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事舊人】想念我的莜麵燴菜

2021-02-16 老事舊人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對於烏盟人而言,大多數人喜歡吃莜麵燴菜大概也是不爭的事實。反正我絕對算一個莜麵燴菜的擁躉。

烏盟地處內蒙古的中部,祖國的正北方,由於氣候和地形所致,儘管出產的糧食作物也不少,但莜麵、土豆絕對是其最拿出手的特產。當地人最喜歡吃的莜麵燴菜就是二者完美結合的統一體。
 


想當年,莜麵還是「醜小鴨」的時候,人人都不願意待見它,尤其小孩更為反感,經常因家裡吃莜麵而和母親鬧得死去活來,甚至以絕食來相要挾,但母親又有什麼辦法呢?隊裡分的最多的糧食就是莜麥,不吃它吃什麼? 所以小孩該「大鬧天宮」的照鬧不誤,母親早晚照樣做著塊壘、拿糕、炒麵、糊糊,中午一如既往地甩開膀子推著窩窩,捏著魚魚,擀著囤囤。可誰知多年以後「峰迴路轉」,莜麵一下變成了「白天鵝」,不但城裡人喜歡吃,就連鄉間的村民也開始對其另眼相看,經常用它來上待罕友稀客。
據我所知,現在用莜麵至少可以做出大幾十種品類的飯食,且口味不同,做工迥異。但莜麵燴菜中的莜麵以我個人的愚見,還是以人工手推的薄凌凌的窩窩和捏成的細正正的魚魚為最佳。但可惜的是現在多數家庭主婦已經失去了推莜麵窩窩的技藝,為了省事省時,捏魚魚也用上了擰莜麵器,幾分鐘就可以擰一大籠魚魚,儘管質地和品相不可和人工捏出的同日而語,但在這個一切講求速度的年代也是大勢所趨,誰會為了一頓莜麵魚魚耗費大半天的時間呢?至於所選用的莜麵,我覺得所有後山地區種植的莜麥都是備選佳品,但前提條件必須是真莜麵,而不是加了亂七八糟的假莜麵。因為現在中國人在做假方面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名揚四海的境界,我們口裡吃到的一切都可能是假貨,甚至是毒品,尤其外表愈是漂亮實質可能愈是不好的東西。就如現在的莜麵白得「純潔無暇」,比白面都要白,筋得比粉面都筋,揪都難斷,美其名曰上等的剝皮莜麵,其實在我看來這本身就失去了莜麵該有的特質,已經不是本本分分的莜麵了。試想莜麥經過火炒本來顏色就變為了淡黃色,即使剝了皮也不應該白到那裡去,白中帶青才應該是它固有的色調,本來的面目。


當然了,莜麵由於所產地域不同還是稍有差異的,尤其表現在粉(就是莜麵加水後攪拌在一起,過一小段時間後再用手把它們搓揉在一起,當地人一般稱其為粉)的時候吃水(需要多少水)的多少和該用涼水、溫水還是開水上,這些方面如果把握得恰到好處,做出的莜麵自然筋道有口感,味道也誘人,否則做出的莜麵可能會齊截截,酥嚓嚓,甚或黏哇哇,味道更就談不上了,根本無法下口。

