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公益食堂:關愛老人吃熱餐,只要「缺這一頓飯」就可以來吃

2020-12-23 書影

瀋陽蘇家屯區有個愛心公益餐廳,位於解放街道一處民宅裡,這裡每到中午十一點,周圍的老人就會趕來吃午飯,雖然飯菜普通,但這一餐,對很多老人卻很重要,甚至是一天中最應時的一頓飯。

這裡提供的是完全免費的午餐,來這裡吃飯的有低保戶、殘疾人,最多的是7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都是最需要幫助和照顧的社會群體,而這一餐熱乎飯,也解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大問題。

這個愛心公益餐廳是由瀋陽「輝撒人間愛心公益協會」創辦的,得到了當地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社區也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公益組織的負責人盧靜告訴我,她們在今年疫情期間一直關注轄區的殘疾人和孤寡老人,給他們送飯,照顧他們生活,開始是幾家、幾十家,後來需求的人越來越多,到了上百家,團隊忙不過來了,乾脆建立一家愛心食堂,把這些老人集聚在一起,給他們定點定時做飯吃。

盧靜告訴我,愛心餐廳開班後,非常受歡迎,現在每天有上百老人過來吃飯,這其中有的是把飯菜打回去吃,有的在這裡邊吃邊同大家交流,生活中多了一份樂趣。

而公益組織一個星期要提供六天這樣的午餐,只有星期日休息。

盧靜說她們辦這個食堂的目的,就是解決這些特殊人群的午飯問題,他們中有的是殘疾人,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是空巢老人,有的家裡比較困難,需要照顧,還有的人是自己做飯不方便,經常吃剩飯冷飯對付。

這些人特別需要關愛,而提供一頓熱騰騰的飯菜,對他們的健康和生活非常重要。

我問這裡有沒有家庭條件稍好些的呢?他們也可以來吃免費午餐嗎?

盧靜說,他們辦這個公益食堂出發點是給這些老人提供熱乎應時的飯菜,有些老年人家裡雖然條件好些,但也存在自己不愛做飯,子女平時上班無暇照顧,他們將就對付吃剩飯的情況,所以來這裡吃熱乎飯菜,是歡迎的,只要夠70歲,就可以來吃,只要「缺這一頓飯」,就可以來吃。

對於7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不設門檻,只要需要就可以來吃。

我又問她費用怎麼解決,盧靜說目前一天要200多元的食材費用,都是公益協會大家捐贈的,而這些米麵都是愛心人士捐贈的,蔬菜也有周圍農民提供的。眾人捧材,才是做公益的基礎。

這些做飯的義工都是公益協會的志願者,他們早上六七點就要過來幫忙,一直忙到下午,還是很辛苦的,但大家覺得很值得,做公益也很快樂。

瀋陽蘇家屯愛心公益食堂已經開辦了一個多月,共有四千多人次就餐,深受這些老人歡迎,來吃飯的老人也越來越多了。

這裡不僅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飯菜,而且每天都變換花色品種,志願者更是精心選材,認真做飯菜,老人普遍說飯菜好吃,適合老年的口味,來這裡午餐特別高興,也吃的很飽。

