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自刎的烏江在哪裡?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被稱為是千古第一勇士,當然也是最悲情的勇士。上面這首詩裡面的江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烏江,霸王自刎於烏江也是我們知道的。但是很多人確實不知道烏江到底在哪裡?
關於項羽烏江自刎,史書《史記·項羽本紀》有明確地記載。書中記載,項羽在楚漢之爭中,由於狂妄自大不聽謀士建議,被劉邦的大軍團團圍困在垓下,垓下,位於安徽省靈璧境內,是楚漢相爭最後決戰的戰場遺址,作為秦末亂世的戰神級霸王,項羽可以說是百戰百勝的常勝將軍,項羽一生只敗一次,很可惜,只一次,他就丟掉了性命。
相比劉邦的寒門出身,項羽的出身顯然要高貴多了,他是戰國七雄中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在秦末天下暴亂之時揭竿而起,項羽是個真正的勇士,勇猛尚武,智勇雙全。早年隨叔父項梁於老家吳中起兵反秦,項梁敗亡後,項羽獨樹一幟抗秦,巨鹿之戰,項羽以區區幾萬人馬,大敗秦將王離、章邯率領的40萬秦軍。陳勝、吳廣起義雖敗,但以項羽為首的義軍最終滅亡了秦朝,秦亡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
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終於決戰於垓下。韓信率30萬大軍獨擋正面,孔將軍、費將軍分局左右兩側,劉邦居後,周勃、柴將軍殿後。濰水之戰,韓信消滅龍且20萬楚軍,此時的項羽只剩下10萬楚軍。在韓信與左右兩翼的輪番進攻下,楚軍不敵,退入壁壘。夜半時分,漢軍高唱楚歌,楚營軍心動搖。虞姬無奈自刎,項羽揮淚灑別。身陷四面楚歌的項羽以為漢軍已經佔領楚營,只得率800精銳突圍而去。
拂曉,漢軍方知項羽已去。於是,大將灌嬰奉命率5000騎兵追擊項羽。項羽渡過淮水,只剩下精兵百餘人。到達陰陵後,被農夫欺騙,向左誤入沼澤地,被漢軍追上。項羽逃至此處,烏江亭長為他準備好渡船,勸他渡江回江東。奈何項羽心中愧疚,無顏見江東父老,不願東渡,率部下同追擊而至的漢軍做最後一次慘烈的搏殺,然後自刎而亡。千年的滄海桑田,烏江河早不知所蹤,不過在如今的和縣烏江鎮南駟馬山引江水道邊上,有烏江霸王祠,千百年來被人們認為是當時項羽最後搏殺和自刎之地。
關於項羽自刎的烏江,南朝宋裴駰和唐朝司馬貞認為烏江就在牛渚周邊,在晉朝時屬於臨淮管轄,是晉朝時和州烏江縣境內,該地江水向北流,左邊有個黃律渡口,亭長原來停船就在這裡。現在的烏江地處蘇皖兩省交界處,現分為浦口區烏江鎮與和縣烏江鎮。從歷史沿革可以看出此地就是史記所載的烏江。
來源:
編輯:體育與文化(healthbeing)
轉載請註明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中所選圖文來源網際網路,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