常言道:紅花還得綠葉配。一頓好吃的莜麵必須得有可口的蘸料,過去人們之所以不喜歡吃莜麵,固然有因為吃的頻率太高已經膩味的因素,但我想蘸料質量太過低劣更是主要原因,試想在那個物質非常貧乏的年代,何來上等的莜麵蘸料,偶爾吃頓燴菜也多是土豆伴酸菜,裡面別說有肉,就是油花子恐怕也是微乎其微,所以熬出來的燴菜不用說也是少寡無味的,用它蘸了的莜麵豈能美味可口?更何況這樣劣質的燴菜一般人家也很少能吃到,人們家大多每天用一碗酸得裂牙裡面連一滴油花子都沒有的醃菜湯來蘸莜麵,如今想來都無法下咽。大人為了果腹強忍著吃下也就罷了,而不明事理的小孩哪能懂得日子的艱辛,他們以為父母故意不給他們吃白面饅頭,不給你家長難堪那才怪呢?現在人們物質生活充裕了,一頓莜麵的蘸料可以做出無數種,葷的、素的、涼的、熱的、淡的、鹹的等,一切隨自己的喜好而定,當然我是喜歡燴菜,只要吃莜麵首選的蘸料必是燴菜。
燴菜燴什麼?可選的材料真是太多了,但以我的口味而言,只要土豆、豬肉、黃豆芽、豆腐、寬粉條即可。土豆首選來自烏盟地區的優質紅土豆,此土豆口感沙綿、味道清香、耐火時間短,燴菜的時候以它為主,去皮、洗淨後,隨便剁為比大拇指略大的不規則的塊狀即可。豬肉當然是農家豬的五花肉最好,此肉一層肥一層瘦,肥而不膩,品相又好,最好不要去皮,切為筷頭薄厚類似已經切好的土豆塊大小為最佳。豆腐我覺得用油炸過的焦黃色的豆腐塊最好,黃豆芽和寬粉條不用我在這裡贅述。全部材料準備妥當後,在莜麵窩窩和魚魚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先把切好的五花肉倒入鍋中加溫,待肉發出「呲呲」的聲響時,就可用飯鏟來回翻炒,直到把肉裡的部分油脂炒出,肉塊也變成淡黃的時候,就可以把各種佐料撒入,再把適當的老抽倒進,待翻炒一二分鐘後,各種香味被熗出,再把土豆和豆腐加入繼續翻炒,直至它們均勻地拌在一起,被老抽和油脂的顏色染為焦黃,就可以加水加火升溫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水不要加得太多也不能太少,待菜熟後還有適當的湯汁為最佳,一來為蘸莜麵留下足夠的湯汁,二來也得為最後進鍋的豆芽和粉條留有餘地。


大鐵鍋裡的菜湯滾了起來,就可在鍋上放置擺滿了莜麵窩窩或魚魚,或者二者皆有的蒸籠了,然後蓋好鍋蓋,把走風漏氣的鍋蓋上的縫隙用蘸布捂嚴實了,只需十分鐘,至多十二分鐘莜麵和燴菜就應該全部熟了,如果時間太短或太長都不可取,時間太短當然飯不熟自然無法吃,時間太長,莜麵會被蒸黏或蒸乾,且七倒八塌,品相受到嚴重破壞,吃起來會嚴重影響進食者的食慾。尤其會把燴菜燴糊了,或者把土豆煮得過了火,變成了黏糊糊的土豆泥,這不但嚴重破壞了燴菜質量,尤其不能很好地蘸食莜麵,吃莜麵燴菜也就有名無實了。

莜麵蒸熟,燴菜裡的土豆塊一咬即破,沙殼殼的,此時把黃豆芽和寬粉條摻入,在熱菜湯裡咕嘟上兩分鐘,豆芽正好熟了,但外形還直稜稜的,吃起來脆脆的很有口感,而不是黏軟沒有骨力。粉條也是如此,看起來白白的,吃起來筋道口感好,而不是因煮得時間太長,顏色變得黢青,口感黏幾個哇。這樣的燴菜自然是最下乘之燴菜,別說蘸莜麵吃了,單獨享用也未必見得可口。

 

熱騰騰地冒著白氣的莜麵燴菜被端到農家的炕上,再配以色澤亮豔被胡油熗得香噴噴紅丹丹的一大缽子託縣辣椒和幾瓣大蒜,一家人盤腿圍坐在其周圍,一人舀上多半碗燴菜,把那紅嘟嘟的辣椒拌在碗裡,挑上一大塊薄凌凌的窩窩或細正正的魚魚一蘸,再不時咬上一口大蒜,那種愜意,那種感覺,那種美好,那種幸福,大概就是人們所說的神仙日子吧。

