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八大怪,西安人真奇怪

2020-12-12 暫未成名文藝美食家

陝西八大怪,確切的說應該是關中八大怪,關中地區出現了八種獨特的民風民俗,其實主要講究的是衣食住行樂幾個方面。

板凳不坐蹲起來

典故一:《史記》中記載荊軻刺秦王,始皇帝就是席地而坐才無法拔劍,逃避中又忘記拔劍,只好繞拄周旋。

典故二:東晉有個"身無長物"的典故,說的也是席地而坐的風俗。此風尚的轉變應在晉以後,關中地區基本保持了"坐"的本意,只是姿勢稍有改變,膝蓋不著地了,大腿壓在小腿肚子上,就變成為蹲姿,於是乎想蹲就蹲,此風尚也就世襲了下來。

房子半邊蓋

典源:

傳統的中國家具一般都是"人"字型結構,關中地區把這種房子叫"安間"房,又叫上房。裡面住著主人和老人,結構都是廳房、兩邊是臥室。 一個院落除了上房還有偏房,在關中叫廈子房,房子的結構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邊蓋的"怪"房子。

為什麼要把房子蓋一半首要因素就是貧窮。原來這種半邊蓋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能節約大量的木材,實現了關中人少木多土地蓋房理念。

姑娘不對外

帕帕頭上戴

過去人的生存環境差,黃土高原上風颳塵揚,烈日毒辣,婦女們出門幹活串戶沒個遮蔽可不行,頂塊手帕不能算怪吧?

帕帕頭上戴遮陽傘、防曬霜、口罩、墨鏡是現代女性的生活必需品,過去的關中女人沒這樣的條件,她們生活中有一塊整端漂亮的布做手帕就不錯了。走親戚,回門子(回娘家),下地幹活時這個自製的手帕就發揮出大作用。

麵條像褲帶

關中獨特的地理構造和自然環境使得關中地區成為一個以麵食為主的地區,在以米菜為主的地方的人們總是想不通,那關中人天天吃麵條沒個花樣換,怎麼就吃不煩呢呢?

其實,在關中,聰明靈巧的關中婆娘們已經把麵食發展到一個很高的境界了。單是一個簡單的麵條,關中人做出的花樣達幾十種,棍棍面、片片面、涼麵、臊子麵、酸湯麵、漿水面等等。

麵條像褲帶說其像那褲帶,說的是那面做的寬度和長度,在關中地區的麵館,一碗麵只有一根麵條,但若要讓個弱女子能把這根麵條吃完,那也是難事。 其中屬棍棍面最長,臊子麵最少,一碗飯只夠吃一口,因此有得名:一口香。關中的男人娶媳婦,大多都是要看這女人的擀麵手藝了。

鍋盔像鍋蓋

傳說一:當年有場戰爭,戰爭的一方是新疆人,打到陝西的時候,乾糧已經沒了,只剩下些麵粉,沒有辦法,就把那麵粉和水和了,弄成餅狀,放在那頭盔裡用火烙,做好後皮黃裡香,而且持久耐放,隨即傳了開來,那打了勝仗回去後,兵士就讓婦人照著做,但沒有頭盔,就在自家的鍋裡烙了,就有了鍋盔這個名字,也就有了鍋盔這個麵食的花樣了。

傳說二:相傳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麵團放進頭盔裡,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

油潑辣子一道菜

關中人對於辣子情有獨鍾,愛吃,而且和別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幹辣子面,而是油潑辣子是道菜辣子。秦椒是很有名的,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獨特的香味。

油潑辣子做法很簡單,也很有意思,同樣是一樣的辣子面,可家家的味道不同。

常見的做法是辣子罐裡的辣子面不能放滿,六成即可,放點鹽、胡椒或者別的,用原汁的菜籽油燙出來的味道最好,油溫很有講究,高了,辣子面會焦的,燙出來的味道就會發苦;低了,就沒有辣子的香味,卻是生油味,油溫控制在八九成熱,邊倒邊攪,直至油把辣子面埋沒了就行了,這時候獨特的香味會四處漂浮,滿街都能聞見。

秦腔不唱吼起來

這裡的唱戲指的是秦腔表演。其實秦腔也不是真吼起來的,只不過演員表演起來確實很賣力氣,開玩笑說是"叫破天"。夏天的時候,西安城牆周圍會有很多自發的群眾團體在那裡唱秦腔,確實不需要擴音器之類的東西,老遠就能聽到,這種唱腔也許和關中人的語言特徵有關,憨厚、耿直、調高。

