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大型運輸機就一直是空軍的短板,雖然從俄羅斯引進了少量伊爾-76,但是距離滿足打造「戰略空軍」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這種背景下,運-20大型運輸機就應運而生,由於配套的發動機遲遲沒有就位,因此在量產初期只能靠從俄羅斯引進的D-30KP-2渦扇發動機應急,這使得初期運-20的載重能力不及設計目標,而且由於購俄發動機數量有限,同時要滿足運-20和轟-6K的生產需求,因此快速建造的運-20面臨發動機不夠用的問題。但是最近傳出的好消息顯示,渦扇-20大涵道比發動機已經研製成功,並已經配備在運-20大型運輸機上,這說明渦扇-20終於開始「挑起大梁」,對於加強空軍的戰略投送能力至關重要。
據報導,印度「歐亞時報」日前發表文章稱,運-20換裝渦扇-20發動機之後,載重能力大幅提升,從之前的55噸一口氣提高到了66噸,可搭載99式重型主戰坦克跨洲際飛行,這使得印軍的美制C-17「環球霸王」大型運輸機優勢不保,據悉近年來印空軍斥巨資從美國購買了11架C-17運輸機,美制大運的到來成為了印軍方的「香餑餑」,多次在邊界危機中現身,展示印軍所謂的戰略空運能力,但是和對手的運-20相比,印軍C-17的數量不足,並且零部件都依賴國外供應,一旦爆發衝突的話,印軍面臨著更不利的局面。
據報導,渦扇-20是令運-20脫胎換骨的關鍵助力,雖然從俄羅斯購買的D-30KP2發動機性能十分成熟,但是由於其設計局限性,導致其推力也有所不足,這限制了運-20發揮全部實力,和D-30KP2相比,渦扇-20的涵道比有一定提升,這使得其推力也大幅上漲,對於運-20而言,渦扇-20的意義就像俄羅斯新一代PS-90A發動機之於伊爾-76MD運輸機,是使得飛機綜合性能大幅提升的關鍵動力系統。
軍事專家指出,在渦扇-20全面成熟並進入量產之後,未來對於俄制D-30KP-2的需求將大幅減少,除了將配備運-20外,轟-6K/N甚至更新型的戰略轟炸機都可能同時受益,這說明在經過多年的潛心發展之後,國產航空發動機技術已經逐步實現突破性進展,各種大型特種飛機都不再患有「心臟病」,而是能夠根據空軍的需求自由量產,這對於打造「戰略空軍」可謂是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