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遊記-東大寺正倉開運貓(招財貓)祈福是個好去處

2020-12-11 知知日本

說起日本旅遊,奈良縣是繞不開的必去之地。作為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組成部分,奈良繁華的同時兼具古老文化氣息,日本十大名寺廟之三:東大寺、唐招提寺、大安寺都在此處,其中東大寺位於奈良公園內,看完鹿,接著去東大寺求一個御守,日本之行才算圓滿。

作為奈良的地標性景點,東大寺總是擠滿了旅行團和來自日本各地的學生。整個東大寺佔地面積很廣,除了大佛殿還有許多不容錯過的景觀,包括南大門、二月堂、三月堂、正倉院等。在寺中到處都能看到悠然自得的鹿,春秋兩季到此欣賞櫻花或紅楓景色亦是怡人無比。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東大寺是西元728年遵照重視佛教的聖武天皇聖旨建造的,位於平城京(今奈良)東,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約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是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也是全國六十八所國分寺的總寺院,據說是因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東,所以被稱為「東大寺」。

東大寺在日本歷史上的地位,其他任何寺院都無法相提並論。它是公元八世紀中葉佛教在日本傳播突飛猛進的時候,整個國家都陷入對佛教的狂熱,仿照中國唐代由國家出面建立寺院的制度,由天皇親自出面主持建造的日本國家級寺院,現在雖然屬於華嚴宗,但在奈良時代卻是「六宗兼學」——法相、華嚴、律宗以及後來傳承逐漸衰微斷絕的三論宗、成實宗、俱舍宗,其典籍都收藏於此。

除了制度仿照唐代,東大寺對於後來東渡成功的高僧鑑真也有重要意義。

公元753年,唐鑑真和尚歷盡艱辛東渡日本,在大佛殿前臨時建造的戒壇向聖武太上皇等僧俗授戒。大佛殿西側的戒壇院即是鑑真和尚平時傳授戒律的場所,內設授戒室(金堂)、講堂、僧房,規模較小。不久唐招提寺建成後,鑑真和尚移至唐招提寺,而有關人員仍在這裡傳授戒律。

鑑真東渡不僅帶去了佛經、醫藥、書法,還帶去了貓(又稱唐貓),初為避免隨船的物品被老鼠咬壞。這一舉措給日本國內引進了貓這一動物,唐貓隨著鑑真入東大寺正倉院後繼續擔任守衛佛經職責,因其數量稀少,只有皇室能豢養,加之佛教予其的光環,被信仰佛法的日本人民賦予了其靈化能力:招運、開運、轉運、守運,謂:正倉開運貓,後入豪德寺又稱招財貓。

說起日本的寺廟文化,繞不開「御守(護身符)」,無論是本國人民還是各國旅遊人員,在參觀完寺廟之餘總是會求一個御守用以祈願幸福,避除厄運。

眾多的寺廟和神社,都有自己獨特的御守,式樣精緻且種類豐富,御守功能也有所不同。御守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物品,即便在中國,現在也越來越流行。

除了健康、安全、戀愛、學業祈願系御守,財運祈願系御守,東大寺的正倉開運御守則更受日本人民喜愛。正倉開運貓擁有八大運勢:交通、宅、愛情、子嗣、財、健康、事業、社交,能招運、開運、轉運、守運。

無論是宗教、神靈,還是被靈化的招財貓、正倉開運貓,都承載著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2020年災難過後,惟願世界太平。

