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情緒適度」要培養健康的情緒和情感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要培養健康的情緒和情感

楊忠健(原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員)

科學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在教學中避免一些流行的似是而非的說法。當前有一趨勢,過高地宣揚情商和積極情緒的作用,這並不科學,也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情緒和情感是人類一種較為複雜的心理過程。情緒是人的反映客觀事物和主體需要的關係。情感是在情緒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伴隨需要和認識而產生,由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例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都屬於情感。年輕人要培養自己健康的情緒情感。

一個人心理健康的一條重要標準是情緒適度。具體而言是:喜怒有常,不焦不躁,適應良好,善於調節。每個人都是由矛盾複雜的激情、態度和欲望組成的迷宮。人的生涯中總會有成功和失敗,生活中充滿了酸甜苦辣。在健康人身上,理智和衝動是協作的,傾向於殊途同歸;而如果在一個人身上,理智和情感二者衝突頻頻,則常是病態產物。理智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而情緒讓我們活動起來。一個人如果沒有情緒推動,他並非做什麼都不受幹擾,而是什麼都不想做。如果說理智是方向盤的話,情緒就是發動機。

人的七種基本情緒就是所謂「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變化。人在和周圍事物,或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中,難免有情緒的變化。一個人遇到表揚會高興,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會抑鬱。如果這些情緒變化在正常範圍以內,對人體的影響不大,也不會引起疾病。要是一下子受到刺激太大,超過了正常限度,或者長期經受持續的刺激,就容易引起疾病。

「情緒智慧」或「情緒智商」,又稱為「情緒智力」,俗稱情商(EQ),由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梅耶和彼得?薩洛維於1990年首先提出,丹尼爾?戈爾曼認為「情智(EI)」作為情緒智力的簡稱,比用「情商(EQ)」更為準確,他認為情感智商包含五個主要方面:

了解自我。監視情緒時時刻刻的變化,能夠察覺某種情緒的出現,觀察和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體驗,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

自我管理。調控自己的情緒,使之適時適度地表現出來,即能調控自己;

自我激勵。能夠依據活動的某種目標,調動、指揮情緒的能力,它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

識別他人的情緒。能夠通過細微的社會信號、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與欲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

