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三登琅琊臺 做什麼?
秦王朝建立,秦始皇首先要巡狩天下。巡狩,也叫省方,原是天子對地方諸侯的巡視,並以此來視察民風和諸侯所守的地方及為政情況,以便上情下達,下情上通。這本是自五帝時期以來安民定邦的行政治要,所以《尚書堯典》中載:天子要五年巡狩一次,以紀政要。因此,巡狩也是天子的一種職責,而後來則成了天子統治天下的象徵。秦始皇自稱帝第二年起,到他死的10年裡,共巡狩天下五次,在這五次巡狩視察中,除第一次西巡和第四次北巡以外,其餘三次均到過琅琊臺。
「四時主」祭祀地在琅琊臺嗎?
四時主是掌管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的神主,也是掌管農業之神,自古就是東夷先民所崇拜祭祀的主神。古代帝王之所以到琅玡巡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祭拜四時主神衹,如《史記·孝武本紀》有漢武帝「東巡海上,行禮祠八神」的記載。古代帝王祭拜掌管四季變化的四時主,對於鞏固以農為本的歷代政權具有重要意義。琅玡山上的四時主祠經過歷代修建或重建,直到清代後期仍存在。
青島的「龐貝古城」能否重現江湖?
琅琊古城夏河城的史料記載在西晉之後卻突然消失了,地面上也沒留下遺址。僅有地下考古曾發掘出大量西周時期的青銅鼎、銅環、銅劍、銅鏡,發掘出了秦代的量器,還有刻著「千秋萬歲」字樣的秦代瓦當和陶罐。後人多認同地震等自然災害把這座古城淹沒。
這一切的一切 未解之謎,有沒有人和小編一樣 想得到一個真相?
今年,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與山東省考古院聯合開展的琅琊臺遺址2020年度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也已進入收官階段。下面帶大家走入現場 一探究竟。
一、青島最早的海景房重現天日?
在琅琊臺臺頂夯土臺基的西側,2019年,考古人員挖出一條東西走向的探溝,他們收穫了一處秦漢時期地漏。地漏由八塊石板拼接鑲嵌而成,中間有一處可漏水的方形孔洞。以地漏為線索,今年發掘面積繼續擴大,最終,和地漏相連的部分管道露出端倪。
我們暫且叫它:秦漢時期排水管,依然完好,排列整齊,環環相扣。雖尚未找到出水口,但在北側的發掘中,管道的入水口被找到,保存得相對完整。
這是一個擁有地漏的大房間,雖然難以勾勒出這個房間原來的樣貌,但是在房間的一側鑲嵌了牆磚,向世人展示著他曾經的「豪華」。昔日秦皇漢武登頂琅琊臺,是否會在此房間停留,或在此房間為祭祀大典做準備?相信越來越多的物證會讓各種疑問和推斷迎刃而解。
二、古時期的長廊
此處長廊發現於臺西頭村的亭子蘭處,發掘面積超過了1000平方米。站立此處,向前面對大海,回頭便可望見琅琊大臺、小臺以及夾在中間的靈芝山三座山體舒緩的輪廓線。
考古人員在工地現場將部分陶片分撿出來,進行拼合,發現其中有素麵或帶有方格紋裝飾的半瓦當,這是東周戰國時期瓦當的主要特徵。考古人員初步推斷,這處長廊建築應該作為田齊時的遺蹟而且很有可能與「四時主」祭祀有關係。
三、琅琊臺納入「考古中國」項目
琅琊臺考古已經納入了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項目規劃。2012年對其做了前期調查勘探,2019年正式開啟考古發掘,2020年的考古只是一個開端,未來其還將經歷更長久的持續挖掘。
(特別聲明:圖文整理於青島西海岸熱點、青島文旅、觀海新聞,圖文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構成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