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今年的流行語,翻譯成廣州話潮汕話客家話竟然成這樣

2021-01-07 廣州日報

轉眼間

2017年又快要過去了

這一年誕生了無數的流行語

「打call」、「扎心」等等

說起話來言簡意賅,一看就懂

男女老少都愛用!

其實,這些流行語

如果說成咱們熟悉的廣東方言

廣州話、潮汕話、客家話

也是一樣的有趣!

不信往下看

扎心了

表示某件事或某句話

使內心受到極大的觸動和刺激

【廣州話】

該煨囖

【示例】

A:星期五啦,終於可以休息啦

B:休息?你果D報表整好啦?

A:……該煨囖!

【潮汕話】

呾了散是有影

【客家話】

又撈系介粘

還有這種操作?

對某件事表示震驚,難以置信

【廣州話】

咁都得?

【潮汕話】

有影無?

【客家話】

咁樣都可以?

打call

原意是粉絲對偶像的集體應援

現在等同於「加油」

【廣州話】

【示例】

大佬,我撐你!

【潮汕話】

穩住,我們能贏

出自某款當紅手遊的提示音

後來也用於相互鼓勵或調侃

(當這句話出現時,通常已經要輸了)

【廣州話】

唔使驚,系技術性調整

小編找不到比這句更貼切的翻譯了!

【示例】

A:對面好叻啊,我地死咗好多次,呢局要輸曬啦

B:唔使驚,頭先系技術性調整嚟噶咋,唔使驚

【潮汕話】

免驚,賣做尼個

【客家話】

唔毛狂,贏硬介哩

良心不會痛嗎?

正如其字面意思,用來譴責別人

【廣州話】

正一冇心肝

【示例】

連老人家都呃,正一冇心肝

【潮汕話】

心肝頭賣痛夏?

【客家話】

良心唔曉痛介?

心裡沒點數嗎?

指責對方沒有自知之明,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廣州話】

屙督尿照下自己個樣

【示例】

A:呢度風景好靚哦,我自拍下先

B:自拍?以為你好靚仔咩?屙督尿照下自己個樣啦!

【潮汕話】

呂睇呂紫塊衰形

【客家話】

其伽嘛介樣你唔滴嘎

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表達一種無能為力的無奈

【廣州話】

無曬符fit

【示例】

你講呢D我都試過啦,真系無曬符fit啦今次……

DISS

是英文Disrespect (不尊重) 或

Disparage (輕視)的簡寫

中文就是「懟」

【廣州話】

【示例】

頂到上心口啦,串翻佢啦!

怎麼樣?

用家鄉話說出來

是不是「接地氣」很多?

你覺得這些話還可以怎麼說呢?

歡迎留言分享!

要是覺得小編翻譯得好

就給小編點個 吧!

97年老阿姨自曝「照騙」內幕:朋友圈裡的大片都是這麼拍出來的

隨手一撕,她手指腫成蘿蔔!看完你還敢手欠嗎?