 

說實話,如果在以往,憑著我對莜麵燴菜的如此鍾愛,這樣的飯真是吃上三五大碗恐怕都不在話下,但令人遺憾的是一場大病,幾次手術下來,居然讓我連正常吃飯都不能暫時進行,更別說吃很耐消化的莜麵燴菜了。我只希望蒼天有眼,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在不久的將來還能讓我痛痛快快地好好享受我一生鍾愛的莜麵燴菜。

【投稿須知】大家好!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事舊人」微信公眾平臺影響力越來越大,投稿者越來越多,為了能夠讓作者和編者省事省心,避免做一些無用功,所以提醒各位文學愛好者投稿時一定注意如下事項:一、由於本平臺是原創首發文學平臺,所以請投稿者一定保證自己的稿件為原創首發,凡是已投其它微信公眾平臺的文章切莫再投本平臺。二、由於本平臺是個人為打發病床時間而創建的,沒有任何外部力量支持,所以稿件沒有稿費,望想換取稿費的親們莫投稿件於本平臺。三、由於修改編輯文章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而編者又是一個患病已久的大病人,所以請親們在投稿時盡力把自己的稿件修改到最佳狀態。四、投向本平臺的稿件,一旦收到回復,就意味著準備採用,但由於稿件較多,刊發可能需要一定的時日,請親們耐心等候,半月內未見刊登的請另投其它地方。五、希望投稿的親們一定關注本平臺,隨時接收本平臺刊發的文章。六、本平臺投稿郵箱為737494985@qq.com,或加微信wangchenghai1968,直接通過微信把文章發過來,同時一定附作者個人簡單介紹和近照一張。七、歡迎大家分享轉發,但也請其它媒體或自媒體尊重原創者的辛苦勞動,在未經授權情況下不得私自轉載或盜用本平臺文章,否則視為侵權,如轉載請聯繫本平臺授權,且一定註明作者姓名,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老事舊人」。 

好書任你讀,只需點開連結即可閱讀:

01.2019年最流行官場小說:官途風流
02.網絡最流行小說:官場紅人是如何歷練出來的?
03.現代官場現形記:是男人就要活出個人模狗樣!
04.平民屌絲的升遷之路
05.波雲詭譎官場路
06.一個農村孩子的升官曆程
07.想娶個好媳婦原來有這麼多套路?真是服了
08.驚心動魄的黎明逃殺
09.一夫當官,萬人跟從
10.權力的背後
11冥婚鬼妻
12.新年巨獻:非常官道

13.神秘奇案
14.青雲直上:朝中有人好做官
15.官場博弈
16.官場上那些五花八門的套路
17.官場爭鋒
18.極品衙內升遷記
19.驚心動魄的黎明逃殺
20.官場之雄心壯志
21.辦公室的女秘書
22.小村幹部的漫漫升遷路
23.驚魂快遞
24.驚心動魄的黎明逃殺

【作者】王成海,網名一籠莜麵,男,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後旗四王柱村人,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一貫喜歡文學、歷史。在各級各類報刊曾發文數十篇。開新浪博客和優酷視頻多年。近三年來由於身染重疾,暫時告別講臺,日常愛好也同時擱淺,但相信人的意志力可以戰勝一切,為徵服病魔,現已創辦微信公眾文學原創平臺「老事舊人」兩年多,發文兩千餘篇,以寫作自娛,在刊發自己文章的同時,也向廣大文學愛好者開放平臺,謝謝各位文學愛好者對本平臺的鼎立支持。

