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吸管,就是環保智商稅

2020-12-26 騰訊網

不捨得方便美好的現代生活,就只能在吸管身上榨取「有益環境」的幻覺了。

文|劉喜

7 月 1 日,麥當勞中國鄭重其事地宣告:以後再也不給吸管了。

對於這一天的來臨,消費者大概也早有預感。2020 年 1 月,發改委、環境部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到 2020 年底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在世界範圍內,棄用吸管已經屬於政治正確,歐洲和北美的多個城市都頒布了塑料吸管的禁令,麥當勞之類企業帶頭做出表率就更為普遍。

2018 年,星巴克就已宣布要在 2020 年用紙吸管全面替代塑料吸管,從 2019 年世界地球日開始,在上海、深圳等一千多家門店開始執行。

這樣做意義何在?根據麥當勞官方的說法,他們不給吸管,一年下來,全國就能少用 400 噸塑料。他們還強調,塑料吸管雖小,卻難以回收利用。

麥當勞等國際範的餐飲企業跟塑料較勁已有十來年,他們持續開展「綠色包裝」行動:2007 年,將外帶塑膠袋換為紙袋;2010 年,將麥旋風改為紙杯包裝……

問題是,這麼做真的有意義麼?

只是聽上去很美

環保主義者熱情擁抱紙製品,首先強調的是它可降解。

難以降解一直是塑料最大的原罪。人們每天都會接觸的塑膠袋,就是用最難降解的一類塑料聚乙烯(PE)製作的,其降解時長尚無定論,但通常都認為要花百年以上。

幾乎每個人都看過塑料垃圾傷害小動物的圖片或視頻。吸管成為眾矢之的,就是因為它插進海龜鼻孔的視頻在國外社交網絡上廣為流傳。

· 還有被塑料製品纏住身體的畸形烏龜

相比之下,只用幾個月時間,紙就能在自然環境中被分解、消失,豈不是巨大而明顯的環保優勢?

然而,把垃圾扔在自然環境中任其降解,本身就是一種奇怪的想像。現代任何合規合法的垃圾處理流程都不是這麼幹的,要麼回收再利用,要麼焚燒,要麼送入垃圾填埋場。

這其中,只有填埋說得上跟降解相關,但那也不是自然降解。在達標的生活垃圾填埋場,降解的速度非常緩慢,因為填埋場的廢物非常密集,缺乏氧氣、光照和水,不利於微生物降解。

2010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紙張在垃圾填埋場完全降解,可能要花 5-20 年,遠遠大於預期。

這是因為,填埋場的設計思路本來就是要嚴格防止垃圾及其有毒害的次生產物滲入土壤和地下水,是絕不允許垃圾自然接觸氧氣、光照和水,隨意「回歸自然」的。

· 合格垃圾填埋場的概念圖

比起人們想像的「消化」垃圾,它更重視安全地「存放」垃圾。填滿垃圾的填埋場,可以改作農場、運動場、公園、工商業設施等用途,但需要持續監控、處理汙染物的滲液,而地下垃圾的降解速度並不需要太多考慮。

· 美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朋地山垃圾填埋場在 2013 年許可證到期後,不再接收新垃圾,如今它改成了一個環保主題公園,邊上建有利用地下甲烷的發電站

其實,紙製品真正重要的環保優勢在於其可回收性:廢紙製成的紙漿,是造紙的重要原料。

中國目前的廢紙回收率是 48%,差不多是塑料的兩倍,大部分回收廢紙都用於重新造紙。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紙都可以回收。紙的回收再利用本質上是一個「等而下之」的過程,再生紙的質量一定比原生紙差。像廁紙這樣原本質量就不高的紙,無論有沒有沾染汙物,都屬於不可回收垃圾。

用作塑料替代品的環保紙杯,雖然看上去品質很高,卻也是基本不可回收的紙類。

原因在於:為了隔水,環保紙杯和飲品紙盒裡都會包覆一層 PE 薄膜,回收時,必須先把塑料淋膜和紙分開。

· 一家紙製品公司官網展示的「可降解」紙杯結構圖,內層即 PE 薄膜

但普通的回收處理工廠並不能做到這一點,需要專門的紙杯回收工廠才能實現。有些做不到回收處理的地方,比如香港,直接將紙杯和飲品紙盒列為「不可回收物」。

而那些號稱有能力處理的地方,其處理能力也遠不能與消費量相匹配,可以說只是擺擺樣子。

據 BBC 報導,直到 2016 年全英國都只有一個公司能處理可回收紙杯,2015 年一年裡處理的紙杯不到 300 萬個,但英國人一天就要扔掉 700 萬個。

紙杯的回收率,0.25% 都不到。

· 圖中,只有瓦楞紙做的隔熱杯套是可以 100% 回收的

至於紙吸管,倒是沒有這層塑料膜,幫它贏得了一個「可回收」的標籤。但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它的可回收性和實用性相互衝突,很難兼顧。