相關焦點

  • 把2019網絡流行語翻譯成古漢語竟然這麼有意思?
    2019就這麼「嗖」的一下過去了,今天是新一年的第一天,過去的一年都有哪些流行語呢?如果把這些流行語翻譯成古漢語,會是什麼樣呢?翻譯成古代漢語:北方多苦寒,南疆不堪看。No.3 盤他「盤他」不僅火,而且還從一個網絡流行語晉升到了「萬物皆刻盤」的地步。這個詞是來自於相聲《文玩》。盤原來指的是文玩不夠圓潤,需要不斷的用手揉搓把玩才能把文玩變的平整光滑,這個過程叫做「盤」。
  • 語文老師把網絡流行語翻譯成文言文
    語文老師把網絡流行語翻譯成文言文 2020-12-25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網絡掀古文神翻譯風 流行語英文歌被翻譯成古文
    龍虎網訊 近日,隨著「古詩版英文金曲」的走紅,全國各大網壇上掀起一陣「通俗流行語、洋歌詞神翻譯狂風」。「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等一些看似難登大雅之堂的網絡高頻率引用語紛紛被網友賦予了高端、大氣的新形象。而由文言文翻譯熱延伸出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問題也再次受到關注。
  • 網絡流行語竟然還能這樣翻譯成文言文,太有意思了!
    翻譯:玉樹臨風美少年,攬鏡自顧夜不眠。 2.原文:有錢,任性。 翻譯: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3.原文:醜的人都睡了,帥的人還醒著。 翻譯:玉樹立風前,驢騾正酣眠。
  • 當中國人把英文歌名翻譯成中文,哈哈哈有毒!
    我黴鎮樓第506期經典的英文歌名字翻譯成中國特色的中文名哈哈哈有毒
  • 谷歌翻譯接地氣程度測試
    (我翻的是"去方一便") 所以,雖然技術日新月異地噌噌發展,但目前還沒到完全替代人類翻譯的程度。像我這樣翻段子的草根譯者還能再蹦噠幾年。不信的話,今天咱們就來調戲下谷歌娘試試看中國特有的流行語她是否能搞定
  • 成龍早年廣告語走紅 「duang」成羊年流行語
    寫法 沒有對應的漢字,有網友提出詞語「嘟昂」比較接近其意味,也有網友生造了一個漢字,這個字上下結構,上面是成,下面是龍,合起來就是「duang」字。  成龍一句「duang」 火速成為羊年流行語  說到成龍,這幾天最火的既不是他的電影《天將雄獅》,也不是他為兒子房祖名理髮的照片,而是他創造了羊年第一個網絡熱詞「duang」!
  • 客家話:一種廣泛而又「固執」的漢方言!
    客家話在廣東粵西湛江的吳川廉州等地也叫涯話,使用者達600萬人,之所以叫「涯」,來源可能是等同於客家話「我」的同義,比如客家人經常把「我是客家人」說「涯是客家人」,只不過不讀普通話的「ya」,而讀「Eai」,類似普通話的「捱」讀音。
  • 俗氣爛大街的流行語,「翻譯」成古詩文後,美了不止一個層次!
    如果翻譯成古人的話,那便是: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今天小編用最新潮的文言文解說形式帶大家回憶一下流行語大家快來漲知識吧!其實國外也有這樣的說法,eat one's dust,但是它表示的是「落後於某人」的意思。例如:If we race, you'll eat my dust.如果我們賽跑的話,你就等著輸吧。
  • 這些中國食物,被老外翻譯成這樣,網友:看完笑出豬聲!
    這些中國食物,被老外翻譯成這樣,網友:看完笑出豬聲!各國之間的文化需要不斷交流,中文和英文的相互翻譯就變得越來越重要。最近,一個老外來公司進行工作上的交流,和他一起出去吃飯時,鬧出了不少笑話。老外把這些中國食物,按字面意思翻譯成了這樣,網友直呼:看完以後笑出了豬聲!到底是哪些食物給惡搞了呢?一起來看看吧!1、加多寶。
  • 中國這些美食被老外翻譯成這樣的名字,吃貨:承包了我一年的笑點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聰明的驢爸爸推薦語:哈哈哈,太好像了,老外真是幽默啊,不過也從側面反應出,我國飲食文化走向國外缺乏一個標準或者ISO的認定,造成翻譯比較亂的現象。中國這些美食被老外翻譯成這樣的名字,吃貨:承包了我一年的笑點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美食大國,不同的地方美食的種類也都是不同的,我們中國人給菜品起名,都是非常簡短精煉的,但是中國的這些美食到了外國人那裡翻譯出來的名氣卻不同了,簡直就像把這些菜名給玩壞了,不得不佩服外國人的腦洞真是大開啊,一起來看看外國人把我們中國哪些美食翻譯成這樣的名字了,讓中國的吃貨看了表示:承包了我一年的笑點