傳遞溫暖,謝謝讚賞

相關焦點

  • 老家的莜麵燴酸菜
    家鄉的莜麵燴酸菜,好像一個家庭裡的一對夫妻一樣,無論失去那一方都是一種不完整,甚至不完美,這話並非我空穴來風,吃過的人就是證明。當地人在七、八十年代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莜麵燴酸菜一股一股的餡餅味,能把莜麵燴酸菜吃出餡餅的味道,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美食呢?
  • 燴菜
    事宴燴菜我的老家以前辦紅白事宴,不論人家光景好壞,席面豐盛還是一般般,燴菜都是必然的一個菜,而且是「硬菜」之一,因為有肉。事宴上的燴菜主料是豬肉片、豆腐、寬粉條、大白菜(選項)。我不太愛吃事宴上的燴菜,肉又肥又硬,味道也沒進去。各種原料是分離的,不膩乎,頂多挑幾塊豆腐吃。日常的燴菜因為有土豆,菜的口感是膩乎的,入味兒。
  • 在烏蘭察布,有一種不會遊泳的魚--莜麵魚魚
    手巧的女子兩手齊上,一手三股甚至四股,兩手六股八股,莜麵在手下案板上滾動翻飛,細溜溜的莜麵長魚魚就從手掌心竄出,而且怎麼滾都不斷,搓好得莜麵團起來放在籠裡,一會兒功夫就搓一大籠莜麵魚魚。幼年特別稀罕看姐姐們和母親搓莜麵魚魚,我只是看的份,自己拿一團莜麵想學,一根莜麵在自己手裡沒走二寸就斷了。
  • 一籠莜麵故鄉情
    吃莜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蘸料,蘸料分為涼湯和熱湯,涼湯又分為爛醃菜湯和現拌黃瓜水蘿蔔菜湯,熱湯分為羊肉湯、豬肉湯和燴菜。過去農村貧窮,除了冬天殺豬殺羊,很難吃到肉湯和肉燴菜。就是少油沒肉的燴白菜土豆,現在吃莜麵,燴菜時取五花肉最好,大白菜、土豆、豆腐、粉條,冬天的時候,燴上半鍋菜,鍋上再蒸了莜麵,莜麵熟了的時候,菜也就熟了,熱氣騰騰中,莜麵、燴菜的香味飄散滿家,一家人圍坐一起,熱乎乎的吃一碗莜麵燴菜,酣暢淋漓。
  • 吃在清水河(之七)——一籠莜麵故鄉情(中)
    吃莜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蘸料,蘸料分為涼湯和熱湯,涼湯又分為爛醃菜湯和現拌黃瓜水蘿蔔菜湯,熱湯分為羊肉湯、豬肉湯和燴菜。過去農村貧窮,除了冬天殺豬殺羊,很難吃到肉湯和肉燴菜。就是少油沒肉的燴白菜土豆,現在吃莜麵,燴菜時取五花肉最好,大白菜、土豆、豆腐、粉條,冬天的時候,燴上半鍋菜,鍋上再蒸了莜麵,莜麵熟了的時候,菜也就熟了,熱氣騰騰中,莜麵、燴菜的香味飄散滿家,一家人圍坐一起,熱乎乎的吃一碗莜麵燴菜,酣暢淋漓。(二)莜麵頓頓
  • 家鄉美食莜麵香
    ……那時,莜麥是不能充當公糧的,所以莜麵家家戶戶基本三六九地吃,早晨晚上往往是小米加莜麵稀飯煮山藥或拌炒麵,中午莜麵飩飩、窩窩、魚魚冷鹽湯,冬春季莜麵大燴菜,莜麵燴酸菜。在這些莜麵製作的飯食中,我其實最喜歡吃莜麵糊糊煮山藥。
  • 呼和浩特莜麵的N種吃法