相關焦點

  • 日本寺廟推薦—奈良東大寺,還有它的招財貓(正倉開運貓)傳說!
    東大寺作為日本平安時代之前的首都平城京,保存了大量相當於 中國 唐代中前期乃至隋朝和南北朝時期的歷史遺存;而其中,東大寺便是唐風寺廟中的代表建築。東大寺是 日本 華嚴宗大本山,又稱為大華嚴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寺等。
  • 正倉開運貓(招財貓)御守我要來10個!
    「全能守」的代表就是各神社火寺廟的「門戶守」,比如稻荷大社的「稻荷守」、清水寺的「清水守」、東大寺的「正倉開運守」等,這些御守主導的運勢比較全面,表「諸願成就」,也就是心想事成的意思,無論祈求什麼都能如願!拿東大寺來說,正倉開運守的來源是正倉開運貓,而正倉開運貓則是我們熟知的招財貓的一種形態。
  • 除了招財貓表好運的還有正倉開運貓
    中剃正倉開運貓貓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在日本人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走在日本的街頭,也隨處可見貓咪的各種形象。最常見的當然是招財貓,因為招財貓能帶來好運,但其實代表日本好運貓的並不只有招財貓,還有正倉開運貓,正倉開運貓是日本貓較早的一種存在,擁有開運、招運、轉運和守運的能力。一開始日本是沒有貓的,唐朝的時候,高僧鑑真接受日本使團的邀請遠渡東洋,去到日本傳授佛學文化,水路漫長,為了防止寶貴的佛經免受使船上老鼠的啃噬,鑑真和尚便攜帶了一批「唐貓」上船擔任守護經書的重責。
  • 以正倉開運貓為代表的日本御守有哪些種類?有什麼作用和禁忌?
    御守種類多樣,功能各異,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大種類:01、運氣祈願系御守——正倉開運貓(招財貓)御守這一系列以貓的御守文化為代表,公元630年到838年,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使唐,招財貓御守(招き貓御守り):祈求財源廣進招財貓是日本傳統文化中常見的貓型御守,被視為一種招財的吉祥物,以「生意興隆、家內平安」的「貓寺」寺廟而聞名的東京世田谷的豪德寺 ,是日本著名的招財貓寺院,境內遍地都是參拜者供奉的招財貓。
  • 日本遊記之十八:奈良東大寺
    城東若草山下集中著東大寺、春日大社、興福寺、元興寺、奈良國立博物館和奈良町商區。城西以平城京遺址為中心,分布著多個天皇墓地、西大寺、唐招提寺和藥師寺。中間區域是JR奈良車站和近鐵奈良站組成的商圈,食宿、交通都很便利。一說到奈良,總會有人想到小鹿的身影。從興福寺直到若草山,到處都能見到優哉遊哉的鹿群,漫步於林間池畔,與遊人互動,一派和諧景象。
  • 看看日本奈良正倉院裡的盛唐流芳
    位置在東大寺大佛殿西北面。屬於「校倉造」結構,即不用柱子,而是將三角形木材搭成「#」形並不斷疊加的建築樣式。現存的正倉院全部為木構建築,屋頂為四阿式,內分北倉、南倉和中倉。756年開始啟用。這一年,聖武天皇駕崩,光明皇后在舉行49天的法會之後,將天皇日常用品及珍藏物品交東大寺保管,東大寺把這批遺物收入正倉院。
  • 奈良東大寺,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視頻)
    東大寺是日本華嚴宗大本山,位於今奈良,日本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約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1998年作為古奈良歷史遺蹟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日本在各地建立國分寺和國分尼寺,實際上是效仿中國隋唐時代在各地興建國立寺院的做法,以為國祈福。據說光明皇后非常敬仰武則天, 東大寺的建立源於武則天在洛陽紫微城建造天堂,以及在龍門石窟雕刻盧舍那大佛。天平十二年(740年),在光明皇后的力勸下,聖武天皇發願「朕亦奉造」。
  • 直播課|日本東大寺--你和日本古建只差一個劉江嶺
    歷經千年,今天能夠看到的大多數建築已非奈良時期的原物,但整體寺院格局依然能夠讓人感受到昔日的輝煌。東大寺因為處在奈良公園裡,所以常能看見成群結隊的梅花鹿。👇其中東大寺共有法華堂(正堂)、轉害門、本坊經庫、正倉院正倉。其中每年引發國人趨之若鶩的日本正倉院展的正倉院正倉就在東大寺,同時又是一座奈良時代(756年)的古建築。
  • 日本東大寺正倉院寶物集
    1988年為紀念奈良市與西安市結為友好城市十五周年,在奈良市舉辦了絲綢之路博覽會,日本郵政為此發行紀念郵票一枚,圖案即為此件琵琶上的螺鈿駱駝。在奈良和平安時代,中央和地方的官廳及寺院裡,都會專門設置一個放置重要物品的倉庫,稱為「正倉」。
  • 東大寺(奈良),世界遺產
    東大寺的正名實際是「大華嚴寺」,因為東大寺是日本華嚴宗的大本山,不過東大寺對其他宗派也兼修,所以東大寺在奈良時代屬於六宗兼學之寺。我一直很好奇,日本的木製建築為什麼都沒有刷漆,但卻也保存的還算不錯。東大寺的東南院曾經是歷代天皇的奈良行宮,一直到明治天皇。明治維新後,日本首都由平安京(京都)遷往江戶(東京),這裡就改為了東大寺本坊。東大寺本坊,即東大寺的僧房(和尚宿舍)。1716年重建的中門,大屋頂的式樣。