  • 廣州話:大吉利是
    講到「大吉利是」呢個俗語嘅由來。先講「利是」。廣州話將其詞義擴大,它不但指壓歲錢、紅包,是「節日、喜慶所賞的喜錢」,還有解去不祥的意思,用來避晦氣。 廣東有過年「派利是」、「逗利是」嘅習慣。一般來講,系已婚人士「派利是」,未婚者「逗利是」。從每年嘅大年初一到元宵節前都可派發。新年開工第一天,很多公司都會派開工利是畀啲員工,嗌「開工大吉」、「開年大吉」,取其凡事順利嘅意頭,以鼓舞士氣,激勵員工。
  • 這些受歡迎的電視劇被翻譯成這樣的名字,而且充滿了笑聲
    由於這些電視劇中中國的特殊文化,很多流行的電視劇都被翻譯成各種各樣的標題,有些聽起來很中產,有些聽挺好,有些很奇怪,有些缺乏文藝範。還有一些網友批評他們超低俗,有點不守規矩,所以他們自己腦洞大開,給了他們一些更中庸、不守規矩的頭銜。讓我們看看。《香蜜沉沉燼如霜》:日本被翻譯成《霜華的姬》,姬是公主的意思。這齣戲的片名翻譯得恰到好處,符合日本命名的特點。
  • 這些熱播電視劇被人翻譯成了這樣的名字,笑噴了
    而正由於這些電視劇中含有的一些中國的特色文化,使得很多熱播劇的劇名被翻譯成了各種各樣,有些看起來聽起來很中二、有些則還挺好聽,有些奇奇怪怪,有些少了文藝範。而有的網友們批評它們超級俗氣、還有一點不正經,於是他們自己腦洞大開,給它們取了些更中二、更不正經的劇名。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 那些很難翻譯成英文的中文你都會翻嗎
    隨著網際網路流行語言的廣泛運用,生活中,我們總會時不時冒出一些流行語來表達內心的情緒或情感,但這些詞的英文你都知道嗎?遇到一些不知如何向老外翻譯的中文,我們怎樣翻譯才能讓他們聽得懂呢?今天,小愛先來分享6個常用的中文流行語的英文翻譯給大家哦,一起來學學吧!
  • 菜單竟然被翻譯成這樣...嚇得老外筷子都掉了!
    看到這些黃暴直白的翻譯,簡直讓人噴飯...誰譯的?也難怪德國漢學家顧彬這麼說:「中國翻譯問題在於母語不夠好」。6.夫妻肺片綜合(混合)果汁翻譯成隨便,坦白說,對此譯法無比贊同。據稱,新加坡真有兩款叫whatever和anything的飲料,但好像已在2010年停產。
  • 「孫悟空」應該怎麼翻譯成英文?
    不少考生走出考場和記者苦笑:「『孫悟空』該怎麼翻譯成英文,我是真的不知道啊……」 他們的考研故事「只要是機會,我都要試一試」「我今年啥考試都報了,公務員,考研,還有兩家用人單位的筆試,統統都參加了。」一位來自鹽城的考生朱同學很坦誠地告訴記者,為了給自己尋找更多的機會,這兩個月的行程被安排得密密麻麻。「我是昨天晚上拖著箱子深夜趕到南京的。
  • 龍泉山上客家話
    白桂斌攝(人民圖片)客家話是四川龍泉山一帶的語言之花,至今仍然在這塊土地上簌簌綻放,讓這片豐美的土地更加繽紛多彩,溫潤迷人。我與龍泉山的客家話結緣就像是命中注定的。大學畢業後,我到成都龍泉驛教書。後來我才慢慢搞清楚,這一帶及周邊的清水特別是洛帶等「東山五場」等都是客家人聚居區(「東山」是龍泉驛區及周邊的市民對龍泉山的稱呼),他們把300年前祖先「湖廣填四川」時從廣東、江西、福建帶來的客家話幾乎像傳家寶一樣完好地保存到現在。
  • 盤點2017年爆紅的網絡流行語
    回顧一整年,你還記得哪些風靡一時的網絡流行語?   你心裡沒點X數嗎?   該詞來源於東北的方言,其實就是「你四不四傻」的2.0進化版。   暗指一個人揣著明白裝糊塗。該流行語也成為今年日常吐槽的經典用語之一。
  • 五月天的歌翻譯成英文名簡直要笑哭,歪果仁表示一臉懵逼
    事情是這樣的,習慣了用國內播放器聽歌的罈子,總苦於同一個播放器哪怕付費,因為版權原因也不能同時收錄罈子喜歡的各個歌手的歌。在被好朋友的安利下,我轉戰了applemusic。轉場第一件事,肯定就是把我天團五月天的專輯下下來了唄。結果卻莫名穿越到了英文版,看到昔日熟悉的專輯名稱都變成了不認識的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