    莜麵當之無愧也是青城有名美食,素有「陰山莜麥甲天下」之譽。莜麵不止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保健食品,還是一款減肥和美容的良藥。各式各樣的莜麵造型無論是蒸、炸、煮、烙、炒,定會讓你垂涎欲滴、食慾大開、而且你可以大膽的吃,莜麵的減肥和美容功效定會讓你苗條貌美,簡直是吃貨的福利,豈不樂哉美哉。
  • 羊油燴熟菜(外三章)
    熟菜雁北鄉民一般是燴著吃,所以叫燴熟菜。熟菜通常要用羊油來燴。人民公社時期,雁北鄉間容許每戶養一隻自留羊,羊肉捨不得吃都下大同賣了,頭蹄下水羊尾,及內臟上的油自己留下來燴了熟菜。記得每年入冬大小雪間,人們臥了羊就開始煉羊油。羊油煉製好了倒在笨碗裡,等冷卻後取出來時就是一個完整的碗坨兒,人們叫它羊油碗坨兒。燴熟菜的時候,先挖一小塊羊油,擱在鍋裡化了。
  • 「燴」菜的香,北方人才懂!
    相傳「燴菜」原本叫「炸檜菜」,是南宋時期,百姓因忿忿秦檜殘害忠良,做菜時將蔬菜、肉等油炸後燴在一起,把它當成秦檜,食其肉、飲其血,以洩其憤。 在河南和山西大部分地區,傳統燴菜中的肉味兒來自五花肉。炸肉丸子的身影在各地燴菜中都能看見,河南和晉南地區特色的酥肉也是當地燴菜裡的常客。無論是在家中還是飯店,酥肉常常被「兩吃」:新鮮出鍋時蘸椒鹽品其酥脆,其餘的在燴菜出鍋前燜入鍋中、脆酥皮浸足湯汁品其軟糯多汁的口感——冬日回家途中的這點念想,常常能成為人們路上加快腳步的動力。
  • 姥姥做的莜麵飯
    莜麵,幾乎是我童年的主食,吃的不生煩,不生膩,與外婆不停地變花樣大有關係! 有的時候,她會拿攪面棍直接在鍋裡把莜麵攪成拿糕!有時也會和著土豆蒸成塊壘!還會捲成囤囤!捏成扁扁的麵皮包了菜餡做成餃餃!也會用大拇指在案板上或另一隻手掌上彎成圪團!用整個手指彎下去便做成了刨渣子!
  • 河曲:農家現殺豬肉燴菜
    怕的是呵氣成霜的冬季沒有很好的禦寒衣裳,凍得呵手跺腳捂耳朵,盼的是到黃河封凍時,家裡餵的那口豬能殺了,能大塊朵頤吃到垂涎已久的現殺豬肉燴菜。  殺豬的日子選定一般是兩「等」:一等天氣凍得滴水成冰好挺肉,二等家裡年內的豬菜、米糠餵完。兩等齊了,豬的挨刀子期就到了。
  • 順口溜:說莜麵,誇武川
    苦菜囤囤我最愛,清熱瀉火還養生。二股風匣拉得猛,霎時就把莜麵蒸。紅柳乾柴火焰硬,急火爆蒸七八分。出籠莜麵燴酸菜,炕上颳起龍捲風。喝上一碗子母水,原湯原食汗津津。5、刨扎子,莜麵的一種做法,因形似刨花而得名。6、子母水,即蒸莜麵後鍋裡的開水,人們認為吃莜麵最後再泡上這些水原湯化原食。
  • 白巖青:邊關吃食說佳餚,不是莜麵就是糕
    莜麵餃子:把莜麵劑子用兩個手掌搗成有波紋的橢圓小皮子,包上餡子捏成餃子。用手捏成小鍋形的皮子包餡亦可,不過搗的皮子更有特色。餃子的餡又分菜、肉兩種。 河漏:把莜麵劑子放在河漏床子上壓成細絲,裝入籠中。 蒸莜麵用調油熗辣角、蔥花、醋、鹹菜、鹽水調吃外,還可晾冷後、烤、炒、煮、氽食之,各有各的特色。
  • 尋食晉中年菜 新小媒愛生活
    山西烹飪技工學校老師王宏壽分析山西菜的做法,最典型的就是燴、燉、燜。「山西山多水少,物產就少,而且食物組織結構中纖維長、密度大,不易熟。即便是油菜,也不能像南方那樣,稍微一焯水就能吃,非得要在鍋裡咕咚咕咚地燉,才會變得軟綿綿。為了讓菜熟得更快,不會用直刀,而是削尖,上面再劃十字,所以廚師的刀工都是很講究的。」   老太原菜館的燴菜一吃就是家裡的老味道。