注/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陝西八大怪,你看怪不怪
    陝西八大怪也稱為關中八大怪,是指陝西中部(秦嶺以北,黃土高原以南的中部平原地帶,包括西安,鹹陽,渭南,寶雞等市區)勞動人民生活文化習俗的特徵。這些文化習俗既然稱為怪,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怪不怪吧。陝西關中姑娘陝西八大怪之一:板凳不坐蹲起來。
  • 人文大揭秘 | 陝西八大怪,到底哪裡怪?
    俗話說,南方才子,北方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后稷教民稼穡於岐山,周武王建都鎬京,秦始皇起兵鹹陽一統天下,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建都西安。在這片處處蘊含著歷史氣息的土地上,孕育了豐富而有特色的關中文化。而我們西農恰好位於關中腹地,關中地區最有特色的文化在這裡交匯。人文er們來自五湖四海,也許還不了解這片土地上最具特色的文化,so,本期,小文來給咱「諞一下」(陝西方言:介紹一下)陝西八大怪。
  • 親,快看看咱陝西八大怪
    陝西八大怪第一怪:麵條像褲帶(因麵條長而寬著稱)第二怪:鍋盔像鍋蓋(因鍋盔以其大而厚著稱)第三怪:辣子一道菜(喜歡把油潑辣子當菜吃)第四怪:帕帕頭上戴(關中地區的農村婦女特別是老年婦女常年把手帕頂在頭上)第五怪:房子半邊蓋(房子為一邊淌水的偏廈房,水為財,肥水不流外人田嘛)第六怪:女子不對外(關中地區在地理位置和生活條件較為優越,當地姑娘一般不願嫁外地郎)第七怪:有板凳不坐蹲起來(亞洲蹲麼習慣成自然)
  • 只知道陝西八大怪?遠遠不止!原來第九怪竟然是……
    正是反映出了關中人「怪異」的生活習慣。《陝西八大怪》俗稱的「陝西八大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現在身處城市的我們已經鮮少能在現實生活中看到「八大怪」這樣的民俗場景!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只須瞥一眼關中人手持熱蒸饃夾油潑辣子大口咬嚼之行狀,你無疑就會明白,「油潑辣子一道菜」,其實只是外地人的眼中之怪,對陝西本地人而言,則早已是司空見慣尋常事了。
  • 在武功,見證陝西八大怪
    板凳不坐蹲起來、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帕帕頭上戴、麵條像褲帶、鍋盔像鍋蓋、油潑辣子一道菜、秦腔不唱吼起來,被稱為陝西八大怪。千百年來,這些衣、食、住、行、樂等方面的獨特傳統民風民俗,不但延續著古風古韻的獨特魅力,也給陝西帶來了些許神秘色彩。
  • 瞧瞧各地的八大怪!
    在中國這塊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因受氣候、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原因的影響,各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提煉出來後,稱之為「八大怪」現象。第四怪:【烙餅賽鍋蓋】——像鍋蓋般大小的鍋盔,成品大如盾牌,外硬裡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槓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
  • 陝西八怪之後四怪,你覺得哪一個最「怪」?
    上一篇說了陝西八大怪的前四怪,都是跟吃的相關,現在就再來看看陝西八大怪的後四怪,則主要呈現了陝西人生活和習俗中的一些乖現象,也是陝西人的獨特之處。1.板凳不坐蹲起來去到陝西尤其是農村地區,你會發現那裡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蹲景」,有的人可以蹲半天也不會腰酸腿痛,這真的是需要時間的歷練的。陝西人把蹲叫圪蹴,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春秋時期。陝西人喜歡蹲是從古文的「坐」演變而來的。
  • 注意了,陝西十大怪一個比一個奇怪
    1、陝西和英國很像很多網友知道江蘇橫著看很像蘇聯,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陝西才是真的跟英國神似。如下圖,2、北京時間誕生於西安全國人民都遵守的「北京時間」,實際上並不誕生在北京,而是來自西安臨潼的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 陝西美食——咥在西安!
    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營養物質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也讓人吃的更加開心。陝西美食——咥在西安!牛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簡稱羊肉泡、泡饃,製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蔥末、粉絲、糖蒜等,古稱"羊羹",西北美饌,尤以陝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它烹製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
