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飛:@年輕幹部向莜麵汲取「三生三熟」質變之路

2020-12-27 選調生

在內蒙古的中部、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廣泛種植著一種特色美食——莜麥,其中含有鈣、磷、鐵、核黃素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元素,莜麥在經過「三生三熟」的加工後可變成上等的美味佳餚。所謂「三生三熟」,就是從生莜麥到做成能吃的莜麵製品,需要經歷三次生三次熟的過程。莜麥歷經「三生三熟」的成長變為香甜可口的莜麵美食,從莜麥到莜麵的質變之路,似乎也能為廣大年輕幹部的成長指點迷津。

 脫籽翻炒實現質變第一步。莜麥種子成熟後,從地裡收割回來拉到打穀場,脫下籽粒要用文火入鍋翻炒,因為莜麥變為莜麵需將莜麥籽炒熟,莜麥粒要直至炒到黃熟微焦,飄出香味,此謂「一生一熟」。年輕幹部剛走出校門進入工作崗位,心智、學識、能力都與實際工作存在一定差距,加之新入職的年輕幹部大多都在基層鄉鎮,基層的工作生活條件艱苦,群眾工作相對難做,有時入戶宣傳政策還不被群眾理解,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太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時候年輕幹部需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學生的姿態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向身邊領導同事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在說話辦事中學會深思熟慮,在工作中要勤思考、勤動筆,做到不恥下問,慢慢熟悉基層的工作,成為服務群眾的行家裡手。

磨麵和面融煉出強硬勁度。炒熟的莜麥籽要經過磨麵機磨成莜麵粉,在吃的時候,莜麵需要和成麵團,特別的是莜麵在和面時不能用涼水,得用開水(也叫滾水),這樣才能保證面的勁道,將滾燙的沸水倒入與莜麵融合,此謂「二生二熟」。從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新人,到獨當一面、處事穩重、幹事果敢的優秀年輕幹部,需要在工作和實踐中不斷地磨練自己。「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古往今來,優秀人才大多始於基層,再經過艱苦環境的磨練才能夠成長起來。如今,在基層實踐鍛鍊也成為了優秀年輕幹部的「必修課」。在基層工作,年輕幹部要擺正心態,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敢於向困難發起挑戰,多在群眾工作上下功夫,多去體察百姓疾苦,在基層這股「滾水」上練就過硬的本領。