麥當勞剛在英國推行紙吸管時,優先考慮可回收性,結果遭到不少投訴:吸管太薄、吸了沒兩分鐘就會溶在飲料裡。

· 麥當勞紙吸管因為太軟太薄而被網友瘋狂吐槽,星巴克中國啟用紙吸管也有類似反饋,店員建議是在吸管軟爛前「儘快喝完」

為了回應消費者的需求,麥當勞選擇加厚吸管壁。但眼尖的人發現這些標明「可回收」的吸管被扔進了一般垃圾,而不是可回收垃圾桶裡。

麥當勞後來承認,這些加厚吸管的確「暫時」無法回收,原因是合作的垃圾處理廠不能處理這麼厚的吸管。為掩蓋尷尬,他們還補充說明:這些紙吸管將送去「產生能源」,不會被填埋。

他們似乎忘記了,塑料吸管也是可燃垃圾。

被忽視的造紙汙染

誠然,與焚燒塑料垃圾相比,焚燒紙製品垃圾釋放的有害氣體更少。但紙製品的另一面往往被人忽視:造紙的汙染遠比製造塑料更大。

中國是傳統造紙大國,對於造紙汙染,不少中國人都有直觀感受:河邊的造紙工廠,管道不分晝夜排放出滾滾黑水。

造紙分製漿和抄紙兩步,汙染主要來自於製漿過程。目前,中國絕大部分造紙廠採用鹼法製漿,每生產一噸紙漿,就會排出約七噸「黑液」,這種液體鹼性大、顏色深、臭味也相當之重,還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嚴重汙染水源。

研究表明,黑液的 pH 值為 11 到 13,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為34500-42500mg/L,COD(化學需氧量)則可達 100000-150000mg/L。而普通的市政汙水,這兩項指標的平均值僅為 246mg/L 和 604mg/L。

由於森林資源缺乏、木材儲備量低,五六十年代的中國還一度大力推行過草漿造紙。直到 2017 年,中國造紙業的紙漿結構中草漿、葦漿等非木漿佔比依然高達 22%。

· 1957 年《工人日報》

非木漿造紙會產生更多汙染,處理也更加困難。

21 世紀初,蓬勃發展的造紙行業為中國經濟增長做出很大貢獻,同時,造紙業排放廢水一度佔到全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 1/5,COD(化學需氧量)排放則佔全國工業 COD 排放總量的 35.2%。

下面這個例子,則可以更直觀地說明造紙廢水的汙染能力:2019 年 10 月,騰格里沙漠邊緣被爆出現大規模汙染物,總面積達約 12 萬平方米。

造成汙染的,是中紙旗下的美利紙業。1998 年到 2004 年間,美利紙業將大量造紙黑液傾倒在了沙漠裡。十幾年後,這些黑液依然停留在沙土表面,「最淺的地方距離地面只有 20 釐米」。

現場記者表示,黑液所到之處寸草不生,聞之令人作嘔。

2008 年奧運會前夕,中國第一次頒布了《製漿造紙工業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將製漿企業 COD 排放限制在了 200mg/L。但對於造紙業中大量存在的中小企業來說,這樣高規格的要求並不具備多少操作可能。

十年前,偷排現象在中國非常普遍。有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只要是汙染嚴重一些的河流,十有八九都有造紙廢水排進來!」

近年環保監管趨嚴,偷排現象有極大緩解,但總體來說,絕大多數企業仍然做不到全年執行環保部門要求的排放標準。

· 2019 年 10 月,哈爾濱市呼蘭區一造紙廠因偷排被罰款 63 萬

而即便造紙企業的環保考評做得盡善盡美,達到歐美標準,紙製品的環保程度依然不如塑料。

來買吧,環保贖罪券

說來有些諷刺,1960 年代塑膠袋普及時,被它取代的就是紙袋。

和紙相比,塑料具有很多優點:材質輕薄、運輸便利、隔水透明,相對不易變形、破裂。製造塑膠袋消耗的資源也更少,在容量相同的情況下,紙袋的能耗是聚乙烯購物袋的 1.5 到 2 倍。

幾十年後,以環保的名義,紙製品又開始收復被塑料製品奪走的市場。但很多研究都表明,紙製品算不上塑料製品的環保替代品。

美國環境毒理和化學學會(SETAC)對兩種材質購物袋的「生命周期評價(LCA)」做了對比。結果表明,相同容量下,紙袋不僅生產能耗、耗水量高,還會產生更多的廢水、廢料和溫室氣體。結束使用周期後,紙袋還會造成 2.7 倍於塑膠袋的固體廢棄物。

· 圖源:科普中國

為什麼人們會普遍認定塑料比紙更糟糕?