這樣的愛心公益食堂,希望能更多的走進社區,走進老年人的生活,他們太需要了。

相關焦點

  • 小錢辦大事 吃出幸福味——榮成一百家暖心食堂同日集中開業
    在榮成,這個"暖心食堂"可說聲名在外,但起初辦這事,村黨支部書記劉俊軍也曾是一宿一宿睡不著,劃拉來劃拉去:場地、設備、人工、食材,怎麼也得有個十萬塊,他是做了自己貼錢的打算,但建起來了,又怎麼"轉"下去?
  • 12元就能吃飽吃好,還有關愛服務送到家!普陀這裡的老人太幸福了!
    12元的價格,兩葷兩素,這對於生活在宜川路街道的老年人,特別是獨居老人和殘障老人來說,是很實惠的福利。實惠的價格、多樣的菜式、均衡的搭配……這裡已然成為許多附近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每日「打卡點」。食堂窗口「鍛鍊好吃上一頓飯,葷素搭配,非常實惠。我牙口不好,這裡的菜燒得特別軟糯。」
  • 湛江這裡有個「長者食堂」!老人每天5元,餐餐三菜一湯
    11月13日下午,霞山區首個由社會力量辦的「長者食堂」在海頭街道陳鐵村揭牌,村中老人們來這裡吃著香噴噴、衛生又營養的美味飯菜,笑逐顏開,現場洋溢著濃濃溫情。黎劍華(右二)與長者享受美食。更難能可貴的是,黎劍華熱心公益,一直以實際行動來回饋父老鄉親,積極投身於家鄉建設,帶頭發展文旅產業;聯合廣東獅子會粵西服務隊、廣東獅子會粵川服務隊志願者們開展「獅愛燈光·點亮鄉村」公益活動,為農村捐贈和安裝了價值4萬元的20盞太陽能路燈;堅持十年照顧村中的五保戶老人;颱風「彩虹」造成斷電期間,他為村裡安裝了發電機;在村裡建起了培養少年兒童遊泳、蹼泳興趣的遊泳池
  • 脫貧攻堅看山東|五塊錢吃兩頓!在這個食堂裡老人吃出了幸福味道
    2019年10月,武家村建設了這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幸福食堂。每天除了能為老人提供就餐服務的餐廳之外,食堂裡還開設了棋牌室、健身活動室和書畫室,不僅解決了老人吃飯問題,更給老人提供了一個娛樂的場所。五塊錢就能吃兩頓飯「每天花五塊錢就可以吃兩頓可口的飯菜,每頓飯都有一葷一素一湯,還有各種各樣的乾糧可選擇,周末會吃水餃,比在家裡做的都好吃。天冷了,做飯水涼太遭罪,現在來這裡吃飯,省時省力!這裡還有很多老夥伴兒,一天天日子過的可有滋有味了。」
  • 一元牛肉麵!青海西寧「幸福食堂」「烹調」愛老「味道」
    圖為西寧市城西區的老人在「幸福食堂」就餐。 張添福 攝中新網西寧11月17日電 題:一元牛肉麵!圖為西寧市城西區開在麵館裡的「幸福食堂」。 張添福 攝所謂「關愛價」,即辦理了愛老幸福卡的60周歲以上的四類老人(城鄉低保老人、城鄉特困老人、重點優撫老人、計劃生育困難家庭老人)的就餐價格。而辦理了愛老幸福卡的所有60周歲以上老人,都可享受「幸福價」,80周歲以上的,可以享受「高齡價」。
  • 清華的食堂啥樣?一頓飯八塊錢,給了整條大魚,食堂大媽絕不手抖
    清華大學食堂啥樣?一頓飯花了八塊錢,給了整條大魚,食堂大媽絕不手抖清華大學那是大家都不陌生的。而大學食堂,我想也是很多朋友大學的回憶之一,但有清華大學食堂作為學校回憶的小夥伴,怕是寥寥無幾。這幾年大學食堂也是花樣百出,隱約中國新菜系的感覺,大學食堂黑暗料理也是為人津津樂道的。可以說是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今天要說的就是清華大學的食堂了。我們從小讀書,誰沒想過讀清華北大啊。但我們許多人也就是想想而已。這裡真的是那群學霸的聚集地。每一個學生都是那人中龍鳳啊。成績優異,畢業後也是社會精英。
  • 農村老人常說:人生三頓飯,自己只能吃一頓,啥意思呢?
    導讀:農村老人常說:人生三頓飯,自己只能吃一頓,啥意思呢?在農村生活,從來不缺少老話俗語,有的老話猛一聽起來,感覺是雲山霧罩似得不知所云,但到達一定的年齡之後,才知曉其中的滋味,其中農村老人就愛開玩笑的說:人到五十,才明白一輩子其實也就是三頓飯,而且這三頓飯自己還只能吃到一頓,其他的兩頓自己是吃不到的。這裡說的三頓飯,在筆者這裡的農村稱之為三鍋菜。
  • 大愛於心,實踐於行白雲山維一精油江西贛州團隊關愛老人公益活動
    白雲山維一植物精油江西贛州團隊關愛老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踐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會風尚,在感恩節這一天,海基集團白雲山維一植物精油江西贛州團隊來到添立養老院,看望慰問了養老院的孤寡老人,為老人們送去各類點心、水果、礦泉水等慰問品,給老人們講解生活保健和養生之道,為老人包餃子、噓寒問暖、噴白雲山維一植物精油,給老人捶腿按摩,一個個忙的不亦樂乎。
  • 「冷冷冬日 暖暖關愛」大愛人生協會關愛福利院老人
    12月12日和19日,時隔一周,新洲區大愛人生慈善公益協會組織志願者分別來到潘塘街福利院和陽邏街金臺福利院,為那裡的老人們提供關愛服務
  • 【源動力·公益月】讓愛的薪火傳承,讓志願精神綻放
    廣州分公司的家人去到養老院看望養老院的老人,並為他們帶去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水果,陪老人們聊聊天,讓他們感受到源動力人的朝氣和溫暖,看到老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我們呼籲大家多多關愛老人,喚起社會的老齡意識,對老人更加尊敬和關愛。
  • 大廚的菜讓老人們吃出幸福味
