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行的綱領著重在修觀,天台家講三止三觀,淨宗念佛法門也沒有離開修觀的原則。
觀是觀念,修觀就是把我們過去種種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
宗門常講,修學有三個層次。一,【觀照】,常常提醒一個覺悟的觀念。
觀照功夫得力,在淨宗就是功夫成片,決定得生淨土。
六根接能六塵境界,警覺性很高,念頭一起,立刻轉成阿彌陀佛,這就是觀照的功夫。
二,"照住",觀照功夫深了,妄想、念頭不起,能控制得住,這是照住,禪定現前,在淨宗是事一心不亂。
三,"照見」,這是最上乘的功夫,由定開慧就照見,在淨宗是理一心不亂。
《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見到宇宙之間一切法的真相是【無所有,不可得】。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華嚴經》說:"剎那際",剎那際就是不生不滅,一切法不生不滅,生滅同時。
《楞嚴經》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就是剎那際。無所有,不可得,這是事實真相。
以為有所有、有所得,這是妄想。十法界眾生沒有離開妄想,可見妄想這一關很難突破,突破妄想就脫離十法界而入一真法界。
功德與福德都必須修,福德著重在事相上,功德著重在心地上。
海賢老和尚像
西方極樂淨土圖
淨空老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