比起降解問題,心理感受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即使不考慮網上那些塑料垃圾傷害動物的圖片,你也一定對這樣的場景不陌生:一陣風颳過,滿地塑膠袋隨風起舞。風停了,塑膠袋仍然久久不肯停下。

· 青島,塑膠袋掛滿枝頭

休閒海灘上被海水衝上來的垃圾,或者是河流、湖泊岸邊裡漂浮的塑料,畫面也同樣讓人不適。

· 三亞海灘上的大量垃圾

·浙江瑞安「垃圾河」

但只要稍微冷靜想想,就不難意識到這些都是亂扔、亂堆放垃圾的後果。要減少這些現象,更直接的辦法是規範公共衛生秩序和垃圾處理流程。

當然,消除這些現象也不意味著消除環境汙染。無論是選擇塑料,還是選擇紙制替代品,也無論它們最終是被焚燒還是填埋,都同樣會消耗資源,產生廢氣。

短期內,我們也沒有辦法提升這些廢品的回收比例或是降低它們帶來的汙染。

比如,雖然可回收的塑料品種並不少,但回收的經濟效益常小於回收成本,許多可以回收的塑料最終仍是被焚燒和填埋掉了。

· 杭州一處垃圾填埋場。肉眼可見許多塑料製品

也許正是由於這樣的無奈,讓人們選擇跟吸管之類的小玩意較勁,用一點不便利來換取「有益環境」的美好幻覺。

就此而言,紙吸管倒更像是一種環保贖罪券 ——

有國外餐飲諮詢公司對星巴克的紙吸管評論道,每根塑料吸管的成本約為 1 美分,而紙吸管可能是前者的 10 到 15 倍,成本自然是消費者承擔了。而某些企業拗造型的刻意行動,甚至還會帶來與初衷相反的環境影響。

· 阿迪達斯曾推出廢棄塑料製成的跑鞋,一年賣出了 100 多萬雙,其實包裝、物流等環節新增的廢棄物比它回收的還要多

美好的心理感受不等於美好的環境,如果你真的是一個對環境問題憂心忡忡、想憑一己之力造福地球的人,在現實條件下,你最有用的做法就是既不選擇紙製品也不選擇塑料 —— 乾脆哪個都不要用。

畢竟,垃圾減量化,才是根本的環保之道。下一個購物節,少剁點手吧。

主要參考文獻:

[1]Ximenes, F. (2010). The decomposition of paper products in landfills. In 64th Appita Annu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Melbourne 18-21 April 2010: Conference Technical Papers (p. 237). Appita Inc..

[2]陳克復. (1998). 我國造紙工業對環境的汙染及解決方法. 化學進展, 10(02), 179.

[3]康家玉. (2011). 製漿造紙廢水生物處理過程建模與控制 [D](Doctoral dissertation, 陝西科技大學).

[4]周傳斌, 呂彬, 施樂榮, 陳朱琦, & 劉懿頡. (2018).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測算及其統計數據收集對策. 中國環境管理, (2018 年 03), 70-76.

[5]人民網科技. (2004-09-16). 如何突破「白紙黑水」困局.

[6]TED. (2013). 蕾拉·阿卡羅格魯:紙比塑料好?——如何審視環境民俗.

https://www.ted.com/talks/leyla_acaroglu_paper_beats_plastic_how_to_rethink_environmental_folklore/transcript?language=zh-cn#t-73409

[7]科普中國. (2018-06-01). 限塑令落地十年,塑膠袋和紙袋誰更環保?.