  • 奈良旅遊:興福寺、東大寺
    導語:奈良旅遊:興福寺、東大寺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我們中午我們在奈良車站旁商店街的「文樂」餐廳吃了中餐,商店街這邊有奈良的「遷都君」招牌吉祥物。
  • 【黑菜訪古】奈良東大寺
    一千兩百多年前的奈良,當時叫做平城京。是個模仿大唐長安建造的都市。
  • 【原創】奈良東大寺轉害門(奈良時代)
    奈良東大寺是日本奈良時代聖武天皇建造的佛寺,現存的大佛殿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古建築,正倉院原是廟中的倉庫,遺憾的是寺內主要建築後世幾經焚毀,現存的大佛殿是江戶時代重建,南大門是平安時代末期重建。東大寺內奈良時代的遺蹟保存下來的還有轉害門、法華堂正堂、正倉院寶庫、東大寺本坊經藏等,另外大佛殿前的一盞銅燈也是鑄造於奈良時代相關閱讀: 奈良東大寺的銅燈>>>轉害門是東大寺西側偏北的一座大門,從大佛殿向西北方向走一公裡左右可到大門朝西,面闊三間,進深為四架椽,沒有普拍方,沒有補間鋪作,柱頭鋪作是梁頭伸出一跳華栱,跳頭以令栱託橑簷方
  • 日本奈良東大寺與寧波工匠的不解之緣
    東大寺是全國68所國分寺的總寺院。因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東,所以被稱作東大寺。又稱大華嚴寺。東大寺大佛殿,正面寬度57米,深50米,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大佛殿內,放置著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盧舍那佛。東大寺院內還有南大門、二月堂、三月堂、正倉院等。南大門有很著名的雙體金剛力士像。二月堂能夠俯視大佛殿和眺望奈良市區。
  • 日本正倉院裡的中國琵琶
    漢魏以來由波斯、印度通過佛教傳來了四弦曲項琵琶和五弦直項琵琶,就這樣琵琶在我國延綿發展,逐漸取得了獨立的地位,並對中國音樂文化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力。這裡如果我們將琵琶放置在以西亞為起端,經中國大陸,至日本奈良的正倉院為終點的絲綢之路上來看的話,琵琶的發展還在延續、展開。
  • 遊記:東大寺是日本華嚴宗大本山
    東大寺是 日本 華嚴宗大本山,又稱為大華嚴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寺等。東大寺位於平城京(今 奈良 )東,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約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 東大寺,1998年作為古 奈良 的歷史遺蹟的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世界上最大的木製結構建築—奈良東大寺
    1183年,日本奈良。奈良的五月和江南的五月一樣,春光明媚,暖風醉人,清新的空氣中瀰漫著林木的芬芳。奈良「東大寺」的施工現場喧囂繁忙,匠人們正在緊張的作業。託運材料馬匹來回奔跑,蕩起陣陣煙塵。一年前,因苦於日本無相應匠師,能重新修建受兵災損毀的「東大寺」。日本僧人重源只得遠渡重洋,邀南宋明州(今寧波)人陳和卿與其弟陳佛壽等7名匠人東渡日本,設計、營建「東大寺」。時至今日,奈良「東大寺」顯然已成為日本最重要的佛教寺院,而「東大寺」大佛殿則被稱為日本第一國寶。
  • 【趣日本】浸潤在東大寺裡的,是日本更是中華文明
    其中大部分是由遣唐使和留學生帶回日本的物品,是奈良時代及中國唐朝優秀文化的代表。尚有部分屬古代西亞、中亞或地中海沿岸從絲綢之路傳來的珍品,正倉院可說是古代西亞、中亞、南亞、東南亞、中國、朝鮮、日本美術及社會科學的博物館,被譽為「絲綢之路的終點」。
  • 清風東瀛印記(五)|| 奈良神鹿公園與東大寺
    奈良神鹿公園與東大寺         文|清風  誦|陌上花         下了巴士,穿過一片綠樹高聳的林蔭大道,沒走多遠,就到了神鹿公園。園子很大,奈良所有的名勝古蹟,都在它的範圍之內。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東大寺。穿過被評為世界遺產的東大寺正門——南大門,我們看到了高大威猛的金剛力士像。而往前看,就是大片綠蔭掩映下莊嚴的東大寺了。
  • 百年百張東大寺古寫真鑑賞
    歷經千年,今天能夠看到的大多數建築已非奈良時期的原物,但整體寺院格局依然能夠讓人感受到昔日的輝煌。下文的照片並非來自專業的攝影師。它們一部分由參與東大寺維修的相關學者拍攝,更大一部分則出自普通遊客之手。我用時間維度將它們排列並配以文字,希望能夠反應出東大寺過去一百多年裡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