福德能把身體變得比原本大的福德。
變化出巨大的故事拉胡(Rāhu)阿蘇羅(asura)非常大,據說高四萬八千由旬。那麼大的阿蘇羅聽到佛陀的名聲,於是想去朝拜,但是,「如果我去朝拜生為人的佛陀,肯定要俯視。」他這樣想後,就暫時不去朝拜,因為{佛陀的}功德非常大,他打算將適合地朝拜,然後來到佛陀處。佛陀用「巨大」福德,變得比他更大,躺臥著接受朝拜時,非常高的阿蘇羅使盡全力地仰望朝拜,卻看不到佛陀的最上面。這樣能變得比原來更大的福德,稱為「巨大」福德。
[復注則有不同的說法:給拉胡阿蘇羅顯現的不是「巨大」福德,而是巴拉密的力量。]
「Icchanto sāsapa gabbhe,caṅkamati itocito.Icchanto lokadhātumhi,attabhāvena chadaye.」
bhagavā: 福主佛陀;icchanto: 想要變成,微細外形;sāsapa gabbhe: 在微細菜籽;ito cito: 來回到處;caṅkamati: 八種器具,掛上經行;icchanto: 想要變成,巨大外形;lokadhātumhi: 在整個世間;attabhāvena: 以巨大身體;chadaye:能全覆蓋。
原來的身體是aṭṭhārasahatthubbedha:十八個「拳指」[1]高,一個「拳指」約六肘。考慮到說有「十八肘高」的話,作為人,不應該比其他人相差得太嚇人,在第一次印刷的書裡,沒有想引用經典詳細描述,只是像上面的簡略描寫,因為聽說「在有些地方,一部分人取十八肘,一部分人取十八個拳指,從而引起了爭論。」就像好心辦壞事一樣,從而領悟到「為了大家的利益寫的,對於他們卻成了無益。」現在,只有把自己的觀點詳細寫出來,才是合適的,因此,將按巴利義注的順序和智慧所能及的寫出來。
身高結論對於佛陀的身高,在《佛史》巴利中說「soḷasahatthubbedha = 16肘」。在許多義注中說「aṭṭhārasahatthubbedhaṃ = 18肘」。在《經·大品·復注》(Sutta mahāvagga ṭīkā)中有其它觀點「dvādasahattho = 12肘高」。認為18肘的人是依據什麼觀點?18肘大約有相當高的房子的屋頂高。如果這是對的,那麼想要供養食物給佛陀的時候,肯定要豎起梯子,登上相當高后才能供養。請大家想想佛陀的身高呀。
在斯裡蘭卡島的一些大長老們,對於「hatthasaddā」,認為是「拳指」的意思,都認為「有18拳指(六肘)」。[在第一次出版的書中,是按照該斯裡蘭卡的觀點來寫。這本書,則不認可對於hatthasaddā是「拳指」的意思。]
美國一位名叫「哦叻高」的佛教徒寫的書裡,則以證據表明「果德瑪佛陀不比平常人特別高。」
泰國教皇大長老也作了詳盡的判定:「佛陀的身高不比平常人特別高。」
這本《三寶的功德》,也不是人云亦云,將根據引用的經典實證,只想說明「佛陀的身高不比平常人特別高。」[許多西亞多們也是這樣認為的。]
依據一、佛陀般涅槃已超過2467年,那個時代的人有可能比現代人高一點,但跟現在身材魁梧的人相差不會超過兩三肘。
與碑文方面部門相關,見過古代的用品、骨頭的人則依據「佛陀曾居住過的寺院的門不比現今的門寬敞;看到佛陀時代的缽也只是小小的;以前人的骨頭,也不比現在人的骨頭大;第一次結集的七葉窟入口(從上到下)只有約六尺」,因此認為「佛陀時候的人不比現代人高。」
佛陀顯然也就是那個時代的人當中的一員。假如佛陀比那個時代的人異常高,那麼,「黑白,肥瘦,高矮,為六過」的缺點當中,就有過高之過。真正佛陀的身高是不高不矮,只是適中。