定型籠蒸製出多花樣美食。在莜麵粉和成莜麵團後,人們依據吃的需要把莜麵團壓成莜麵餄烙、搓成莜麵魚魚或是推成莜麵窩窩等使其成型,然後將其製成的多種形式的莜麵放入籠屜,在經過添水加柴燒火猛蒸後,才能獲得一份可口的莜麵美食,此謂「三生三熟」。年輕幹部大多數是步入社會不久,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均未完全成型,對於權力、義務、能力、社交、群眾工作、職業道德等認識還不夠深刻,未形成一套自己的見解。在與青年交心談心中指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廣大年輕幹部應深刻認識的講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珍惜新時代給予的寶貴機遇,自覺養成高尚道德品質,弘揚傳統美德,始終堅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為自己步入社會、做好工作,建立家庭把好第一道「成型關」。來源:先鋒文匯作者: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委組織部組織二科 李鵬飛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三晉美食:舌尖上的莜麵
    過去,人們很少能吃到精細的麥麵,只能以莜麵代替,應了民歌裡所唱的:「大山裡沒有那好茶飯,只有莜麵栲栳栳,還有那山藥蛋。」如今看來,單一的物產似乎並沒有對那個年代的人們造成困擾,相反,在漫長的歲月裡變著花樣吃莜麵,硬是將莜麵這種粗糧吃出了「滿漢全席」的豐盛感。若說有什麼好吃的能讓有「老饕」之稱的汪曾祺老先生念念不忘,並將其寫進小說裡,興許只有莜麵了。
  • 溫州40位年輕幹部集體學「三史」受教育 向歷史汲取力量
    「三史」即溫州革命史、改革史、創新史。「開展現場教育是樹立一種導向,教育引導全市年輕幹部要不斷從『三史』中汲取力量,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做到政治過硬、擔當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在推動溫州發展的新徵程上勇當先鋒。」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楊勝傑出席活動。
  • 張志軍:舌尖上的壩上莜麵
    莜麥經過淘、炒、磨,就成了莜麵麵粉。莜麵到了壩上人手裡,可以做成幾十道美食。「四十裡莜麵三十裡糕,二十裡的蕎面餓斷腰」,諺語裡的莜麵,其地位儼然超過了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的黍米糕。有別於小麥、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吃莜麵要經過「三生三熟」。
  • 姥姥做的莜麵飯
    文 ■張俊團  修改 校對 編輯■王成海山藥、莜麵、羊皮襖,提起內蒙古的三件寶,人們最為讚嘆的當屬莜麵這一寶,莜麵又當屬呼和浩特武川縣的最為正宗。 正宗到了什麼地步?如我此狀:筆下要寫,鼻翼似乎已聞到剛出籠屜的莜麵麥香味!那一個香呦!
  • 肥宅,幹了這碗莜麵!願我們永不再發福
    ▲ 莜麵蒸餃。圖/網絡莜麵飩飩是用大張擀得均勻的莜麵皮包好土豆絲和其他蔬菜捲成面卷,將其切成小段,立在蒸籠上蒸幾分鐘,一籠可口的莜麵飩飩就完成了。「三生三熟」,是莜麥到莜麵必經的獨特熱烈的成熟儀式。 「一生」,成熟後的裸燕麥被收割下地,脫出的麥粒是生的;「一熟」,成熟的麥粒在鐵鍋內被炒至黃熟微焦,飄出麥香氣。
  • 莜麵
    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小舅子衛青率領大軍在河套一帶和匈奴交戰,苦於糧食周轉不便,將士們飽一頓飢一頓,嚴重影響了戰鬥力,使戰爭遲遲不能徹底勝利,後來有一個姓莜的人向衛青推薦了當地的一種糧食作物,將士們吃了之後,一頓頂兩頓,再無飢餒之苦,極大地增強了漢軍將士的戰鬥力,這種農作物為漢軍戰勝匈奴立下了不朽功勳,漢武帝龍顏大悅不但犒賞了這位姓莜的人,尤其以他的姓給這種農作物命名
  • @年輕幹部 一起學土豆的「三勁三點」
    年輕幹部,來共同學習土豆的「三勁三點」吧。  學習土豆固根鑄魂的韌勁,務實篤行,把握土壤著力點。在經過農民伯伯選種、晾曬、切塊、浸種後,土豆的堅強身軀播種在低山區、二高山區、高山區不同養分的土壤中,在早春時節不到10℃的瑟瑟寒風中就努力發芽。
  • 年輕幹部要從書籍中汲取營養
    對於年輕幹部而言,讀書的好處很多,可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和提升思維思考能力。對知識的渴望讓年輕浮躁的心平靜下來,感受書海的寂靜和時間的停滯。慢慢耕耘充滿希望的原野,將熱情的種子深埋在這片沃土,用青春奮鬥去換取人生理想,讓兒時的夢想包裹苦澀,如使命般不停的召喚,褪去一身的稚嫩,盡情在書海裡暢遊。接受知識的洗禮,感悟生命的律動。
  • 吃莜麵
    捏好的窩窩薄如蟬翼,排在籠裡,如蜂窩般玲瓏剔透。吃莜麵離不開山藥蛋,如果再撿十幾顆皮糙、形圓、個大的山藥蛋蒸莜麵時提前煮在鍋底,莜麵揭籠時山藥蛋正好爆皮開花,你就心滿意足地享用吧。餘幼家貧,吃莜麵沒有好調和,一般從酸菜缸裡撈點爛醃菜,熗點蔥花、扎蒙蒙,就是調莜麵的全部佐料,當然油炸辣椒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後再喝一碗原湯化原食的蒸鍋水,由舌尖直到全身心都熨帖。
  • 【老事舊人】想念我的莜麵燴菜