http://www.kepuchina.cn/wiki/faq/201806/t20180601_635224.shtml

相關焦點

  • 塑料吸管變身環保紙吸管 消費者:還需提升使用感受
    塑料吸管將不可避免的退出歷史舞臺。新限塑令的頒布,使得餐飲行業必須行動起來,做出改變。作為吸管使用大戶,各大茶飲品牌已經有了緊迫感。一些大型品牌開始紛紛採取行動,將原來的塑料吸管換成了更環保、更綠色的紙質吸管。
  • 揭秘|推廣紙吸管被吐槽?環保就一定不好用?
    星巴克的環保理念一直在貫徹實施,就在上個月已經正式宣布:在上海和深圳兩地率先試點使用直飲杯蓋和紙質吸管,將停止提供塑料吸管。看來,對於環保,星巴克是認真的。這段時間,星巴克最飽受爭議的恐怕就是紙質吸管了.先來看看網友們的吐槽👇這位旁友看來是發現了紙質吸管獨特的吃法。
  • 世界清潔地球日,金典宣布將推出環保紙吸管裝!
    9月19日是今年的世界清潔地球日,作為企業踐行可持續發展的引領者,伊利也在這一天積極行動,攜旗下金典品牌正式宣布即將推出紙吸管全環保裝。其實不止在這一天,伊利的可持續發展已經融入企業發展的每一天。倡導可持續生活方式,推動塑料吸管變身紙吸管今年,我國正式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正所謂「吸溜」5分鐘,降解500年!
  • 「史上最嚴限塑令」生效 用了3天紙吸管 我戒掉了奶茶
    加上紙吸管本身的重量就比塑料吸管大,一旦被廢棄,平均每杯奶茶產生的紙吸管垃圾重量必然高於塑料吸管垃圾。  由此可見,看似「環保」的紙吸管,真實的效果到底如何卻仍然有待商榷。  03  是環保,還是「安慰劑」?
  • 天津在用的紙吸管,究竟是啥口感?
    紙吸管 市面上目前能夠替代一次性的塑料吸管主要還是紙吸管以及PLA(生物可降解吸管)吸管。其中,紙吸管使用的比例高一些。 >問題3 如果你喜歡慢慢喝飲料,那你就會看到紙吸管慢慢變軟;如果你還有咬吸管的習慣,那麼吸管不僅會軟掉,還會粘在一起。
  • 比起人人吐槽的紙吸管,我們更需要有靈魂的環保設計
    每插下一次吸管同時也是在傷害一隻生物再來看看中國為環保進行了什麼樣的思考吧!遠看雖然只是普通的包裝,近看卻發現上面分別印有海龜、魚、鳥三種動物的形象,包裝上的吸管口正對的就是動物們的嘴巴,當吸管插下那瞬間,就正如塑料垃圾進入動物體內,造成的視覺衝擊力不言而喻。
  • 【環保限「塑」】餐飲界吸管大淘沙,MARCUS&MARCUS矽膠吸管以一敵...
    最近,限「塑」令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年底禁用塑料吸管的消息一經推出,迅速在餐飲界引起譁然。據統計,中國平均每人每天使用3根吸管,塑料吸管的便利性讓陸地和海洋長期飽受汙染,導致生態環境承受巨大的傷害。
  • 「限塑令」在廈門實施12年 紙碗紙袋紙吸管成外賣新選擇
    飲品店自帶飲品杯更優惠紙吸管代替塑料吸管有的飲品店向顧客提供紙質吸管。「一杯冰美式,麻煩幫我裝在自己的杯子裡。」蔡塘廣場的一家連鎖咖啡店內,黃小姐點單後,拿出自帶的杯子遞給店員。「好的,使用自帶的隨行杯有減4的優惠哦。」
  • 塑料吸管「大限將至」,能否順利跟百億塑料吸管說再見?
    根據吸管外包裝上的提示字樣,一種是環保紙吸管,包裝上寫著「100%可降解,長時間浸泡強度易下降」,另一種是可降解環保吸管,包裝上寫著「選擇兼顧環保與體驗的PLA材質,源於植物資源,可生物降解」。記者撕開吸管外包裝看到,紙吸管為棕色,可降解環保吸管為白色,與普通塑料吸管有著不同的外觀和質感。
  • 六種NMN智商稅,NMN收割智商稅的六種辦法
    這時候人們想起來收割無數人的智商稅,讓人對NMN認知回歸理性?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到底這個被稱為」長壽藥「的NMN是不是智商稅,NMN收割了哪些智商稅? 先科普一下NMN是什麼。NMN是煙醯胺單核苷酸的簡稱,他「逆轉衰老」的科學基礎是通過轉化為抗衰因子NAD+實現的,是最直接的NAD+的補充劑。
  • 吸管換為紙質的,你手中的奶茶還「香」嗎?
