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雜誌刊文:在印第安人身上發現了影響身高的最強基因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月14日消息,一項針對南美洲印第安人的科學研究發現了一種此前已知基因的新變體,這種變體的基因可以導致攜帶者平均身高矮至少2釐米。一個研究秘魯居民遺傳多樣性的國際研究小組表示,他們成功找到影響身高的最強遺傳因子。
-
科學家揭曉謎團:基因如何控制人類身高—新聞—科學網
一個人的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受DNA影響,科學家正在研究影響這一性狀的基因變異。 圖片來源:ANTONIO_DIAZ/ISTOCK 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DNA。該研究收集了400萬人的基因組數據,並鑑定出近10000個DNA標記,這些標記似乎完全解釋了「遺傳性缺失」的部分對身高的影響,至少對歐洲血統的人來說是這樣。 「這是一個真正的裡程碑。」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Daniel MacArthur說。
-
印第安人的蒙古血統
考古學對這些早期印第安人的遺物 , 以及製造的石器文化進行測定 , 科學地斷定印第安人來自蒙古高原北部。人類學家從生理學的角度進行研究 ,發現印第安人的耳垢乾燥 ,這有別於歐羅巴人種 ,也就是不屬於白人 。皮膚 、頭髮和體質等方面有別於尼格羅—— 澳大利亞人種 。
-
印第安人的蒙古利亞血統
考古學對這些早期印第安人的遺物 , 以及製造的石器文化進行測定 , 科學地斷定印第安人來自蒙古高原北部。人類學家從生理學的角度進行研究 ,發現印第安人的耳垢乾燥 ,這有別於歐羅巴人種 ,也就是不屬於白人 。皮膚 、頭髮和體質等方面有別於尼格羅—— 澳大利亞人種 。
-
亞洲人的身高為什麼矮?20萬人研究發現特定基因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原標題:亞洲人的身高為什麼矮?20萬人研究發現特定基因 來源:快科技近日,據外媒報導,日本理化學研究所開展了一項大規模針對亞洲人身高基因的研究,揭示了該地區人群特有的數十種罕見的DNA變異。眾所周知,你的身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從父母那裡遺傳下來的DNA序列變異。 有成千上萬的基因影響骨骼生長、軟骨發育和其他生理過程 。
-
科學家發現導致神經發育障礙的又一致病基因
通常,最初的線索來自於基因測試,這些測試揭示了醫生在孩子身上看到的某個基因的變化或突變,而不是他們的父母。正是這些困惑帶來了近日發表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這些發現為病人提供了答案,並向醫生和科學家揭示了BICRA如何工作的新見解,為未來為病人制定個性化的醫療計劃提供多種可能。BICRA突變與人類神經發育障礙有關
-
基因影響身高,比你想像的要複雜
通過這一項目持續不斷的研究,迄今,全球300個科研機構的七十多萬研究人員參與的對25萬人的基因組進行的GWAS發現,有697個基因與身高有關,分布在424個基因區域。這些基因無論進行正常表達還是在變異時,都對身高有影響。在這些基因中,有些基因變異非常罕見,對身高的影響很大,甚至可以超過2釐米。有的基因變異對身高的影響微乎其微,甚至不到1毫米。
-
已滅絕的泰諾人基因在波多黎各人身上被發現
一顆有1000年歷史的牙齒提供了遺傳證據,證明第一批在新大陸遇見哥倫布的人在加勒比海有後代。一般認為,1492年歐洲人抵達巴哈馬群島後,泰諾人已經被滅絕,不過現在波多黎各人已經發現了這種DNA。這項新研究提供了第一個確鑿的證據,證明加勒比地區的土著祖先活到了今天。
-
美媒:科學家在西非人身上發現未知人種「印記」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在現代西非人的基因組中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遠古人種的「幽靈」。這一發現表明,生活在該地區的早期人類與這一未知人種雜交的程度如此之深,以致在現代人身上留下了印記,這讓我們對人類歷史上一個鮮為人知的領域有了深入了解。
-
秘魯的印第安人長得像中國人?
