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拳這樣練,健身養生效果好!
太極拳在保持獨特技擊性的前提下,健身性和藝術觀賞性逐漸成為主流。筆者在基層做太極拳的普及工作,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習練太極拳的目的是為了健身。只要一提起太極拳,無論練不練的,也不管對太極拳懂多少的,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告訴你:太極拳對健身好,修身養性。 看來太極拳的口碑不錯,我們太極拳人深感自豪,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
-
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第一層次 先學好拳架學習太極拳,我們之前說過,先要練好下盤的功力,把腿上的勁練出來之後,再開始練習太極拳的拳架。在練習太極拳拳加要的過程中,不要著急,如果可以的話,先練習簡化太極拳24式,從24裡尋找練拳的感覺。
-
陳式太極拳要怎麼練才能練好?
轉眼間練習陳式太極拳也有些年頭了,自2003年開始系統學習陳式太極拳,到如今已近二十年了,在這些年中也只練習陳式太極拳一種拳術,以及各種兵器,其實我個人練習陳式太極拳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當年練習雙節棍時,下盤的力量太差,再就是機緣巧合認識了第一個陳式太極拳的師傅。
-
好文共賞 | 太極拳基本功——踢腿練習
踢腿基本功也是太極拳的必須課「太極拳」從字面上來看,太極拳練的是拳頭,跟腿沒多大關聯。其實,太極拳練腿是基本功,在練拳之前,務必先練腰腿的柔韌性,其中踢腿是腿功柔韌性訓練最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鞏固壓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為實戰腿法訓練打下基礎。
-
太極不學步,腳下沒功夫;學會太極步,才能練好太極拳
那麼怎樣才能走好太極步?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就是改變人的正常走路方式。正常走路時前腿邁出後,後腳必然蹬地而起;太極拳就是要改變後腳不蹬地而由前腿吸納、腰胯帶領的方式將後腿提起邁向前方。形成水平式滾動前進。左顧、右盼、後退也是同樣的道理。
-
身法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
在教學中身法要特別重視:「習太極拳必須處處按照太極拳的原理要求完整豐富,無論是教與練必須從身法著眼,身法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必須嚴格要求。」既要支持身體的穩定,又要顧及分清虛實,對初學者來講是比較困難的,但必須練好八條之後,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靈活協調,動作一致,隨心所欲。只有周身輕靈,才能進而掌握行氣運動的本領。第二階段是練內形,也稱內勁。先以意識作為指導,練成意、氣、拳架三者合一,由外形至內形。
-
怎樣練好太極拳的發力?
中華文化,絕非一朝一夕練好太極,則要申申世世申申世世,為太極注入活力!太極拳以柔化見長,以小力勝大力,四兩撥千斤聞名於世。發力一直是陳式太極拳的特色之一,而現在有許多人對太極拳的見解仍是諱力忌剛,似乎誰用力或者講力就是大錯特錯,違背了太極拳的原理,這種看法錯誤的。陳式太極拳作為一個拳種,能夠自幾百年前流傳至今,必然擁有實戰技擊能力,而發力則是太極拳實戰的核心所在。太極拳的發力,最注重放鬆。
-
打太極拳好還是站樁好?終於有答案了
打太極拳好還是站樁好?太極拳和站樁都是我們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兩項的運動,並且深受大多數人喜愛,那麼是打太極拳好還是站樁好呢?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1、初學者練站樁比打太極拳好太極樁功太極拳的基本功修煉,對太極拳的初學者和有一定基礎的人提高自身功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
好文共賞 | 太極拳松透身心的六大步驟
楊澄甫說:「松,要全身筋骨鬆開,不可有絲毫緊張,所謂柔腰百折若無骨,只有筋耳,筋能鬆開,其餘尚有不松之理乎!」這說明,松透身心的第一層功夫就是鬆開全身的各個主要關節,其目的,就是把身軀、四肢,這些人身體的五根棍子變成「柔若無骨」的狀態。