    加班煨制紅燒肉老人們吃上特色菜  12月23日上午9時,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了兗州區新兗鎮後道義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此時陸陸續續正有社區的老人走進位於實踐站的幸福食堂,他們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一邊嘮著家長裡短,一邊不時的向一側的廚房張望著。食堂的工作人員則在他們之間來回穿梭著,為老人們的保溫杯裡添點熱水。
  • 【地評線】民生十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
    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社區食堂一開就「火」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這個食堂看到,中午11時不到,已經有不少老人來這裡就餐。
  • 社區小食堂 民生大文章(深度觀察)
    「這油條是用麵粉、黃油、牛奶和雞蛋做的,成本是普通油條的3倍,已成為這一帶的『明星早點』。」主廚孫洪偉介紹說。看著酥脆,聞著噴香,吃著健康,看下價格,只要兩元一根。12月2日中午時分,深圳龍華區元芬村的「微棠食」社區食堂,在附近寫字樓上班的趙萌買了份套餐,雞肉配空心菜,一葷一素,只要10元。
  • 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典型|滕兆敏:「擺渡」愛心食堂讓特困老人吃上...
    部隊退伍後,為帶動更多人參與公益,2007年底,滕兆敏籌備成立了日照愛心志願者聯合會。在他的組織帶領下,聯合會登記在冊的志願者已達9000餘人,開展各類公益活動達千餘次,其中結對助學和對弱勢群體救助達千餘人,服務社會各界群眾90餘萬人,面向社會為弱勢群體募集善款160萬餘元。以實際行動打造了情暖夕陽紅、情系紅領巾、愛心流動書屋等日照志願領域多個公益品牌。
  • 志願者走進金海老年公寓開展敬老公益活動 讓老人吃上熱乎乎餃子
    ,40多名愛心人士來到呼和浩特金海老年公寓就開始忙起活動來。志願者李治表示,每當穿上紅馬甲,心中就有了責任和擔當,要儘自己綿薄之力,給老人一份關愛,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每次有時間我都會來參加。餃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包好了,伴隨著剛出鍋的熱氣騰騰的餃子,愛心人士把餃子送到老人們手中,為他們送上冬至的祝福與關懷,也通過實際行動,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弘揚了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當老人們吃上熱騰騰的餃子,看到老人們臉上洋溢出開心和幸福的微笑,志願者們感到很高興。他們願意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老人們,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深度觀察:社區小食堂,承載民生大文章
    11月30日一大早,記者在北京朝陽區勁松北社區食堂裡看到了這樣一幕。  「這油條是用麵粉、黃油、牛奶和雞蛋做的,成本是普通油條的3倍,已成為這一帶的『明星早點』。」主廚孫洪偉介紹說。看著酥脆,聞著噴香,吃著健康,看下價格,只要兩元一根。  12月2日中午時分,深圳龍華區元芬村的「微棠食」社區食堂,在附近寫字樓上班的趙萌買了份套餐,雞肉配空心菜,一葷一素,只要10元。
  • 濟南槐蔭區:社區大食堂為1800餘名老人提供飯菜,為上班族、學生...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9日訊 為空巢老人送餐同時宣傳創城工作;為參與創建的志願者配餐服務零利潤;環衛工人可以免費喝綠豆湯.......在濟南市槐蔭區崑崙街社區一間暖心的社區食堂正為深化文明城市創建貢獻火熱的力量。
  • 「老人家」食堂 讓老人食無所憂
    12月15日,和平區南市街裕德裡社區老人日間照料中心——「老人家」食堂正式對外開放,社區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熱乎的飯菜了,可以惠及轄區內千餘位老人。
  • 幸福食堂飄出幸福味
    11月26日,還沒到午飯時間,81歲的李玉鳳老人早早來到了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街道公園巷社區愛老幸福食堂。寬敞明亮的餐廳、舒適的座椅、熱氣騰騰的中央廚房……一走進暖意融融的愛老幸福食堂,李玉鳳老人感覺一下子暖和了起來。「你瞅瞅這食堂環境多好,飯菜味道也好,每天都是六菜一湯,隨便挑著吃。對外22元的快餐,我們高齡老人只需要花7塊錢就能吃飽、吃好,我很知足。」
  • 周口有家「鄉村大食堂」
    「鄉村大食堂」的工作人員為村民打飯67歲的何欽亮憑手中的公益活動積分卡,在「鄉村大食堂」吃到了香鮮味美臊子麵。這頓飯不要錢,但卻是老何「掙」來的。12月17日上午,他拎著一把鐵鍬主動參加村裡組織的公益活動,義務清理坑塘雜草。完事後,村裡給他發放一張積分卡,他憑藉這張積分卡,就能在村裡的「鄉村大食堂」裡免費吃飯。這種「鄉村大食堂」在周口市尚屬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