  • 【美食淄博 · 博山燴菜美味的奧秘—可口松肉少不了!】
    由淄博文化產業協會和淄博市廣播電視臺《美食淄博》聯合推出的「我的家鄉是淄博」淄博菜大師傳承公益研學活動,上周完成了第一期的學習培訓,中國烹飪大師,博山菜傳承人李昌順,理論結合實踐,為大家上了一堂乾貨滿滿的課,很多學員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重新認識了淄博菜,博山菜。
  • 【美食課堂】陝菜大師秘傳汆、燴、燉技法!!!
    燴燴——將加工和初步熟處理的兩種以上小型原料,混合下鍋,加入適量湯和調料,用較短時間加熱成菜的技法。一般分為:清燴、勾芡燴、火鍋燴三種技法。工藝程序:選料→加工、熟處理→熗鍋(有不熗鍋的)→加湯汁、原料→ 燴制→盛盆(或裝火鍋後加湯加味)燴菜特點: 一是原料多,少則兩三種,多則十多種;二是主輔料多是細、薄、小件,烹製時容易入味;三是大多數是熟料或 斷生原料,少數品種是易熟或鮮嫩生料;四是多用中火或旺火加熱,加熱時間較短;五是半湯菜或多湯菜品,
  • 第一個發明固始鵝塊燴菜的人找到了!
    你看,燴菜一兩分鐘就可以燙好,鵝塊是提前煮好的,需要多少老闆就會給你剁多少,澆上提前熬製好的鵝湯汁,隨時隨地就可以吃,並且價格便宜,有菜有葷有米,把你吃的飽飽的、心情美美的。可以這樣說,從當初的「星星之火」到後來的「星火燎原」,這小小的燴菜對鵝塊美食的火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誰,在什麼時間段發明了這令食客們神魂顛倒的鵝塊燴菜的呢?
  • 白切羊肉、糖酥餅、莜麵餃子…張家口20道菜品入選冬奧會「崇禮菜單」!
    「崇禮菜單」菜品綜合評定結果1.河北省餐飲業冀字號菜品研發基地(承德基地)入選菜品30一品鹿唇、滿漢全家福、山盟海誓、烤全鹿、一帆風順、一品牛肉、天然紫雲盤燴駝筋、肉蘑雞丁、三色珍珠雞、紅棗燕窩、壽桃雙珍、冷拼(什錦位碟)、
  • 王老虎:一碗博山燴菜中的人間煙火 | 山東味兒40
    [1]每當飢腸轆轆的時候,我總是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母親做的一碗燴菜來
  • 冬奧會360道菜點全名單!邯鄲這20道菜不簡單......
    、扒羊肉條、雪花板慄、天然肉蘑土豆、翡翠銀針、鹿肉醬全家福、芸豆卷、豌豆黃、紅棗糕、慄子糕、小窩頭、五糧冰壺、隆化一百家子撥御面、天然雞腿菇莜麵貓耳朵、酥皮牛肉燒餅、莜麵蒸餃2.河北省餐飲業冀字號菜品研發基地(省烹協基地)入選菜品26煎燒魚肚、 燋熘松塔魚、壩上土豆燜鮑仔、香溢牛肋肉、山楂老醋方肉、古法燉牛肉、粗糧鮮蝦獅子頭、乳鴿燜鮑仔、金牌葫蘆烤羊排、富貴兩吃蝦、燒燴上八珍、珊瑚鮮桂魚、幹撈莜麵冰島參、清湯古月豆腐、金牌烤羊脊、金毛獅子魚、涼菜冷頭盤、芝士焗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