(新華社記者周確攝)沒錯,他們確實不會說中文,只不過有印第安人血統,長得跟亞洲人比較像罷了。其實印第安人的足跡遍布整個美洲,北至美國、加拿大,南到巴西、阿根廷,你都能找到跟我們一樣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的印第安人。不過秘魯的印第安人佔比較多,秘魯的人口組成中,印第安人佔約45%,印歐混血佔近37%,白人在秘魯人口中的佔比在15%左右。
-
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科學家發現導致神經發育障礙的又一致病基因
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科學家發現導致神經發育障礙的又一致病基因 Emma Chou • 2020-11-24 17:05
-
科學家發現無可識別基因的最怪病毒—新聞—科學網
它們是世界上最小的生命形式,由於沒有宿主就無法生存和繁殖,一些科學家質疑它們是否應該被視作生物。 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沒有可識別基因的病毒,使其成為所有已知病毒中最奇怪的一種。同時,另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在幾十種動物的組織中發現了數千種新病毒。
-
科學家發現男性「性基因」
科學家發現男性「性基因」 2020-09-27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印第安人的秘密:他們和西伯利亞人是兄弟嗎?
根據一百多年前的猜想,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從西伯利亞來到楚科奇半島通過白令海峽進入阿拉斯加,並最後來到南美洲。然而由於缺少實際證據,因此這個理論一直停留在猜想階段。2014年,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從南美和墨西哥的一些古墓中採集了DNA樣本。該研究的目的是追溯在哥倫布到來之前美洲的印第安人遷徙的過程。研究結果比預期的要令人震驚。如今的阿茲臺克人,印加人和易洛魁人與如今西伯利亞地區的土著居民人息息相關。
-
人為何比其他動物更聰明呢,科學家發現人類擁有專屬「聰明基因」
些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界,也一直困擾著世界上每一個人。最近科學家在研究中有了新的發現,這讓我們看到了人類演化史研究的曙光。朋友們喜歡科普類文章,一定要加我粉絲和關注。美女小倩每天都會給大家推出,最新的科學研究文章,希望朋友們多多支持。在人類進化史中有一個繞不開的謎題,這就是人類為什麼會比其他動物更加聰明。
-
Science News:最新研究揭曉了基因如何控制人類身高這一重大謎題!
身高需要從遺傳基因、飲食、作息、運動、生長元素、環境(物理環境、心理環境)去全面考慮。而科學家研究表明:基因遺傳是決定身高的主要因素,表現為多基因遺傳,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影響這一特徵的基因變異。2017年, 國際人類學遺傳調查聯盟(GIANT)發現了83個新的會影響人類身高的基因變異。這些變異非常罕見,但它們對身高的影響卻很大。
-
揭秘雙胞胎二三事:不可躲避的基因影響
對這些科學家乃至全世界的生物醫學研究者來說,雙胞胎提供了一個分清基因與環境的影響——即先天與後天——的寶貴機會。由於同卵雙生子是單個受精卵一分為二後各自發育而成,他們(她們)基本上擁有相同的遺傳密碼。二人之間的任何差別,例如其中一個擁有更年輕的皮膚,則應是緣於日曬之類的環境因素。
-
Nature:一個與身高有關的基因變異,最高可影響4.4釐米!
然而,新發現的 FBN1 基因變異(E1297G)與疾病無關。 該基因的每個拷貝(Copy)均與平均身高降低 2.2 釐米(約 0.8 英寸)有關。具有該基因變異的兩個拷貝或兩個等位基因的人身高平均低了 4.4 釐米(1.7 英寸)。
-
科學家發現「社交基因」
網易科技訊8月12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際關係是最重要事情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基因才是決定人類成為社交生物的關鍵美國加州大學和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通過研究患有威廉士綜合症(WS)的人的大腦變化,希望幫助確定「社交基因」,以便更好地治療自閉症和其他疾病。
-
科學家發現它獨特的基因機制,章魚可能不是地球生物而是外星生物!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是世界上擁有大腦基因組數量最多的動物之一,在人類的大腦裡面大概擁有20000-25000組基因,擁有更多的基因意味著可以承載的信息更多,大腦承載信息能力越強那麼就越聰明,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人類只是大腦基因最多的生物之一,而不是大腦基因最多的生物,這個「之一」就說明人類並非地球上大腦基因最多的生物,難道還有比人類大腦基因更多、更聰明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