    近日,在揮別2020年的同時,不少愛喝奶茶的市民發現,與奶茶配套的塑料吸管也逐漸被紙吸管所替代。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那麼鄭州市各奶茶店落實情況如何?市民又有何反應呢?
  • 禁塑令開始實施,奶茶店紙吸管成為「吐槽」焦點
    在點單平臺上就可以自主選擇吸管種類。而在實體店,顧客能自己取用的只有紙吸管。 「紙吸管比較環保,我們推薦使用紙吸管。不過如果顧客不喜歡這個口感,我們也會提供可降解的塑料吸管。」喜茶的店員說。 茶百道奶茶店同樣準備了兩種類型的吸管,可供顧客自己取用。
  • 星巴克和新茶飲都停用,460億根塑料吸管何去何從?
    星巴克早從去年就替換上了紙吸管,麥當勞用直飲杯蓋代替吸管,喜茶、奈雪也打出「愛護地球」的口號,把紙吸管作為環保行動的入口。淘金先富賣鏟人,吸管之於新茶飲、咖啡行業也是如此。尤其是當最嚴限塑令迎來倒計時。為什麼這一次是吸管?
  • 誰要淘汰塑料吸管?
    在北京,喜茶的外賣已全部默認配送紙吸管;在上海,喜茶甚至開了一家「快閃店」,拿丟棄的塑料杯做文章。全場都是醒目的可回收標誌、滿滿的綠植,以及無處不在的環保主題屬性——無時不刻的在告訴客人,中國餐飲企業也在參與全球環保。供貨端,也有人向南京鵬力這樣的頭部企業發起挑戰。一位叫陶澤鑫的90後青年開啟了紙質吸管暴富神話。
  • 沒了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珍珠奶茶怎么喝?
    有的飲品店 推廣起了紙吸管 比如:喜茶去年8月起就在全國門店推廣紙吸管和直飲塑料杯蓋,直接繞開塑料吸管要可降解的問題。 另一家餐飲品牌Tims咖啡10月27日宣布,從今年11月起,其在中國的所有門店都將為消費者提供紙吸管。
  • 再過幾個月,你喝的奶茶咖啡都要換吸管了,原材料價格翻番!
    七夕那天,杭州90後妹子越越在公司樓下的星巴克點了杯新上市的星冰樂,隨手拿了兩根紙吸管。攝影 | 童蔚去年9月星巴克杭州門店不再提供傳統塑料吸管至今,對於這種泡的時間一長就容易發軟的紙吸管,她已經從牴觸到慢慢習慣。「使用體驗依然不太好,但想想這也是為了環保,大勢所趨。」
  • 再過幾個月 你喝的奶茶咖啡都要換吸管了 原材料價格翻番!
    都市快報訊 七夕那天,杭州90後妹子越越在公司樓下的星巴克點了杯新上市的星冰樂,隨手拿了兩根紙吸管。去年9月星巴克杭州門店不再提供傳統塑料吸管至今,對於這種泡的時間一長就容易發軟的紙吸管,她已經從牴觸到慢慢習慣。「使用體驗依然不太好,但想想這也是為了環保,大勢所趨。」
  • 與一次性塑料吸管說再見,真的做得到嗎?
    郭昱提到,自己老家的很多奶茶店,已經換上了紙吸管,但相比塑料吸管,有時用紙吸管時會感覺有奇怪味道,用久了還會起「小毛毛」,稍微有點影響口感,不過為了環保她還是更傾向使用紙吸管,但也希望紙吸管生產工藝可以有所提升。
  • 麥當勞停用「塑料吸管」,是英明的商業決定
    2017年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個8歲女孩用吸管喝開水燙傷了呼吸道,隨後死亡[2]。這個例子雖然極端,但很明顯吸管是有著明確使用場景的。早在1850年,美國就出現瞭望遠鏡形狀(一頭大一頭小)的濾水吸管的專利,後來也出現了為殘疾人使用的吸管,這裡的吸管就是純天然的稻草管,普通人日常生活用不上也沒有習慣去用吸管,畢竟冷飲在前工業化時代屬於奢侈品。
  • 年底將全面實行「限管令」 福州多數商家仍用塑料吸管
    記者了解到,6月30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即日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但在福州市內多家麥當勞門店,仍以塑料吸管為主,詢問何時撤換時,店員均表示目前暫不清楚。記者還發現,市面上的各類飲品店也是塑料吸管的「使用大戶」,包括85°C、一點點等,店員表示,目前只提供塑料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