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峰(Kangrinboqe)通稱雪靈山

2021-02-08 走近湖南

每每聽到一個好聽的地名,就仿佛一顆石子扔進心海,泛起陣陣漣漪。

念想著,有一日,有一日一定要去那些地方,讓那些被無數人讚美過的景致清晰的倒映在我的眸子裡。

岡仁波齊峰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岡仁波齊峰北麓是印度河上遊獅泉河的發源地。相傳苯教發源於該山;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溼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也是密勒日巴戰勝苯教徒的地方。常年在此處轉山的國內外信徒不斷 。

岡仁波齊峰(Kangrinboqe)通稱雪靈山,在普蘭縣聖湖瑪旁雍錯以北,是岡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56米;藏語意為"神靈之山",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這個岡底斯聖山是八千萬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極樂世界之地,曾誕生八千萬賢能並傳播佛法的聖地,是贍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吐蕃和象雄地方土生土長的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波佛教的故鄉。

岡仁波齊峰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神山神秘之處,山的向陽面,不知緣何,終年積雪不化,白雪皚皚;而神山之背面,長年沒雪,即使被白雪覆蓋,太陽一出,隨即融化,與大自然常規剛好相反。巍峨挺拔的神山既有氣勢雄峻之處,又有幽靜肅穆之所,被眾多的奇峰環抱,更有那奇妙的巖石、峽谷、灌木古柏、潔泉清流。岡仁波齊峰經常被白雲繚繞,很難目睹其真容,峰頂終年積雪,威凜萬峰之上,極具視覺和心靈震撼力。

岡仁波齊峰屹立在普蘭縣境內,距獅泉河鎮200多公裡,距普蘭縣約100多公裡,綿延於中、印、尼三國邊境,海拔6656米,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孕育了250多條冰川,帶來了大量水源,是恆河、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和西藏最有名的神山,它山形如橄欖,直插雲霄,峰頂如七彩圓冠,周圍如同八瓣蓮花四面環繞,山身如同水晶砌成。東邊的萬寶山,傳說是釋迦牟尼腳踏過的山,西邊是度母山,南邊是智慧女神峰,北邊是護法神大山。每年都有許多來自內地、印度和尼泊爾的信徒前來朝拜轉山。岡仁波齊還是西藏佛教、印度教和原始苯教等教的朝聖中心,素有"神山之王"的美稱。如在藏曆馬年來神山,被當為人生之大幸事。