    大鐵鍋裡的菜湯滾了起來,就可在鍋上放置擺滿了莜麵窩窩或魚魚,或者二者皆有的蒸籠了,然後蓋好鍋蓋,把走風漏氣的鍋蓋上的縫隙用蘸布捂嚴實了,只需十分鐘,至多十二分鐘莜麵和燴菜就應該全部熟了,如果時間太短或太長都不可取,時間太短當然飯不熟自然無法吃
  • 袁燕:豈容年輕幹部「空空如也」
    年輕幹部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靜下來想想初心使命,想想責任擔當,想想理想信念。只有樹立崇高而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在誘惑面前不迷失,在是非面前不糊塗。個人與集體榮辱與共,我們年輕幹部要把個人的理想信念融入家國情懷、民族情結,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對黨和人民忠誠,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
  • 呼和浩特莜麵的N種吃法
    莜麵當之無愧也是青城有名美食,素有「陰山莜麥甲天下」之譽。莜麵不止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保健食品,還是一款減肥和美容的良藥。各式各樣的莜麵造型無論是蒸、炸、煮、烙、炒,定會讓你垂涎欲滴、食慾大開、而且你可以大膽的吃,莜麵的減肥和美容功效定會讓你苗條貌美,簡直是吃貨的福利,豈不樂哉美哉。
  • 一籠莜麵故鄉情
    就是少油沒肉的燴白菜土豆,現在吃莜麵,燴菜時取五花肉最好,大白菜、土豆、豆腐、粉條,冬天的時候,燴上半鍋菜,鍋上再蒸了莜麵,莜麵熟了的時候,菜也就熟了,熱氣騰騰中,莜麵、燴菜的香味飄散滿家,一家人圍坐一起,熱乎乎的吃一碗莜麵燴菜,酣暢淋漓。
  • 白巖青:邊關吃食說佳餚,不是莜麵就是糕
    莜麥、谷、黍在大同地區都有種植,但莜麵。糕的美食必然落戶在長城沿線的二圈地,這是莜麵、糕的必然。二圈地氣候寒冷,無霜期短,晝夜溫差大,土壤為沙砂地,富含鐵、磷成份,最適合莜麥、谷黍的種植。這種土壤和氣候在表面上保證了作物的不倒伏,飼草旺盛,營養成分高,在吃食上決定了北地出產的糧食的多樣化。 莜麥是粗放田好伺弄,但莜麵好吃手續多,先要三熟,即長熟、炒熟、蒸熟。
  • 春節年俗美味——莜麵,正月初十必備的好寓意!
    它是莜麥麵食品的統稱,具有耐餓、營養豐富等特點,並且莜麵的做法和吃法也有很多種,什麼莜麵魚魚、莜麵墩墩、莜麵餄餎、莜麵窩窩、莜麵餃子、山藥魚子、莜麵塊壘、莜麵拿糕、莜麵丸丸等等,可謂是各有千秋。而這種口感與別的地方的莜麵就不一樣,一方面是因為莜麥的生長環境不同,另一方面則就是因為各個地方食用莜麥的口味不相同。最後在來介紹一下製作莜麵的「三熟」原則,也可視之為三個關鍵的步驟:
  • 交口莜麵的花樣吃法你吃過幾個
    第一種炒蒸塊壘:塊壘像上述那樣蒸熟後,在鍋內倒入少量胡麻油,油熟後將切好的蔥花、蒜片放入鍋內熗出香味,然後倒入塊壘用小火翻炒3~4分鐘出鍋即可。第二種炒普通塊壘:搓擦好的塊壘不必上鍋蒸,直接用乾鍋翻炒約10分鐘左右,待聞到莜麵香味後出鍋,然後倒入少量油,油熟後加入蔥、蒜,再倒入炒過的塊壘,直到塊壘顏色變焦黃。這樣做出來的塊壘吃起來口感香脆,越吃越香,不防試著做一做。
  • 葉繼兵:年輕幹部的「三步走」戰略
    作為新時期年輕幹部,應當深入學習中國航天精神,落實人生的「三步走」戰略。「繞」,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韌。從2004年開啟嫦娥工程到2020年嫦娥五號「回家」,圍繞中華民族千百年來「飛天攬月」這一夢想,中國航天工作者奮鬥不息,16年探月追夢。
  • 王若希:@年輕幹部要腳踏「基層」實地
    新時代新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矛盾匯聚在基層社會,基層是磨練意志、了解國情的烈火熔爐,是汲取力量、增長本領的生動課堂,是服務群眾、實現價值的燦爛舞臺,作為基層治理的主力軍,年輕幹部需克服浮躁情緒和功利思想,少幾分自我設計,多幾分腳踏實地,深入基層,「靜心」工作、「虛心」請教、「用心」服務,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實現自身價值。
  • 年輕幹部要不辱使命不負期望
    強調的是耕耘的這一過程,是積跬步至千裡的效應,更是量變引起質變的飛躍。我們知道,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鬥。年輕幹部,作為有理想、有追求的新生力量,充滿闖勁、思維活躍,但必須時刻保持警醒,要能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挫折,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 吉林市、遼源市三名省管幹部任職前公示公告
    省管幹部任職前公示公告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現對於技群同志進行任職前公示。於技群,男,1971年10月生,滿族,中共黨員,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曾任蛟河市副市長,蛟河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蛟河市委常委、副市長,吉林市經濟技術合作局局長。現任磐石市委副書記、市長。擬任縣(市、區)黨委正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