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的中部、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廣泛種植著一種特色美食——莜麥,其中含有鈣、磷、鐵、核黃素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元素,莜麥在經過「三生三熟」的加工後可變成上等的美味佳餚。所謂「三生三熟」,就是從生莜麥到做成能吃的莜麵製品,需要經歷三次生三次熟的過程。莜麥歷經「三生三熟」的成長變為香甜可口的莜麵美食,從莜麥到莜麵的質變之路,似乎也能為廣大年輕幹部的成長指點迷津。
脫籽翻炒實現質變第一步。莜麥種子成熟後,從地裡收割回來拉到打穀場,脫下籽粒要用文火入鍋翻炒,因為莜麥變為莜麵需將莜麥籽炒熟,莜麥粒要直至炒到黃熟微焦,飄出香味,此謂「一生一熟」。年輕幹部剛走出校門進入工作崗位,心智、學識、能力都與實際工作存在一定差距,加之新入職的年輕幹部大多都在基層鄉鎮,基層的工作生活條件艱苦,群眾工作相對難做,有時入戶宣傳政策還不被群眾理解,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太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時候年輕幹部需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學生的姿態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向身邊領導同事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在說話辦事中學會深思熟慮,在工作中要勤思考、勤動筆,做到不恥下問,慢慢熟悉基層的工作,成為服務群眾的行家裡手。
磨麵和面融煉出強硬勁度。炒熟的莜麥籽要經過磨麵機磨成莜麵粉,在吃的時候,莜麵需要和成麵團,特別的是莜麵在和面時不能用涼水,得用開水(也叫滾水),這樣才能保證面的勁道,將滾燙的沸水倒入與莜麵融合,此謂「二生二熟」。從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新人,到獨當一面、處事穩重、幹事果敢的優秀年輕幹部,需要在工作和實踐中不斷地磨練自己。「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古往今來,優秀人才大多始於基層,再經過艱苦環境的磨練才能夠成長起來。如今,在基層實踐鍛鍊也成為了優秀年輕幹部的「必修課」。在基層工作,年輕幹部要擺正心態,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敢於向困難發起挑戰,多在群眾工作上下功夫,多去體察百姓疾苦,在基層這股「滾水」上練就過硬的本領。
定型籠蒸製出多花樣美食。在莜麵粉和成莜麵團後,人們依據吃的需要把莜麵團壓成莜麵餄烙、搓成莜麵魚魚或是推成莜麵窩窩等使其成型,然後將其製成的多種形式的莜麵放入籠屜,在經過添水加柴燒火猛蒸後,才能獲得一份可口的莜麵美食,此謂「三生三熟」。年輕幹部大多數是步入社會不久,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均未完全成型,對於權力、義務、能力、社交、群眾工作、職業道德等認識還不夠深刻,未形成一套自己的見解。在與青年交心談心中指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廣大年輕幹部應深刻認識的講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珍惜新時代給予的寶貴機遇,自覺養成高尚道德品質,弘揚傳統美德,始終堅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為自己步入社會、做好工作,建立家庭把好第一道「成型關」。來源:先鋒文匯作者: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委組織部組織二科 李鵬飛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