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的氣質和風度常被稱為「書卷氣」,古人認為優良的品德和淵博的學識都要從書本中獲取。儒雅、灑脫、倜儻,都是世人對讀書人的讚美。當把這些情感都融入繪畫創作中就出現了傳統繪畫中的最大藝術流派——文人畫。文人畫通常包括兩方面的意思,其一是畫家本人出身於文人士大夫階層,其二繪畫風格注重抒發性情,努力擺脫程式化技法的桎梏。文人畫中常彌散著一股「靈氣」,或取自於山川江河,或取自於花草萬物,強調神韻上貼合自然。尤其是元明清三代畫家,在創作中都標榜文人風採,強調超然物外的逸氣。
清代畫家受四王風格的影響,很重視形式上的美感,畫山水特別強調視覺美。由此畫家們總結了一套描繪祥和悠閒生活的細節元素,比如漁夫泛舟江湖之上,比如文人在江中垂釣。這幅《垂綸圖》就是這種形式的代表作,這幅畫的作者叫文點。他出生於書畫世家,他的祖上就是明代吳門畫派的領軍人物文徵明,文氏家族的繪畫技法傳到文點這裡,已經是六代了。近百年的傳承加持在文點身上,讓他在表現文人情懷方面更加得心應手。
文點畫這幅《垂綸圖》是為了贈送給好友,所以很重視畫中的美好寓意。文點畫文人垂釣,不是像姜子牙那樣等待賢明君主來訪,也不是像漁夫那樣盼著釣上來一堆養家餬口。文點只是為了表達,朋友之間的交往不應該有過多的世俗因素,就像釣魚那樣享受過程,感受清風掠過,看著滿山青翠,朋友之間更看重精神上的交流,遠離物質上的幹擾。文點把想法都貫徹到作品之中,畫中松竹成林,古槐虯勁,身處如此清幽環境之中,立刻能洗去塵世的浮華。回歸自我,回歸內心,靜靜享受山林樂趣,慢慢體會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純樸意境。
文點在繪畫技法上繼承了吳門畫派的嚴謹工細,畫中近景處山石皴點並用,著力描繪出天下太平的勝景。只有安樂才能悠閒,只有盛世才能放縱,在這一點上這幅《垂綸圖》體現的很明顯。文點這樣創作和他的生活經歷有關,他沒有參加科舉,一生都在鄉間以繪畫謀生,他懂得百姓的疾苦,明白一旦發生戰亂,苦痛最深的就是平民百姓。能夠享受太平,就要有感恩之心。朝代變了,民心也變了,在文點看來,無論統治者誰是,能夠讓世人過上幸福的生活最重要。他畫《垂綸圖》也在表達他的政治主張,從這個角度看,畫面具有了現實意義。
文點的傳世作品不多,他為了謀生常給名家代筆,所以自己署名的作品很少。從《垂綸圖》中可以發現,他繼承了兼顧技法與情懷的創作理念,讓作品顯得典雅雋永。
拓展閱讀
寫意筆法揮灑自如,真性情才真自在,陳子莊繪《山居圖》
今天是女神節,快來欣賞一下國畫作品中的女神
擅於用墨的黃賓虹,初看畫作黑粗醜,細看展示廣闊胸襟
初看覺得平淡,細看回味無窮,啟功繪青綠山水《長松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