  • 西安八大首富,你知道幾個
    西安有八大首富,你知道幾個?在西安這個神奇的城市,有人為一日三餐發愁,有人為月薪三千而奔命,也有人錦衣玉食而不滿足,有人資產億萬卻也還是躊躇滿志,你永遠不會明白別人究竟是怎樣的活著。陝西八大首富,他們代表西安走向世界,你認識他們嗎?
  • 西安高新第二學校「名校+」教育聯合體 「知行風採,大美陝西」教學...
    央廣網西安12月7日消息 近日,西安高新第二學校「名校+」教育聯合體「知行風採,大美陝西」教學系列展示活動在大家翹首以盼中拉開了帷幕。「大美陝西課程」是基於西安高新第二學校榮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的「知行課程」視域下發展的綜合性課程,「大美陝西」課程在國家課程中實行全學科「大美陝西」的適切滲透,在地方課程中感知和理解陝西地域文化,在校本課程的「厚德陝西」「博雅陝西」「活力陝西」「尚美陝西」「勤勞陝西」中浸潤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旨在汲取陝西地域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
  • 陝西有「八大怪」,板凳不坐蹲起來,麵條就像褲腰帶!
    ,還有品不完的美食小吃,聽不完的歷史故事,賞不完的文化古蹟,不管是陝南,陝北,還是關中,來一次,可能你就會喜歡上這裡,陝西也有非常多的特色,而陝西人也把這些獨有的特色編成了順口溜,流傳在我們身邊據說陝西有「八大怪」,不知道你聽說過幾怪啊?
  • 這小玩意兒竟入國家非遺名錄,它告訴您陝西八怪是哪八件怪事
    泥塑藝術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最早起源寶雞市鳳翔縣,用粘土塑製成各種形象,後陝西、天津、江蘇、河南等地都有流行,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各種泥塑,一直延續發展至今,2006年就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陝西八大怪,竟是通過這泥塑第一次生動形象地了解了!
  • 陝西八大怪雕塑版與現實版,濃縮關中最具特色最有味道的生活場景
    凝鍊秦風民俗的陝西八大怪便是陝西關中地區獨有的特色民俗和生活。在陝西關中,除了能看到雕塑版的八大怪,在現實生活中也能看到經典的八大怪生活場景。圖為西安大雁塔景區陝西民俗大觀園裡的陝西八大怪雕塑作品《帕帕頭上戴》。蹚土多,太陽曬,出門帕帕頭上戴。在關中農村,我們現在還能看到頭頂上戴著棉手帕的婦女。
  • 西安新晉網紅美食街,一站式品嘗陝西美食,連本地人也願意來這裡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西安新晉的網紅美食街,連西安本地人都願意去的一條美食——永興坊。說到西安的美食街,相信很多去過西安的遊客首先想到的並不是永興坊,而是回民街。我也一樣,我第一次去西安旅行的時候是2010年,那個時候我去的小吃街就是西安人氣最高的回民街。
  • 極具地方特色的——陝西十大怪
    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即「關中十大怪」):麵條像腰帶、鍋盔像鍋益、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等。
  • 葡萄牙八大怪?
    太平洋出國為大家總結了葡萄牙八大怪,你都經歷過嗎?葡萄牙八大怪房子東倒又西歪,窗簾拉在窗戶外;到了海邊使勁曬,沒錢天天樂開懷;生菜個頭賽白菜,甜點全民都熱愛;麵包做菜不奇怪,蜥蜴也能端來賣。一、房子東倒又西歪:這個說法其實有一些誇張,不過說實話,葡萄牙的房子建築方式確實比較奇怪。可能是因為多山的關係,這裡的房屋往往依山而建、起伏連綿。所以走在葡萄牙的大街小巷中,你往往能遇見許多牆根處要麼被埋在了土裡,要麼被彎曲變形了的房子。
  • 『陝西麵食』給陝西人一根面,他們就敢拌遍全世界!
    著名脫口秀演員思文,曾經還寫過西安麵食的段子,因為西安人真的太喜歡吃麵了。西安的麵食竟然有50多種,這是什麼概念,就是每天吃一種麵食,2個月不重樣!看這,一條面的寬度都要寬過嘴巴,寬得能系在腰上做褲帶啦,怪不得也叫「褲帶面」!
  • 陝西安康「八大件」,讓你垂涎欲滴
    陝西安康市位於陝西南部,是一個非常講究飲食文化的城市。安康「八大件」,保證讓你垂涎欲滴。讓人垂涎欲滴的八大件美味一上桌,巡撫大人連吃三天,贊口不絕,樂不思歸。並賜金州城新名——安康。意思為國泰民安,富足安樂。從此以後,安康市形成了吃八大樣(俗稱八大件)的文化習俗。陝西安康「八大件」分兩大類,涼菜「八大件」和熱菜「八大件」。這種酒席文化習俗有獨特的講究。
  • 一位「新西安人」的陝西足球情結
    西安我曾經就讀過四年的城市,老實講我對這座城市的心裡歸屬感,遠遠大過南漂八年生活的深圳和廣州。得益於西安市政府新的人才招攬計劃,我這樣已經在外地成家置業的遊子又能回到昔日的第二故鄉,離開八年之後,我又將回到西安,從此將以一個新西安人的身份開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