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時間總是公平的,它能夠讓我們遺忘一些事,也能夠讓我們對一些事刻骨銘心。就像過去那個時代,滿是硝煙,滿目蒼夷成就了很多人,也讓很多人留在了那個時代。時間沒有對錯,會犯錯誤的只有人。有時候就會像是誰發明出來的時間這個詞語,又是誰發明出來的歷史這個詞語,這兩個是最公正的了,他們悄無聲息,但是又在我們看得見的情況下走著。換個粗俗一點的說法就是,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情,但是我們又無可奈何,抓不住人家的小尾巴。在那個戰爭的年代有很多聲名顯赫的人,在如今這個社會也沒有什麼話語權了,一切的一些就像是沉入水底的浪花,翻不出什麼來。
但是偉大的人物是值得尊敬,譬如那個年代湧現的一些有識之士,或者是保家衛國的軍人們,這些人都是值得我們一生敬仰的。今天講的這個故事,是一個感人的故事,也是一個辛酸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庹長發,出生於1924年的重慶,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在他的身上幾乎沒有任何亮點,是一個隱沒在萬萬千千中的平凡的人物,如果硬要說的話重諾是一個吧。他本該一生平平淡淡,在家裡放放牛,種種地,沒有什麼遠大的思想或者心思,但是就是他這樣的人,時代還是找上了他。他的少年過的非常的快,那個時候的中國經歷了非常大的變動,抗日戰爭如火如荼。
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庹長發入伍了,在國民黨的軍隊裡他遇見了對他有知遇之恩的長官。因為庹長發憨厚老實的性格,淳樸的作風,很快就進入了長官的青眼,而庹長發也明白部隊將會是他一輩子的歸宿。這位看中他的長官叫易祥。是國民黨的一位高級將領,他成為了這位長官的勤務兵,就這樣他的軍旅生涯正式開始了。
還是愣頭青的庹長發很快的就對這位長官產生了像是對長輩的依賴之情,而這樣的行為也為後來的發生的一件事奠定了基礎。對於他人生的一些走向也開始發生了一些轉變,命運的齒輪緩緩轉動,將一個人和一個家庭逐漸地綁在了一起。
很快就傳來一個消息,戰爭的改變就在一瞬間,國民黨失敗了眾多的將領倉促地向臺灣撤去,易祥也不例外,這樣的變化對於和國民黨一行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這樣的消息只有像易祥這樣的長官才知道,庹長發還不知道危險漸漸逼近。後來易祥就去了臺灣,這個時候的國民黨們還不知道一去就是永遠,他們還想著能夠再次踏上家鄉的土地,沒想到再次見面卻是六七十年之後了。易祥將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託付給最信賴的庹長發,就這樣的倉促安排下,易祥走了,庹長發雖然沒有文化,卻知道重情重諾,一旦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好,尤其還是自己的老大哥。
就這樣他守著易祥的妻兒度過了一年又一年,即使在饑荒的年代裡,有了食物還是送給他們母子,自己跑去啃樹皮。因為自己的身份在村子很不受待見,甚至受到凌辱,但是庹長發沒有放棄,還是在默默的幫助長官的妻兒。六十六年的守候,終於等到了易祥的來信,信中坦言自己在海峽對岸已經有了妻子和孩子,還撮合庹長發和自己的妻子孩子在一塊,但是庹長發是一個正直的人,表示自己不會做出這麼不仁義的事情。甚至在這些孩子的母親去世之後,他還擔負起照顧易家兒子們的任務,一生都是省吃儉用,在貧困潦倒的時候,光腳務農就是他的習慣,他也沒有半分怨言。
結語
這位老人一生沒有結婚一直都是在默默無聞地照顧著長官的妻子和孩子,當這位老兵的故事被揭開的時候,在社會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被爭相報導。這位老人的任務完美的完成了,被載入歷史的是這位老人的美好的品質,之前就說過歷史是公平的,對誰都是一樣的,而這位老人他問心無愧,這份承諾還伴隨了他的一輩子。雖然是默默無聞,但是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能夠堅守這樣的諾言這麼長時間,大概只有過去有了,放在現代大家都是為利益而來的,很少會有這些兒女情長,重情重諾的舉動了。
參考資料:
《中國近現代史》
《中國解放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