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經濟下,農村電商是否可以為農村找條出路,增加農民收入?

2020-12-23 愛釣魚的紅螞蟻

以前農村銷路不暢,出地價格低。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大半年,手裡沒有多少錢。主要原因如下:

1.運輸道路不暢,物流成本高和效率低。

2.信息不暢。所有價格都是小販說了算,商人逐利,給的價格不會高。也沒有比較價格的人,農作物有收成時間限制導致賤賣也時有發生。

現在網際網路這麼發達,它為種植者搭建了一個展示自家產品快速通道。消費者也能直觀的了解所需產品的信息,促進消費欲望和增加安全感。以前面對的只有幾個小販,但現在是展示給全網際網路的網民和潛在顧客,曝光率不是多了一點半點!有曝光率,有流量,可以增加銷售機會。

道路建設也相比以前也完善了,到市場物流鏈也完善了。網絡成交後農村人和直接消費者連線不再有阻礙。種植者只要按要求做好相關要求打包和發貨就可以足不出戶完成交易。消費者和種植者都有得利。網際網路銷售模式肯定會促進農村電商。湖北直播賣貨就是一個實例。

但我們看到機會的同時也看到限制。網絡銷售售後服務態度很關鍵。

各個新農人展示機會和成本都差不多,怎麼樣更好抓住消費者心理,服務消費者,增加復購率,也是很關鍵。這就需要更好的售後服務做基礎。不能以次充好。為自家品牌做長線投資。所以我認為電商促進農產品銷售是肯定的,但能否維持,還是要看服務意識有沒有改變。網際網路是農民做新農人的機會! 能否適應時代發展潮流,改變思路,增加出路,發家致富,就在當下!

