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而活
一心為國
大清亡了!這事在今天講,算不得驚天動地,你聽了之後,還可能微微一笑。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先閉關鎖國,後又喪權辱國,造成百年前的中國在科學技術方面落後西方一大截。
但也是在清朝晚期,這樣一個整體貧困、落後、愚昧的時代,在科技和軍工方面,出了一個奇才。
他推翻了著名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約翰.丁鐸爾關於伯努利定律的定論。
他在《Nature》上發表了第一篇屬於中國人的論文。
他造了中國第一艘軍艦和第一艘輪船。
他做了中國第一臺蒸汽機。
他開了中國第一場科學講座。
他為中國人翻譯了元素周期表。
他辦了中國第一所專門教授科技知識的學校。
他就是清朝晚期一個沒有接受過專門科技知識教育的落榜秀才——徐壽。
1818年2月26日,徐壽出生在江蘇無錫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在他5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對他的期望就是日後能夠高中狀元,光耀門楣。小時候的徐壽就已經是四鄰八鄉有名的「
神童」,父老鄉親都覺得他日後一定會「有出息」。可是,被寄予厚望的徐壽在「童子科」中,
連個秀才都沒考上。在他17歲那年,母親也因病去世。從此再沒人逼徐壽考科舉,他立馬放棄了當大官的人生目標,不再參加科舉考試,開始專攻一些「
奇技淫巧」。他非常堅決地說:「嘗一應童子試,以為無裨實用,棄去」。在當時,「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做一個與大環境格格不入的人是非常難的。這個曾經美名在外的「神童」逐漸變成了鄉親們眼中的「
不務正業」。徐壽的興趣非常廣泛,音樂、力學、光學、電學等,反正他做啥都比考科舉有勁!事實證明,徐壽的確適合做個「
匠人」。在沒有專業指導的情況下,僅僅通過翻閱歷代的科技典籍,自製出了指南針等。又通過觀察和拆解當時西方傳進國內的「洋玩藝」,徐壽自製出了結構極其複雜的自鳴鐘。除此之外,由於喜歡音樂,他還復造出了好幾種古代樂器。久而久之,他竟然擁有了一手精湛的修琴手藝。
徐壽的命運也就因為「琴」出現了轉折點,開始了走向「
天下第一匠」之路。有一次,徐壽正在修琴的時候,縣裡的舉人華翼綸注意到他不凡的談吐,於是決定聘用徐壽做自己小兒子華蘅芳的「玩伴」。徐壽比華蘅芳大15歲,二人志趣相投,亦師亦友,當真是相見恨晚。這一次結緣,他們成了一生摯友。
當時,深受閉關鎖國影響的國內沒有多少科技類的書,更別說在一個小縣城內找到什麼「秘籍」。徐壽和華蘅芳兩人到處搜羅,誰要是找到一本,另一個人就趕緊抄一本留著。兩個人不讀四書五經,不寫八股文章,高級的「文人」不做,非要去做個「匠人」,他們成了縣裡人茶餘飯後的笑談。隨著知道的東西越來越多,他們一邊託人從外面買「科技書」回來,一邊自己也到外地找。直到有一天,他們在上海找到一本叫《
博物新編》的書。
這本書可是近代西方科技輸入中國的第一本著作,物理、化學、天文、生物、地理等無所不包。徐壽看過這本書後,他深切的感受到清朝在科技方面有多麼落後。
超模君大膽想像,大概就相當於從人力馬車看到了飛機。兩個人激動不已,立馬就把書買回家,不僅看,他們還照著書中原理做實物。然而,現實對他們來說太不利了,要工具沒工具,要材料沒材料。但是,徐壽要是個不夠執著的人,他就不會頂著流言蜚語一心一意搞「奇技淫巧」了。要什麼沒什麼是吧?沒什麼他就造什麼!就算是一點點磨,一下下銼,他也要把實物給做出來!為了驗證光的折射和分色要用到三稜鏡,他就把自己唯一的水晶圖章磨掉了。本來就頂著不務正業的名聲,不讀書、不種地、不當官,只顧「玩」,徐壽的「臭名」這下傳的更遠了。
可要開工廠,辦學堂,這也不是張張嘴就能做成的,得找懂的人來做。不得不說,禍兮,福之所倚,老祖宗誠不欺他的子子孫孫。徐壽因為「臭名遠揚」,反而被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一起注意到了。1861年,曾國藩開設了安慶內軍械所。徐壽在老家也受不了太平天國之亂,他就帶著他的小兒子徐建寅和朋友華蘅芳一起投奔曾國藩了。曾國藩:「
眼見洋船上下長江,幾如無日無之……念(洋人)縱橫中原,無以御之,為之憂悸」,他愁的睡不著覺。親眼目睹洋人在自家地盤上橫衝直撞,這跋扈勁是當中國沒有人了嗎?可還真的毫無辦法,因為當時清政府的水師用的還是帆槳動力船,累死也追不上這群「匪徒」!
