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年參加全國兩會的張懿宸今年提交了多達11份提案,涉及國企改革、小微企業融資、企業減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建設等熱點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張懿宸
《投資時報》記者 田文會
作為第十一、十二及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張懿宸多年來積極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為國計民生建言獻策。
今年是張懿宸第13年參加兩會,他提交了11份提案,涉及國企改革、小微企業融資、企業減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建設等熱點話題。
張懿宸建議優化國有參股企業和國企境外投資企業的管理模式;在大灣區範圍內,為國際化人才在住房、稅收、籤證、交通、子女教育、網絡環境等方面提供更靈活的人才政策;避免監管「一刀切」,減輕企業負擔;鼓勵發行服務於小微企業融資的金融產品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他還建議鼓勵保險資金通過PE進行長期投資、建立中國ESG評價體系、支持基礎物業服務龍頭企業發展、推動中成藥優質優價等。
優化國資監管,堅持現代企業制度
張懿宸始終非常關注國企改革的問題,曾多次就此話題建言獻策。
黨中央、國務院近期發布《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中提出「對國有資本不再絕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探索實施更加靈活高效的監管制度」。張懿宸為此帶來了幾條相關的具體實施建議,以推動國有參股企業和國企境外投資企業的管理模式的優化。
其建議包括:第一,對國有參股企業和國企境外投資企業實施國資監管時,應堅持現代企業制度和規範治理的原則;第二,應明確股東大會作為公司的最終權力機構,董事會作為公司決策機構的企業規範治理結構;國資委或其他國資主管單位定位於股東, 而非上級主管單位;第三,應設立規範的經理層授權管理制度,充分激發企業經理層的自主經營活力;第四,應充分發揮監事會的監督機構作用,對董事會、經理層成員的職務行為進行監督。
發揮香港優勢,吸引國際專才聚集大灣區
作為港澳委員,張懿宸非常關注香港的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
在《關於加強香港人才優勢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為國際人才聚集地的提案》中,張懿宸提出:國家間的競爭愈加聚焦於人才競爭,建議加強政策傾斜和宣傳,吸引更多的國際化專業人才到香港定居、就業。
同時,他建議參考橫琴模式,在大灣區範圍內,為國際化人才在住房、稅收、籤證、交通、子女教育、網絡環境等方面提供更靈活的人才政策,吸引國際化人才到大灣區發展。
避免監管「一刀切」,減輕企業負擔
張懿宸還就政府監管和企業發展的關係提出自己的建議。
在《關於政府創新監管中減少企業負擔的提案》中,張懿宸指出,政府創新監管是好事,但要事先考慮企業的成本承擔問題,避免增加企業額外負擔,他的建議包括:第一,創新監管工作中,應加強事先論證審核和事後評估,並廣泛徵詢企業、行業意見;第二,對新的監管方式和項目,應避免指導性意見變成一刀切的強制性要求;第三,監管方式要事先考慮企業的成本承擔問題,儘量避免增加企業額外負擔。
創新金融產品,助力小微企業融資
張懿宸高度關注中小企業融資難及企業減負的問題,曾連續多年在兩會期間做相關建言。
今年,他提交了《關於鼓勵金融機構與社會資本共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提案》,提出的建議包括:第一,鼓勵發行服務於小微企業融資的金融產品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第二,鼓勵大中型企業降低對小微企業的帳期,並為其應付帳款向小微企業提供授信;第三,鼓勵服務於小微企業的金融科技公司發展。
鼓勵保險資金投資PE基金
除以上四份提案,張懿宸還就鼓勵保險資金通過PE進行長期投資、建立中國ESG評價體系、支持基礎物業服務龍頭企業發展、推動中成藥優質優價等提交提案。
其提案具體包括:《關於加大政策力度,支持資管產品和保險資金投資PE基金的提案》、《關於建立中國ESG評價體系以推進各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提案》、《關於支持基礎物業服務龍頭企業發展的提案》、《關於建設全國統一的藥品耗材集中採購平臺的提案》、《關於推動中成藥優質優價的提案 》、《關於進一步促進聚合數據以及企業數據應用的提案》、《關於充分發揮社會智庫的民間外交作用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