處理人際關係,調控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反應的技巧。

專業人士較少提及EQ,EQ成為與IQ(智商)的一個對應的商業化名詞。

相關焦點

  • 情緒情感的功能
    情緒情感的功能這一塊考查的相對較多,通常是以客觀題來考察,如:給出案例選出功能類型、偶也有考查對概念的理解。情緒情感包含了六種動機功能,但是常考的是,適應功能、信號功能、組織功能、動機功能這四種。在考試中,本節知識點整體難度不大,但是知識點之間學員容易混淆,如信號功能和適應功能。
  • 初中生情緒情感異常的表現
    1.情感脆弱所謂情感脆弱是指在外界輕微刺激影響下,產生較強烈而又無法克制的情感反應,它是初中生較容易產生的情緒情感異常,屬於情感反應過敏。情感脆弱的初中生,理性控制力較薄弱,容易產生不適度的情感衝動、情感兩極性偏態,直至影響人的舉止言行。顯然,它是學生缺乏意志力控制的表現,日常說的成為「感情俘虜」的人,也是指這種情感的發展過程。
  • 筆記|C10 情緒 之三、情感的分類 & 四、情緒的腦中樞機制 & 六...
    三、情感的分類情感是同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繫的主觀體驗,是人類特有的心理現象之一。人類高級的社會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1.道德感是根據一定的道德標準,在評價人的思想、意圖和行為時產生的主觀體驗。道德屬於社會歷史範疇,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階級有著不同的道德評價標準。
  • 大學生情緒和情感發展特點
    隨著這些需要得到滿足與否,他們的情緒也更加複雜化和多樣化。大學生和其他青年人一樣感情奔放、鮮明、激烈而又豐富多彩,但由於他們獨特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環境,其情緒發展與其他青年人又有所不同。大學生的應激能力比其他青年要強些,而心境愉快或抑鬱、平靜或焦慮常常直接影響他們的行為。
  • 心理學 第三章 情緒情感、意志
    小雪此時的情感屬於()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解析:C 美感用一定的審美標準來評價事物時產生的情感體驗。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標準去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時產生的情感體驗。
  • 這些描述情緒的詞彙,竟然都和健康有關
    這些描述情緒的詞彙,竟然都和健康有關 2020-09-16 0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3招提升孩子的情緒認知能力,培養高情商的娃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為很多家長只重視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培養,而忽視非智力因素對孩子未來成功與命運的影響。其實,早在許多年前,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就說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是父母家教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比孩子智力的教育要重要得多。」
  • 孩子總情緒失控?增強孩子情緒控制能力,從培養「加法思維」開始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就說明孩子平常是被寵壞了脾氣暴躁;如果孩子存在第二種攻擊自己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是否出現了心理問題。3、性格怯懦,愛哭鼻子這種通常會在比較內向膽小的孩子身上得到體現,面對批評和指責時通常都是一言不發,不愛說話,相對的,這種類型的孩子一般也不會輕易低頭認錯。
  • 一件事,看透一個人:情感的背後,是無數被忽視的情緒
    01情緒的忽視很多時候壓垮夫妻之間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是家暴,也不是出軌,而是無數次的情緒沒有被看到。之前發生在身邊的一個故事,小王和小娟是一對夫妻,一個在學校讀研,一個在學校上班,兩人平時都很忙。1.適度的敏感是保持適度共情的基礎中國是很講究中庸之道的,過猶不及、吃力不討好等都在告誡我們要適度。共情也需要適度,過度的情緒共情也會損害到自己的內心。庚子年初的疫情全國蔓延,每天看著不斷上漲的數字,我們有對不幸死亡者的悲傷和惋惜,也有對傷害野生動物的人的憤怒,這些情緒的共情剛開始人們都能接受,持續不斷的關注人們自身的情緒是會受到影響和困擾的。
  • 情緒情感的本質定義
    而情緒情感就是指我們對客觀事物的體驗以及隨後的產生的各種反應。而一個完整的情緒體驗大都從這三個方面來考察和定義情緒。情緒的主觀體驗就是對我們的一種自然覺察,也就是大腦的主觀狀態。喜怒哀樂等就是一種主觀感受。當我們面對不同的事物或經歷時,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我們對任何事物(也包括我們自己)或人都有一定的主觀感受。
  • 教師不應忽視學生的情緒管理:情緒管理的意義
    在我們的託輔班上,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孩子情緒控制不住,不顧時間和場合,隨意對同學甚至老師發火。這不僅損害了學生的良好友誼,而且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面對這樣的孩子,很多託輔老師都覺得無能為力甚至老師也經常生氣,容易生氣。事實上有時突然的叫喊和憤怒的叫喊都是他們憤怒的表現。
  • 《心靈捕手》:孩子情緒需要出口,家長要用「情感引導」教育孩子
    無論是強制命令,還是不管不問,實際上都讓孩子缺少了一個情緒傾訴的對象,並且家長也並沒有主動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情感引導相較於其他教育方式的好處,就是能幫助孩子認識、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促進親子之間的關係、促進溝通、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情感等等。
  • 情緒具有七大特性,與身體健康密不可分
    新華網北京6月8日電(王蹊)在生活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我們都會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壓力,有時負面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健康。那麼,如何正確的認識情緒?情緒對身體健康會造成什麼影響?近日,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兼司法鑑定中心主任陳清剛做客新華網「健康大講堂」,與我們暢聊壓力和情緒的相關話題。情緒的類型主要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陳清剛表示,情緒的類型主要有情緒有七個方面的特徵:一、指向性。正性情緒是指需要得到滿足,負性情緒指的是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人類主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及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等等。
  • 大學生常見不良情緒
    隨著自我意識和社會意識的發展,大學生的內涵更加豐富,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增強,情感表達方式也逐漸變得晦澀含蓄。他們會在某些情況下壓制或控制極端情緒,隱藏真實的思想,通過裝飾和敷衍的方式隱藏內心情緒。(2) 大學生常見不良情緒大學生的情緒問題一般是指他們的消極情緒或消極情緒。
  • 情緒決定個性,幼兒負面情緒如何正面調節?附上媽媽可操作的方法
    如何正確培養幼兒的性格?當然了,如果幼兒可以順利度過這一階段,在情緒上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他們的性格也就會在此時開始塑造,定型。由於性格具有的完整性、複雜性,是由各種各樣的情緒特徵和理智特徵組合在一起的,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必須要關注到此時孩子情緒發展方面的各種問題。
  • 面對疫情莫焦慮,穿越情緒,看見情緒的正面意義
    疫情當前,我們既要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也要守護自己的情緒健康,那麼我們該如何消除恐慌和焦慮,穩定自己的情緒呢?疫情發生後,大家紛紛捧著手機或端坐電腦前,不時刷新,急切想了解最新動態。一時真的假的、褒的貶的信息接踵而來,讓人眼花繚亂、難辨雌雄。
  • 情緒管理四部曲——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內心情緒無法被他人尊重、傾聽和理解,反而被忽視、漠視或無視;因為有了某種情緒而被人評判、指責,甚至羞辱;內心的情感需求長期無法得到滿足,這些都是一切內心痛苦的根源。正是因為情緒如此重要,現在人們才會越來越注重情商的培養。該如何更為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呢?情緒管理能力就像其他任何能力一樣,是需要花時間培養的。
  • 《情感勒索》|情感背後藏著一個黑洞,連接它的只是一個情緒按鍵
    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的這本《情感勒索》,從人際關係中的勒索者和受害者之間的特質、行為模式、回應方式和心理定式等角度,深入剖析關係中的問題,讓我們得以清晰地認識到是什麼因素導致關係變得緊張和痛苦——因為情感勒索的發生,我們的情感、心理和自我完整性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 你也是情感勒索的受害者嗎?《情緒勒索》為你揭開情緒勒索的真相
    也就是說,情感勒索毀滅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使被害者無法表達出真實的自己,只能與勒索者建立一種浮於表面的關係。在情緒勒索中被害者容易形成慣性,想要正確對待必須從慣性應對區走入改變行為的非舒適區。書中主要從行動和情感兩個路逕入手,闡述了正確的回應方式及提升自我,幫助被害者變得更具自尊、更有效且更有力。03 如何正確應對情緒勒索?
  • 孩子的情緒對自身行為的影響,父母一定要看看
    情緒、情感是一種心理現象,是人的心理活動。通俗地講由於生理的需要而產生的主觀感受或內心體驗,叫做情緒;由於社會性需要而產生的主觀感受或體驗稱做情感。有人說:「如果說,動機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系統的話,那麼情緒、情感和意志則是學習的調節和維持系統。」還有人說:「情感是發展智力進行創造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