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網訊 淮南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推進淮河行蓄洪區安全建設工作,通過直接建房外遷、在行蓄洪區內新建莊臺和保莊圩、加固已有保莊圩以及貨幣化等安置方式,精準到人、精準到鎮、精準到搬遷地點、精準到時間,對22.78萬在設計蓄洪線以下低洼地和莊臺超容量居住人口進行妥善安置,堅決把好事做好,真正惠及民生。
推進淮河行蓄洪區安全建設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聚焦淮河行蓄洪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保障群眾居住安全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根據《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區安全建設三年(2019-2021年)分類推進方案》,淮南市迅速摸清底數。淮河幹流淮南市行政區劃內有壽西湖等行蓄洪區6處,涉及總面積1011平方公裡,現有莊臺13個,涉及33.54萬人,行蓄洪區數、總面積、區內人口分別佔全省的37.5%、35.9%、44%。設計蓄洪線以下低洼地人口和莊臺超容量居住的不安全人口22.78萬人需安置,其中採取貨幣化安置和直接建房外遷安置的人口為6.45萬人,後續通過水利工程移民進行安置的人口為16.33萬人。
市發改委、市行蓄洪區安全建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把淮河行蓄洪區安全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多措並舉,分類實施,確保淮南市淮河行蓄洪區安全建設工作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細化遷建方案列出時間表、畫出作戰圖。指導縣區編制2019、2020年居民遷建安置實施方案。經縣、區申報,明確淮南市淮河行蓄洪區安全建設任務是謝家集區46戶118人,採取貨幣化安置;毛集實驗區通過建設河臺新村,對718戶2659人直接建房安置;壽縣通過建設33個安置點,對17611戶61777人直接建房安置。
積極籌措資金提供有力保障。初步測算,淮南市共需居民遷建資金約71.82億元,中央及省級補助資金15.95億元,群眾自購房出資18.17億元。面對資金缺口,積極引導縣區申報政府專項債,目前,壽縣、毛集實驗區、謝家集區共申請政府專項債27.5億元,保障了行蓄洪區安全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
一周一分析調度,一月一督查推進,淮南市行蓄洪區安全建設各項任務紮實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20年10月26日,淮南市行蓄洪區安全建設完成投資27.2億元。謝家集區已完成44戶114人的貨幣化安置任務。毛集實驗區何臺新村安置點於2019年10月開工建設,24棟樓及地庫已全面動工,基礎部分基本完成。壽縣共33個行蓄洪區安全建設居民遷建安置點,目前已全部開工建設,按序時進度正加快推進實施。(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