相關焦點

  • 農民通過電商賣農產品實際收入增加了嗎?農業農村部回應
    中新網1月13日電 農民通過電商賣農產品,實際收入增加了嗎?在國新辦13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對此進行了回應。曾衍德稱,農村電商現在是擴大農產品銷售的一種形式,對增加農民收入帶來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 疫情過後,農村的農民出路在哪?
    不論城市還是鄉村,不論企事業單位人員,還是農村的農民,他們都自覺待在家中,即保護自己,又為國家分憂。那些有工作的企業事業單位人員,復工後,他們都有各自的單位,工作生活自不必發愁,那麼我們農村的農民怎麼辦呢?大部分農民年前回家,打工帶回的工資,年前年後,吃穿用度,應該所剩不多。
  • 楊棟 楊秀梅:淺議如何用法律手段為農村電商護航
    網際網路改變了傳統的銷售模式,使農村電子商務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廣泛應用,以丹鳳縣為例,近年來丹鳳縣的農產品如核桃、木耳、香菇、山茱萸等農副產品通過網際網路將丹鳳農業土特產銷往全國,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對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強力支持。
  • 狂奔的農村電商
    2018年,阿里宣布用45億元戰略入股農村電商平臺匯通達,為阿里巴巴帶來了8萬農村網點的基礎。阿里開始加碼這場戰爭。在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看來,從目前來看,農村市場是一個尚未完全開墾的處女地,幾乎所有網際網路電商巨頭都到下沉市場「淘金」。
  • 二十年後,農村人未來的出路在哪裡?看完農民都笑了
    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城鄉差別越來越大,教育醫療消費等優質資源越來越集中到大城市,農村種地收入太低,而且逐步機械化耕作,不再需要太多的時間和勞動力,城鎮化建設提供了好多就業崗位,給農民工提供了賺錢的機遇。所以,很多農村人選擇在城市打工並買房,希望給後代創造更好的發展機會。
  • 迅猛發展的農村電商,促成農業發展新概念:誰是先行者?
    我們村的青壯年勞動力,留在村裡更加找不到出路。進城務工,至少可以保證溫飽,稍有結餘,也能給家裡填個家電什麼的。這個問題,已被國家高度重視。農村的經濟問題,就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之一。因為農民佔全國人口總數一半以上,因為我們是特色社會主義國家,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就是維護國家利益。其二是改革開放深入發展,先富幫後富,農業支持工業,這是當年的政策;確實使得一大群人先富起來,我國的工業化也基本實現,現在就是輪到先富的人反哺社會,工業反哺農業的時候了。農村經濟,在舉全國力量進行建設的時代背景下,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所以,我們XX影視傳媒誕生了!
  • 消費和收入逆勢雙增長 農村電商萬億級市場只是個小目標
    在新發展格局下,下沉市場正在異軍突起,消費群體佔全國人口的7成左右。廣大農村區域在國內大循環體系的建立中具有怎樣的意義?如何激發更大的潛力?全面脫貧後農民作為生產主體、市場主體,將在新的發展格局中如何發揮作用?新京報記者採訪到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武拉平教授,作為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聽聽他有哪些獨到見解。
  • 農民年復一年的忙碌,農村家庭務農到底有多少收入?
    在很多人的記憶裡,農村家庭年復一年地從事著農耕勞作,既不賺錢又耗費時間精力。可是,當今很多地方的農村,發展變化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他們也從過去繁重不賺錢的傳統農耕勞作中尋求高效的謀生方式,那對於他們來說一個農村家庭又有多少收入呢?
  • 農村電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將持續上升
    日前,人民網新電商研究院發布《中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數字經濟繼續快速發展並產生巨大活力,正在成為農村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報告》顯示,農村電子商務是農村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數字經濟中最活躍的一種表現形式。
  • 零基礎變身電商達人:電商基礎知識乾貨
    沒有錢從哪裡找?開店之後沒有人看怎麼辦?線上可以看到神馬數據,這些數據的背後又指向哪裡?……等等等等的細節,組成了區別於線下市場的線上生態環境。3,淘寶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的農民更是可以通過附近的服務網點實現繳費、獲得求職信息、收發快遞、以及購買原來農村不容易送達的商品等服務。通過電商平臺,村民們可以買到更豐富、更便宜、質量更好的商品,不可否認,這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 從零基礎做農村電商,有了堅定的心態,還需要具備3個條件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自媒體的盛行,農村電商也隨同發展起來,以往還是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的農產品,如今加上了自媒體做媒介,讓農村電商更加直觀的面對了消費群體,為農村電商發展有了更好的鋪墊。雖然說目前已經有不少三農領域的自媒體人,把農村電商做得很成功了,通過個人的人設打造出來了當地農產品的銷售之路。
  • 寧夏農村電商:一種「移山掘海」的力量
    截至去年底,全區建成15個縣級物流配送中心、246個鄉鎮快遞網點、650處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點,2047個行政村全部實現直接通郵、快遞服務鄉鎮覆蓋率達到100%,暢通了城鄉雙向流通的「微循環」,更多的優質資源要素逐漸向農村鋪展。  激起農民思想「千層浪」  網際網路在農村紮根,傳統意識和新思想「狹路相逢」,在農民中引發「頭腦風暴」。
  • 6億人月收入1000元都有誰?如何讓農民富起來縮小收入差距?
    大量的普通百姓沒有足夠的財富積累,可以用來消費。縮小收入差距,如何增加百姓收入是經濟發展的迫切任務。 但實際上,中西部很多地方農村土地資源有限,分散的農戶種植經濟作物並沒有增加多少收入。最終中西部地區農村很多年輕人選擇了外出打工。鄉鎮一級的集體企業,很多相繼倒閉,零散的挖煤礦,鐵礦等被治理。一些縣級政府開發了產業集聚區,但最終入住的企業有限,持續發展很好的不多。化工,水泥,小火電一度是縣域經濟的重頭戲,但是在節能環保的整治背景下也不得不轉型。
  • 拓寬銷售渠道 增加農民收入
    張承榮攝  數據來源:商務部10月15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一根網線,連接城鄉,對接產銷——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農村電商,為廣闊鄉村架設了便捷的交易渠道,也為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啟了新的致富門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有效開發農村市場,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支持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等延伸鄉村物流服務網絡,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
  • 農村「386160」部隊是什麼意思?老農感嘆:農村的出路在哪裡?
    摘要:農村「386160」部隊是什麼意思?老農感嘆:農村的出路在哪裡?只有切實改善農村的生活條件,這些進城工作的農民工們才會在家生活,而這樣的工程國家和政府也在積極建設,什麼「新農村建設」、「城鎮化改造」等等,都是目前農村出路的大方向。
  • 萬源:農村電商走向「大市場」
    為全面決勝脫貧攻堅,有效阻斷貧窮的代際傳遞,萬源市不等不靠,瞄準商機,充分利用地理資源,不斷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讓農特產品通過網絡走向「大市場」,實現實體經濟與網絡經濟融合發展,全面促進農民脫貧增收致富。
  • 新的「出路」何處尋?去往「網際網路」高處尋!數字經濟開始崛起
    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全球的民眾不得不面對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就業」的問題。就業是頭等大事,關係著千家萬戶的吃飯問題;關係到每個人的生存問題;不得不去想一想,我們去哪裡尋找出路?多國受疫情影響,在經濟增長、產業發展上,受損比較嚴重,造成全球民眾不同程度面臨「失業」的現狀。
  • 農村大有可為!拼多多公布2019年成績單 三大絕招助力農民創收!
    在助力新農村建設、探索農業現代化、幫助農民創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9年,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成交額達1364億元;平臺單品銷量超10萬+的農(副)產品達1500款;農(副)產品活躍商家數量達58.6萬,直連農業生產者更是超過1200萬。
  • 金榜題名或正對農村的孩子關上大門!農村教育減負,受益者是誰?
    關於農村的教育問題,一直關注著卻不敢寫,畢竟這是比較尖銳的一個話題。我們小的時候總是覺得,讀書是農村孩子唯一公平的出路。有了這條路子,農村的孩子還有了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和自己夢想的可能。但隨著這幾年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教育減負的推行,不少人都在疑惑。
  • 鄉村振興成為「國家戰略」,農村戶口「有福了」,可增加3筆收入
    各位是否很好奇。2017年,由農業農村部牽頭對全國所有農村集體資產進行盤點統計,這項工作歷時三年於今年7月完成。數據表明,全國農村土地總面積為65.5億畝,其中宅基地有2.7億畝。按照1平方公裡約1500畝地,計算得出全國農村土地總面積約為436萬平方公裡,宅基地約為18萬平方公裡。一對比之下,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