二、如果佛陀用神通變成天人、梵天人說法,是有可能的。但是,大多數人並不會驚嚇地遵循{教導}。肯定都會說:「只因為是天人,當然能說{法};只因為是梵天,當然神通廣大。」為了讓人們知道是真正的人,有父母雙親、皇親國戚,直到擁有一個兒子,登基後,為了成佛才出家。假如身高18肘,肯定都要說:「肯定神通廣大了,身高實在是一點都不少,是不是真正的人還難說。」[《大賦予經復注》(Mahāpadānasuttaṃṭīkā)。]
三、菩薩在還是太子的時候,遇到了挑選妻子、未來皇后的機會。那時,父親淨飯王命令建造富麗堂皇的彩樓後,又安排好太子親自給釋迦族公主們頒發獎品。在那座彩樓裡,除了太子以外,不允許有其他任何一個男人。但是,他派使侍從們偷聽所有的話。
那時,大多數釋迦族公主同時去拿獎品,只有亞壽塔拉(Yasodharā)公主沒有和其她人一起去,而是單獨留下,等別人都離開後,自己才和隨從們一起來。因為獎品已經沒有了,公主滿臉笑容地說:「怎麼了?哥哥因為恨妹妹,所以把我排除在恩賜獎品的名單外了嗎?」
菩薩:「不恨。因為遲到,所以沒有得到吧。」說完,脫下價值上百萬的戒指,賜送{給公主}。
亞壽塔拉:「這個戒指真的可以拿走嗎?」
菩薩:「連哥哥身上穿戴的所有首飾,全都可以拿走。」
亞壽塔拉:「妹妹捨不得讓哥哥沒有首飾。說真的,妹妹倒是有幫哥哥增添首飾的責任。」說完,帶著歡笑的面容,心滿意足地回去了。[名為《優雅廣說》(「lalitavitthāra」)的北部佛經。]
假如菩薩太子異於他人,高18肘,亞壽塔拉公主應該不敢說那樣的話,只是因為彼此年齡相仿,才敢說的。
此外,如果身高有18肘,前上半身就有4肘左右。如果那麼大,和不比現代女性大很多的王后一起在位,適合嗎?(在這裡,又說是神通嗎?)
四、又說「成佛後才變高的,在家時就和其他人一樣。」成佛後也沒有特別高。就在成佛後不久,在路上曾遇到伍巴格(Upaka)裸行者。伍巴格只是覺得「一位莊嚴的出家人」。[《中五十·王品·菩提王子經》(Majjhimapaṇṇāsa, Rājavagga,Bodhirājakumārasuttaṃ)。]
五、一位婆羅門用牲畜祭祀後,想把剩下的祭品供養給婆羅門,當他在尋找時,誤以為蒙著頭在樹下的佛陀是婆羅門,靠近時,掀開蒙頭布才知道是沙門,於是離開了。假如18肘高,坐著的佛陀有曼德勒市馬哈妙牟尼大佛那麼高,所以不應該會錯認為「是婆羅門嗎?」[《相應部》(Saṁyutta)。]
六、佛陀從高賞比(Kosambī)去「巴離雷亞咖」(pālileyyaka)森林,難迪亞(Nandiya)、金比喇(Kimila)和阿奴盧塔(Anuruddha)三位大長老住在森林寺院,當佛陀進入他們的住處時,守林男子阻攔:「大沙門,請不要進去,大長老們正在禪修。」假如18肘高,那位守林男子會不敢阻攔佛陀。[《後五十·隨煩惱經》(Uparipaṇṇāsā, Upakkilesasuttaṃ)。]
七、巴古薩帝(Pakkusāti)國王沒有見過佛陀,只是聽聞名聲而生起恭敬,出家後,他前往佛陀處的時候,夜裡,在陶匠的亭子遇到佛陀,也不知道是佛陀,還以為是一位比庫。後來,{佛陀}開示,才歡喜地知道是佛陀。[《後五十·界分別經》(Uparipaṇṇāsā, Dhātuvibhaṅgasuttaṃ)。]