-
練好太極拳並不難,做好這一點就
還說先練大圈,再練中圈,再是小圈,最後是無圈,這是一個不斷內化的過程,有些師傅講,太極拳練到最後是打人只在呼吸之間,可見太極拳劃圈的重要性。太極拳的掤勁是運動中的掤勁、滾動中的掤勁、弧線中的掤勁、螺旋中的掤勁、纏繞中的掤勁。只有一個多元轉動中的球體軌跡,才能具備這些條件。因此,太極拳的掤勁是獨有的,是其他門類的拳種所不具備的。可以說,球體感是掤勁產生的源泉。
-
運用好一方法,練好太極拳不是難事
習練太極拳也是這樣,要想學生在學習中喜歡上太極拳,讓學生覺得習練太極拳不枯燥不無聊,就要給學生在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找對方法,找對路子,在學中樂,樂中學,不斷地在學習中超越自我,獲得滿滿的成就感,讓學生習練太極拳真正體驗到「中正安舒、體松心靜」,感受和諧恬靜的太極文化。習練太極拳,要找對路子和方法並不難。
-
練好太極拳有個法寶,誰知誰得道
「轉沉」是練好太極拳的法寶我要說,太極拳的拳勢轉換是十分重要的。
-
太極拳的招式練好之後,還需要學會散手和打手才能談技擊
有不少拳種說自己「一年打天下」或「一年打死人」,而太極拳是「十年不出門」,這是真的嗎?很多學太極拳的人為什麼碰到練拳擊的不是對手?這裡面的原因世人少知,且讓我一一道來。比如說現在最流行的套路練法就是這樣來的,一練拳就練一套,這樣練,不說十年,就算練一W年也練不出一點功夫來。當然也有一些老師自己也沒功夫,怕教了真的,學生練會了發現自己不行,所以乾脆教假貨。另一個則是學子不肯吃苦,偶習得一二,就回家自學自樂,還以為已經得到全部傳承了,然後就教別人了。就像現在的很多教太極拳的老師,除了套路和所謂的推手還會什麼?
-
收勢練好了,太極拳也就練好了
有不少太極拳愛好者在盤架子時,不太注意收式。實踐證明練太極拳必須認真做好「收式」,才能保證相應的鍛鍊效果。前輩們對練太極拳有攢功之說,他們認為每次練拳都有一定的收穫,要認真地把它積攢起來,日久天長古人說人有三十六種風
-
「轉沉」是練好太極拳的法寶
如何才能轉換得好呢?「逢轉必沉」針對練太極拳的毛病指出了解決的辦法,真是一語中,令我茅塞頓開。比如,相當一部分人練拳換勢時後腳蹬地而起,這裡一是虛實轉換不好:二是飄浮不穩,起伏過大。如能「逢轉必沉」問題就解決了。我立刻在網上告訴我的徒弟和學生們,並在次日的教學中講解了我所理解的「逢轉必沉」。實踐中我越練越覺得「逢轉必沉」對練好太極拳的重要。
-
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打人打贏
能打的武術怎麼練?無論什麼門派,基本上都有套路。什麼叫武術套路?把各種技擊方法連接起來,一個人練習訓練就是套路。真正的太極功夫是可以打人,可以實戰的,可以打贏打勝的。現在真正懂太極功夫的人,已經非常少了。真的太極功夫,要先練習慢套路,把套路熟悉熟練,然後打快,也就是快打太極拳套路。這仍然屬於熟悉招式。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永遠是快手打慢手。
-
太極大師王戰軍:這10種方法助你練出有模樣的太極拳
但是,有很多初學者打太極拳效果不是很好,接下來,大家就一起看看,太極拳初學者10大知識。 我曾經有過2個師傅,其中一位師傅告誡我,「要別人的東西不好,得讓別人主動給你東西。那麼怎樣能讓師傅給你東西呢?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永遠當小學生。有了一點進步不要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東西而從中獲益。
-
如何練好太極拳的「鬆緊」
練太極欲求技擊,必須先求形正。各家太極拳招式都不盡相同,難道只有一家形正,其餘都不正?不是的。形正並非指每一招式的運行路線標準不變,而是指身法要領正確。身正形順,則內勁自出。就從身法要領來看,各家留下的文字也不盡相同,有說要含胸塌腰,有說要含胸拔背;有說要泛臀,有說要斂臀。於是有些人就爭得不可開交,莫衷一是。
-
「太極拳與養生」——練好太極拳,享受一生
在我國較早的一部醫書《黃帝內經》中就記載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具,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獷醉以入房,以欲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
我所理解的太極拳:先在好腳,才有好拳
以此論推開而言,你練太極拳嗎?你將是太極功夫之載體,你的身體將成為太極之體。 手是太極手,腳,當然是太極腳。視角和思維不適應太極拳之規律規範,練通太極拳也是困難。基於楊氏老譜哲理,談論太極拳是有道理的。