造船!造蒸汽機!不能再等了!不能讓洋人一直這麼欺負我們!徐壽的固執勁又上來了!他就不信洋人能做出來,他就做不出來!徐壽就憑著《博物新編》上的圖和簡介,他跑到洋人船上研究了一整天,回去就開幹!徐壽做蒸汽機的零部件,華蘅芳的數學好,他負責測算和繪圖,徐壽的小兒子也想幫忙,一邊學習一邊出謀劃策。就這樣,
僅僅過了3個月,他們就造出來了
中國的第一臺蒸汽機。洋人怎麼也沒想到,他們引以為傲的蒸汽機就這麼被一個中國的「落榜秀才」給造出來了!但是只有蒸汽機還是不行,得趕緊造船,造輪船。蒸汽機造出來三年後,徐壽和華蘅芳又造出了
我國第一艘木製蒸汽動力輪船「黃鵠號」。「黃鵠」號長55巿尺,排水量45噸,時速12.8公裡,這對於科技落後數百年的大清,簡直是「飛一般的速度」。曾國藩激動地說:「
洋人之智巧,我中國人亦能為之!」同治帝聽說了這個好消息後,大筆一揮,欽賜牌匾「
天下第一巧匠」。如果是一般人,皇上給賜了牌匾,還是親筆御書,那肯定要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大宴三日,好讓天下人都知道他「出息了」!可徐壽不是一般人!他可是知道現在西方的科技有多先進,「天下第一巧匠」要是掛出去了,別說他會臉紅,要是讓洋人知道了,指不定怎麼笑話中國人呢!就這樣,徐壽把這塊皇上賜的牌匾給藏起來了,藏的嚴嚴實實。1866年底,李鴻章、曾國藩要在上海建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徐壽已經是皇上承認的「天下第一巧匠」了,這塊磚必需得哪裡需要哪裡搬,於是他就被拉到上海負責襄辦,
一腳跨進了軍工生產的大門。從他先前的經歷,我們也能看出來,徐壽是個有主見、有抱負的人,他的眼光看的要比很多同時代的人長遠。如果只是由他們幾個造造機器,沒事仿製一下西方的槍炮什麼的,當然沒問題,可這不是長久之計。
一為譯書二為採煤煉鐵三為自造槍炮四為操練輪船水師曾國藩當時可沒徐壽這麼「激進」,他直接就給拒絕了。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我是你老大,讓你造船就造船,瞎操啥心!在徐壽的帶領下,沒過多久,
我國近代第一艘軍艦「惠吉號」誕生了!緊接著,也不知道是熟能生巧,還是裝了外掛,"操江"、"測海"、"澄慶"、"馭遠"等接連誕生。
徐壽也成為了我國海軍軍工業的鼻祖。前文說了,徐壽是個固執的人,他認定的事,「八頭牛拉不回來」,還有一頭牛被他用來「迂迴前進」。
曾國藩四條建議一條也不給通過,
可是不讓「譯書」是絕對不行。他自己經歷過找書的艱難,只有翻譯更多外國的書籍,才能幫助更多的像他這樣的人,這個國家才能進步。既然曾國藩那條路走不通,他就找到江南製造局的馮駿光和沈寶靖,勸說他們和自己一起譯書。這兩人一聽徐壽的設想,覺得可行,也不管曾國藩支不支持了,他們就這樣開始了。不久之後,他們就把三本書翻譯好了。他這邊前腳剛翻譯好,後腳曾國藩就知道了,又激動了,直接給他們建了個「
江南製造總局翻譯館」,徐壽任總管。徐壽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又有公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就把自己的鐵哥們華蘅芳和兒子徐建寅等懂西學的人請來了。還請來了英國傳教士傅蘭雅、偉烈亞力,一起翻譯科技著作。
他這一翻譯就是17年,共翻譯作品13部,約290萬字。其中西方近代化學著作6部63卷,包括《化學鑑原》《化學考質》《化學求數》等。是徐壽把西方近代化學引入中國,為近代中國帶來第一批化學教材,他也因此被後世譽為「中國近代化學的開拓者」。那時的中國別說「化學」,幾乎連化學元素、化學術語都沒有。為了把這些羅馬音翻譯成漢字,可苦了徐壽,逼得他學倉頡造字。現在我們化學書上的元素周期表就是徐壽當年翻譯的。你是不是覺得化學元素漢字還挺難認的?有沒有懷疑過翻譯的人懶省事?
