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現在經常可以在網絡上或者新聞中聽到左傾思想和右傾思想,在學歷史學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候也經常出現這兩個名詞。實際上左和右就是政治哲學中的兩個理念分支。
從源頭上看,這是法國大革命後誕生的理念。其實左右在不同的時期所具有的意義是不同的,比如左傾冒險主義和右傾投降主義。這兩個傾向其實對於社會來說都是具有危害的。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候左傾思想因為太過於不切實際給我們也帶來過危機。所以如何居中其實是在政治哲學中非常重要的話題。
以現代西方社會舉幾個例子,先說西方如今的右傾主義。也被俗稱白右。多數時候這樣的思想很像是瘋子,因為他們極度的追求自由,認為自由至上,和別的人直接的相互約束都限制了自由。但事實上不存在絕對的自由的。所以極右思想的過激最終導致的就是寡頭和獨裁,對弱者的極度欺凌,也反對合作和共贏。
但左就好嗎?當然也不。聖母說的就是那些極左思想的白左們。他們完全不顧及社會現實,盲目的追求平等。誠然對動物的保護,對人的不歧視,對事物的包容是好的現象,但過激了就變成了另一種的傷害。最終出現的可能是一個人人相同思想,沒有任何偏差的殭屍化世界。
從上面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一定程度下的左和右,平等和自由對於社會來說是有利的,也符合如今的哲學理念。其實這就是靠著「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庸」。
儒家中庸的思想,關鍵想要理解庸。庸等同於常,常就是常態,社會的常態認知,歸類到上述中去就是平等和自由。而中則是不偏不倚。也就是既不要極度的左傾,也不要極度的右傾,兩者取其優點。這才是真正的儒學中的中庸,它對於我們的生活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