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蘇家屯區有個愛心公益餐廳,位於解放街道一處民宅裡,這裡每到中午十一點,周圍的老人就會趕來吃午飯,雖然飯菜普通,但這一餐,對很多老人卻很重要,甚至是一天中最應時的一頓飯。
這裡提供的是完全免費的午餐,來這裡吃飯的有低保戶、殘疾人,最多的是7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都是最需要幫助和照顧的社會群體,而這一餐熱乎飯,也解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大問題。
這個愛心公益餐廳是由瀋陽「輝撒人間愛心公益協會」創辦的,得到了當地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社區也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公益組織的負責人盧靜告訴我,她們在今年疫情期間一直關注轄區的殘疾人和孤寡老人,給他們送飯,照顧他們生活,開始是幾家、幾十家,後來需求的人越來越多,到了上百家,團隊忙不過來了,乾脆建立一家愛心食堂,把這些老人集聚在一起,給他們定點定時做飯吃。
盧靜告訴我,愛心餐廳開班後,非常受歡迎,現在每天有上百老人過來吃飯,這其中有的是把飯菜打回去吃,有的在這裡邊吃邊同大家交流,生活中多了一份樂趣。
而公益組織一個星期要提供六天這樣的午餐,只有星期日休息。
盧靜說她們辦這個食堂的目的,就是解決這些特殊人群的午飯問題,他們中有的是殘疾人,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是空巢老人,有的家裡比較困難,需要照顧,還有的人是自己做飯不方便,經常吃剩飯冷飯對付。
這些人特別需要關愛,而提供一頓熱騰騰的飯菜,對他們的健康和生活非常重要。
我問這裡有沒有家庭條件稍好些的呢?他們也可以來吃免費午餐嗎?
盧靜說,他們辦這個公益食堂出發點是給這些老人提供熱乎應時的飯菜,有些老年人家裡雖然條件好些,但也存在自己不愛做飯,子女平時上班無暇照顧,他們將就對付吃剩飯的情況,所以來這裡吃熱乎飯菜,是歡迎的,只要夠70歲,就可以來吃,只要「缺這一頓飯」,就可以來吃。
對於7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不設門檻,只要需要就可以來吃。
我又問她費用怎麼解決,盧靜說目前一天要200多元的食材費用,都是公益協會大家捐贈的,而這些米麵都是愛心人士捐贈的,蔬菜也有周圍農民提供的。眾人捧材,才是做公益的基礎。
這些做飯的義工都是公益協會的志願者,他們早上六七點就要過來幫忙,一直忙到下午,還是很辛苦的,但大家覺得很值得,做公益也很快樂。
瀋陽蘇家屯愛心公益食堂已經開辦了一個多月,共有四千多人次就餐,深受這些老人歡迎,來吃飯的老人也越來越多了。
這裡不僅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飯菜,而且每天都變換花色品種,志願者更是精心選材,認真做飯菜,老人普遍說飯菜好吃,適合老年的口味,來這裡午餐特別高興,也吃的很飽。
這樣的愛心公益食堂,希望能更多的走進社區,走進老年人的生活,他們太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