岡仁波齊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在瑪旁雍錯之北,峰頂四季冰雪覆蓋,山峰四壁對稱,呈圓冠金字塔狀,峰頂上空常常白雲繚繞,愈發顯得神秘莫測。轉山一圈距離為53公裡,周圍有八座寺廟。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岡仁波齊峰
    中文名岡仁波齊峰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海 拔6721米美 譽阿里之巔登山時間5月至6月下旬山峰簡介岡仁波齊峰通稱雪靈山,在普蘭縣聖湖瑪旁雍錯以北,是岡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721米;藏語意為「神靈之山」,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
  • 川藏線景點-岡仁波齊峰
    岡仁波齊峰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岡底斯藏語稱「岡仁波齊」或「崗仁波齊」,意思是是雪山之寶。幾個世紀以來,岡仁波齊峰—直是朝聖者和探險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還沒有人能夠登上這座神山,或者說還沒有人膽敢觸犯這座世界的中心,轉山的最高點只到卓瑪拉山。岡仁波齊峰屹立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綿延於中、印、尼三國邊境,素有「阿里之巔」的譽稱。其實岡仁波齊並非這—地區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奪人眼目。
  • 令人震撼的著名聖山:西藏的岡仁波齊峰
    岡仁波齊雖然不是很高,但卻是名揚海外,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全世界的佛教信徒一致認為他是世界的中心,是眾神佛下界的居所。岡仁波齊峰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作為神山的岡仁波齊,其地位是世界性的。
  • 萬山之神:岡仁波齊峰
    萬山之神:岡仁波齊峰
  • 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峰
    考察組組長穆爾達舍夫稱:「我們總共發現了100多座金字塔和各種古蹟,它們分布在海拔6714米高的岡仁波齊峰周圍。金字塔形狀各異和規模之大令人驚嘆不已。據粗略統計,它們的高度約為100米至1800米不等,而埃及最大的奇阿普斯金字塔為146米。整個金字塔群非常古老,因此損壞得很厲害。但是經仔細觀察可以弄清金字塔的輪廓,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是石頭結構的,有凹面或平面。我們還發現巨大的石頭人體雕像。
  • 至今無人敢登頂的「神山」,西藏岡仁波齊峰,不可錯過的旅遊勝地
    今天我們來介紹位於西藏阿里地區的一座不能錯過的「神山」,它就是西藏岡仁波齊峰。如果你有機會到西藏來,這裡一定會令你對宗教產生不一樣的情愫。傳說中的「神山」在岡仁波齊峰流傳著一種說法,如果你有機會來這裡圍繞著山轉山一圈,就能洗盡一年所犯下的罪孽,而岡仁波齊峰腳下的經幡廣場就是轉山的起點。
  • 【走阿里】海拔比珠穆朗瑪峰底的岡仁波齊峰,為什麼至今無人敢去攀登?
    神山岡仁波齊峰 西藏阿里普蘭縣境內的岡仁波齊峰(gang-rin-po-che岡仁波齊峰與藏傳佛教關係甚密。)開創了岡仁波齊的轉山路線;到持金剛者達瑪堅贊時期,岡仁波齊修行者達上千人,修建了眾多佛教寺廟,留下了許多宗教遺址和讚美神山的詩詞。
  • 神山岡仁波齊,轉一圈可以洗去一生的罪孽!
    最初知道岡仁波齊是那部關於朝聖的電影《岡仁波齊》。該片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裡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2017年10月,該片獲得第二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於是就有了對岡仁波齊想了解的欲望。
  • 岡仁波齊有著「處女峰」美譽!神秘獨特風採?
    岡仁波齊有著「處女峰」美譽!神秘獨特風採?我們想出去遊玩的心就越發按捺不住,不過酷熱的天氣、聚集在一起存在的安全隱患,還是讓我選擇了在家旅遊。我們外出旅遊不但可以放鬆我們的心情,還可以增加我們的見識,開拓我們的視野。
  • 岡仁波齊是一座什麼樣的山峰
    封面圖片:聖湖旁的岡仁波齊,圖片來自sonamadventures.com海拔6638米(又一說6712米)的岡仁波齊
  • 為什麼是岡仁波齊?
    岡底斯山脈海拔6656米的主峰岡仁波齊大家可否知道岡仁波齊雖為主峰但非最高峰岡底斯山脈的最高峰是海拔7095米的羅波峰被譽為西藏第一神山的岡仁波齊最近因為一部同名電影又再度火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座神山的壯美它背後的那些故事
  • 岡仁波齊的轉山者
    馬年轉岡仁波齊,羊年轉納木措,猴年轉扎日神山,是藏地流傳近千年的傳統。
  • 「神山」岡仁波齊有多神?
    圖/視覺中國極高的雪峰是冰川塑造出來的,往往山形尖銳而線條硬朗;岡仁波齊峰頂卻比較「圓潤」,群山之中顯得雄渾剛毅,氣勢恢宏。岡仁波齊峰頂向陽面,終年積雪不化,白雪皚皚,陽光之下更加耀眼。 岡仁波齊峰由巖性軟硬相間的砂礫巖層組成,山體形成時,不同巖性的地層平鋪疊聚,形成了近乎平行的水平紋理。
  • 西藏第一神山,為什麼是岡仁波齊?
    >文 | 星球研究所人類對山的崇拜在世界各地分布廣泛但沒有任何地方能像西藏這樣登峰造極放眼西藏,凡山皆有神大到統領世界的四大神山、八大神山小到掌管一地之部落神山甚至個人之魂山體系豐富、門類齊全、紛繁複雜其中地位最崇高、影響最廣泛的當屬岡仁波齊峰
  • 聖者之旅 | 神山岡仁波齊轉山詳解
    預計在電影播出以後,岡仁波齊轉山會引起更多人的興趣。旅行者玉真在馬年的時候,親身前往岡仁波齊轉山。下文是她對岡仁波齊轉山的實用總結,貼心到每個細節,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玉真神山岡仁波齊岡仁波齊峰(藏語:གངས་རིན་པོ་ཆེ,藏語拼音:Kangrinboqê),梵語稱為吉羅娑山
  • 岡仁波齊轉山路,藏民的朝聖之路,一切顯得那麼虔誠!
    岡仁波齊轉山路,藏民的朝聖之路,一切顯得那麼虔誠!記得去年這個季節岡仁波齊的卓瑪拉山上冰雪覆蓋氣溫很低,下山後頂著峽谷的大風行走十幾公裡,對意志,毅力,體能是極大的考驗。神山岡仁波齊的地位是世界性的,被藏傳佛教、印度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印度教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溼婆,就住在岡仁波齊,而印度的印度河、恆河的上遊都發源於此,所以在岡仁波齊見到大批的印度朝聖者就不奇怪了,同樣,來自尼泊爾、不丹以及我國各大藏區的朝聖隊伍也是絡繹不絕。
  • 去嗨皮西藏遊|岡仁波齊,它的切莫之謎
    去嗨皮今天想要帶你們去岡仁波齊,看看它的切莫之謎。岡仁波齊最著名的神秘事件便是「切莫之謎」切莫在藏語中是野人的意思1996年,中韓登山隊攀登岡仁波齊峰中方總隊長在途中發現了一串奇怪的腳印因為他發現過切莫的洞穴裡面有用來做墊子的羊皮這羊皮顯然是切莫殺死了羊後自己剝下的他還指著大本營正東方向的對面山坡說他在那邊就發現過切莫的洞穴裡面還有獵物的骨頭關於岡仁波齊切莫之謎至今都未解
  • 去嗨皮西藏遊|岡仁波齊,眾多宗教的世界中心的聖山!
    去嗨皮今天想要帶你們去岡仁波齊,看看眾多宗教的世界中心的聖山。對於很多亞洲宗教來說岡仁波齊是很重要的一座山峰信眾人數眾多的印度教徒就特別看重岡仁波齊相傳印度教的主神溼婆神就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卡拉薩山修煉苦行
  • 一次淨心之旅,漫漫朝聖路只因它是岡仁波齊
    第一次知道岡仁波齊是看了由張楊導演執導《岡仁波齊》,影片講述了生活在西藏小村莊裡的尼瑪與同村親友一行11人前往拉薩與神山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途中經歷了大雪、塌方、車禍,歷時一年行程2000多公裡,到達岡仁波齊。
  • 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神山全攻略
    佛教稱岡仁波齊為須彌山(Samvara),是一小千世界的中心,其山頂為帝釋天之居,其半腹為四天王所居。其周圍由七金山七香海及十二部洲所圍成,象徵著整個佛教宇宙的中心。《大藏經•俱舍陀》對岡仁波齊的形貌有著極為詳盡的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