八、瑪敢迪(Māgaṇḍī)婆羅門在為漂亮的女兒到處尋找女婿時,看到佛陀。假如與女兒的身高年齡差距非常大,估計不適合攀親。[《法句義注·沙瑪瓦帝的故事》(Dhammapada-aṭṭhakathā,Sāmāvatīvatthu)。
九、佛陀曾與馬哈咖沙巴(Mahākassapa)尊者互換過袈裟來穿。假如佛陀18肘高,馬哈咖沙巴尊者穿不了佛陀的袈裟,佛陀也穿不下馬哈咖沙巴尊者的袈裟。[《因緣品·咖沙巴相應·衣經》(Nidānavagga, Kassapasaṃyuttaṃ,Cīvarasuttaṃ)。]
十、一位婆羅門曾把自己常穿的衣服供養給佛陀,佛陀也能穿。[《經·大品·大般涅槃經》(Sutta, Mahāvagga,Mahāparinibbāna Suttaṃ)]
十一、有一次,佛陀的親弟難達(Nanda)尊者(難達王子),穿了跟佛陀相同的袈裟來,那時,比庫們看到他從遠處走來,以為是佛陀,都從座而起。到了近處才知道是難達尊者。如果依據這句話,可以知道佛陀不比難達尊者高很多。因此,在巴利中說:「Caturaṅgulomako = 難達尊者只比佛陀矮四指。」[《律藏·巴吉帝亞·寶品》(Vinaya, Pācittiya,Ratanavagga)。]
十二、佛陀說:「在人間的腳印中,象的腳印是最大的。」假如18肘高,佛陀的腳印將有2肘多,比象的腳印還大,因此,應該說「我佛陀的腳印最大。」[《根本五十·大象腳印經》(Mūlapaṇṇāsā,Mahāhatthipadopamasuttaṃ)。]
十三、即將般涅槃前,到達古西那拉(Kusinārā)國,在沙喇花園中,就在馬拉(Malla)國王常用的臥榻(小床)上躺臥。假如18肘高,普通人住的地方會不夠住,也不是神通變現。[《般涅槃經》(Parinibbānasuttaṃ)。]
十四、即將般涅槃前,許多天人、梵天前來朝拜,伍把瓦那(Upavāṇa)大長老從正前面擋住了{視線},因此大家朝拜不到佛陀的面容,天人們都責備大長老。如果18肘高,那位大長老則不會擋住面容。[《般涅槃經》(Parinibbānasuttaṃ)。]
十五、般涅槃後,般圖拉(Bandhula)將軍夫人瑪莉咖(Mallikā),以她經常穿戴的「馬哈臘塔」(mahālatā)首飾供奉遺體時,能從頭覆蓋到腳尖。這是在《大般涅槃經義注》(Mahaparinibbānasutta aṭṭhakathā)中說的。如果18肘高的說法是正確的,則該首飾覆蓋不住遺體的全身。
如此等,可以從三藏摘錄的還有很多,因擔心太廣而要採取中舍。根據這些摘錄的內容,想要清楚地認為「佛陀比起那個時代的人們,不會高得離譜。」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人,也不應該比現代身材高大的人相差太多,因此,「佛陀的身高是18肘高」等觀點,請找出證據吧。
認為:「佛陀有金光閃閃的色。身體晃耀的光,向周圍和上方散發,在黑暗的地方約有18肘、16肘。」因此,在諸巴利和義注中,可能是說「包括一直在向上散發的身光一起估算後,說18肘、16肘高。」這是自己認為的觀點。
身高結論結束。
** * * * * * * * * * * * * * * * * * *
[1]握起拳頭翹起大拇指所示的長度一拳一指長,相當於六英寸或15.24釐米長。
願國泰民安!願正法久住!
願一切眾生安穩快樂!
願您晝夜六時都吉祥!
住於歡喜 走向覺悟 歡迎關注NandaBod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