那可真錯怪徐壽了,有對比才有「傷害」,不信你看日語的翻譯,更難記!有了翻譯書的確更有利於科學技術的傳播,可只有在專門的學校,才能更快的學習到更專業的知識。國家急需人才,必須要大力培養人才!一打定主意,徐壽說幹就幹,1874年,上海格致書院成立。
這所學校開設有礦物、電務、測繪、工程、汽機、製造等專業,學校自己出題考試,一切為了提升專業技能而努力。超模君是真的佩服這些學子,他們可是放棄了科舉,這就等於放棄了高考啊!而且
他們不是僅僅為了學手藝,更是為了國家和民族。但是,想要辦一所學校,只有理想是不夠的,是人就要吃飯的!為了讓學校開下去,徐壽自己捐出了1000銀元,而這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湊錢,他又到處遊說,最後發動各界一共籌集了7700銀元,這所學校得以繼續發展。現在,
這所學校已更名為上海格致中學,成為上海市的重點中學。2010年,從這所學校出來的學生,有51%進入清華北大等中國Top10大學。另外,
徐壽還開辦了我國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彙編》,他在期刊上發表了許多文章。1881年,他的一篇文章《考證律呂說》,推翻了著名物理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約翰.丁鐸爾關於伯努利定律的定論。還登上了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這是我國第一篇發表在《Nature》的文章。讓自視甚高的洋人對中國人有了新的認識!就在這篇文章發表在《Nature》三年後,徐壽在他親手創建的學校病逝。徐壽離世後,《清史稿》第五〇五卷《徐壽傳》評價他說:徐壽的小兒子徐建寅沿著父親的路繼續為提高這個落後、封閉的國家的科技水平而奔走。他成功研製出了硫酸,結束了中國近代硫酸靠進口的歷史。他親自去歐洲為北洋水師買下了定遠和鎮遠艦,成為甲午戰爭的主力艦他一手籌建了保安火藥局,結束了中國軍隊依賴外國火藥的歷程。1901年,年僅56歲的徐建寅在漢陽鋼藥廠火藥實驗中被炸身亡,被找到時,
只剩下一條被炸斷的大腿。他研製機器、鑽研技術、傳播學問。這一生,他不求高官厚祿,隨心而活,一心為國,盡心竭力。今日之中國能取得世界矚目的科技成就,正是因為有了他這樣的奠基者!他是我國當之無愧的近代科技啟蒙者。超模君決定再盡一份力,在評論區獲得點讚量最多的模友,
超模君要送你一套書——《跟愛因斯坦一起玩數學》。這是一本將數學融入生活的啟蒙之作,絕對值得入手的數學啟蒙書!(截止時間:發文第二天下午六點)。還有哦,上次中獎的模友「
劍走偏鋒」,快來後臺領書了,你再不來,超模君只有主動勾搭你了。
作者簡介:超模君,數學教育與生活自媒體博主,新晉理工科奶爸。出版過《芥子須彌 · 大科學家的小故事》;《數學之旅·閃耀人類的54個數學家》。後續數學文化創意多多,歡迎關注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